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师制在神经病学预见习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

2018-03-06蒋国红吴铮铮王长明徐平于娜徐忠祥徐祖才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导师制神经病医学教育

蒋国红 吴铮铮 王长明 徐平 于娜 徐忠祥 徐祖才

神经病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独立学科,因神经病学临床见习及实习课时少、学习内容多、概念抽象,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困难。如何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掌握神经病学相关知识成为神经病学临床教学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本次拟在前期取得的预见习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1],采用导师制为教学突破点,并贯穿于理论课前的预见习教学、见习教学及实习教学的全过程,以期为神经病学教学探索出有效、可行的教学模式。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我院2012级120名本科学生(预见习时间:2015年2月—2015年6月),分为导师制预见习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导师制预见习组:带教导师均为我科高级职称教师,均有在研科研课题。随机分配5名学生给一个导师固定带教。预见习时间选为神经病学理论授课前一学期,每人每周4学时(周六或周日进行),共2个月32学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1)导师带领学生查看典型病例(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组织讨论。导师及学生都提出相关问题,学生相互讨论,由导师联系相关基础知识予以总结。随后导师进一步采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进行教学,学生课后查阅资料解答,导师予以评定;(2)学生跟随导师接收新患者及参与教学查房,亲自询问病史、做体格检查,讨论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听导师总结查房。(3)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神经内科基本操作;(4)学生撰写预见习记录,学习病历书写;(5)第二学期进行理论授课、并按传统方法参与见习教学,期末进行理论考试;(6)第三学期统一安排临床实习,在我科实习期间仍由同一个导师固定带教,跟随导师管床,参与临床一线工作,并让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课题,撰写综述,培养学生初步科研能力。

对照组不固定带教导师,不进行预见习,不参与科研课题,理论授课、见习、临床实习与传统教学方法相同,实习期间自选题目撰写综述。

1.3 判断指标

通过两组神经病学理论课考试成绩、临床实习成绩及实习期间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教学效果。临床综合能力考核为百分制,达到80分以上为优良。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处理用SPSS 17.0软件,成绩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导师制预见习组理论成绩与实习成绩均好于对照组(P<0.05,P<0.01),见表1;实习期间临床综合能力考核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1 导师制预见习组与对照组理论、实习成绩比较(%)

表2 导师制预见习组与对照组实习期间临床综合能力比较(n)

3 讨论

神经病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一直是临床教学的难点。若学生在理论授课前对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基本的感性认识,会提高对神经系统疾病理论学习的理解能力。研究表明[1],通过预见习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抽象复杂的神经病学知识有个明确的感性认识,对随后的理论授课、见习及实习教学都有促进作用。预见习指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课之前进入临床学习,熟悉临床患者、学习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技能、参与解决一般的临床问题。在前期研究中也发现因带教老师不固定,学生反应带教无连续性,学习不适应,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本研究采用导师制为切入点,并贯穿于理论课前的预见习教学、见习及实习教学的全过程,探讨该教学方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作用。

导师制是由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教学制度。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许多高校作为实现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并重的行之有效策略之一[2],近年来,国内部分高等院校在导师制教学模式改革中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导师制在临床阶段应用相对较少,尤其是在预见习教学阶段就开始应用的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从预见习开始的临床阶段全程导师制教学模式,结果表明,学生理论成绩及实习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临床思维能力、临床基本技能及科研能力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1)。导师制教学采用互动式的教学管理制度,对学生因材施教[3],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可以对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协助导师管理患者的同时,可获得更多的床旁实践的机会[4],更有利于掌握本学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同时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与沟通能力[5];导师能够根据学生特点个性化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及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科研训练,有利于学生初步掌握科研方法、提高文献阅读能力及论文写作技巧,形成良好的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6];在导师的引导下能更好的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对本学科发展提出自身的见解和认识,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导师制的应用还可增加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潜移默化中增进了师生感情及教师的教学使命感[7]。

临床教学是医学生真正接触临床实践的开始,是对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把导师制教学贯穿于临床教学全过程,是我院目前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前期已积累了较多经验[8],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在预见习教学及后续临床教学过程中应用导师制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神经病学教学水平。但目前临床导师制教学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教学设置和教学内容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做出适当的调整,笔者会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索、完善。

[1] 蒋国红,黄良国,祝红,等. 预见习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104-105.

[2] 肖刚,莫碧珍,刘桂芬,等. 优化本科生导师制制度,服务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J]. 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0):15-17.

[3] 赵卫东,侯燕. 在医学本科见习生临床教学中实行导师制管理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5):18-20.

[4] 郭威,王秀清,王明涛,等. 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在临床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6):3-4.

[5] 张华纲,宋红松,樊东升. 对八年制医学生实习阶段实行导师制的调查分析[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30(5):586-589.

[6] 安立新,谢思宁,陆愉. “导师制”在麻醉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与探索[J]. 继续医学教育,2017,31(3):1-2.

[7] 李阳,李健,侯志文,等. “导师制”PBL教学法在心血管病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6):12-14.

[8] 詹剑,李小琼,蒋国红,等. 导师制教学在基层医院临床教学中运用的探讨[J]. 继续医学教育,2016,30(2):56-57.

猜你喜欢

导师制神经病医学教育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越测越开心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导师制的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