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句法依存的理论解释

2018-03-06皖西学院

外文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空位句法宾语

皖西学院

彭 程

1.导言

句法依存(Syntactic Dependency),又称填充词语空位依存(Filler-Gap Dependency, FGD),是指一定句法范围内存在一个空位,填充该空位的成分处在该句法范围之外。句法依存还包括一定句法范围内的成分与该句法范围之外的某一成分共指(coindexing),如接应代词(resumptive pronoun)等。Chomsky(2015:1-10)在为2015年出版的《最简方案》20周年纪念版写的序言中指出,句法依存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可能反映了人类语言机制及认知特点。正因如此,该现象一直为当代很多语言学派所关注。

经典的生成语法用语言能力(competence)来解释句法依存现象。但是,近年来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performance)的传统区分(Chomsky 1965)受到多方面挑战。一些传统认为属于语言能力范畴的语言现象现在被认为是语言行为的结果。把句法依存等现象看作是语言行为的结果,与最简方案也是相容的。最简方案认为合并(merge)是唯一的句法操作(Chomsky 2008)。Hofmeister & Sag(2010)认为许多WH岛现象是言语分析(parsing)的结果,而不是句法导致的。Hawkins(1994, 1999, 2004, 2014)对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之间关系的看法更加激进,他认为言语处理系统可以塑造语法(董秀芳 2006; 宋文辉 2009; 陆丙甫、蔡振光 2010)。McDaniel(2015)也认为语法很大一部分内容由言语处理系统(processing systems)来决定,言语产出(production)过程中,句子计划的某些特点对语法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讨论相关句法依存现象的理论解释,全文结构如下:第2节讨论生成语法管约论对句法依存的研究,第3节讨论最简方案合并思想对句法解释的启发,第4节讨论言语分析的解释,第5节讨论言语产出的解释,第6节是简要讨论和结语。

2.管约论对句法依存(句法岛)的研究

生成语法在管约论时期对句法依存有大量研究,文献中大多使用Ross(1967)比喻式的术语——句法岛(Syntactic Island),希望揭示句法移位的制约。最早尝试探讨句法岛的文献是Chomsky(1962),其中提出了“A盖A”原则:

(1)语类A短语中的语类A成分不能从该短语中移出。

A代表任意语类。这一原则可以排除下面的句子:

(2) *Whatidid he know [NPsomeone who has ti]?

但是A盖A原则存在缺陷,比如下面的句子违反该原则却可以接受:

(3) [Which astronaut]idid you read [NPa book about ti]?

以上面的研究为基础,Ross(1967)提出了“复合名词词组限制”“并列结构限制”“左分枝条件”“主语从句限制”“疑问词禁区条件”等好几条不同的句法岛限制,至今仍是现代句法研究的基础。Ross(1967)用如下的复合名词词组限制代替A盖A原则:

(4)复合名词词组中的任何成分都不能通过转换移出。

复合名词词组、并列结构、左分枝、附加语从句和主语从句则构成句法岛,因此不允许长距离依存。如:

(5) *Whoido you believe [the claim that Bill saw ti]?(复合名词词组句法岛)

*你相信那个Bill看见了谁的主张?(此句汉语翻译“谁”取非疑问解读合法,“谁”取疑问解读不合法)

(6) *Whatiwas John eating [beans and ti]?(并列结构句法岛)

John正在吃大豆和什么?(汉语翻译基本可以接受,这是因为汉语疑问词表层没有移位。)

(7) *Whoseidid you like [tibook]?(左分枝结构句法岛)

你喜欢谁的书?(汉语翻译可以接受,这也是因为汉语疑问词表层没有移位。)

(8) *The girl whoiyou got jealous [because I praised ti](附加语从句句法岛)

*你[因为我夸奖ti]而嫉妒的女孩i(汉语翻译也不可接受)

(9) *The girl whomiyou said [[that John likes ti]is important](主语从句句法岛)

*你说[约翰喜欢ti]很重要的那个女孩(汉语翻译也不可接受)

(黄正德等 2013:198)

Chomsky(1973)提出更一般的原则来解释复合名词词组限制等众多句法岛涵盖的语言现象。这一原则被称为“邻接条件”(Subjacency Condition):

(10)在结构式……X……[α……[β……Y……]……]中,当α、β=NP或S时,Y不能移至X位置。

(徐烈炯 2009:182-196)

禁止相关成分移位的句法岛,也称为提取域条件(Condition on Extraction)。该条件允许补足语长距离依存,而有些成分则不可以长距离依存(Huang 1982)。补足语长距离依存可以用下面的关系结构和话题结构来说明:

(11) This is the girl [whomiI think [that John believes that [Bill likes ti]]].(关系结构)

(12) That girl, I think that John believes that Bill likes.(话题结构)

汉语疑问词不需要移位,但句法岛仍然起作用。请看Huang(1982)的两个例子(为便于说明,中文例句下面附上相应的英文翻译):

(13)你想知道[谁买了什么]?

