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预防效果研究

2018-03-09侯翠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性肺炎呼吸机病房

侯翠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指患者在使用呼吸机期间,由于呼吸机对肺部组织的刺激产生的肺炎症状,或在使用呼吸机前,患者已经感染肺炎,但在使用呼吸机后48小时以内,出现新的肺部感染[1-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需脱离呼吸机,避免病情加重。但对分娩后出现胎粪吸入、肺功能发育不良、窒息等疾病的新生儿,需利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才能够保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3-4]。因此新生儿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对其生命的影响更大。临床研究显示,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症新生儿,住院时间普遍延长,死亡率也较高,是影响新生儿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因此临床在对新生儿进行治疗期间,除了保证新生儿呼吸条件外,还需要严格管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临床对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原因进行总结,利用更加高效的护理管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减少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5-6]。本文对所选134例NICU新生儿的护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优质护理管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分娩并进入NICU治疗的新生儿134例,根据患儿的病历号奇偶数分为优质组与对比组,两组各67例新生儿。优质组男37例,女30例,年龄1~23日,平均年龄(12.83±3.79)日,体质量1.5~3.9 kg,平均体质量(2.73±1.22)kg,疾病类型:肺出血2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2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9例;对比组男36例,女31例,年龄1~21日,平均年龄(13.44±4.02)日,体质量1.6~4.1kg,平均体质量(2.85±1.21)kg,疾病类型:肺出血21例,缺血缺氧性脑病23例,呼吸窘迫综合征23例。两组患儿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无严重脏器功能衰竭;(2)无先天性器官病变;(3)患儿均由家属签署相关同意书,本次实验符合相关医学伦理学规定。

排除标准 :(1)呼吸通气前存在肺部感染;(2)排除通气时间超过48小时患儿;(3)排除监护人精神异常患儿;(4)排除病历不全、自然脱落实验患儿。

1.2 方法

对比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病房的清洁,呼吸机通气过程中的呼吸机使用护理等内容,保证患者呼吸机使用安全性,保证通气效果与通气量。优质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管理,包括护理人员培训、事故分析、病房管理、控制探访、无菌操作管理、卫生管理、患儿的优质护理等。

护理人员培训:对NICU的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护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理技能与职业素养,由上级医院专家到科室开展授课讲座,并对培训后的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需补考。

事故分析:对NICU病房内形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护理工作中的漏洞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工作的问题,增加护理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效果。

病房管理:NICU病房中患儿均为重症患儿,病房内的卫生条件直接影响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因此需做到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适当设定病房内的温度、湿度,定期消毒和扫除,保证病房干净、整洁、无菌。

探访控制:患儿发病后进入NICU病房治疗,家长、亲属多次探视会将病房外的细菌、病毒、灰尘带入病房,影响患儿的治疗,严重时造成患儿死亡的后果,因此在治疗期间,应控制家长探访次数、探访时间,尤其控制出现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家属进入探视,避免交叉感染,影响患儿健康,避免刺激患儿的呼吸系统诱发肺炎发生。

无菌操作管理:患儿在NICU中治疗期间,需要利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此时呼吸机的管道、气囊等位置的无菌性尤为关键,需利用严格的无菌化操作手段,定期对呼吸机及其周围器械进行消毒,保证呼吸机使用安全性;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插管时,也要保证双手严格消毒,如碰触到患儿粪便、痰液、尿液等污染物,也应立即洗手消毒,不可直接碰触患儿呼吸机或气管插管。

卫生管理:严格遵守NICU的卫生管理规范,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对重复使用的器械,则要严格按照消毒方式消毒,如气管镜等器械,保证器械使用的无菌性、安全性。

优质护理:在患儿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定期为患儿翻身,定期检查患儿的气管插管情况,对出现痰液分泌物过多的患儿,需进行排痰护理,必要时更换气管插管,避免呼吸道阻塞,在为患儿插管时,需要根据患儿情况选择管径,避免过大刺激器官,插管后固定严密,放置管道滑出、扭曲对患儿的影响,对固定的医用胶布定期更换,清洁患儿的皮肤,并辅助患儿采取头高位,上身抬高30°~45°,避免患儿出现消化道病原菌下排、分泌物倒流、误吸等情况;在气管插管期间,对患儿进行鼻腔、口腔的清洁,定期检测患儿的口腔pH值,如患儿出现pH值异常,则利用0.9%氯化钠溶液、5%碳酸氢钠溶液对患儿进行口腔清洁,清洁流程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并对患儿的血液、口腔分泌物进行收集和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反复通气次数、住院费用。

