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内容,整体推进

2018-03-08麦耀芳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整体教学内容目标

麦耀芳

2016年起,我校加入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根据“语文主题学习”的课程理念和教师的实践,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和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在研究“找准语用点,以文带文,实现一课一得”的基础上,我们大胆进行了创新课堂改革,尝试探究“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模式。

一、“136”单元整体教学:贵在整合

单元整体教学,是以教材单元为基本单位,以整合为基本理念,整合本单元的情感和语用主题,然后围绕重点进行教学的取舍,做到一课一小得,单元一大得。在进行“语文主题学习”的实验中,我们探索出了“136单元整体教学”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和学的系统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向“情智互动课堂”迈进。

“1”,是指围绕一个单元确定一个主题,寻找教学的切入点将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单元整体推进教学,节省课时,把省下来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阅读。

“3”,首先指三级目标,即学期总目标、单元主题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其次还指在落实三级目标下学校做好的三个统筹,即教学课时、教学内容、学习流程三方面的统筹安排。具体要求为:第一,教学课时——以每两周12个课时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整个单元开设哪几种课型,不同类型的课又分别用多少课时,都要提前做好安排,统筹兼顾;第二,教学内容——从单元整体出发,对单元教材内容进行重组,目标为促进学生对单元知识、学习方法的系统化认识;第三,学习流程——明确课堂学习中采用的五步流程,即设定任务—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总结提升。

“6”,指在“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课时目标,探索出“单元整体教学”的6种基本课型和教学要点。(1)预习过关课:熟读本单元的课文,初步感知主要内容,检查预习成果。(2)字词读写课: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能够当堂听写。(3)精读悟法课:围绕“抓住教学语用点,落实一课一得”,学习教材中的课文和10篇左右“语文主题学习”材料。(4)单元总结课:对本单元掌握的知识进行归类梳理与复习。(5)拓展阅读课:链接课外,开展单元阅读成果分享会。(6)习作指导课:运用结构进行单元习作指导教学,实践内化。

针对以往课堂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及隐忧,要真正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以学定教。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136单元整体教学”在课堂实际运作时必须着重思考并完善以下的具体操作。

1.内容上,削枝强干,整合单元教学内容。

对于教材内容,我们倡导以单元整体把握作主题教学处理,不以每课论课。以单元知识目标作为教学主线,贯穿各课型的教学运作。我们具体实施以下两个步骤的操作:第一步,根据学情的反馈,合理安排内容。开展单元整合教学前,我们通过“单元导学单”的设计,把握学生学习的实际状态,先做好学习的把脉。再根据学生初学感受后反馈回来的具体信息,对学生进行学习分析,将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已经学会了的删除,做到以学定教,追求生本的课堂。第二步,抓住单元核心目标,整体推进。在单元备课时,教师要抓住单元学习目标的重难点,把握核心知识,通过精读悟法课精讲课例,重点指导,教给学法。同时以一文带多文,举一反三,构建学习探索型的课堂,从而实现“一课一小得,单元一大得”的教学生态。

2.方法上,增砖添瓦,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对单元的整合教学,不仅要在内容上削枝强干,还需要着力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语文的能力。在精读悟法课上,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提取信息、形成解释、做出评价、解决问题这五方面的能力,每一个能力我们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整体感知能力:低年段做到能根据意思找段落;中年段能高度地概括出段意;高年段则能利用摘录法、串联法、段意归并法等方法写主要内容。提取信息能力:低年段以捕捉单向信息为训练目标;中年段以捕捉多项信息为训练目标;高年段训练整合多项信息为主。形成解释能力: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某个词语或某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做出评价能力:能结合文中的内容,通过自我的认知,去评价文中某个人物或某个句子所表达效果。解决问题的能力: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表达方式表达心声。

以某个单元为例。首先,我们通过单元预习课,设计“单元导学单”,了解学情,从中把握学生学习所需,再确定教学的核心知识。接着,精学与略讲相结合,重在指导学法。精读悟法课重在对语文能力的学习引导,通过略读课的方式对知识的运用进行内化和迁移。然后,通过单元整理与拓展课,将单元所学知识作全面的梳理,总结单元学习收获与心得体会,延伸学习。通过一个模式上的整合,我们的课堂能让学生学得扎实,简单而高效。

二、“136”单元整体教学案例分享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单元导读里写道:“学习这组关于读书的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悟;还要围绕‘我爱读书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由此可见,本组课文的情感主题是“我爱读书”,语用主题为“把握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单元共有4篇文章:《窃读记》《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走遍天下书为侣》和《我的“长生果”》。细读这4篇文章后发现,《竊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在写法上都是围绕抓住细腻描写,体会情感而展开的,可作为范例精讲;《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我的“长生果”》为略读课文,可利用所学的方法整合为一课时,让学生带着学法自主学习。

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授课时,本着“理解与运用并重”的原则,着重引导学生“体悟思想情感、领悟学习方法、积累运用语言”,围绕这三个方面进行教学。

基于以上对整组教学内容和学情的分析,我们发挥年级集体备课的优势,将本单元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重新再分配,所有整合内容都紧紧围绕“我爱读书”来进行。

具体操作如下图。

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我们都是按照“136”的模式来整体推进。每一知识点的教学都具体通过一种课型来完成,分别对应完成单元总任务目标下的各小点。每一种课型都有相对稳定的教学流程。

具体如下图。

“136”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带来的高效生成已在学生的核心素养上得到彰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实现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还存在有待深化的问题,在这个阵地上我们将努力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善和深化课堂教学模式,让它成为语文教学课堂改革的重要体现。

猜你喜欢

整体教学内容目标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改革需要整体推进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