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仿真内镜技术在喉癌及下咽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2018-03-12赵杰黄岸瑞林惠兰黄世铮张学军侯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硬性声门喉癌

赵杰 黄岸瑞 林惠兰 黄世铮 张学军 侯娟

频闪喉镜技术在医学领域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应用历史,是一项重要的诊断和治疗工具。近20年来螺旋CT的出现,其分辨率高、多平面三维立体重建和仿真内窥镜技术的应用,更有助于喉部疾病的确诊及手术计划的制定,本次利用64排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对喉部疾病患者的喉及下咽多个解剖部位进行检查,并将结果与频闪喉镜检查结果及术中硬性鼻内窥镜检查所见对比,以探讨CT仿真内镜技术对喉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4年1月—2017年10月我科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喉癌患者18例进行研究,均为男性;年龄53~68岁;所有患者均有吸烟史,一天1~2包,均有饮酒史,一天3两以上;均伴有进行性、持续性声嘶3~6个月,伴呼吸困难2例;其中喉癌术后复发2例,黎状窝癌1例,下咽后壁癌1例,声门型12例,全喉型4例。所有患者都在螺旋CT薄层扫描前常规做频闪喉镜检查,手术前气管切开后做硬性鼻内窥镜检查。

1.2 64排螺旋CT扫描及CTVE

所有患者均使用GEHD750宝石能谱CT及AW 4.5工作站,双管高压注射器,进行喉部能谱扫描。增强扫描使用370非离子型对比剂60~70 ml以Test-bolus相同流率注射生理盐水20~30 ml冲管。扫描结束后,数据自动重组为层厚0.625 mm的图像,传送到AW 4.5图像处理工作站进行后处理;使用3D后处理及能谱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三维容积再现(3DVR)、最大密度投影(MIP)重组,制作立体、直观的喉部喉室图像重建。

1.3 图像分析

由2名有经验的影像诊断医师进行CT阅片并记录影像结果,分析CTVE图像从头端入路和足端入路观察病变的部位、形态、累积范围,图像边缘是否光整平滑,消除伪影。

1.4 频闪喉镜检查

所有患者均在1%丁卡因表面麻醉后行频闪喉镜检查并取活检病理证实为喉恶性肿瘤。

1.5 硬性鼻内窥镜检查

所有手术患者均在术前气管切开后并从切口放入30°硬性鼻内窥镜反向观声门下和采集声门及声门下图像。

2 结果

18例患者均检查前被病理证实为高、中、低分化鳞癌;(1)下咽癌2例,频闪喉镜下显示:1例肿瘤累及黎状窝内外侧壁,并侵犯同侧杓会厌皱襞及声带;CT示:左侧声带、声门上区、会厌前间隙均见软组织肿块,甲状软骨破坏,黎状窝变浅。1例下咽后壁癌,表现为咽后壁区椎前软组织肿块,椭圆形,体积2.0 cm×1.5 cm×0.8 cm。(2)声门癌12例,7例肿瘤局限在声带或声带弥漫性增厚(见图1);CTVE显示:患侧声带增厚呈结节状突起,有的表面凹凸不平,声门下正常;术中鼻内窥镜显示:肿瘤位于患侧声带前段,声门下未见异常或声门下饱满但黏膜表面光滑,未见明显肿瘤侵犯,前联合也未见肿瘤。5例声带全段及前联合可见红色菜花样新生物并固定(见图2);CTVE显示:前联合增厚,声门癌向上浸润喉室及室带,显示喉室变浅,室带肿胀表面结节状突起,术中硬性鼻内窥镜显示:患侧声带肿物于声带下缘可见,尤其以患侧声带前联合处呈灰白色,表面高低不平,未见向对侧声带侵犯,对侧声带外观正常。(3)全喉型喉癌4例(见图3),广泛侵及声门上,声门及声门下,病侧声带肿瘤呈淡红色菜花样新生物充满喉腔,声带固定,波及对侧,对侧声带略活动,频闪喉镜无法观察声门下情况;而CTVE分别从头端入路和足端入路观察到肿瘤的位置、大小范围及其他喉内结构,与鼻内窥镜下见声门下见致病侧声门下有苍白、菜花样组织充填,超越中线声门下喉腔基本堵塞,向下连着环甲膜一。