表1 两组患儿住院情况比较 ( ±s)

表1 两组患儿住院情况比较 ( ±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住院费用(万元) 反复通气次数(次)优质组 67 9.35±5.77 2.83±1.22 5.31±2.77对比组 67 15.38±6.11 3.35±1.83 9.45±3.81 t值 - 18.663 4 17.332 1 18.412 5 P值 - <0.05 <0.05 <0.05

根据自制评价量表向患儿家属征集满意度评价效果,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满意和不满意。非常满意:量表评分85分以上;一般满意:量表评分70分以上;满意:量表评分55分以上;不满意:量表评分54分及以下;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满意)/总数×100%。对比两组患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差异,发生率=发病例数/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均由SPSS 17.0软件包处理分析数据资料,住院时间、反复通气次数、住院费用等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护理满意度、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 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住院情况比较

优质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降低,反复通气次数减少,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反复通气次数、住院费用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与满意度比较

优质组护理满意度为97.01%,比对比组的85.07%高11.94%,优质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7.46%,对比组发生率为17.91%,两组两项指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我国现阶段产科的分娩技术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高危重症新生儿得以顺利分娩,危重症新生儿在分娩后,需立即进入NICU病房进行监护和治疗,待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出院[7-8]。NICU新生儿多数存在病情危重、多变、发病快、起病急等特点,预后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无法得到保证。为提高患儿身体整体的供血供氧效果,减少呼吸窘迫对患儿的影响,临床多采用机械通气增加患儿呼吸交换效果,但利用机械通气48小时后的肺实质感染发生率增加,造成患儿病情危重,无法保证患儿的预后效果[9]。临床研究显示,患儿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原因,除患儿出生后的体质量、胎龄、原发疾病外,还与患儿的机械通气次数、通气时间、环境因素、是否出现交叉感染等因素有关[10]。机械通气操作过程中患儿的支气管受插管等因素的刺激和影响,出现肺炎的发生率较高。此外,患儿家属的探视频率、家属是否携带感染细菌等,都会影响肺炎的发生率。因此,体质量低于2.5 kg,胎龄少于37周的低出生体质量的早产患儿,是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点预防对象。需要严格规范护理工作、规范呼吸机插管操作手法外,对患儿家属的探视与访问也要有严格的控制。

优质护理管理是以患儿的护理质量为目标,以护理人员操作技巧为依托的护理管理措施,在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前,需要培训和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技巧与职业素养,严格规范手卫生依从、操作技术、规范化护理措施等内容,并针对NICU新生儿的疾病特点与护理需求,形成高质量、综合性的护理措施[11-12]。本次实验中患儿接受优质护理管理,患儿的住院时间、重复通气次数以及住院费用也得到显著的改善。患儿家属得到更加细致的护理服务,对护理的满意度得到显著的改善。

综上所述,NICU新生儿利用优质护理管理,能够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1] 周伟.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7,23(24):109-110.

[2] 张青娜,王丽萍. 优质护理服务在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22):92.

[3] 谢利平,李淑瑶,黄贵祥,等. 利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9):92-93.

[4] 张茹. 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预防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8):180-181.

[5] 钟青. 某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监测结果分析及防控对策[J]. 抗感染药学,2017,14(5):985-987.

[6] 邓丽莲,梁尚云. 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持续性通气下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0):158-159.

[7] 寇金华. 集束化护理干预用于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9):233-235.

[8] 郭舒文,谢丽琴,陈开珠,等. 双氧水联合碳酸氢钠口腔护理对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17,52(6):645-648.

[9] 唐凤姣,杨凤娥,魏丽华,等.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在行持续性通气中的综合护理应用分析[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0):1232-1234.

[10] 黄仍心. 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9):154-156.

[11] 王晓琳. 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预防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7):241-242.

[12] 何珊. 优质护理管理用于预防NICU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8):181-183.

猜你喜欢

性肺炎呼吸机病房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换病房
病房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