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园文化的高职航海类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

2018-03-07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海员航海校园文化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轮机工程系,江苏南通 226010)

海员职业是一个国际化的职业,工作团队、工作地点和工作交流对象都具有国际化特点,通过调研发现目前的海员队伍在职业素养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部分人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缺乏,专业思想不稳定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社会原因造成的航海类专业吸引力下降、职业荣誉感不强等使得学生学习动力不足,造成学生的职业素养下降。因此航海类高职院校需要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局面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其中建设具有航海文化特色的,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航海文化和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是提升学生对航海类专业的认可度、吸引力和海员职业的吸引力的一个重要举措。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航海类院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弘扬航海文化和工匠精神为重点,优化校园自然环境,改进人文环境,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出良好的环境育人氛围。

1 高职航海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校园文化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具有暗示性、渗透性和持久性等特点,但是目前部分航海类高职院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的重要性而忽视了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建设中缺乏文化内涵的规划和渗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思想上不够重视,部分航海类高职院校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更注重师资力量、硬件条件及就业等,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校园良好文化氛围的营造,对校园文化的作用认识不够;二是管理不到位,没有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三是经费投入不足,学院一般在硬件条件方面投入较多,而对于办学理念、校园精神、行业特色等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投入的经费相对不够。

1.2 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不明显

航海类高职院校应形成具有航海文化特色、兼具地域和时代特征的校园文化。但是目前部分航海类高职院校没有真正理解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模式简单,行业和职业特色不鲜明。主要体现在:没有真正将航海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缺乏长远规划;对航海文化的理论研究不充分,对其宣传力度不够;对航海文化的理解和把握不全面,没有系统性;对航海文化建设的定位不准确,航海类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迫于“考证通过率”的压力,更多偏重于“应试教育”,不太重视航海文化的建设。

1.3 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全局性不强

以航海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统筹,但大多数高职航海类院校的航海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没有专门的机构和工作人员,缺少健全的制度,建设过程封闭,缺乏开放性,与其他航海类院校、航运企业、行业组织、地方政府机构等交流比较少,对全社会航海文化氛围的形成难以产生较大影响。

2 高职航海类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从而通过思想教育、知识传播、价值导向等方式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高职航海类院校是培养在国际海员市场上有竞争力的海员,需要通过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航海的情怀、诚信友善的个人品质、敬业爱岗的职业精神等职业素养,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2.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丰富、层次分明,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完整体系,所倡导的爱国、诚信、法治、敬业和友善等完美涵盖了航海类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中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具备爱国情怀、诚信作风、敬业精神、法治意识和友善态度,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追求,让学生不断进步,提高海员队伍的水平。

2.2 积极开展航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我国目前虽然是一个航海大国,但还不是一个航海强国,中国航海文化的普及程度还不够,海员的社会认同度比较低,海员自身没有职业荣誉感,这样的社会环境会直接影响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因此推进中国航海文化建设工作,是“建设海洋强国”这一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增强海员热爱航海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航海类高职院校在航海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航海类院校应广泛开展各种航海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内营造航海文化和工匠精神氛围,提高航海类学生的航海意识和海洋意识,提升海员职业的荣誉感,增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使命感,树立热爱航海事业的价值取向,树立为航海事业奋斗的理想。

2.3 建设彰显航海文化和“工匠精神”的物质文化环境

航海类高职院校应从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两个方面加强校园规划和建设,使校园的自然环境除了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功能和审美功能外,还要强化教育功能,达到三种功能的有效融合,利用校园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航海的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通过建设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形成纯正的校风、优良的学风,营造崇尚航海、严谨求实、善于创造的良好校园氛围。

3 航海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途径

3.1 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内核,高职院校作为重要的文化阵地,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形成有效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高职航海类院校应以航海文化为抓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本,利用中国航海日、郑和文化节等大型活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航海文化的时代价值,大力弘扬航海家们热爱祖国、顽强拼搏、献身航海的高尚品格。

