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合香丸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鉴别及含量测定

2018-03-06张明玥潘苇芩陈冬云王伟萍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2期
关键词:乳香羰基乙酰

张明玥 潘苇芩 葛 婧 陈冬云 王伟萍

新疆自治区食品药品检验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4

苏合香丸是芳香开窍的代表方之一,由苏合香、安息香、乳香(制)等15味药材组成,适用于痰厥昏迷、中风偏瘫、肢体不利等症[1-2]。处方中的臣药乳香在市场上价格较高,代用品、混淆品较多。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3]乳香项下采用挥发油测定法控制其含量;苏合香丸项下仅对冰片和丁香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均未建立乳香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文献报道[4-7]乳香中总三萜类有机酸是其抗炎、镇痛、抗免疫的主要有效成分,而11-羟基-β-乙酰乳香酸为三萜酸类化合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为进一步有关控制苏合香丸的质量,笔者采取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苏合香丸中11-羟基-β-乙酰乳香酸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以期为苏合香丸的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Waters公司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e2695型泵,Waters2998紫外检测器);Sartorius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Milli-Q A10型超纯水仪(密理博公司);KUDOS SK7510LHG型超声仪(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1.2 材料 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对照品(批号:111706- 20060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乙腈为色谱纯(Fisher公司),水为纯化水,乙醇为分析纯。苏合香丸(大蜜丸):厂家A编号分别为0023、0041、0144、0145、0173、0188、0189、0194、0195、0196、0197、0377、0448、0449、0461;厂家B编号分别为0166、0203、0204、0212、0217、0479;厂家C编号为0185。

2 方法与结果

2.1 薄层色谱法鉴别

2.1.1 供试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1丸,加硅藻土2 g,研细,加乙醇15 mL,超声(250W,40kHz)处理20 min,过滤,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1.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将不含乳香的药味按处方比例和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不含乳香酸的阴性对照溶液。

2.1.4 TLC鉴别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2~5 μL和对照品溶液5 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冰乙酸(9∶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

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在薄层板Rf值相同的位置显相应的荧光猝灭斑点。从结果可以看出,3个生产厂家的9批苏合香丸均检出11-羟基-β-乙酰乳香酸,但是不同厂家的11-羟基-β-乙酰乳香酸的斑点颜色深浅不同,表明各厂家苏合香丸中11-羟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不同。如图1所示。为进一步验证薄层色谱的检验结果,将3个厂家22批样品进行乳香主成分11-羟基-β-乙酰乳香酸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

2.2 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Agilent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见表 1);流速1 mL/min;柱温30 ℃;检测波长241 nm,进样量10 μL。

2.2.2 对照品、供试品溶液和阴性对照液的制备

2.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对照品适量,加乙醇制成每1 mL含1 mg的溶液,摇匀,即得对照品储备液。

表1 梯度洗脱条件

2.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供试品10丸,大蜜丸剪碎,取4 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硅藻土2 g,研细,精密称取适量(约相当于半丸的量),精密加入乙醇15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50Hz)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过滤,取续滤液过0.45 μm微孔滤膜,即得。

2.2.2.3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将不含乳香的药味按处方比例和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成不含乳香的阴性对照溶液。

2.2.3 系统适用性试验及方法学考察2.2.3.1 检测波长的选择 取样品(编号:0194)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对照品储备液1.0 mL,置5 mL容量瓶中,加乙醇稀释至刻度制备成浓度为0.2050 mg/mL的对照品溶液,在2.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进样量10 μL,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因此确定检测波长为241 nm。

2.2.3.2 属性与系统适应性试验 取空白溶剂、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及不含乳香的阴性对照溶液分别进样10 μL。苏合香丸阴性样品及空白溶剂色谱图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相应保留时间附近无干扰峰出现,表明阴性对照液无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成分,此方法合理可行。在2.2.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分析,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与相邻其他组分峰分离度为11.2,理论塔板数以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峰计可达100000以上,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峰的拖尾因子为0.99。如图3所示。

2.2.3.3 线性关系考察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储备液0.1、0.25、0.5、1.0、1.5、2.0、2.5 mL,置5 mL容量瓶中,分别加乙醇稀释至刻度制备成浓度为0.0210、0.0510、0.1030、0.2050、0.3080、0.4100、0.5130 mg/mL的系列标准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0 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浓度(X,m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1.238 8×107X-580279,r=0.999 7,结果表明: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在0.021~0.513 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2.3.4 检测限与定量限试验 以信噪比分别为3∶1和10∶1测得本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21 μg/mL和0.63 μg/mL。

