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主题学习”下小学高年级的阅读与写作

2018-03-08丁媛媛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语文主题学习读书作文

丁媛媛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学科。对于他人文字的理解以及自己内在情感的表达,需要具有良好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情达意能力。“语文主题学习”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助力。

我国语文教材一直沿用人文主题为主线组织编写课文单元,阅读是教材编写的主力,作文则根据各单元阅读主题来确定。这样的写作模式显然有其优势,亦有其局限性。语文教材所选的阅读篇目有些是脱离了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和生活实际的,学生写起此类文章往往觉得无从着手,这就导致其逐渐对写作产生恐惧心理和厌恶情绪,久而久之就扼杀了学生的写作欲望。而“语文主题学习”则很好地为学生解决了其中一大难题——为学生提供了同类主题的大量素材。学生累积丰厚,写作自然便会得心应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会读才会写;写作是阅读的深化,会写才能在阅读中有更好的理解。所以,小学阶段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阅读与写作双管齐下,将阅读、写作真正地结合起来,实现读写一体化的双优教学。

一、了解儿童语言发展规律及知识技能训练目标

教孩子,首先自己要变小孩子。从中国传统看,王守仁的教育观中,便有着“儿童本位论”的意向;从世界范围看,卢梭、杜威都是“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将儿童比作太阳,要求一切教育措施都应当围绕这一中心旋转。所以,教学生首先得了解学生、变作小孩子,所采取的一切措施才能符合他的需求,得到他们的认可,引起他们的共鸣。

小学高年级,学生进入少年期,交际需求扩大,面对不同交际对象,需要调节语言的表达影响力,这就要求此阶段的学生除了学习课本知识,还要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储备更为丰厚的文化知识。在课外、校外活动样式缺乏的情况下,加大阅读量成了满足这一需要的优先选择方式。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应运而生恰好为学生大量阅读提供了方向,从而发展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语言功能。所以,这一阶段学生知识技能训练的目标便是学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读书笔记和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常见的应用文。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写任何东西决定于认识和经验,有什么样的认识和经验才能写出什么样的东西来。反之,没有表达认识的能力,同样也写不出好文章。”因此,我们应该把包括学习知识、观察积累、记忆储存、训练思维、丰富想象在内的认识结构作为作文的核心,从说到写、从积累到运用都斟酌推敲,多读多写。

二、因材施教,学会运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为写作奠基

既然了解了学生的发展需要,那下一步便是因材施教了,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首先便要学生树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远大志向。所谓“读万卷书”很好理解,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读书多积累,教师要教给他们读万卷书的方法。“行万里路”这里就有点难做到,学生受经济和环境的限制,这一条件很难全部达到。但人生何处无风景,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留心记录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好。

学生读书很多,但能做到有效阅读的却很少,因此出现“读书便忘还读它干嘛”的想法。不难看出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就是读书的功利性,学生年龄尚小,不会明白“读书是无用的”(此无用是指不含功利心去读书)的哲学思想,所以为了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还要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他们读而有用。

1.课堂上类比阅读、深化阅读。

比较阅读是阅读教学中重要的策略之一,也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开展之前,学校进行的类比阅读几乎都是同单元、同主题思想的比较阅读,阅读的范围比较狭窄。实验开展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进行多篇文章整合学习、比较学习。学生学习的范围更广了,了解的知识更多了。同时学生读的相同思想主题的文章篇目变多了,对于这一主题的自然理解得更为透彻,感触也更加深刻。当然,不仅仅是同一人文思想主题,还可以是同一工具性的主题的学习,都能达到举一反三、加强深化的效果。多个文本之间,比较阅读的角度方式不同,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真正实现了教育教学的本质。

2.课间时间阅读、交流阅读。

看到课间学习,有些教师和学生肯定大呼负担重,下课难道不休息吗?其实,一开始我也这样认为。但后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年级的学生出去活动的本来就比原先少了,他们更多时间愿意留在教室谈心、张望、说话等。我便抓住这一时机,引导他们在休息的间隙讨论对书籍人物、语言等各方面的见解。学生愿意跟老师交流,于是我便问他们一些网络上很有意思的问题:“孙悟空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都奈何不得,为什么保唐僧取经时却时常要求助天庭?”学生众说纷纭,有些甚至毫无根据,于是我便趁机引导他们自己找《西游记》看看。后来学生读完了,他们又来问我:“书中根本没有说。”但立马又有学生反驳说:“其实这就是写作,不一定都那么合情合理,为了情节需要,让故事更精彩。”也有学生说:“因为他有了束缚,不再自由,所以施展不开。”学生之间又有了一番讨论和交流。

3.学校外评论阅读、积累阅读。

课外的阅读教师其实是很难掌控。因此,只好将传统的读书方法提上日程。批注式阅读、做读书笔记、摘抄勾画优美语句等都是教师常用的方法。我这里的评论阅读、积累阅读也大概如此,不过有些小变化。我不让学生随意勾画,而是引导他们将自己最有感触的句子画下来,写上当时读此句时内心的真实想法。比如,读完一部分或一本书,针对书中的某个人、某件事、某个印象深刻的场景写写感受。我還会让学生评价这本书给自己的印象。学生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读起来更带劲了。有些学生的想法还真有点哲学意味,这让我觉得,教师真的该让学生的思绪自由飞翔。有时候,我们的压制和约束折断的是他们梦想的翅膀。

三、指向写作,得意得言

关于写作就不得不再重申这一阶段学生知识技能训练的目标,要求学生学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读书笔记和书信、演讲稿、建议书等常见的应用文。文章的实用性很强,写好这些文章就需要学生学会记录生活。日记就是收集生活资料的好方法,有趣的、难忘的事情、特殊的心情、奇怪独特新奇的想法都可以收集起来。

当然练习写作的方法可不只如此,课上的多文本的比较阅读、深入阅读肯定给学生留下不少感受,让其趁热打铁写一篇小短文也是教师常用的微写作的方法。这不仅可以训练同主题的写作,也可以训练写作的方法,做到活学活用。针对演讲稿、建议书可以多采用情境教学,举办演讲比赛,给老师、父母写建议书,听听学生的心声。

写作要有动力,评价方式很重要,传统的评价方法——“欣赏-挑刺-训练”教师都了然于心。但是,评价的主体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我们可以向各刊物投稿,当学生看到自己的文章用铅字印在了刊物上时,他们的激动可想而知。这是对学生最好的激励,也是对教师最好的鼓励。当然,除此之外,我还会让家长评价,学生很在乎父母的评价,这种方法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语文主题学习读书作文
我爱读书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课本的有机整合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