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技术支持下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的策略探究

2018-03-11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朱玉娟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30期
关键词:作业游戏语言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朱玉娟

新技术,是指信息化背景下的交互技术、移动技术、云技术等。以这些新技术为支持,将各种教育信息资源数字化、游戏化,营造快乐的学习环境,为英语游戏化教学的展开提供服务。新技术重视多样的师生生命活动和复杂的学习环境,把每节课都视作是唯一的充满激情和智慧的综合生成过程。它强调在师、生、资源三者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听说读写、游戏参与、活动体验,获得和提升能力。

游戏化教学,是指教师以游戏的形式来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它是一种教学方式,就是在教学中渗透游戏元素、开展游戏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活力,引领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活动中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游戏教学法指的是借助游戏的设疑、挑战等特点,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把教学目标隐藏于游戏活动中,转变课堂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构建符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游戏教学。

通过观察和实践研究,笔者初步总结出了一些新技术支持下开展小学英语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新技术教学最大优势是它的直观形象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新技术,把英语情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观其行、闻其声,是图文以及声音的有机融合。这种具体场景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他们喜学、乐学,加速认知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Colours时,整节课就是一个游戏,教师以魔术show的行式展开功能性句型的教学“What colour is it?”,然后通过PPT让学生观看时装魔术show,利用PPT的闪现功能让裙子进行变色。教师让学生们猜一猜裙子会变成什么颜色,PPT动画停止裙子变成了紫色、白色等,从而教师带着学生学习purple,white等颜色。在拓展环节教师让学生利用PPT进行自己的时装show,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非常高,思维也十分活跃。PPT营造了整个魔术show场景,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教师的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S1:Look at my T-skirt.

S2:How nice!Deng Deng Deng.

S1:What colour is my T-skirt now?

S2:It’s orange.

S1:What colour is it now?

S2:It’s green and yellow.

S1:Thank you.

二、动静结合,化解难点

新技术教学结合声、点、光,以及独特的动态效果等技术,如动画模拟、图片串联、问题显示,超级链接等,通过画面切换、停顿、重复等步骤,把复杂的教学内容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它符合学生的记忆特点,给予学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教学的知识点更加形象化。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时,上课伊始教师就使用一个Magic eyes小游戏热身:

T:Then let’s play a game,please say out the body parts.(观看PPT)

S1:Four legs.

S2:Big eyes.

S3:A long tail.

S4:A big mouth...

T:What animals are they?

Ss:They’re fish,dog,rabbit,parrot.

这个游戏包含了很多信息:动物以及动物的身体部位、大小、长短等词。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加大了学习难度,学生们要在PPT不断闪现之后快速反应动物的body parts,一张张动物的body parts,再加上了形容词、量词,富于挑战性,同时锻炼学生反应力。学生在描述的时候,就会惊奇地发现,这些都是在描绘Story time中的动物。当一张张动物body parts列成一排类似拼图的动物碎片,教师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动物时,学生们对答案已成竹在胸,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三、扩充容量,优化教学

运用新技术进行教学不仅能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使学生整体把握知识,而且可以利用声像资料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内化语言,分解难点。通过复述、替换、录音、翻译等练习形式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同时通过电子交流的小组活动形式创设相对真实的语言氛围,使学生全方位、多感官地接受语言信息,充分发挥各自学习优势,学生之间可以展开充分讨论,各抒己见,分享观点,实现优势互补。例如,在教学网络课Holidays一课时,课本对国外节日Christmas/Halloween/Easter的介绍比较简单,学生对此也很陌生。于是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库,通过有目的地整理之后让学生自己来了解各个节日,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最后通过相关的趣味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宽松快乐的环境中接受并巩固了大量的知识。

四、转换资源,体验文化

学习语言,必须了解语言文化。选用丰富的语言材料输入,让学生分析发掘语言使用国度的风俗习惯、人际关系、价值观念、交际手段等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目的语言文化的感性认识,提高文化交际功能。如通过微信公众号WowSchool中大量本土的学生饶有兴趣的阅读材料的输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地质风貌、动植物概况;利用多纳学英语软件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服饰、美食、建筑文化;利用影片动画节选,介绍各地礼仪、节日庆典、交际民俗;利用薄荷阅读等公众号,让学生进行国外原版名著的系统阅读,从而促进对文化差异的深入了解。这种多维度多渠道的文化信息输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文化,从而指导自己恰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五、利用软件,提高能力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随者。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存在的多元智能,从而采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新技术的出现,不管是“e课堂”还是翻转课堂,都使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了。笔者在教学Nice clothes时,使用软件“可可公主”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此款软件里有各种华丽的服装,各式发型和相关配饰,让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设计出许多“可可公主”的形象,通过拍照上传展示作品,在群里学生用语音功能进行展示交流和点评,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提高。

S1:Look at the princess.

S2:How beautiful!

S1:Look at her dress.

S2:Cool!

S1:What colour is it?

S2:It’s red.

S1:What colour are the nice shoes?

S2:They’re yellow.

六、搭建平台,作业多元

传统作业是教师布置抄默写作业,第二天进行批改,少量的听说作业也是学生听着复读机光盘进行复读,教师检查听读作业完成情况相当困难。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就可以解决布置英语听说作业难的困境。“一起作业网”这一平台可以将学生读英语的声音同步录下来,系统会自动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分,教师可以通过后台看到学生完成作业的各种数据统计。通过统计数据教师可以了解本班学生的发音状况,针对本班的知识弱点更好地组织教学工作,这不仅便捷了学生的口语输出,而且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趣配音软件是一个强大的原版英语视频资源库,趣味性强,涉及面广,教师可以选择跟教学同步与学生英语水平难度相当的视频资料进行趣配音,整个趣配音完成之后可以保存分享到微信群。这样的网络平台和软件,丰富了学生英语作业的内容,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新技术支持下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动静结合,化解难点;扩充容量,优化教学;转换资源,体验文化;利用软件,提高能力;搭建平台,作业多元等方面进行游戏化教学,从而使课堂内外呈现出自由、开放、生长的趋势,焕发出新的活力,进一步培养了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作业游戏语言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作业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我有我语言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