3.2 优化自然环境,彰显航海文化和工匠精神

大学校园的文化气息是校园的灵魂,对学生的行为和观念起着无形的影响。校园景观能够直观体现校园文化,传递文化信息,学生能够感觉和接收到这些文化信息并进行吸收、内化。高职航海类院校的校园建设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景观所具有的这种教育功能,重视校园景观的文化内涵建设,建设具有航海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重点烘托出航海文化氛围,将校园景观建设成体现航海文化精神和传承历史文化的符号,潜移默化地弘扬航海文化和工匠精神。在校园大门、学校建筑、校内广场、石像雕塑、植物造型、草坪绿化、标识系统等处着力彰显航海文化,充分利用此类景观加强航运文化的教育和引导,如建设具有航海特色的自然景观建筑物,陈列船舶模型和船舶设备,陈设航海名人雕像,在教学楼、实训楼和寝室楼内张贴航海名人名言、墙面上张贴凸显航海文化的各种壁画和浮雕等。

3.3 提升人文环境,培育优良的校风和学风

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通过编写校史和创建校史馆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和反映学校办学历程,激励学生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明确办学理念,确立校训,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充分发挥优秀校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独特作用,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让优秀校友开设讲座,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悟和职业成就激励学生立志成才,献身航海。

3.4 开展航海类校园文化活动,提高航海行业的吸引力

积极举办航海文化节、海洋文化节。在文化节中通过举办航海展、开展航海征文活动、举办航海专题讲座、举办航海专家讲座、举办各种专项比赛(如救生艇操艇比赛、医护比赛、消防比赛、海上救生比赛)等营造良好的航海校园文化氛围,弘扬航海文化,普及航海教育,引导学生热爱航海,激发航海类学生献身航海的昂扬精神,增强对航海事业的归属感和海员的荣誉感。

有效利用和开展各种航海类文化活动。目前国内关于航海类的大规模活动主要有世界海员日、中国航海日、郑和文化节等,在这些节日中全国各地文化活动异彩纷呈,高职航海类院校应借助这些活动的影响力并以此为契机,开展各种活动,营造出社会各界关心、支持航海事业发展和向海员致敬的氛围,提高航海文化的影响力,改变航海行业的形象。

积极参加和举办各类航海类技能比赛。航海类技能大赛能够扩大航海职业教育的交流,增强航海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积极参加、举办海员大比武、龙舟赛、专业技能比赛等各类技能大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操作技能的热情,加强海员之间的交流,宣传航海文化,展示海员形象,也有助于增强海员在国内的影响力。高职航海类院校应以比赛为契机,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海洋人才队伍建设宣传,大力弘扬航海文化,积极培育航海文化氛围。

经常性开展航海类社团活动。大学生社团能在实践活动中融合一定的教育内容,并通过活动发挥团体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功能。高职航海类院校应围绕航海文化建设,成立与航海相关的学生社团,充分发挥航海类学生社团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航海信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3.5 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开辟校园文化传播的新渠道

网络信息的普及使得新媒体成为了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各类信息能够即时传播到学生,增强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性,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化与社群化。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并利用新媒体,发挥校园网站、微信、微博等媒体的传播优势,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种新思路。通过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校园网站,精心设计校园网站的各种应用,如信息发布、自动化办公系统、资源库、交流平台等,将校园文化特别是航海文化蕴涵于其中,使校园网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自微信普及以后,国内各高校纷纷开辟微信公众平台并利用它推送信息来传播学校的校园文化,微博作为新型的网络信息平台、网络社交工具也已被大学生们广泛使用,高职航海类院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微博,用易于被学生接受的语言发布航海特色的主题微博,这样能够更容易传播和普及航海文化。

4 结 语

目前我国航海文化的普及程度还不够,海员的社会认同度比较低,这样的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到了航海类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使得海员队伍的职业素养不是太高。因此高职航海类院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大航海文化的建设和教育力度,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航海文化和工匠精神氛围,能够提高航海类学生的航海意识,提升职业素养,以提升中国海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猜你喜欢

海员航海校园文化
2022年世界海员日主题正式发布
盼望
大航海争霸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盼 望
海事知识小学堂
航海博物馆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践行者——浅析高校工会对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