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语言给汉语言发展带来的影响研究

2018-03-07李秀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7期
关键词:消极影响汉语言字母

李秀芳

(山西省朔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朔州 036000)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沟通的基础。对中国而言,汉语承载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与先贤思想,影响着每一代中国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种新兴语体逐渐出现,并在网络中大肆使用,代替了某些字词的使用,严重者甚至直接曲解了某些字词的本义,即“网络语言”。网络语言的风靡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汉语言的发展,但同时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间接促进了汉语言的发展。

1 网络语言

何谓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即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1]。在各大社交网络中,网络语言的使用极为普遍,包括图片、拼音、标点、符号、中英文字母等元素。网络语言正是通过对这些元素的组合使用,实现对涵义内容的表达。网络语言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的人为了提高打字效率或表达自己的情感,采用数字+标点结合的方式对已有语言进行改编。改编后的语言被较多人接受并使用后,便成为了流行于网络的特定语言。进入21世纪后,互联网在我国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互联网交流,网络语言得到了快速传播[2]。发展至今,人们对于网络语言已见怪不怪,无论出现多么新奇的网络语言,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并接受,甚至可以说成为了网民交流所不可缺少的部分。

网络语言具有较多表现形式,本文主要就常见的几种进行简单阐述。

(1)字母。以字母形式展现于人们眼中的网络语言,最简单的莫过于“GG”、“MM”,其中,“GG”代表了哥哥,“MM”代表了妹妹。

(2)数字。若说字母在网络语言中具有较高“地位”,那么数字的应用应是“鼻祖”。较之于字母,数字在发音上具有其独特之处。首先,阿拉伯数字仅有10个,每个数字都能够找出与之相似的发音;其次,每个阿拉伯数字本身便对应有中文数字,无论是读音还是谐音,都较具可操作性。最常见的如“886”代表拜拜了,“9494”代表就是就是,“1314520”代表一生一世我爱你等等。

(3)字母数字组合。当单纯的字母或单纯的数字难以满足人们的交流需求时,字母与数字的组合形式便出现了。如“3Q”代表谢谢,“幸福ing”代表正处于幸福中等等。

(4)歪曲原意。歪曲原意,即指赋予某个字新的意义,以取代其原有的意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囧”。囧的原因为光明,但由于该字特殊的字形,被网民赋予了“倒霉”、“无奈”之意,并且传播极广。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网络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口语型、图画型等等,在此不一一赘述。

2 网络语言对汉语言的影响

笔者认为,网络语言的发展与普及对汉语言的影响存在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的影响。

2.1 积极影响

(1)传播社会热点。众多网络语言中,有部分来源于人们所关注的社会热点。如“犀利哥”。犀利哥,原为一名流浪者,无意中被摄影师拍下其照片后走红,因其锐利的眼神被网友称为“犀利哥”,进而引起了网民的广泛传播[3]。实际上,犀利哥患有轻度精神病,才会在外流浪。社会大众对此事的关注不但帮助其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家人,也因此有了收入,有了生活保障。该事件后,犀利哥广为人知,网民常用“犀利哥”来形容外形潇洒之人。又如“我爸是李刚”事件中,李刚之子在撞死人之后大喊“我爸是李刚”,企图逃脱法律制裁,最终被绳之以法[4]。之后,网民多用“我爸是李刚”来讽刺肆意利用权力、用权力践踏他人之人。上述两个事例中,正是因为网络语言对社会热点的强化与传播,才使犀利哥得以回家,使李刚之子接受法律制裁。

(2)增添生活乐趣。 “囧”,原意为“光明”[5]。 当“囧”字以网络语言的“身份”出现在大众视线中时,其意义已变成了“倒霉”、“无奈”。在此之前,“囧”作为生僻字从来未出现于大众视野之内。反而是以网络语言的身份出现后,成为了网民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之一,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电影《人在囧途》便使用了网络语言中“倒霉”、“无奈”的意义,使该电影不但在内容上有趣、搞笑,其名字也同样如此。之所有网民会接受该现象,根源在于该字形所特有的幽默与趣味。

(3)强化语言表达。网络语言出现后,人们交流不在局限于单纯的汉字,数字+字母还汉字+字母+标点等形式成为了主要交流方式。而正是这种独特的“非主流式”交流方式,强化了语言的表达,使语言更加生动。如最简单的冒号+括号“:)”,便组成了一个简单的笑脸,消除了人们通过机器交流的冰冷之感,将自己的情感成功传递给对方。较之单纯的汉字,这种形式的交流更能表现自己的情感。

2.2 消极影响

虽然网络语言的出现给汉语言带来了较多积极影响,但不可否认其同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1)打破汉语言的语言规范。在网络语言中,很多字的用法、含义、读音都被刻意曲解,甚至还存在大量的错别字。这些不规范的用语给汉语言的教育造成了极大干扰。对青少年而言,其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容易对新鲜事物引起兴趣,但其却缺乏辨别是否的能力。在网络语言横行的现象中,学生极易受到其影响,养成不规范的用语,并且将这种不规范的用语用于写作、口语上。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正常的阅读能力、语言鉴赏能力,进而对学生造成恶劣影响。如“荀彧”。荀彧作为曹操的得力助手,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功臣,但最后因心系汉室,不满曹操称公而“反”之。如此忠义之士,却在网络上被人笑称为“狗货”(谐音“苟或”)。导致人们在看到该名字时的第一反应为嘲笑,却不知这名字所代表的涵义。又如“杯具”、“挂了”等等,均是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的网络用语。

(2)引起外国友人对汉语的误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已经成为了“地球村”。中国作为现存的唯一文明古国,引起国外很多普通人与学者的关注,并进入我国学习。在网络语言中,很多对原有词意进行曲解的行为极易引起外国友人对汉语原意的误解,进而影响我国文化的传播。如“黄昏恋”,原意为丧偶的老年人再次结婚,在网络语言中却被曲解为“黄昏炼”,即在黄昏时候进行锻炼;又如“稀饭”,原意为“稀稠的米饭”,但在网路语言中被曲解为“喜欢”等等。

(3)对传统语言的感知能力弱化,在中华文化中,一个词语可以有多种不同的用法,每种用法表达的意思也是不同的,例如“的”有四个读音,“得”有三个读音,“地”有两个读音,在不同的语句中均代表着不同意义。但当这些词语词语变成网络后就失去了它本身的含义,对此,汉语言教学的难度就随之加大。

3 结语

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语言,在运用与传播上备受争议,更是对汉语言的发展造成了影响。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后认为,网络语言的出现与发展自有其道理,对汉语言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积极影响,但同时也具有消极影响。由于青少年的思维观念尚未成型,教师需要对这些消极影响进行有效控制。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汉语言在网络语言的干扰下不受其消极影响。

[1]张家华.论新时代网络语言对汉语言发展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4(31):7-8.

[2]韩李楠.网络语言给汉语言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J].普洱学院学报,2016,32(1):100-101.

[3]何芷莹.网络语言对汉语言发展的影响探析[J].青年文学家,2016(12):140.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汉语言字母
网络民粹主义对高校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缓存:从字母B到字母Z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字母派对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自媒体传播的文本特征及其消极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消极影响及对策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