What is the thingxsuch that you wonder who boughtx?/

Who is the personxsuch that you wonder whatxbought?

(14)你想知道[谁为什么买了书]?

Who is the personxsuch that you wonder whyxbought books?

*What is the reasonxsuch that you wonder who bought books forx?

对于“你想知道谁买了什么”,既可以问“谁”,也可以问“什么”。对于“你想知道[谁为什么买了书]”,只可以问“谁”,不可以问“为什么”。Huang(1982)假设汉语疑问词在SS(S Structure)不移位,但在LF(Logic Form)层面仍存在移位。“谁”“什么”是论元(argument),在LF中移位合法;“为什么”是附加语(adjunct),在LF移位中受到句法岛制约,因此得不到相关解读。

3.最简方案的发展及其对句法依存研究的启发

最简方案中的句法岛限制被看成是“最小连接条件”(Minimal Link Condition,MLC)导致的(Chomsky 1995):

(15)K吸引α,当且仅当不存在β,β比α更接近K,而且K吸引β。

Hauseretal.(2002:1569)提出“狭义语言官能”只包含递归的假设,狭义语言官能是人类语言官能区别与其他物种的唯一独特成分(The narrow faculty of language only includes recursion and is the only uniquely human component of the faculty of language)。所谓递归就是“合并”操作的反复使用,合并就是组合两个语言成分构成一个新的成分。人类语言相关的其他能力称为“广义语言官能”(the broad faculty of language)。需要强调的是,研究语言的各种能力都很重要,但狭义语言官能是其他物种的交际认知系统所不具备的。

Chomsky(2008)重申语言结构研究和语言使用研究的重要区别。语言学家的任务用Jespersen(1924:344)的话说,就是发掘这种语言语法内部的重大原则(the great principles underlying the grammars of all languages),更深入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思想最底层的性质(a deeper insight into the innermost nature of human language and of human thought)。用Chomsky(2008)的语言来表达,它就是探索接口和生成程序的本质,确定接口和生成程序是如何在思想中出现和使用的(to investigate the true nature of the interfaces and the generative procedures that relate them, and to determine how they arise in the mind and are used)。语言计算本身是非常简单的,语法的微妙之处都来自于语言计算和感觉-运动(sensory-motor)、概念-意念(conceptual-intensional)系统之间的互动。关于语言计算和感觉-运动官能、概念-意念官能接口之间的映射,Chomsky(2008:7)提出如下理论,他称之为T理论:

(16)T理论:语言仅仅相对于概念-意念接口最优化,“外化”是次要现象。

这一理论和语言主要是思维工具这一传统思想一致,语言的其他用处都是次要的。这样一来,语言不能看成是“带有意义的声音”(sound with meaning),而应该看成是“带有声音的意义”(meaning with sound)。

如果T理论成立,那么所有不能用合并简单解释的结构就必须用“外化”来解释,Chomsky(2008)特别考察了句法依存等现象,提出了一些保持T理论的办法。

Speas(2008)也指出有必要探讨这种被Chomsky称为“次要现象”的语言中外化的具体情况。这就意味着最简方案要求语言学家认真对待生物语言学的跨学科性质,必须承认某些句法现象(如句法依存等)有可能是语言行为的结果,这样可以用最简方案来解释这些句法现象,因为最简方案认为合并是唯一的句法操作。

客观地说,最简方案中句法岛现象的解释已经不像管约论时期那样重要了。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无论是复合名词词组条件,还是邻接条件,最小链接条件都存在反例报道。英语是这样,世界上其他语言报告的反例更多。语言理论应该寻求其他路径来处理这些问题。第二,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纯粹句法解释需要语义、语用、言语处理方面共性的补充。这些方面互相结合才能充分解释语言现象。第三,最简方案认为所有语言只有功能语类方面存在差异,如果是这样的话,句法岛相关的复杂现象就不太适合完全用最简方案的狭义句法来解释。因此,目前很多生成句法的学者认为,句法岛现象不能仅用句法派生(derivation)来解释,还需要用接口(interfaces)来解释。接口解释必然涉及语义、音系和语言行为。(Newmeyer 2016)