2.2.3.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浓度为0.205 mg/mL的对照品溶液,在上述色谱条件下重复进样6次,进样量10μL,测定峰面积,峰面积的RSD为0.5%,表明所用仪器具良好的精密度。

2.2.3.6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的样品(编号:0194),分别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各6份,分别精密吸取10μL,在2.2.1项色谱条件下测定,测定色谱峰面积,计算的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平均值为1.0872 mg/g,RSD为1.7%,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2.2.3.7 稳定性试验 取样品(编号:0194)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10 μL,分别在0、2、4、6、8、10、12、18 h进样,测定色谱峰面积,峰面积RSD为1.9%,表明样品在18 h内稳定,供试品溶液中待测组分化学性质稳定。

2.2.3.8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编号: 0194,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为1.0872 mg/g),将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对照品溶液分别按供试品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的80%、100%、120%精密加入,各3份,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高、中、低浓度9份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10 μL,依法测定,本方法回收率在101.60%~104.73%之间,RSD为0.9%。结果见表2。

表2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2.2.4 供试品测定 取3个厂家共22批供试品(均为大蜜丸),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制成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再按2.2.1项色谱条件下测定,记录色谱图(如图4所示),测定峰面积,可知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为2.0674 mg/丸~4.1242 mg/丸,平均含量为3.1996 mg/丸。测定结果见表3。

表3 供试品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测定结果

3 讨论

3.1 薄层色谱法中条件的优化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2~5 μL和对照品溶液5 μL,①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②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冰乙酸(9∶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a. 置紫外光灯(254 nm)下检视,b. 喷以10%的硫酸乙醇后在紫外灯光366 nm和日光下检视。通过对比,结果表明:①紫外光灯254 nm检视,斑点清晰;②喷以10%的硫酸乙醇在紫外光灯365 nm检视,斑点不明显;③喷以10%的硫酸乙醇日光下检视,斑点不明显。由此可以看出: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在紫外光灯254 nm检视方法最好。

3.2 提取时间考察 取同一批的样品(编号:0194),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分别超声处理10、20、30、40 min,取出,放冷,用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过滤,取续滤液过0.45 μm微孔滤膜,分别精密吸取10 μ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测定色谱峰面积,计算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含量,含量分别为0.6738、0.6988、1.0872、1.0880 mg/g。因此确定超声提取时间为30 min。

乳香、制乳香在现行有效标准中多以测松香酸来鉴定其有无掺伪,测定乳香药材、含乳香的中成药中的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近几年才见报道,本文建立了苏合香丸中11-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定性定量方法,方法学验证实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适用性良好,可以作为苏合香丸现行法定检验标准的有益补充。

[1]郝福,张福成,蒋晔,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苏合香丸中肉桂酸的含量[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7,4(24):147-149.

[2]赵阳,张纯,郭澄,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苏合香丸中丁香酚的含量[J].中国中药杂志,2001,3(26):175-177.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931-932.

[4]孙磊,刘丽娜,金红宇,等.制乳香、乳香的含量测定研究[J].中国药事,2010,10(24):972-974.

[5]孔静,于海云,耿桂霞,等. HPLC法测定乳香药材中11 -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含量[J].齐鲁药事,2007,27(7):403-405.

[6]徐亚,郑用琏,陈平,等.西黄丸中11 -羰基-β-乙酰乳香酸的鉴别和含量测定[J].中国药师,2014,17(6):952-954.

[7]常允平,夏广萍,韩英梅,等.HPLC法测定乳香中乙酰乳香酸类成分的含量 [J].中国医药报,2012,40(5):15-18.

猜你喜欢

乳香羰基乙酰
乳香“至粘难研”传统炮制对策比较研究
脲衍生物有机催化靛红与乙酰乙酸酯的不对称Aldol反应
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
SiO2包覆羰基铁粉及其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羰基铁吸波材料性能提升研究进展
氟苯尼考粉中非法添加乙酰甲喹的检测方法研究
气相色谱法测定电子烟烟液及气溶胶中双乙酰和乙酰丙酰
乳香,阿拉伯人抗疫的“白色黄金”
乳香如何跃升“国民香料”
不同形貌羰基铁的复合对电磁特性及吸波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