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支点”,让读写互动“靓”起来

2018-03-07刘冬梅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写景支点景物

刘冬梅

读与写的自然结合,是阅读欣赏教学最理想的境界。语文阅读欣赏对学生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在阅读、体验、感受、鉴赏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和写作技巧,尝试“二度”创作。

在教学中,可指导学生进行以下活动:摘抄、吟咏、背诵。主要是文章中精彩的片段——优美的景物描写、精彩的人物语言、丰富的心理展示、深刻的人生哲理、经典的诗词等。仿写,对经典的、精彩的语段的阅读、鉴赏,还可以尝试仿写。改编,将一些感兴趣的文章片段,尝试改编成别的文学样式。创作,根据经典文章的深刻意蕴,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社会生活,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丰富人生体验,有意识地积累创作素材,尝试创作性的写作。那么达到读与写的自然结合,具体应如何实践呢?

一、深思凝想,提炼感悟

在进行阅读欣赏时,需要时时感悟,并善于用文字写下一时的感悟。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用凝练的语言提炼自己的瞬时感受,这样运用语言的过程,是语言感觉不断深化、美化的过程。如在欣赏优美的写景散文时可以让学生创写宣传广告语、导游词等,在学习有关人物的记叙文后,可让学生尝试写颁奖词,如在学完《治水必躬亲》后,让学生仿照颁奖词的格式和用法,评价你心目中的海瑞。

二、文本补白,阐释精彩

在学习陆蠡的《囚绿记》时,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里,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陆蠡临牺牲时,眼前又闪现出那一抹远在旧都的绿色,他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发挥想象,练习写作。我为学生配上优美的音乐,增强学生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写作兴趣。

以上教学活动就是运用“写”的任务来驱动“读”的策略,更有效地达成读写互动。我们把握教材蕴涵的或即兴生成的言语实践契机,还可以在抓住语言的意蕴处、情感点、概括处、回味中,由写促读,实现语言的语义、意蕴、情感、语用的增值,获得思想与语言的提升。

三、标题拟写,浓缩精华

为文章拟写各部分的小标题或为文章补写副标题,这是一种训练概括能力的有效方式,又可成为作文拟题训练的合适载体。如毕淑敏在《我的五样》中以虚拟的心理游戏表达我对生命生存意义的追寻。学生补写的副标题有“寻找生命的支点”、“生命的叩问”、“我为何而生”、“生命意义的哲学追问”,这些标题既见概括,也见感悟。

四、延伸拓展,拓宽视野

有时,在进行阅读欣赏教学时,可适当延伸拓展,往往能取得“以一点打开一扇窗”的功效。如在欣赏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在课堂教学最后,我提出了“面对苦难——生命的追问”的话题。让学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悟。思考感悟之渠一旦开掘,学生的文字汨汨滔滔。

五、精雕细刻,描摹细节

在学习课外阅读张晓风的《不识》时,在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的思路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父的生平:如童年的艰辛追着花生担子远望的满足,少年时苦读求进,青年时对理想的执着,年轻时内心的慈柔,老年时对故土的依恋。这既是老父一生的生活经历,同时也是五个生活画面。因此在阅读之后,可以进行创作性的写作。那就是想象具体的画面,抓住典型的事物,运用多种修辞,捕捉细节,描写景物,真情驾驭。

六、品味语言,练习仿辞

在阅读欣赏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到的文字展开想象,如教师可以这样提示学生:这篇文章中的这段话,这句话,这个词等,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类方法需要学生头脑中具备与所阅读课文内容有关的形象或经验体验。如果学生迫于生活经验的限制,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幻灯片、电影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呈现相关的形象,便于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在观察中获得感性认识,以促语言文字向文学形象的转化。

七、回味整理,写后读感

引导学生回味阅读获得的感悟并加以整理,以表达促进理解,以表达促进课文语言的内化,读写相得益彰。在教学冰心的《谈生命》一课,我这样启发学生:生命如此短暂,却如此珍贵。我们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你的心灵也一定触摸到了生命的价值,你对生命也一定有了更深的思考。请拿起笔来,写下你心中的感慨吧。此时的写,使“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积极的人生观浸入了学生的心灵深处。而后,让学生再次以这种体验朗读全文,让朗读涌动情感,彰显语文教学真正的价值所在。

八、形神兼备,创造意象

《阅读欣赏》中有很多运用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手法的优美散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多阅读这样的优美散文。启发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自然景物的特点,捕捉对自然景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恰当的形式表达出来。写景文章要写出景物的特点,必须仔细观察,用心思考,使客观之景成为自己的心中之景。要把握写景的方法,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这样使作文具有一定的深度。

语文阅读欣赏课的多元有效运作,一定在课程改革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我们的中考作文花园里才會花香满径,香飘千里,蝶飞蜂舞。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沈高学校(225538)endprint

猜你喜欢

写景支点景物
回忆,也是写景的利器
四时景物皆成趣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写写冬天的景物
写景的妙招
写景篇:写一种自然现象
给自己一个支点
找到撬动变革的支点
景物描写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