需要指出的是,语言学家很早就提出语义、语用因素会影响句法依存和句法岛,尤其是“弱句法岛”(weak island)现象(Erteschik-Shir & Lappin 1979; Pesetsky 1987)。语义解释仍是以语言能力为基础的,近年来影响更大的是句法依存的言语行为解释。

4.言语分析解释

言语行为解释试图用语言结构产出和理解中的言语处理(processing)说明句法依存,它包括两个角度,一个是言语分析,另一个是言语产出。其基本思想是:包含句法岛的句子不可接受并不是违反了什么语法原则,语法模型不需要解释这种句子不合法;一个更简单的解释是它们难以使用,即说话者或听话者在自然语篇中产出或理解这样的句子过于困难。这样的好处是:第一,这种句子的解释可以用独立的原因(言语行为,即言语分析、言语产出的原则)来解释;第二,语法模型自身可以更简化,总是得到正确的结论,这更符合当代最简方案的精神。

言语分析解释均从Miller & Chomsky(1963)探讨语言能力和言语行为之间关系的第一篇论文得到灵感。该文指出下面的句子不可接受,不能用严格的句法解释,作者主张这种句子只能用言语理解来解释:

(17) *The rat [Sthe cat [Sthe dog chased] ate] died.

Kluender & Kutas (1993)以言语分析的实验方法分析句法依存,发现that小句句法依存是合法的,而if小句嵌入小句合法性可疑,WH小句的句法依存则是不合法的。

(18)Whoiisn’t he sure [that the TA explained it to tiin the lab]?

他不能确定助教在实验室对谁做过解释?(汉语可以接受)

(19) ?Whoiisn’t he sure [if the TA explained it to tiin the lab]?

他不能确定助教是否在实验室对谁做过解释?(汉语可以接受)

(20) *Whoaisn’t he sure [whatbthe TA explained tbto tain the lab]?

他不能确定助教在实验室跟谁解释过什么?(汉语可以接受)

他们认为这种差异是that、if、who/what词汇语义处理引起的。注意例(19)和例(20)的汉语翻译是合法的,汉英这方面的差异可能和疑问词是否移位有关。

Hofmeister & Sag(2010)也认为许多WH岛现象是言语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句法导致的。在句法岛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某些非结构因素可以明显改变句法岛的语感判断。这些因素除Kluender & Kutas(1993)提出的标句词之外,还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局域性(Locality)。心理语言学研究早已证实,随着依存长度增加,言语处理难度一般也随着增加。依存长度和相关处理难度可以解释句法岛不可接受的语感,比如主语为疑问词语的句子比宾语为疑问词语的句子接受度高一些(例<21>~<23>转引自Hofmeister & Sag(2010),为了与汉语对比,本文增加了汉语译文):

(21) a.[Which man]itisaw the girl in the bar on California Avenue? ≥(“好于或等于”)

(哪个男人看见了那个加利弗尼亚大道酒吧里的女孩?)

b.[Which man]idid the girl in the bar on California Avenue see ti?

(那个加利弗尼亚大道酒吧里的女孩看见了哪个男人?)

主语疑问词下一个词就可以赋予语义角色,宾语疑问词必须在记忆中长期储存并保持。(21a)和(21b)句的汉语翻译接受性似乎没有差异,这可能也和汉语不存在疑问词移位有关。

第二,指称(Referential)性质。心理语言学认为嵌入成分处理的难度增大,会增大把填充词语与空位关联起来的难度。下例中填充词语和空位之间如果用有定名词(the chairman)、无定名词(a chairman)或专有名词(Donald Trump),而不是人称代词(we),会导致提取位置阅读速度变慢:

(22) [The consultant]iwho we(/the chairman/a chairman/Donald Trump) called tiadvised wealthy companies.

我们(一位主席/唐纳德·特朗普/那位主席)给他打电话的那位顾问为资金雄厚的公司提供建议。

这是因为代词的指称对象激活度高,言语处理会消耗较少认知资源,难度较小;而有定、无定描述语激活度低,会消耗较多的认知资源,难度较大。例(22)中的汉语需要接应代词“他”,而英语不需要。这是由于汉语用介词引入打电话的对象,不像英语那样,把打电话的对象作为动词宾语。

第三,填充词语的复杂度(Complexity of the Filler Phrase)。研究显示,句法语义更为复杂的填充词语更有利于后续提取位置的处理:

(23) a.The diplomat contacted [thedictator]iwho the activist looking for more contributionsencouragedtito preserve natural habitats and resources.

