APP下载

常春藤上挣扎攀爬的异国追梦人

2018-03-14岳寒飞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2期

岳寒飞

摘 要:黄宗之、朱雪梅的长篇小说《藤校逐梦》,通过对美国华人移民家庭中子女教育问题的开掘,探究中美两种文化观念及教育传统的差别。小说不仅拓宽了新移民文学的创作空间,而且对于移民家庭中广泛存在于两代人之间的教育观念、沟通交流方式,以及思维模式等方面的矛盾冲突进行了深刻反思,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及家庭教育难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 黄宗之 朱雪梅 《藤校逐梦》

近年来,一批高级知识分子或科研工作者为了寻求更好的教育和更优的环境,纷纷举家移民海外,这批新移民中有不少在国外从事业余写作,他们被称为新移民作家,黄宗之、朱雪梅夫妇就属此类。他们在国内久居深受中华文化滋养,出国后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不断自我调整,尤其在应对子女教育问题时,夫妇俩焦虑重重。《藤校逐梦》的创作源泉是对子女成长教育问题的忧虑,然而作者并不仅仅止步于提出问题,实际上这部小说是作者深入探究、找寻解决之道的有益尝试。

一、中西文化差异下的教育制度及教育观念的碰撞

自古以来,东西文化一直存在很大差异,文化差异下的学校教育模式及家庭教育观也相去甚远。黄宗之、朱雪梅在《藤校逐梦》中主要通过两组家庭在子女教育中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制度、教育观念的碰撞。

首先是中西教育制度的碰撞。辛洁、刘韬在出国前都在中国完成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而且二人在国内一度留校任教,可以说这对夫妻对于中国的教育体系、教育制度、教育理念十分熟悉。他们在携子出国后,很快就融入了美国的教育模式,并没有表现出格格不入。中西教育体制及观念上的冲突,反映在辛洁与李惠萍的对话中,辛洁口中的美国教育“不光看学生的专业成绩,更重视学生的特长和全面发展”{1},惠萍则忧虑道:“不搞专业,发掘那些天赋有必要吗?”{2}通过两位母亲的交谈,作者实际上透露出中西在学生教育模式上的差别。

其次是教育观念的碰撞。美式教育所持的是一种自主式的教育思想,“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施教的前提,认为人的成长,取决于个体的特性,取决于潜能的发挥,取决于人的自我实现”{3};而中式教育是填鸭式的,“设立样板,一开始就让孩子追求‘像不像”{4}。不同教育制度和教育观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自然不同,惠萍夫妇“亲眼见到在美国长大的史蒂文和琳达两兄妹唱歌弹琴绘画样样在行,不仅一身才艺,而且活泼阳光,特别开朗自信”{5},而自己的儿子文森则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惠萍终于下定决心将文森送去美国求学。惠萍的态度转变透露了她对美式教育的认可,也表现了她对美式教育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由衷赞赏。

二、教育观念冲突下的家庭矛盾及人性扭曲

中美教育观念存在多重差异,对于移民家庭来说即便能够谙熟美国当地教育制度,也很难完全将美式教育理念融会贯通到华人家长头脑中潜在的中华传统教育观念里。教育观念冲突下会引发家庭矛盾,家庭矛盾的升级又会造成人情感的压抑,甚至人性的扭曲。

首先,是教育观念冲突下的家庭矛盾。在异质教育观念的冲突下,移民家庭教育最容易出现夫妻关系的失衡,甚至亲子关系紧张。辛洁、刘韬在对待琳达追求演员梦的过程中态度迥异,因此他们时有争吵,辛洁出车祸之后心情进一步恶化,“心情坏的时候,刘韬成了她的出气筒”{6}。辛洁为了女儿能顺利读大学,把卖房的决定告诉丈夫,刘韬坚决不同意,辛洁竟以死相逼,夫妻二人的矛盾愈演愈烈。夫妻矛盾中夹杂了对孩子的期望和对现实经济拮据的无奈,但更主要的是夫妻二人在对待女儿教育的方式方法上所存在的不可调和的分歧。辛洁与女儿琳达的矛盾,潘晨、惠萍夫妇和儿子文森的矛盾以及苏珊跟其父母间的矛盾都很相似,都是孩子在谋求自主生活、坚持自我梦想、谋求在家庭里的发言权时遭到武断拒绝、自我情感被压抑,个性发展受阻而导致的。

其次,是教育观念冲突下的人性扭曲。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长期生活在失衡的家庭中,人的身心健康及日常工作生活等都会受到负面影响。黄宗之、朱雪梅在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多半处于紧张压迫的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由于缺乏良好的理解沟通,致使个体情感被压抑,人物常常表现出苦闷状态,严重者还会选择堕落、放纵自我的消极方式来逃避眼前的困境,寻求短暂的解脱,由此造成的理想破灭、精神崩塌、丧失自我、性格扭曲、众叛亲离等惨状都可以在《藤校逐梦》寻见。

