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拟活血通瘀汤治疗急性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2018-03-14徐攀峰李宏杰张文斌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2期
关键词:腰间盘腰部腰椎间盘

徐攀峰 李宏杰 张文斌

(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温岭 317500)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不正确的腰部姿态和不合理的剧烈运动方式等问题的增多,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发病率不断提高,而其中以 L4~L5、L5~S1这两部分腰椎体的发病率最高,约占总发病率的95%左右[1]。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LDH发病的急性期,主要是由于突出物压迫神经,导致神经水肿和局部炎性反应,进而引发腰部及下肢的剧烈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而其治疗方式,虽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了新型的微创外科技术,但仍会给选择手术治疗方式的患者带来巨大的风险和经济负担,所以目前临床上多数患者仍会选择保守疗法,但因为腰椎间盘的特殊生理位置与解剖结构,往往其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LDH 可归于中医学“腰突症”范畴,多因经脉不通或经脉失养所致,根据致病因素的不同可分为多种证型,其中又以气血瘀滞型腰突症最为急重,治疗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3]。笔者近年自拟活血通瘀汤治疗急性LDH,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的诊断标准[4]及中医气血瘀滞证辨证标准[3];有相应部位的CT或MRI的检查支持;病变位置在 L3~L4、L4~L5、L5~S1等部位;患者年龄≥18岁;生命体征稳定;近1周内未服用可影响实验结果的药物;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加入本项临床试验。排除标准:具有游离性髓核脱出者;具有马尾神经损伤表现者;血压或血糖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者;有先天性腰椎部畸形者;合并有明显的抑郁症或严重的嗜酒、吸毒、滥用精神性药物等精神状态异常者;合并有严重的其他系统功能障碍的者;过敏性体质或多种药物过敏的患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至2017年就诊于本院骨科的LDH(气血瘀滞证)的住院患者12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基础组各63例。联合组男性25 例,女性 38 例;年龄(41.42±13.67)岁;病程(7.42±6.28)个月;体质量指数(23.26±7.19) kg/m2;病变位于L3~L4者 4 例,L4~L5者 35 例,L5~S1者 24 例;下肢放射性疼痛部位位于左下肢者14例,右下肢者21例,上下肢者9例。基础组男性31例,女性32例;年龄(43.96±13.87)岁;病程(8.04±6.98)个月;体质量指数(22.16±6.82) kg/m2; 病变位于 L3~L4者 5 例,L4~L5者 37 例,L5~S1者21例;下肢放射性疼痛部位位于左下肢者17例,右下肢者17例,上下肢者6例。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体质指数、腰椎间盘病变节段、下肢放射性疼痛部位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基础组参照 《“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5]给予患者单纯的西医综合保守疗法进行治疗。1)西医药物治疗:给予患者静脉滴注浓度为20%的甘露醇和10 mg的地塞米松溶液250 mL,每日2次。2)西医物理治疗:给予患者2级量的超短波治疗,以稍有微温感为宜,氖灯管全亮且光线暗淡,每日1次,10 min/次;给予患者纵向牵引进行治疗,使患者以仰卧位躺在牵引床上,腰部位于两床面之间,以固定带固定,初始力量为20~35 kg,可随患者不同的情况而逐渐增大,具体以患者的最大耐受力为准,每次30 min,前10 min实施持续牵引,之后的10 min实施间歇牵引,最后10min解除牵引装置静卧休息,日1次。联合组在除基础组的治疗外,给予患者增加口服自拟活血通瘀汤:川芎 10 g,桃仁15 g,红花 15 g,独活 10 g,防风 10 g,熟地黄 10 g,补骨脂 5 g,白术10 g,泽泻 15 g,三七 5 g,甘草 10 g。每日 1 剂,水煎500 mL,早晚各服1次,每次250 mL。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设立1次随访,共3次随访。

1.4 观察指标 记录和分析治疗前后每个疗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6]、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疗效判定[7]、腰椎功能活动评分(JOA)评分[6],血、尿、便常规检查等安全性指标的变化,对LDH患者经治疗后恢复情况的影响。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结果以例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不同疗程VAS评分比较 见表1。在完成全部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同时在完成每个疗程的治疗时,联合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基础组改善显著(P<0.05)。

表1 两组不同疗程VAS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不同疗程VAS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基础组同期比较,△P<0.05。

组 别 第1疗程 第2疗程联合组 4.09±1.31△ 1.19±0.31*△基础组 5.59±1.42 2.37±0.59*n 治疗前63 8.44±2.62 63 8.31±2.51

2.2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见表2。联合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基础组(P<0.05或P<0.01)。

表2 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n(%)

2.3 两组腰部及下肢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见表3。在只考虑中医证候评价为显效的病例时,在腰部疼痛感的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腰部酸楚感的消失时间、下肢部疼痛感与麻木感的消失时间均短于基础组(P<0.05或P<0.01)。

表3 两组腰部及下肢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

表3 两组腰部及下肢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s)

组 别 腰部症状消失时间 下肢部症状消失时间联合组 疼痛感 14.37±3.13 12.48±2.96△△(n=63) 酸楚感 17.95±4.92△ 14.32±3.19△△基础组 疼痛感 15.28±3.78 17.82±4.87(n=63) 酸楚感 19.44±5.14 19.93±5.22

2.4 两组不同疗程体征评分的比较 见表4。在完成全部远期随访时,两组JOA评分较治疗前提升(P<0.01),联合组各评分的提升幅度均大于基础组 (P<0.05或P<0.01)。

表4 两组不同疗程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不同疗程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基础组同期比较,△P<0.05。