图1 A频闪喉镜示左侧声门型喉癌 B 硬性鼻内窥镜声门下反向观察C 仿真内镜头端入路观 D 仿真内镜足端入路观

图2 A频闪喉镜示左侧声门型喉癌 B 硬性鼻内窥镜声门下反向观察C 螺旋CT冠状位显示 D 仿真内镜足端入路观

图3 A频闪喉镜示左侧声门型喉癌 B 硬性鼻内窥镜声门下反向观察C 螺旋CT冠状位显示 D 仿真内镜足端入路观

3 讨论

喉咽癌的治疗目前以手术和放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为主,治疗方式的选择依赖于对肿瘤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的准确判断[1-2]。目前的检查包括X线,螺旋CT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MPR),仿真内镜(VECT),内镜检查(如支气管纤维内经,电子喉镜,频闪喉镜)等,所有研究一致认为喉咽癌侵犯的解剖部位与喉咽癌的临床或病理T分级有着密切的关系,对肿瘤侵犯范围的评估直接决定着手术方式和喉结构能否保留[3]。但由于采用不同的检查设备及方法,各单位研究对象的重点不同,且有各自的优缺点。频闪喉镜能清楚显示咽、喉腔内肿瘤的具体位置,黏膜情况及表面范围,能早期发现喉黏膜表层癌变,可以直接取活检获得病理学诊断依据,但不能反映肿瘤深部侵犯的范围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仿真内镜(CTVE)就能够提供肿瘤的大小、侵犯范围、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等重要信息,在判断喉软骨、喉旁间隙等深部结构的侵犯上有独特优势[4]。仿真内镜可越过肿瘤,深入观察肿瘤范围,显示频闪喉镜无法探及之处。它不仅能从头端入路,并能从足端入路,反向观察远端病变,如声门下区的病变。对占据喉腔较大的肿瘤而引起的气道狭窄、严重偏移,频闪喉镜无法探入窥视时,CTVE能很好的观察弥补频闪喉镜的不足[5],这点得到了术前硬性鼻内窥镜的证实。仿真内镜成像方式中,足端CTVE对声门上肿瘤与声带的关系、前联合受侵及声门下病变的显示明显优于头端入路。足端CTVE对会厌和黎状窝肿瘤及会厌前间隙受侵的显示较差。本组研究中,CTVE从头侧入路显示病变18例,其显示病变与频闪喉镜及硬性鼻内窥镜所见一致,从足侧入路显示病变18例,其显示病变与硬性鼻内窥镜所见一致。

在本次的研究中观察到:(1)CTVE能从任意角度的观察肿瘤的部位,形态及大小。(2)当肿瘤阻塞喉腔时,运用CTVE的“飞越”技术[6],能观察肿瘤后端组织。(3)CTVE在观察喉咽肿瘤时也有缺陷,不能显示细小的肿块及扁平病变;不能观察声带活动情况;不能活检[6-7]。(4)频闪喉镜是喉咽肿瘤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能清楚显示咽喉腔内肿瘤的具体部位,在对病灶主体位置的显露上优于影像学检查[8]。

综上所述,喉咽肿瘤术前分期主要依赖影像学和频闪喉镜检查,二者在原发病灶及其侵犯范围的判断上各有优势,互相补充。

[1]Lin DT,Cohen SM,Coppit GL,et al.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oropharynx and hypopharynx[J].Otolaryngol Clin North Am,2005,38(1): 59-74.

[2]Corvò R.Evidence-based radiation oncology in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J].Radiother Oncol,2007,85(1):156-170.

[3]Hirano S,Tateya I,Kitamura M,et al.Organ preservation surgery for advanced hypopharyngeal cancer[J].Acta Otolaryngol Suppl,2010(563): 50-55.

[4]Keberle M,Kenn W,Hahn D.Current concepts in imaging of laryngeal and hypopharyngeal cancer[J].Eur Radiol,2002,12(7):1672-1683.

[5]杨智云,李子平.CT仿真喉镜的临床应用[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4): 247-248.

[6]柴相君,潘新良,雷大鹏,等.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咽喉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7(5): 109-112.

[7]高亚枫,杨振贤,奚曰泉,等.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仿真内镜技术在喉部的应用[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6,16(7): 737,740.

[8]Zbären P,Becker M,Läng H.Pretherapeutic staging of hypopharyngeal carcinoma.Clinical findings,computed tomography,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mpared with histopathologic evaluation[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7,123(9):908-913.

猜你喜欢

硬性声门喉癌
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在喉癌术后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14Cr17Ni2材料淬硬性研究
声音嘶哑久不愈 排查喉癌须牢记
喉癌的早期症状表现及治疗
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的相关因素
支撑喉镜声门区暴露困难影响因素的logistics分析
尴尬的打嗝
让硬性的经济报道“软着陆”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喉癌组织中Survivin、MMP—2的表达、临床意义及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