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体专业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

2018-03-07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艺体长句英语课程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相对于其他非英语专业的普通本科生而言,大部分高校艺体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资源建设相对滞后。国内很多二本院校对艺体专业本科生的学位要求之一,就是要通过大学英语应用能力B级。基于艺体专业的本科生英语基础,建设基于大学英语教材的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大学英语应用能力B级的过级率和期末考试通过率,同时也使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更为凸显。

1 建设课程资源的必要性

任务型教学是近三十年来在国内外语言教学界流行的重要教学手段。Willis[1]87认为,任务型语言教学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即前期任务(Pre-task)、执行任务(Task cycle)和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苏秋萍指出,“任务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运用语言来完成任务, 从中发展认知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2]”而对于此处的“任务”,学术界讨论已久。覃新宇认为,“任务具有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学生应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对任务的评估的标准是任务是否成功地完成。[3]”由此可见,任务型教学法注重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在培养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及课堂的中心。

要让学生在课前、课后能以“主体”的身份继续完成学习任务,就涉及到学习资料的建设。Nunan (1989)的学习任务理论框架就包括“构成任务内容的输入材料(input)”[4]。由此可见,建设大学英语课程资源符合任务型教学法对学生课前、课后学习的要求。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艺体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校艺体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取得完成任务的能力,因而是符合语言教学发展规律的。

与中小学相比,大学阶段英语科目的学习更多地依靠学生的自主性。大学阶段没有月考,也几乎没有期中考试。没有高频率的考试、测试的驱动,如果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则更多地需要靠自己的毅力和自觉性。在学生愿意学、主动学的前提下,大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建设迫在眉睫。

首先,与课本配套的课程资源,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语言知识。对于教材课文及知识点,每个人的理解障碍不同。有的学生对词汇的使用困惑,而有的学生则卡在长句的理解上,还有的学生对语法、段落结构、篇章层次等内容存在较多困惑。给学生提供课程配套资源,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弱势,重点关注自己无法理解的知识点,从而达到有针对性的突破。

第二,与课本配套的课程资源,可以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扩展与教材相关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课程资源与教材相辅相成,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度和记忆度,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三,课程资源是教材的进一步扩展和补充,可以让不同英语水平层次的学生在完成课本学习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进一步学习。有的学生只乐意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资源的建设可为这些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而有的学生则希望在自己的弱项方面多下功夫。课程资源可以帮助这些学生取得突破。

2 课程资源建设的依托

课程资源的学习要基于学生课后的自主性,所以资源必须具备快捷性。而当前,在学生长时间随身携带的物品中,手机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

2017年5月17日,中国互联网协会、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及其安全报告(2017)》。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境内活跃的手机上网码号数量达12.47亿,网民使用Android操作系统比例高达83.02%[5]。研究公司Dscount发现,平均每个用户花费在屏幕上的时间是2.42小时[6]。

由此可见,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且接触最多的物品。依托智能手机及网络技术来建设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很有必要。便捷的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触手可得,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

此外,信息技术的发展还体现在网络的便捷上。在通信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大数据、云平台、互联网、各种手机客户端的使用,为大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建设及使用提供了依托。耿霞指出,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学生只需利用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终端,教学活动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刻发生,使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得到满足。[7]”刘丽君认为,“高校英语教师要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以确保大学英语教学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8]”把信息技术融入大学英语课堂及课前、课后的教学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可见,利用云平台建设高校艺体专业大学英语学习资源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

3 课程资源类型

第一,延伸课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因语言差异而导致的文化差异也相当大,有些文化差异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因而延伸课文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英语国家的人文社会、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延伸文化背景知识的渠道之一是提供影视资料。很多电视、电影、视频材料在表现故事情节的同时也展示了英语国家的风俗、礼仪等内容。通过选取、编辑视频资源,可让学生从视听的感受中快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

第二,引导学生顺理篇章结构、课文及段落大意。词汇、句子不是孤立的。当词汇、句子等语言要素放在一定的篇章中,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组合的时候才能实现它们的功能。因为,帮助学生梳理课文及段落大意、篇章结构,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句子,还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英语篇章结构的认识,从而也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第三,关注词汇、短语。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元素,是学生学好外语必须掌握的基本内容。而在艺体专业大学生的英语课堂上讲授词汇的用法,会使很多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词汇更适合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对于大学英语课程资源的建设,教师们更应该关注动词和词组的用法,或者是关注常见词汇在课文中的特殊用法。

第四,分析长句。对于艺体专业大学生而言,长句通常也是难句。因为主句、从句同时出现而影响了学生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因而在课程资源建设方面,教师应该分析长句,引导学生化繁为简,理清句子成分。长句的分析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句子,同时也希望通过分析长句让学生学会模仿,从而学会自己分析长句、书写长句。

