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篇章结构教学中的作用

2018-03-10龚敏洁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龚敏洁

摘 要:对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篇章结构中的作用做了研究。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先进的思维方法,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文字等相结合的形式,运用到英语阅读教学中。这样既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提高学生学习英语以及应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有助于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达到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关键词:思维导图;篇章结构;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又叫心智图,它是英国学者托尼·巴赞(Tony Buzan)20世纪70年代初期所创的。它是一种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的有效思维模式。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将所学主题内容形成放射性立体结构。

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核心理念,它明确提出英语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要让学生在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日常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尤其体现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阅读教学一般分为读前(Pre-reading)、读中(While-reading)和读后(Post-reading)三个教学环节。读前活动时,教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了解背景知识,并在脑海中勾画故事情节;设计读中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对文章的大意有整体的理解;学完课文后,教师围绕课文信息以及语言点,利用思维导图设计输出性活动,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阅读教学,既降低了初中生英语阅读的难度,又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篇章结构,为以后的写作做好铺垫。

听力教学中,教师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融入思维导图的形式去设计输出性活动,锻炼学生将存储在头脑中的信息转化为外部语言,进而促进学生的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思维导图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如“表格式样”思维导图、“图片式”思维导图、“箭头式”思维导图等。

一、“表格式样”思维导图

在教授外研版英语初二年级上册Module 2 Unit 2 Reading and vocabulary “Cambridge is a beautiful city in the east of England”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在读前环节,针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设计了一个“表格式样”思维导图(见图1),意在阅读课文之前发散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脑海中形成描述地点特征的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课文的内容和思想脉络。

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教师让他们根据图上的关键词weather(天气),size(尺寸),history(历史),population(人口),联系与此相关的词语,比如看到weather联系到天气的冷暖(warm,cool,cold,etc),看到size联系到地域面积的大小(large,small),看到population联想到人口的多或少(large,small)等。通过思维导图,学生把描述地点的几个要素做了一个简单的梳理,有利于他们在细读文章时真正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教授外研版初二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2 Reading and vocabulary “What is the best way to travel”,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从伦敦到阿姆斯特丹搭乘哪种交通工具更好,要求学生细读文章后填写如下的表格(见图2)。表格从几种交通工具,如火車(train)、汽车(car)和船(ship)、长途客车(coach)、飞机(plane)的利与弊进行设计,以便于学生能通过对比文章的内容以及细节要素找到文中提及的既便宜又快捷的搭乘方式。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将思维导图贯穿于阅读课的教学,读中任务整合课文内容,读后活动设计则是运用课文内容拓展到写作任务中来。学生对这个话题不陌生,自然而然能根据材料提示,联系课文内容,理清写作的思路。

二、“图片式”思维导图

在讲授外研版英语八上Module 7 Unit 1 Listening and vocabulary “Alice was sitting with her sister by the river”一课时,教师在听后环节设计了一个复述环节,意在用图片串联故事情节,回顾本课的语法重点“过去进行时”。本课是选自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爱丽丝梦游仙境),本文是以对话的形式,生动地描述了Lingling和Tony在谈论这本书的故事情节。由于本文是以对话的形式呈现的,不便让学生复述对话的内容,于是教师采用“图片式”思维导图的形式(见图3),通过这几幅图片和关键词,勾起学生对对话内容的回忆,并且运用过去进行时复述故事。这种方式既生动有趣,学生能根据关键词复述故事,适当降低难度,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分析篇章结构的能力。

三、“箭头式”思维导图

学生在学习外研版英语八上Module 9 Unit 2 Reading and vocabulary “Arnwick was a city with 200,000 people”这一课之后,教师让学生回忆造成Arnwick这个地方人口增长的原因以及人口增加造成的问题,包括环境污染(environment problems)、健康问题(health problems)等。最后,教师提出问题“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在不同方面提出很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政府应该提供更多的学校和更好的公共服务等(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more schools and better public services)。

教师与学生一同完成“箭头式”思维导图(见图4)的过程中,不仅梳理了文章的基本结构,而且还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现象看本质,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

总而言之,借助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放射性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文章的内容,明晰文章的要点和语篇结构;将新旧知识建立联系,并进行系统地组织和归类,能高效地梳理所学的知识点,加深语言点之间的认识和理解。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学习英语,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达到提高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光明,范文贵.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托尼·巴赞.思维导图[M].李斯,译.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