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并联臂3D打印机打印空间的研究及改进

2018-03-07任晓东程宏陆永明俞光辉

机械 2018年2期
关键词:直臂连杆并联

任晓东,程宏,陆永明,俞光辉



并联臂3D打印机打印空间的研究及改进

任晓东,程宏,陆永明,俞光辉

(同济大学 工程实践中心,上海 200092)

分析了并联臂3D打印机的直臂长、基杆长、连杆长和打印空间的关系,并得出在直臂长和基杆长一定的情况下,如何确定连杆长度以获得最大的打印空间。在不改变直臂长和基杆长前提下改进并联臂3D打印机的结构优化打印空间,最后分析得出改进后的结构可以达到目的。

并联臂;3D打印;打印空间

20世纪80年代以来,3D打印技术飞速发展,其中熔融沉积打印机由于机构简单、价格低廉、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得到了迅速推广[1,3]。并联臂3D打印机采用并联传动机构,相对于传统的XYZ型3D打印机,具有打印振动小、打印速度快等优点;同时存在打印精度中间高两边低、打印空间较小等缺点[2]。本文针对打印空间较小这一缺点,分析了并联臂3D打印机的臂长、基杆长、连杆长和打印范围的关系,得到函数关系式,并求解出在直臂长和基杆长一定的情况下,改变连杆长度以获得最大的打印平面面积和打印高度。并在不改变直臂长和基杆长的前提下,改进打印机以优化打印空间。

1 打印空间的函数关系式

如图1所示为并联臂3D打印机的简化三维模型。由于连杆和直臂存在夹角,必然存在一部分打印机的高度无法打印模型,造成空间浪费,然而如果为了增大连杆和直臂的夹角,必然引起打印平面面积的不足。假设基杆的长度为,直臂的长度为,连杆的长度为。

1.1 打印平面的范围

如图2所示,建立并联臂3D打印机简化三维模型俯视图的数学模型,并建立坐标系。设打印机打印模型时,喷嘴的坐标为(,),三根连杆距离喷嘴的高度分别为1、2、3,则:

(2)

点(,)为由三根基杆形成的三角形区域的点,故:

联立式(1)~式(3)可解得相应关系,但难度较大,故先用图解法确定并联臂3D打印机的打印平面形状。如图3所示。

圆、圆、圆分别为连杆的端点在平面上移动范围,分析可知,在不同平面圆、圆、圆的半径不同,打印的平面形状为圆、圆、圆的相交区域。由于打印平面的范围必须在由三个基杆确定的等边三角形区域,故平面打印范围如图4所示。

图2 并联臂3D打印机的简化三维模型俯视图的数学模型

图3 打印范围的平面图

因此,在3D打印机的基杆长度确定的情况下,要想获得最大的打印平面,连杆长度应满足:

≥(4)

图4 不同条件下的平面打印范围

1.2 最大打印高度的函数关系式

假设最大打印高度为,则:

由式(5)可知,在3D打印机的基杆长度和直臂长度确定的情况下,打印高度与连杆长度成负相关关系,越长,越小。联立式(4)、式(5),解得:

2 改进3D打印机

如图5所示为3D打印机改进后的简化三维模型,相对于原3D打印机,增加了斜臂,斜臂一段与直臂固连,一端与固定块固连,3D打印机工作时,与连杆一端通过球轴承(图5中未标注)连接的滑块在斜臂上滑动,连杆另一端通过球轴承与打印头(图5中未标注)连接,采用电机→滑块→连杆→打印头的传动方式打印模型。

假设斜臂长度为,斜臂和与其固连的直臂的夹角为。

2.1打印平面的范围

图6为3D打印机改进后的简化三维模型的平面图及其数学模型,结合以上假设可知:

最大打印面积为。打印平面的最大面积随着打印高度的不同而不同,即随着的不同而不同,如图7所示为打印范围的平面图。不同条件下,平面打印范围如图8所示。

图5 3D打印机改进后的简化三维模型

图6 3D打印机改进后的简化三维模型的平面图及其数学模型

图7 打印范围的平面图

2.2 最大打印高度h的函数关系式

3 打印空间对比

由表1和式(7)可知,改进后的打印机,当≤时,最大打印面积对应的最小杆长较小。

4 结论

改进后的并联臂3D打印机,最大打印平面与原打印机相同,但在打印高度较低时,获取最大打印平面所需的连杆的最短长度较小;改进后的并联臂3D打印机的最大打印高度与原打印机不同,但当连杆长度在一定范围时,改进后可提高打印机的最大打印高度。

图8 不同条件下的平面打印范围

表1 原打印机和改进后打印机的最大打印平面、高度及其对应连杆长的对比

[1]张小建,夏炜炜,黄嘉昊,等. 并联臂式3D打印机机构设计与研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3):5-6.

[2]阴贺生,赵文豪,宋杰,等. 基于三臂并联结构的桌面3D打印机[J]. 机械,2015,42(2):36-40.

[3]韩金龙,李方舟. FDM型三轴并联桌面3D打印机研究[J]. 机械工程师,2016(5):19-21.

[4]梁松松. 并联结构3D打印机的运动学分析与精度研究[D]. 广州:广州大学,2016.

[5]薛国芳. 基于3D打印技术的并联机器人机构的动力学研究[J]. 机床与液压,2017,45(3):19-23.

[6]潘英,方跃法,汪丛哲. 五自由度3D打印并联机器人设计及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2016,27(17):2273-2279.

[7]王君,孙金风,游颖,等. 一种基于delta并联机械结构的3D打印机[P]. CN104527066A. 2015.

[8]李江滨. 基于并联机构的3D打印关键技术研究[D]. 秦皇岛:燕山大学,2015.

[9]常定勇,方跃法. 多输出3D打印冗余并联机器人的设计与分析[J]. 中国机械工程,2015,26(12):1595-1602.

[10]郑晓,王君. Delta结构3D打印机运动学研究[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6,31(4):21-23.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 of Printing Space of 3D Printer in Parallel Manipulator

REN Xiaodong,CHENG Hong,LU Yongming,YU Guanghui

(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Center,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ngth of the straight arm, the length of the base rod, the length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print space of the 3D printer is analyzed, and we find a solution to determine the length of the connecting rod to obtain the largest printing space is obtain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long straight arm and the base po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3D printer of parallel manipulator without changing the length of straight arm and the length of base rod, the improved structure can be achieved.

parallel arm;3D printing;printing space

TG249

A

10.3969/j.issn.1006-0316.2018.02.005

1006-0316 (2018) 02-0019-04

2017-06-19

任晓东(1990-),男,河南三门峡人,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3D打印的教学和应用型研究。

猜你喜欢

直臂连杆并联
压裂泵虚拟试验连杆疲劳性能研究
识别串、并联电路的方法
某发动机连杆螺栓拧紧工艺开发
刘晓晴双杠夺冠记
刘晓晴双杠夺冠记
一种前桥转向节、转向弯臂、转向直臂加强的研究
连杆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审批由“串联”改“并联”好在哪里?
并联型APF中SVPWM的零矢量分配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