(外交官联系了那位正在寻找更多捐款的活动家鼓励他保护自然栖息地和自然资源的独裁者。)

b.The diplomat contacted [theruthlessmilitarydictator]iwho the activist looking for more contributionsencou-ragedtito preserve natural habitats and resources.

(外交官联系了那位正在寻找更多捐款的活动家鼓励他保护自然栖息地和自然资源的残忍的军事独裁者。)

处理句法、语义特征较为复杂的词语会增加激活和记忆保持,使这些词语随后处理的可及度更高,避免和其他词语混淆。这种以记忆为基础的解释可以说明为什么填充词语更为复杂会提升语感判断的接受性。这两句的汉语翻译都需要加接应代词“他”,句子才可勉强接受。汉语两句接受度都不高,也许正是这方面的原因导致两句的接受度没有明显差异。

Hawkins(1994,1999,2004,2014)的言语分析理论最为成熟。他提出了几条具体原则来解释一些跨语言现象。他最基本的原则是言语行为-语法对应假说(Performance-Grammar Correspondence Hypothesis,PGCH):

(24)语法约定的句法结构存在的可能性与处理这些结构的言语行为难易程度成正相关。这种相关性为语料库及心理语言学的言语处理实验所证实。

(Hawkins 2014:3)

除了这一基本原则之外,Hawkins还提出三个效率原则(efficiency principle),以解释无数跨语言模式(crosslinguistic pattern):最小域(minimize domains, MiD)、最小形式(minimize form, MiF)、最大在线处理(maximize on-line processing, MaOP)。最小域原则优先选择存在于较小语域内语言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这一原则能够解释诸如“重NP移位”这样的词序优选现象,将更“轻”的短语放在前面,就可以在一个更小的语域内确定结构。最小形式原则优先选择形式更简单的单位(含音位、语素、词)。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更复杂的形式(比如完整的DP而不是代词)才会被保留,比如该代词的出现频率不高。最大在线处理原则优先选择能够按照线性顺序尽早进行明确结构分析的语言表达。Hawkins(2004:49)以“用尽可能少的形式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MiD和MiF)和“尽早表达”(MaOP)这样的口号来概括这些原则。

Hawkins(2014:24)指出这些原则是互相竞争又共同合作的。关系小句中空位和接应代词的分布可以说明这一点。根据最小形式原则,空位更好处理,因为处理过程中只有较少的词语形式;但是根据最小域原则,接应代词更好处理,因为接应代词为处理小句内词汇共现提供了一个位置较接近的论元。

Hawkins用心理语言学、历史语言学、语言类型学的研究作为其理论证据。他总体上接受语法能力的观念,承认形式句法分析的价值,但他对某些研究者把某些语言类型共性(比如中心语位置的语言类型)确定为普遍语法的内在原则持批评态度,他认为应该从言语行为方面进行解释。

5.言语产出解释

McDaniel(2015)运用言语产出来解释句法依存相关现象。他认为任何具体语言都反映了“普遍核心语法”,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独特的语言生态系统(linguistic ecosystem,主要指该语言词库、音系和形态方面的特点)。任何一个语言生态系统的产生都需要通过无数次的具体选择来实现,核心语法对这些具体选择是无法规定的。语法很大一部分由言语处理系统来决定。

言语处理包括言语分析和产出。早期的言语行为解释主要是从言语分析角度进行的。人们很少研究言语产出,言语产出研究和言语分析研究数量上很不平衡。这一数量上的不平衡是由于通过实验研究言语产出(特别是构造句子)的难度所导致的。但是,如果言语处理过程确实能塑造语法,那么至少言语产出会和言语理解一样,能够在塑造语法的过程中起作用。

言语产出可以解释句法提取中主语宾语不对称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镜像不对称”(Mirror Asymmetry):

(25)镜像不对称:小句内主语提取比宾语提取更容易,移出嵌入小句(embedded clause)的情况正相反。

下面的关系小句结构可以说明这种现象:

(26)小句内主语提取:分析更方便,跨语言常见。

There’s the girl that ____ met you.

