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阅读材料的职业英语写作教学行动探究

2018-03-14蒋晓雯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阅读材料课堂观察

【摘 要】写作教学是职业英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因而对写作教学进行动研究很有必要。基于一堂英语写作课,从课前设计、课堂观察到课后分析,对英语写作教学进行行动研究,从而促进职校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阅读材料;职业英语写作;课堂观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2-0059-03

【作者简介】蒋晓雯,江苏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03)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英语教学。

一、职业学校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长久以来,职业学校英语课堂注重听、说、读,而写作作为语言输出的重要一部分在课堂上经常被忽略。根据对本校英语教师以及部分学生的调查,发现职业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堪忧。

现状一:写作教学资源开发不够,学生缺乏写作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资源的整合和开发程度不一,缺乏结合专业或者实际生活的写作训练,导致学生对英语作文练习缺乏兴趣和热情。

现状二:学生写作训练数量不足。教师每个单元单独用来写作的课时严重不足,而课堂上留给学生的写作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写作经常成为课后作业。另外,由于教学进度较快、课堂当场评价不方便等原因,学生一个学期课内和课外的写作训练次数屈指可数。

现状三:写作的评价方式单一。主要是教师批改,给出分数作为评价,评分结束就是写作任务的结束。大多数学生关注的是分数,而不是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诚然,写作教学效果受到素材、课时、评价方式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如果没有课堂上系统的写作训练,学生的语言输出将无法保证质量,就更谈不上语言综合能力的提升了。

良好的写作习惯不是一个课时就可以养成的,写作的策略、技巧以及对学生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应该体现在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中,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写作素养。

二、交互式语言教学理论

根据H. Douglas Brown的交互式语言教学理念,近年来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多地趋向于“综合”,即采用全语言教学法,把某种语言技能与相关语言技能结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在学习“如何训练写作技能”这一话题时,H. Douglas Brown提出核心词汇及词序、语法、衔接、修辞、交际功能、写作策略等12项微型技能。就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通过5类不同的写作活动训练学生的这些微型技能:模仿、控制型写作训练、自我作文训练、写给教师看的作文训练、传递信息的作文训练。同时,H. Douglas Brown对于设计写作活动,提出了以下5个原则:以熟练作者的行为作为标杆,平衡写作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考虑到学习者的文化和教育背景,将阅读与写作联系在一起,尽量要求学生写具有真实性的作文。

三、行动研究过程

借鉴H. Douglas Brown的交互式语言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原则,结合对本校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的调查,学校英语教研室进行了基于阅读文章的英语写作教学行动研究。研究从一堂写作课的教学设计开始,重点进行了课堂观察和分析,并提出整改意见,以改善后期教学。

(一)教学设计解读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1.素材问题。

职业学校学生应试压力小,平时接触英语的机会也不多,所以,现有的教材是最直接的素材。教材中的阅读文章,不少都是非常好的写作模板。本节课选取教材阅读文章作为写作模板,这样设计也符合“以熟练作者的行为作为标杆”和“将阅读与写作联系在一起”这两个原则。

2.方法问题。

本节课从结构和语言两个方面,剖析阅读文章中可以用来借鉴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在课堂指导学生主要学会以下写作技巧:主题句和总结句的写法,特别关注两者的共同点和差异;细节描述如何展开;如何提升语言品质、突出重点,等等。

这样,课堂上让学生从模仿阅读文章的结构和语言开始,学会描述事物和表达情感。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观察阅读材料,从文章结构的把握、句型的分析、词语的选择、过渡的使用等方面,让学生逐步学会文章的写作,从而“平衡写作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3.评价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原来课堂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在都可以得到解决。本节课利用教学平台,比如QQ群、微信群等社交工具,进行写作教学。考虑到一个班级有近50个学生,如果每个人都将自己的作文传到平台或群组,势必会造成“刷屏”的效果,反而造成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因而,课堂中采取“个人写作—小组商讨—小组上传作文—全班赏析”的写作方式,以提高课堂效率。

