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50例临床观察

2018-03-06徐文静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期
关键词:芒硝渗液液化

徐文静

山东省齐河县妇幼保健院,山东 齐河 251100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就诊孕妇肥胖的比率上升,导致剖宫产率也随之增加,但是肥胖孕妇剖宫产容易诱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增加切口感染的机会,延长切口愈合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等[1]。为有效预防腹部切口感染,缩短愈合时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50例剖宫产产妇切口脂肪液化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有切口脂肪液化足月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24~42岁,平均年龄(28±7.5)岁;体质量指数为27~32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9.5±2.5)kg/m2,孕周37~41 周,平均孕周(38.5±1.5)周;观察组年龄26~40岁,平均年龄(29±6.5)岁;体质量指数28~33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8.6±3.5)kg/m2,孕周38~42 周,平均孕周(38±2.5)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2]有专家推测切口脂肪液化与肥厚脂肪组织血液循环较差或术中使用高频电刀有关,但目前临床尚无统一诊断标准。临床通常认为凡具备下述条件者均可确诊,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一周内,切口可视漂浮脂肪滴,皮下组织游离; 体温正常,无发热症状;检查切口时发现局部敷料上有黄色渗液,切口渗液透明,闻及无恶臭气味,触及无压痛、波动,周围无红肿,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无自觉症状;连续3次渗液培养无细菌生长。两组产妇均为排除技术性诱发因素所致切口不愈、切口裂开或切口感染,排除年龄超过60岁者;排除缺铁性贫血症状严重者,排除过敏体质者;排除渗液培养结果显示细菌生长者,排除合并肝功能损害、皮肤病、心脏病、低蛋白性水肿者、妊高症、糖尿病酮症以及肾功能不全者。

1.3 脂肪液化程度评定标准[2]轻度:仅在切口周边小范围有红肿,最大处也不超过1 cm长,渗出少量透明或淡黄色液体,无明显疼痛感;中度:切口处渗出较多的淡黄色脂肪滴,周围大约3 cm范围有红肿、硬结,轻微疼痛;重度:切口渗出液为脓性或血性,红肿、硬结范围扩大,切口部分已经裂开,明显感觉压痛。

1.4 治疗方法 手术时所有产妇均采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严格操作,缝合前用无菌纱布或海绵充分吸收局部积血,缝合时不留死腔,腹部切口均采用可吸收肠线进行皮内缝合。对照组产妇术后第2天起对腹部切口用0.5%碘伏(北京四环卫生药械厂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卫消字(2001)第0049号,规格: 500 mL/瓶)消毒,采用无菌贴常规换药,对渗出液量大,触及切口处有空虚感者,及时采取局部治疗措施,换药时将腹壁切口扩张,用生理盐水或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41020089,规格:每支2 mL∶8万单位)进行冲洗,去除液化坏死组织,并放置利凡诺引流条,换药次数为每日换药1次,连续4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黄芒硝散外敷[制作方法:采用大黄50 g、芒硝150 g,比例为1:3研成细末,然后与50g酒精(贵州省欣紫鸿药用辅料有限公司生产,执行标准:Q/BZ CP1002-01,卫生许可证号:黔卫计消证字2015第0001号,包装规格:100 mL/瓶)混合成糊状,用无菌棉布袋装好,袋长超过切口长度3 cm,宽6 cm],在切口上方盖两层纱布,纱布需进行消毒,保证无菌,在两层无菌纱布上方放置装有大黄芒硝散的无菌棉布袋,并摊平充分覆盖切口,用纱布缠绕固定,以避免药物污染被褥及衣物。每日换药1次,连续4 d。

1.5 观察指标 产妇术后腹部切口愈合状况判定标准依据《腹部手术切口处理学》[2]将其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甲级愈合:治疗后无不良反应,5d后伤口拆线并达到完全愈合;乙级愈合:切口处有轻微红肿,但无脓性渗出物;丙级愈合:指切口处有脓性或血性渗液,需拆开缝线或切开引流。甲级愈合率=甲级愈合例数/总病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 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5±3.5)d,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为(10±2.5)d,观察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对照组的甲级愈合率为70 %,观察组为90 %,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切口愈合情况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腹部手术为临床常见的手术方法,特别是剖宫产手术,切口脂肪液化为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脂肪液化并无细菌感染,其原因是手术过程中脂肪细胞受到反复挤压或电刀热熔的作用,导致脂肪细胞的变性渗出[3]。一般发生于术后3~7 d,切口肿胀,有一定量的液态脂肪溢出,皮下组织分离,导致切口不愈合,病情严重者,甚至发生潜在继发感染,导致严重并发症。一般患者可有发热、疼痛或白细胞升高,但切口脂肪液化如处理不及时,易导致切口感染[3]。

