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素质教育与英语课程教学融合的研究

2018-03-07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外语外贸学院,湖北武汉 430073)

英语作为语言类教学具有传递人文知识的自然属性。以英语课堂教学为基本出发点,以课外教学为拓展点,开展大学生的人文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职业院校英语教育为例,探讨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的融合问题,为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1 人文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

人文教育是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它贯穿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之中。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掌握程度与人文精神融合之素质。从国家的层面来说,它反映了国民的素质水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体现了对人类社会寻求共同的文明精神、社会人格及社会的责任;从个体的角度来看,它反映了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知识能力、生存能力、生活态度、道德品质等等。人文知识是对历史知识的传承与升华。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民族特质与优秀的文化和文字内涵,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文化的传播途径与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也不断地提速与交叉,但人文知识与素质的取向逐步一致。因而,教育既是形成文化知识与人文知识的过程,也是升华人文知识内涵的过程。

2 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总体不高

一是没有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模糊,知识储备不足,,历史、地理、地域文化知识不够,语言沟通能力较弱,应急能力、承受能力差,实际操作技能水平较低,文化涵养不足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反映了人文素质培育在基础教学中重视程度不够或者是人文素质的教学知识构架需调整。

2.2 师资队伍的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转型,从中专转型的教师的人文知识基本素养不足,新进的教师基本也没有传、帮、带这一环节,很多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停留在中专的教学模式之中,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缺乏,影响了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此外,许多英语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跟不上社会与学校发展,有强烈的错位感和偏差感。对于一个缺乏自身人文素质的教师来说,要注重人文素质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人文素养是有一定困难的。

2.3 学生的人文教育弱化

高职高专学生来源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专、技校,英语基础层次差异很大,但在同一所学校,教学计划、教材、进度、人才培养方案是统一的,加之,师资不足与师资队伍的不稳定、公共外语教学工作十分繁重,完成教学任务仍然是第一位,因此,在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显得力不从心。

2.4 教学计划过于统一

高职院校的专业性很强,专业特点突出,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专业课程实用性强。专业的差异性也要求因材施教,教学计划与大纲的统一性,实际上没有满足专业的需要,也没体现针对性,教学要因材施教。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无法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完成任务式的教学很难体现人文素质教育,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5 教学方式陈旧

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注重对专业技能的需求和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一直遵循单一的教学模式,过分注重教师的引导,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沿袭高中的应试教学的方式,在语言类教学中体现较强,强调实用性,其目的是通过考试。在课程教学完成后,基本上不能与外宾交流。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是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英语的能力,能看得懂国外机器设备的操作说明书并能进行语言交流。

3 人文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的融合

世界优秀文化是人类共同财富,文化的传播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因而,高校语言类教学中融合人文内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3.1 注重教学内容的融合

本人通过多年的教育研究认为: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方式、教学内容都应有硬性的要求。如:文明与文化内容,如何将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相结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英语在世界各地的广泛应用,大学英语在知识传播和教育人文素质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懂他国文化,即使初步学会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无法理解语言的精髓,也不能很好地运用。选课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多样化。将世界优秀的文化加以融入,特别是融入民族历史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知识和学习视野。因此,作为语言教学,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注重人文内容的渗透,利用语言和文化的优势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3.2 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

学生来源的差异决定了统一教学模式必须有所改进。如,英语教学可以实施分层教学。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写作、翻译、表达与交往能力,可以分为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小组、不同类别与层次,使学生具有不同层次的知识需求、获得不同的教学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使人文精神融入教学之中。知识的传递从表面到深层,学生的人文意识的培养也是如此。在文明用语方面,多交流、多运用目的合作学习方式,并加强文明用语,让学生学习外国文化背景,学习西方文化的表达方式,促使礼仪习惯的养成。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善于用教材中的经典案例教育影响学生,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习与创新。

3.3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第二课堂是英语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也是人文素质教育极为重要的方面。语言类教学时数有限,学习需要语言环境和反复练习。学生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团体,各种社团活动较多,学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在社团的活动内容中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并加以指导。如:英语俱乐部、户外活动、英语角、专题专业讲座、英语竞赛学习、英语电影欣赏、表演、办报、阅读等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又可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原汁原味”地体验地道英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学校要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多组织户外活动,在自然放松的人文情景下,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结 语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窗口之一英语教学,承担着文化传承的义务。英语课程的教学不仅是教会学生怎么说,更要教会学生怎么做,做一名对社会有责任、有担当、有文化素养的人。英语教学的改革任重而道远,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人文素质是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