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融”文化打造和谐校园

2018-03-14张伟贤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和谐校园职业教育文化

【摘 要】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通过确立认同感,增强归属感,建立融通机制,举办形式多样的师生文化活动等举措,以“融”文化治校方略打造和谐校园,取得较好成效。

【关键词】职业教育;“融”文化;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12-0013-02

【作者简介】张伟贤,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常州,213161)校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和终身教育。

职业学校的内涵建设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学校文化建设。“融”文化,是指提倡和合、团圆、完满的文化。“融”文化治校,就是学校治理中追求干部与群众、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融合、完满的境界,追求各部门之间默契、通达的境界,追求人与环境和谐、融洽的境界。如何以“融”文化治理学校?江苏省武进中等专业学校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一、确立认同感,增强归属感

确立认同感,增强归属感,是实施“融”文化治校方略的前提和出发点。认同感,是指校领导、教师、员工和学生等学校成员对教育价值观、职业教育观、学校理念、学校精神、“一训三风”等有共同的认识与评价。确立认同感,有利于确立学校发展的共同目标,更有利于学校所有成员接受这些共同目标。归属感,是指成员与所属班级、所属系部、所属学校的一种内在联系。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增强归属感,对建设一个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团队非常重要。

多年来,学校逐渐形成了“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内涵建设,产教融合、校企融通”的办学理念,“笃实进取”的学校精神,“厚德精技、融技于道”的校训,“修德立业”的校风,“厚生善教”的教风和“知行合一”的学风。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培训举办讲座等,把这些校园价值观渗透到学校每一个领导、教职工和学生的内心,增强领导班子成员、管理人员、教职员工的职业归属感、教育归属感、学校归属感、课堂归属感和团队归属感,进而凝心聚力谋划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二、建立融通机制,提升人际和部门之间的融合度

在“融”文化治校过程中,学校完善教代会制度,努力实现现代学校管理的真正民主化;尝试实行听证制度,重大事项决策前进行教师代表听证、学生代表听证或师生共同听证;召开形式多样、规模不一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师生意见;公开校长信箱、校长办公电话、校长手机号,及时而全面地了解师生诉求;建立校长接待日制度,畅通师生与校领导的沟通渠道。

以“校长信箱”为例,学校制定了《校长信箱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專人管理,定时查收,认真督办,及时回复,耐心解释,信息保密。对于师生提出的合理化意见、建议,学校积极采纳;对于师生反映的问题和困难,尽量协调、尽快解决;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做出实质性答复的问题,先回信说明情况,再逐步回复相关信息;对于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学校也认真研究,并及时向师生说明,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校长信箱在密切联系师生关系、倾听师生心声、解决师生困难、反馈师生建议、监督部门工作、提高管理效率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作用,成为推进学校民主建设、促进学校事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一系列融通机制有效缩短了群众与领导、学生与教师间的心理距离,提升了人际关系的融合度和各部门协同工作的默契度,增加了管理效益。

三、举办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师生文体活动

活动,是人际融通的重要载体之一,有利于凝聚人心,增强成员的团队意识、归属感和荣誉感。学校工会每年举办教工趣味运动会、“最美武职”女教职工才艺秀活动和以“厚德铸师魂、精技展风采”为主题的教工文艺汇演、以团队为单位的教职工人文知识竞赛活动等;校学工处、校团委组织开展主题明确的学生活动,如校园十佳歌手大赛、以“青春五月魅力校园”“厚德精技、崇文乐创、砺志修身”等为主题的年度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承办省职业学校优秀学生社团建设经验交流与精品展示活动等。这些活动的不断开展,就是不断地在用“融”文化力量凝聚人心,推动学校治理从制度走向文化。

“融”文化治校方略的实施,有效助推了学校内外的深度融合,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校出台了《校系二级管理办法》,加强了实施过程的督导,完善了评价体系,有效地调动了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全校上下形成了讲政治、讲正气、讲奉献、讲作为、讲和谐的氛围。各系部以文明宿舍、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和特色社团的创建、评比为重要抓手,营造一种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一大批各级各类先进集体不断涌现。学校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两度被省教育厅等六部门授予“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016年开始,武进区全面实施“区管校用”教师管理体制,统筹全区教师资源配置,实行专业技术岗位“全员竞聘”,建立能上能下机制。在此基础上,学校2017年上半年顺利开展了第二轮定岗定级和岗位聘任工作,尝试建立“校管系用”教师管理体制,制订了第二轮岗位设置方案,考核评分细则在广泛征求教师代表意见的基础上,在教代会上顺利通过。全校587位教师重新打分定级,对最终的聘用结果无一有异议。“校管系用”教师管理体制极大激发了全校教师积极投身职业教育事业的热情与激情。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大局为重,积极服从学校工作安排。通过名师引领,一大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在“融”文化治校方略的影响和引领下,校企合作走向校政企深度融合,国际交流走向深入。2011年以来,学校大胆尝试引企、引技、引资和引智入校,构建“机制共商、资源共享、专业共建、师生共进、模式共创”模式,重点探索了现代学徒制“公共实训—职业体验—专业提升—岗位生产”多段式教学模式,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学校还先后成功引进了中德西门子应用中心项目、中德胡格教学项目、中德诺浩汽车教育项目等国际化办学项目,在此基础上成立国际课程中心,为学生学习国际领先水平的专业课程提供了保障。

在“融”文化治校方略引领下,学校积极构建“文化、理念、制度、实践”四维一体、高度融合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培育“内和外顺、和衷共济”的和谐校园文化,学校上下始终保持团结向上、努力进取的可持续发展态势。我们将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努力实践探索,不断丰富“融”文化治校方略的内涵,彰显“融”文化治校方略的特色。

猜你喜欢

和谐校园职业教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浅谈中职学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坚持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