(那边那位就是遇见过你的女孩。)

(27)小句内宾语提取:分析更难,跨语言不常见。

There’s the girl that you met ____.

(那边那位就是你遇见过的女孩。)

像例(26)和例(27)这种句型,英文构成对比,汉语对应的句子在主语提取和宾语提取的接受度方面没有差异。汉英这方面的差异可能跟两种语言关系小句语序类型有关。

(28)嵌入小句主语提取,跨语言经常不合法。

a.*There’s the girl that I think that ____ met you.

(那边那位就是我想遇见过你的女孩。)

b.*There’s the girl that I wonder when ____ met you.

(那边那位就是我想知道何时遇见过你的女孩。)

(29)嵌入小句宾语提取,跨语言经常比主语提取更为合法。

a.There’s the girl that I think that you met ____ .

(那边那位就是我想你遇见过的女孩。)

b.There’s the girl that I wonder when you met ____ .

(那边那位就是我想知道何时你遇见过的女孩。)

像例(26)和例(27)那样,例(28)和例(29)的英语句子成对比,汉语对应的句子在主语提取和宾语提取的接受度方面没有差异。另一方面,强迫用嵌套结构来翻译,两句都很不流畅。

例(26)和例(27)这种小句内提取的对比非常有名。Keenan & Comrie(1977)概括为关系小句提取的“可及性等级”(Accessibility Hierarchy),镜像不对称的第一部分就是可及性等级前面两个结构的关系:

(30)可及性等级:主语 > 直接宾语 > 间接宾语/旁格 > 所有格

例(28)和例(29)这种嵌入小句提取的主宾不对称,即主语提取比宾语提取更难,有多方面证据支持。Comrie(1989)举例说明补足语小句的主语不能关系化,宾语可以。

为什么说话者产出小句内主语提取结构比宾语提取结构更容易,但在更复杂的含有嵌入小句的结构中,主语提取比宾语提取更难的句子?McDaniel(2015)依据言语产出过程中句子计划的某些特点,对语法形成的重要作用来予以解释。当填空词语和空位为近邻时(小句内,如<26>、<27>),说话者计划一个离填空词语接近的空位更为容易。但从一个嵌入小句提取时(嵌入小句,如<28>、<29>),从属小句是一个单独计划的单位,情况就不同了。(28)和(29)的嵌入小句和高层小句链接不畅,小句是分别计划的。空位虽然语音为空,却极大地增加了计划难度,因为它和另一个计划单位的成分有句法关联。用一个复杂的结构作为计划单位的开头较为困难,因为可能没有充足的时间来计划它。推迟这一难点就会更容易。因此,带主语空位的嵌入小句就比带宾语空位的嵌入小句更难。

6.讨论

我们如何看待句法依存解释中语法能力、言语分析和言语产出的作用?以下从两方面讨论。

第一,接受性既反映语法原则的作用(以语言能力为基础),也反映认知资源的限制(语言行为为基础)。可以做这样的假设:语言能力过分生成(语言能力对语法的确有限制,如复合名词词组限制就很少有反例)。但是语法允准的句子不一定是语感接受的,只有语法允准句子的一个子集被语感判断为可以接受,对此需要言语处理和其他因素(语义和语用等)予以解释。Hofmeister & Sag (2010)指出言语处理的视角可以大大简化语法(排除邻接条件等)。这种视角依赖于有独立动机的言语处理的性质,这应该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假设。

面对快速产出和理解全新言语序列的挑战,言语处理者需要某种倾向模式,而这种模式来自后天的语言经验。这种模式的差异不能看成是从核心语法派生而来的,只能属于与核心语法无关的参数(如语域大小、线性顺序、显性或隐性等)。根据这一模型,具体语言语法应该来自三个因素的交互作用:核心语法、言语处理系统和具体语言的词汇形态特征。孩子可能天生具有狭义语言官能(核心语法)。语言习得过程除了需要掌握具体语言的词汇形态特征外,还应该包含找出具体语言言语处理系统的基本程序及其倾向模式,从而在狭义语言官能中做出进一步选择。(Newmeyer 2005; McDaniel 2015)

这样看来,强调言语处理系统对语法塑造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否认“语法能力”的重要性。事实上,由合并构成的狭义语言官能可能是当代提出的关于人类语言演进的最基本观念,将会构成人类语法能力的核心(Chomsky 2008; Hauseretal.2002)。陆丙甫、蔡振光(2010:1-10)指出:“先天的语言机制决定了后天语法可能的选择范围,而这范围很大程度上是由功能决定的。这就好比遗传学中关于‘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的关系一样”。该观点与本文观点相近,可以互相支持。