切口脂肪液化的生理、病理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末明确。研究指出[4],在进行皮下组织切开后,电刀切割产生的高热,可引起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脂肪组织溶解或凝固甚至发生栓塞,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形,液化、氧化分解等一系列的反应,诱发无菌性炎症反应的发生。同时,若局部没有得到充分止血,或临床医生缝合技术欠佳,均可导致局部脂肪的严重破坏[4]。肥胖患者皮下组织较厚,经反复切割、挤压后,局部可出现无菌性坏死,局部渗血、渗液,影响局部组织愈合。进行腹部切口手术,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患者的实际病情、患者自身脂肪性质、手术性质、以及医生操作水平均有关[4]。如急症手术者,由于术区备皮、消毒、医护人员洗手等时间紧迫,患者生命危急,可能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导致术前准备不充分,从而增加患者切口感染的风险。因此为避免并发症发生,临床应当重视无菌操作流程,做好无菌术前准备,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再者,患者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妊娠水肿均大大增加切口液化风险,有研究显示[5],上述因素是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需加强重视。

观察组采用大黄芒硝散外敷,可明显改善局部组织修复,大大降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率,其作用效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黄是常用的传统泻下类中药,其活性成分主要为蒽醌类衍生物、多糖类、鞣质等,含大黄素及大黄鞣酸,鞣酸能抑制组织分泌,使局部毛细血管开放增多,血流加速,有效降低其毛细血管通透性,微循环改善,起到收敛止泻的作用,促进切口愈合[5],中医

认为,大黄具有攻积、泻火、解毒之功,组织损伤后局部出现肿胀,可减少创面液体渗出,对多种球菌、杆菌、真菌等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菌体糖及糖代谢中间产物的氧化、脱氢、脱氨,促进血液凝固,对葡萄球菌、淋病双球菌、链球菌抑制作用非常明显[6]。芒硝是矿物芒硝经煮炼而得的精制结晶,其主要成分为具有清热除湿的硫酸钠,味苦咸,苦能泄热,咸能软坚,具有活血化瘀、破血通经、软坚散结、消肿疗疮、收敛止痛、去腐生肌,消肿清热的作用,对于脂肪液化患者,可快速抑制其网状内皮系统,具有极强的吸湿软坚作用,增加局部吞噬作用,可以将切口内的渗液与瘀血吸引出来,从而促进药物吸收、脂肪渗液收敛,保持切口干燥,改善局部环境,促进手术切口的愈合[6]。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可改善微循环、开放毛细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患者全身症状。

综上,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比单纯给予常规换药治疗效果好,能快速促进切口愈合,预防感染,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砂风.大黄芒硝粉外敷治疗妇产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30例[J].河南中医,2015, 35(4):793-794.

[2]李开宗. 腹部手术切口处理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13-148.

[3] 徐雅琴.如意金黄散外敷预防肥胖孕妇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效果评价[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5): 97-98.

[4] 肖莉.中药外敷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09):192-193.

[5] 熊永芝,王旭飞.大黄芒硝在促进剖宫产产妇腹部切口愈合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31(9):1067-1068.

[6] 江旭芬,俎德学,汪琳健,等.大黄芒硝散外敷预防剖宫产切口脂肪液化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9(03):248-249.

猜你喜欢

芒硝渗液液化
芒硝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腹腔引流管管口渗液应对方法的研究进展
基于HYSYS软件的天然气液化和调压工艺模拟
自制式弹力绷带在重度水肿患者股静脉拔管后渗出中的应用
液化天然气槽车装卸一体化系统
中国芒硝矿特征与成因简介
复杂液化地基处理的工程应用分析
PICC穿刺点渗液的护理体会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考察芒硝制备玄明粉的过程
面部液化随意改变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