具体操作步驟如下:师生登录网络平台,教师建立若干讨论组,每个学生分别加入到其中一个小组。课堂写作中,学生可以将写作练习输入讨论组,也可以照片的形式上传,其他学生可以利用截图等各种手段,对同学的习作展开讨论品评;教师可以看到每个学生的写作从而给出指导;而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互相商讨学习。另外,所有学生都处于班级大讨论组,在集体授课时,教师在大讨论组里和所有学生进行交流。这样的设计,“考虑到学习者的文化和教育背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在课堂上都能及时得到反馈,无论这个反馈是来自同学还是教师,对学生而言都是有益的。

(二)课堂观察与分析

教学设计完成后,教研组决定由J教师进行本节课的课堂教学,其他教师进行现场课堂观察。J教师进行写作课堂教学的主题为“Describing a Place”。主要教学过程如下:师生从写作角度探讨一篇阅读材料→确定写作主题→模仿阅读材料写作→评价。

在上课前,教研组确定了阅读学习、模仿应用、评价三个主要观察点(如表1所示)。

1.阅读学习部分。

教师提供了一篇817字的英语短文。大部分学生在1分钟内能找到材料的主题句和总结句。该部分学习比较顺利,主要是因为例文结构清晰,且在前期阅读课学习中,教师一直指导学生进行文章主题句和总结句的学习,效果良好。

2.模仿应用部分。

首先,学生能够仿照例文写出主题句和总结句,但是学生使用的语言比较贫乏,句型结构也相对单一(模仿了课文中的定语从句句型)。特别是在写总结句时,多数学生仅仅改变了几个话题词,基本上是模仿例文,少有创新。当教师提示学生总结句相比主题句更丰富、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时,学生无法找到更多的词汇或不能使用不同的句型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其次,在细节描述部分,由于對写作话题比较熟悉,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展开描述,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写作的语言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为:语法错误;词汇运用单一;句型结构单一,大部分学生以简单句为主,等等。再次,文章衔接方面,多数学生能运用合适的衔接词汇写成语义流畅的文章,这得益于前期阅读文章教学中对衔接词汇的学习。

学生写作语言的丰富性与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特别是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紧密相关。而在日常的职业英语课堂上,学生被输入的语言有限,输出语言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学生得不到锻炼的机会,语言输出能力越来越低。这是目前职业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3.评价部分。

在小组互评时,学生主要就小组成员习作的语法、文章结构、衔接等方面,通过小组商量、请教他人等方法,进行改善和修正。同时,各小组推选出美词佳句、最佳习作与全班共享。共享时,各小组都能说出这些美词佳句和美文的可取之处,这表明学生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习作进行适当品评,具备了一定的评价能力。

(三)课堂观察后的反思

根据课堂观察和分析,在写作方面学生能比较容易通过模仿习得写作的结构、衔接等写作技巧,但是,学生语言水平是限制其能力体现的最大障碍。语言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仅凭课堂45分钟难以解决所有问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生赏评完他人的习作之后,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反思和改进自己的习作。因此,关注学生写作后的自我反省和提升也尤为重要。另外,如何有效利用多种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也是英语教师面临的问题。

(四)后续课堂教学的整改意见

一是除常规阅读教学外,要继续从写作角度加强对教材阅读文章的深入剖析,让学生学习多种写作特点和技巧。

二是增加学生写作训练的数量,尤其是课堂写作。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专业等,借助多种技术手段,给学生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其写作热情,给学生创造写作的机会。

三是关注学生写作后的自我反省与提升。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陆续展示学生习作,或者将学生修改前后的习作一起展示,让更多学生学会如何提升自己的语言输出能力。

四是鼓励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素材,多阅读、多动笔,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主要是针对一节英语写作课的设计、观察与分析,是教研组写作教学行动研究的一部分。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更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和效果,因而学生在写作方面得到了更为科学的训练。课堂的讨论和网络的共享、品评,提升了学生欣赏能力,同伴互助式的学习更有助于提升其英语综合能力。课堂师生、生生互动等多种交流方式的运用,拓宽了学生的交流渠道,为学生将来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新思路。同时,课前教学设计的探讨、课堂观察点的确定,使教师课堂观察更为细致精确;课后对课堂观察的详细分析,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效果进行更科学的反思,提升了教师对课堂的把控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

猜你喜欢

阅读材料课堂观察
谈农村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设计与安排
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
初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探微
高职教学“课堂观察”方法的有效性探究
高中数学“课堂观察”教学有效性初探
大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师提问有效性的课堂观察探析
高中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观察研究
课外阅读,让孩子爱上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观察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