第五,阅读技巧。在阅读英语文章时,阅读技巧显得非常重要。很多学生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绝大部分词汇都读懂了,文章却没有看懂,这跟阅读技巧息息相关。英语阅读常见的阅读技巧很多,教师应结合课文,引入紧密相关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在学生掌握了某个阅读技巧之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扩展阅读。

第五,写作技能培养。结合课文的篇章结构、词汇或句型等方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某些课文的文章结构可能比较典型,适合某种问题的写作;而某些课文中的句型对表达建议、风景描写等特别有创意。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课文所呈现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模仿并写出自己的短文。

第六,主题扩展。某些课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会让学生认同或反对。基于此,教师应该对文章的主题进一步扩展,让学生积极思考,同时组织语言,并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变现出来,从而达到“使用语言完成任务”的阶段。2017年8月3日,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于桂林举办的全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论坛上,广西师范大学刘玉红教授作了《“三义三向”文本分析法:大学英语教学再思考》的讲座。刘玉红提到,在大学英语授课过程中,采用“文本分析”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体会词句的语境义、修辞义和谋篇义,同时建议教师创设情境,锻炼学生的“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及“多向思维”。刘玉红的“三义三向”文本分析法对主题扩展提供了可行的举措。建设课程资源时,对于课文中表达观点的语句、段落,教师可设置问题,让学生从横向、逆向或多向的角度思考,从而达到了主题扩展、思维锻炼的目的。

第七,编辑课文跟读音频材料。朗读课文对培养学生语感和进入英语语言氛围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很多学生在朗读课文方面存在巨大的困难。这其中之一就是对文中的词汇读音拿捏不准。教师可以把出版社提供的音频资料进行编辑,在每句话之后插入8-15秒的静音,让学生可以一边播放音频一边跟读。此举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纠正发音,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语句的听力适应度。

4 评价方式

对学生是否利用资源进行课后学习的评价,应该基于课本内容。要确定学生对以上课程资源的理解及掌握程度,英语教师应给予学生可测试并可感知的任务,以便真切地衡量学生的学习程度。

首先,对于相关内容的检测,可以采用口头表达的形式。例如,对于文化背景知识,可以要求学生口头说出该文化知识点的主要内容;或者就某个文化点,展开阐述中西方的区别。若在脱稿的情况下,学生能就此完成40-60词或8-12句话的表达,则可以肯定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蒙岚在比较了中国与加拿大的英语教学情况后提出,我国大学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应“加强对口语能力的评估,加大主观题比重”[9]。口语是检测学生学习输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最希望提高的内容,因而教师可加强口语的检测方式。

其次,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采用写作的方式。写作是输出的重要方式。例如,要检测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可以让他们写50-80词左右的小短文。或者要检测学生对文中某个重要观点的理解,可以布置学生从课文中找出论据,并组织成文。

第三,教师也可以采取测试的方式。命题测试是传统评价方式,基于当前网络技术相对成熟的大环境,教师可以在网上测试系统命题并布置测试任务,并设置自动批改,然后在课堂上用10-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做题。学生做完后即可查看自己的分数,并可查阅正确答案。教师也可以在自己的管理界面看到学生的做题情况,从而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学习情况。

第四,翻译练习也可以检测学生对词汇、短语、长句及段落的理解。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在网络系统中布置翻译题目,让学生在先作答。同样,学生作答结束提交后,答案自动显示。因为是主观题,系统难以修改,可以安排学生互相合作,及时发现问题,而教师则用抽查的方式在操作平台上查看学生答题情况。

第五,听写、检测读书等方式也是评价学生对课文学习情况的有效手段。教师可在课堂上安排听写单词、词组及句子,或是课后让学生朗读课文并录音,然后发到网络系统的某个板块,以便教师在操作页面检测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

对于上述评价方式所检测得出的结果,教师应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到期末时作为形成性评估的重要依据。

5 结 语

高校艺体专业的大学英语教材资源建设旨在为学生提高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扩展课本知识。采用互联网技术,依托云平台以及电脑、智能手机等软件、硬件,建设艺体专业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快速便捷地获取学习材料,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英语。对学生课前、课后对英语课程学习情况的检测情况,教师可通过口语、写作、习题练习、翻译测试、听写、检测朗读课文等方式进行,从而形成教学评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促进艺体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艺体长句英语课程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作品选登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高中艺体特色教学管理模式创新思路探讨
如何深化艺体教育创办特色学校
星湾学校:艺体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英语语言特点视角下英语长句翻译的解读
吼唱在关中大地上的“秦腔”——论小说《白鹿原》中长句和排比句的秦腔韵味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长句变短句方法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