其一,家长们在过度逼迫孩子学习的过程中自身也遭受煎熬。以辛洁为代表的华人家长俨然异化成为名校梦操纵下的傀儡,父母年轻时未完成的梦想被寄托在孩子身上,这种近乎无理的要求和希冀不管是对施压者还是受压者都是一种心灵摧残。通读全文,我们可以发现当辛洁一家经济拮据或当琳达违背辛洁的要求时,辛洁的情绪最易变坏,她发动的争吵多半是为发泄压力,释放压抑的情感。

其二,在独断专制的管束下成长的孩子同样面对情感压抑和性格扭曲的危险。最典型一例当属文森,面对学业压力文森几次试图与父母沟通倾诉,但却被父亲责备成缺乏男子汉的勇气和担当。无处诉苦、心力交瘁的文森靠酗酒和电子游戏来消愁,但这种不恰当的情感发泄方式带来严重恶果,最终文森染上毒品被学校开除。黄宗之、朱雪梅试图透过文森的经历告诫为人父母者,不注重子女的心理健康和精神状态,一味给孩子施加压力会把孩子逼上绝路。文森决定自杀前写给琳达的绝命书,从某种角度上讲,无疑是一封控诉信。文森在信中透露了自己在走上绝路前希望得到他人的宽慰和劝导,他感到自己虽然被厚爱包围却又缺少深爱,这是由于表面看来亲人朋友都在关心鼓励他,实际上他们很少走进文森的内心深处,没有做到理解体谅文森的难处。文化差异、语言障碍、激烈的学习竞争使得文森的个性不能得到释放,他的成长受到压抑,过重的心理负担是文森“最终失去了人生方向和生活目标”{7}的罪魁祸首。

除此之外,琳达的叛逆、苏珊的自私冷漠也都是因为家庭教育方式不当而酿成的。文森的自甘堕落、琳达的反叛忤逆、苏珊的孤高冷血,从受害者的角度来看都可称之为被压迫者的反抗,他们受压的精神和扭曲的人格唯有通过这种极端的方式才能得到释放。黄宗之、朱雪梅用一例例生动真实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因家庭教育不當而导致的过失和悲剧。

三、中美教育对比观照下的参照和启发意义

黄宗之、朱雪梅在《藤校逐梦》中以开阔的文化视野和写实的笔墨,描写几组家庭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经历体验,将中美两种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国内外正在为子女教育而发愁的父母来说无疑具备一定的参照和启发意义。

首先,拔苗助长的老式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会起消极作用。小说中,作为家长的辛洁、惠萍、潘晨及苏珊的父母都对孩子使用了逼迫式的压制管教方法。这种教育模式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剥夺了孩子童年自由生长所需要的空间。黄宗之和朱雪梅二人通过小说表明了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不可取,想要科学地培养教育子女,中国式的家长作风必须丢弃。其次,偏袒溺爱的教育方式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苏珊的父母对她苏珊的一切要求都无条件满足,导致苏珊养成冷漠、自私、孤僻的性格。作者透过苏珊的故事向读者展示了溺爱孩子是不理智的教育模式,只有理智地与孩子交流沟通才能够促成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黄宗之和朱雪梅二人提出问题的同时,也试图探讨正当科学的育儿方法和教育观念。史蒂文和周丽雅两位可以说是作者理想教育状态下成长的典例。史蒂文和周丽雅都曾因为成绩原因与名校无缘,因此父母无奈任其自由发展。史蒂文通过申请学校的科研岗位、参加社团活动等最终获得一份薪资不错的工作,而周丽雅凭借网络课程的学习拿到了高校网络结业证明,因此获得职场升职的机会。黄宗之和朱雪梅通过两个配角,巧妙地将父母放手促成了孩子自我探索和独立生活学习的育儿建议表述出来。

《藤校逐梦》作为一部有深刻现实意义的教育题材小说,生动细致地分析了中美两种文化、两种教育制度及教育观念的矛盾冲突,向读者展示了家庭中广泛存在的教育问题。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体现在不单纯做对比,而是将教育问题提升到人性的角度,“子女的教育不仅仅是不同的教育体制、教育观念问题,更本质的问题是对子女作为一个大写的人,应该如何尊重他的人权,他的尊严,他的自由自主和自信力”{8}。如果说黄宗之、朱雪梅的《破茧》是一部“寓意深刻、故事引人、具有独特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的教育诗”{9},那么《藤校逐梦》无疑是比《破茧》更加全面而细腻的父母必备的当代家庭子女教育启示录。

{1}{2}{5}{6}{7} 黄宗之、朱雪梅:《藤校逐梦》,详见张作民、黄宗之、朱雪梅、谈歌著《小说月报原创版长篇小说专号:2017贺岁版》,百花文艺出版社2017年第1版,第5页,第5页,第5页,第52页,第15页。

{3}{4} 阮雯:《中美教育观差异及文化底蕴》,《宁德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第86—87页,第87页。

{8} 雷达主编:《新世纪小说概观》,北岳文艺出版社2014年第1版,第197页。

{9} 何镇邦:《破茧》序,详见何镇邦著《文学的新世纪》,海峡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