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疗效观察

2018-03-09章礼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葡胺性疾病腺苷

章礼真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是指毛细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1]。临床以喘息为主要表现,少数患儿可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甚至中毒性脑病而危及生命。近年研究发现,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与哮喘关系密切,目前认为约1/3的毛细支气管炎将来发展为哮喘。支气管的收缩与舒张与其上皮细胞中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含量及其与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c monophosphate,cGMP)比值大小相关[2]。当某些致病因子引起支气管上皮细胞中cAMP减少和(或)增加cGMP,都可能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引起喘息[3]。而对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治疗,目前国内临床多选用全身糖皮质激素为主的综合治疗,疗效肯定,但由于激素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且造成感染不易控制。针对上述情况,本研究选择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安全性,其目的是为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及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避免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给患儿带来的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4年8月至2016年6月铜陵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住院的婴幼儿喘息性疾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1个月至3岁,平均1.3岁;喘息性支气管炎26例,毛细支气管炎19例,婴幼儿哮喘5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个月至3岁,平均1.4岁;喘息性支气管炎25例,毛细支气管炎17例,婴幼儿哮喘8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疾病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及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4]。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及婴幼儿哮喘的诊断标准;(2)年龄1个月至3岁;(3)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肺结核、支气管异物、先天性喉喘鸣、先天性心脏病所致的喘息;(2)未按设计方案治疗的病例,资料不全者;(3)对环磷酸苷葡胺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如止咳、控制感染等,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江苏万邦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静脉滴注,每次2~5 mg/kg,每日1~2次,疗程5 d。布地奈德雾化混悬液(阿斯利康公司)雾化吸入,每次0.5 mg,每日2~3次,疗程7 d。对照组给予甲泼尼龙注射液(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静脉滴注,每次1~2 mg/kg,每日2次,疗程5 d。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同观察组。

1.6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喘息、咳嗽、肺部体征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

1.7 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治疗5~7 d咳嗽、喘息消失,肺部喘鸣音消失;(2)好转:治疗5~7 d咳嗽、喘息、肺部喘鸣音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3)无效:治疗5~7 d咳嗽、喘息、肺部喘鸣音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改善或加重[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n(%)]

表1结果表明,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的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表2结果表明,两组患儿临床症状、肺部体征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因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发生院内感染4例。

3 讨论

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共同的特点是喘息。喘息性支气管炎是一组临床综合征,由于各种原因致气管上皮损伤,产生炎性因子,气道发生高反应,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患儿主要表现为咳嗽、气促、喘息。毛细支气管炎由多种病原体感染,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最多见,见于2岁以内小儿,6个月以下多见。临床以喘憋较重,伴有咳嗽,肺部喘鸣音为主要表现。一般全身中毒症状轻,少有高热,部分患儿可以出现紫绀、呼吸困难、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近年研究发现,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关系密切,其发病机制是感染后的免疫损伤[6]。病原体除直接呼吸道黏膜外,还与在多种炎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等)参与相关,诱导人体产生异常免疫应答,促进气道高反应,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临床上出现喘息或哮喘[7]。约有1/3的毛细支气管炎将来发展成为哮喘。

婴幼儿哮喘目前一致认为是具有遗传背景的个体,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当有某些诱发因素存在时(如感染、烟尘、冷空气等),使患儿机体致敏,释放组胺等生物活性物质,产生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白三烯等)。使气道上皮细胞中cAMP降低,导致cAMP/cGMP比值失衡,导致cAMP降低,cAMP/cGMP比值下降,组织损伤,黏膜水肿,引起气道高反应。临床出现喘息、胸闷、咳嗽,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喘息性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在喘息的发病机制中,其共同的结果一致,即气道中cAMP/cGMP比值下降,导致气道高反应。临床出现喘息、呼吸困难、咳嗽、肺部啰音。支气管的收缩与舒张主要取决于支气管上皮细胞内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当细胞内cAMP减少,cAMP/cGMP比值下降时,气道发生高反应,引起喘息[8]。环磷腺苷葡胺是环磷酸腺苷与葡甲胺结合而成的cAMP衍生物,进入细胞内发挥第二信使作用,直接提高细胞内cAMP含量,使支气管平滑肌内cAMP/cGMP比值增高,抑制炎症介质产生,从而防治或控制喘息发作[9]。笔者于2012年曾经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鉴于此经验,本研究选择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当,且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因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发生院内感染4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治疗目前国内临床多选用全身糖皮质激素,虽然治疗效果是肯定的,但激素对人体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易造成炎症扩散,从本研究中也能反映。运用此方法,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推广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在临床应用,解决婴幼儿喘息性疾病治疗过于依赖激素,从而避免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给患儿带来的不良反应,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具有积极的意义。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与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疗效相当,而且安全无不良反应,这种新型平喘药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1] 许锦姬.小儿喘息性疾病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4):3752-3753.

[2] 章礼真.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0):1794-1795.

[3] 龙恩林,范学琼,官真水.环磷腺苷葡胺对儿童哮喘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49-50.

[4]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1-1202.

[5] 张贺,李刚,赵德安.环磷酸腺苷葡甲胺治疗婴幼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2):157-158.

[6] 高武红,李成荣,杨锡强,等.毛细支气管炎与婴幼儿哮喘的关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0,15(6):335-336.

[7] 章礼真,章秀.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7):1095-1096.

[8] 李峰,朱薇薇,王峻,等.哮喘患儿cAMP/cGMP平衡的研究及心先安对其的调节作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1):91-93.

[9] 赵玉歧,孙艳红,姚庆云,等.环磷酸腺苷葡胺治疗哮喘急性发作38例临床观察[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9):63.

猜你喜欢

葡胺性疾病腺苷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为什么越喝咖啡越困
腺苷及其受体参与针刺镇痛调控机制探讨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腺苷受体对视网膜疾病的作用及相关中药研究进展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蛋白质腺苷化修饰研究进展
地高辛片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