言语产出和言语分析的原则存在差异。Hawkins(2014)依靠填充词语和动词中心语之间的距离解释相关语言现象(吴芙芸 2011; 许余龙 2015);McDaniel(2015)则用填充词语和空位之间的距离进行解释。填充词语和动词中心语的关系对言语分析解释是有效的,因为动词中心语为分析者提供找出空位的信息。对言语产出解释来说,填充词语和空位的关系更有效,因为说话者需要计划空位而不是“找到”它。就是说,说话者已经知道空位和结构的语义关系。说话者要解决的问题是建构那个包含空位的结构。

可能的情况是,语法的某些方面(某些类型的语言)更多地受到言语分析原则影响,另一些方面(另一些类型的语言)则更多地受制于言语产出的需要。很多情况下,言语产出和言语分析难以分开,应该是两者的原则共同塑造语法。可以做这样一种假设:除了句法限制之外,违反句法岛还涉及多种言语处理(言语产出和言语分析)的困难,这些处理的困难聚集到一起就导致无法处理,因此出现不可接受的句子。

第二,句法依存对汉语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汉语和英语等其他语言在很多方面具有共性,比如上文例(2)、(5)、(8)、(9),下面重新排列为(31)~(34),由于违反某些语法原则,英语和汉语都不合格:

(31) *Whatidid he know [NPsomeone who has ti]?

*他认识有什么的某个人?

(32) *Whoido you believe [the claim that Bill saw ti]? (复合名词词组句法岛)

*你相信那个Bill看见了谁的主张?(此句汉语翻译“谁”取非疑问解读合法,“谁”取疑问解读不合法)

(33) *The girl whoiyou got jealous [because I praised ti](附加语从句句法岛)

*你[因为我夸奖ti]而嫉妒的女孩i

(34) *The girl whomiyou said [[that John likes ti]is important](主语从句句法岛)

*你说[约翰喜欢ti]很重要的那个女孩

但是,汉语和英语也存在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由疑问词是否存在移位造成的,如上文提到的例(6)、(7)、(18)~(20)、(21),重新排列为(35)~(38):

(35) *Whatiwas John eating [beans and ti]? (并列结构句法岛)

John正在吃大豆和什么?

(36) *Whoseidid you like [tibook]?(左分枝结构句法岛)

你喜欢谁的书?

(37) a.Whoiisn’t he sure [that the TA explained it to tiin the lab]?

(他不能确定助教在实验室对谁做过解释?)

b.?Whoiisn’t he sure [if the TA explained it to tiin the lab]?

(他不能确定助教是否在实验室对谁做过解释?)

c.*Whoaisn’t he sure [whatbthe TA explained tbto tain the lab]?

(他不能确定助教在实验室跟谁解释过什么?)

(38) a.[Which man]itisaw the girl in the bar on California Avenue?

(哪个男人看见了那个加利弗尼亚大道酒吧里的女孩?)≥(“好于或等于”)

b.[Which man]idid the girl in the bar on California Avenue see ti?

(那个加利弗尼亚大道酒吧里的女孩看见了哪个男人?)

(35)和(36)的汉语翻译可以接受,(37)和(38)的汉语语感判断没有差异,这方面的差异应该是由于英语疑问词移位而汉语疑问词表层没有移位造成的。

第二个方面的差异,即上文提到的关系结构的不对称现象,如(26)~(27),重新排列为(39)~(40):

(39)小句内主语提取:分析更方便,跨语言常见。

There’s the girl that ____ met you.

(那边那位就是遇见过你的女孩。)

(40)小句内宾语提取:分析更难,跨语言不常见。

There’s the girl that you met ____ .

(那边那位就是你遇见过的女孩。)

(40)中的英语没有(39)的接受度高(Keenan & Comrie 1977),但汉语母语者感觉不到两句的接受度存在差异,这就不能用句法原则来解释,只能从言语行为方面找原因。

我们相信句法依存解释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系统研究语言能力、言语产出和言语分析的各自作用对语法和言语处理理论的整合是极为必要的。

猜你喜欢

空位句法宾语
富锂锰基三元材料Li1.167Ni0.167Co0.167Mn0.5O2中的氧空位形成*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Zn空位缺陷长余辉发光材料Zn1-δAl2O4-δ的研究
宾语从句及练习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空位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