主观症状评分 临床体征评分 日常活动评分 JOA总分2.94±1.42 2.13±1.16 5.43±2.26 10.88±3.42 5.67±1.29△ 3.27±1.28△ 8.52±2.41△ 16.21±3.37△7.45±1.24*△△ 4.52±1.44*△△ 10.31±3.14*△△ 21.69±4.87*△△基础组 治疗前 2.91±1.37 2.21±1.24 5.27±2.38 10.62±3.21(n=63)第 1 疗程 4.24±1.22 2.57±1.11 7.43±2.16 14.46±3.71第 2 疗程 5.41±1.38* 3.21±1.15* 8.24±2.52* 18.31±4.47*组 别 时间联合组 治疗前(n=63)第 1疗程第2疗程

3 讨 论

LDH多是以腰椎间盘各部分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为发病基础,在某些特定的外界因素作用下,使椎间盘之中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开的缺口处被挤压到后方或椎管内,进而造成与其相邻的脊神经根受到刺激或压迫,最终导致患侧腰部肌肉韧带等组织损伤,甚至发生组织黏连、充血性水肿、无菌性炎症、组织液渗出等,并常伴有患侧下肢部麻木与疼痛等自体感觉症状[8]。所以对于LDH急性期的治疗原则主要是以改善神经根炎性水肿、消除腰椎间盘突出后的免疫反应、缓解局部肌肉痉挛情况为主。目前来说LDH的微创手术技术日益成熟,随之逐渐应用于各种严重类型的临床LDH患者之上,但由于此种技术对医院的设备和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对要求过高,使其在各基层医院的推广与普及相对困难,而传统手术方式由于创伤过大,往往很难被患者所接受,所以综合保守疗法就成为了LDH患者急性期的首选治疗方式[9]。

中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由肾中之精所灌注,多条经脉皆分布于期间,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疼痛应与肾脏及诸经皆有相关,又因其具体病因不同,分为多种证型,其中又以气血瘀证最为常见与急重[10]。其常因外伤造成患者患处经络闭塞不通,气机失调,血行不畅,瘀阻于患处,不通则痛,以致于患者发生腰痛,亦可兼见恶寒畏风、肢体寒凉、腰膝酸软、气短乏力等寒凉或亏虚之症,所以对于LDH急性期的中医治法,应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再辅以疏散风寒、温补阳气、补肾健骨、健脾祛湿等法[11]。

自拟活血通瘀汤以川芎为君药,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是气中之血药,又为血中之气药;以桃仁与红花为臣药,桃仁是治疗瘀血阻滞病证的常用药,而红花味是活血祛瘀之要药,二者配合增强君药达活血、祛瘀、止痛之效;以独活、防风、熟地黄、补骨脂、白术、泽泻为佐药,独活与防风两药配合以达祛风散寒之效,熟地黄与补骨脂两药配合以达补肾壮骨、益精填髓之效,白术与泽泻两药配合以达健脾化湿之效,三七即可活血又可止血,既能增强君药活血之力,又可防止诸药活血之力过强而致出血不止;以甘草为使药,即可缓解诸药之毒性,又可调和诸药之药效。本方诸药相互配合使用,可达到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疏散风寒、温补阳气、补肾健骨、健脾祛湿之效,即可治疗气血瘀滞所致的局部经络闭塞不通,又可治疗风寒入里所致的经脉拘急疼痛[12]。同时现代药物学研究发现,川芎中的挥发油可以降低咖啡因的兴奋作用达到镇静镇痛的效果[13];三七所含有的总皂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14];甘草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等作用[15]。几种中药联合使用,可有效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神经根炎性水肿和肌肉痉挛的状态,以治疗疼痛,同时还可以降低肌肤的敏感性,并抑制细菌及病毒的生长。

在治疗效果上,联合组所采用的自拟活血通瘀汤联合综合保守疗法的治疗方式,在治疗急性LDH时,不管是从VAS评分、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医证候疗效判定的比较结果分析,还是从JOA评分的比较结果分析,均要优于基础组。再加上中药的毒副作用更小,适用范围更广,中医辨证个性化等诸多优点,更易于被广大的患者所接受,更说明了自拟活血通瘀汤联合综合保守疗法治疗急性LDH是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相较于单纯的西医治疗方式更具有优势,但也存在着诸如辨证不清、中药化学成分复杂、起效相对较慢等问题,需要广大临床工作者进一步继承创新和研究探索。

[1]王瑞群.中西医结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66-67.

[2]Patti A,Bianco A,Paoli A,et al.Effects of Pilates exer-cise programs in people with chronic low back pain:a sys-tematic review[J].Medicine,2015(94):e383.

[3]刘忠德,张欧.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82-84.

[4]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57-161.

[5]周谋望,岳寿伟,何成奇,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2):129-135.

[6]胡勇文,戚晴雪,甄鹏超,等.宫廷正骨夏氏背提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12):72-75.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73-74.

[8]张在田.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79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610-611.

[9]赵宇辉,黄志石,孙忠人,等.三位一体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2014,30(10):29-30.

[10]陈红凤.中医外科学(新世纪四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94-97.

[11]张全杰.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30(6):1424-1426.

[1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2-93.

[13]张文海.川芎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6):117-118.

[14]钟晓凤.三七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5,7(6):116-117.

[15]王惠敏.甘草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4):184-185.

猜你喜欢

腰间盘腰部腰椎间盘
护腰最多戴3个月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研究
手术与保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分析
腰间盘突出运用椎弓根螺钉与椎间融合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MRI和CT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温针灸配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腰间盘突出怎么治疗?
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78例疗效观察
老年人锻炼腰部仰卧屈膝挺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