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高考语文备考摭谈

2018-03-05霍旭东

新课程·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情分析

霍旭东

摘 要:农村中学在学生素质、备考条件和信息来源上往往没有城区学校的优势,且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在备考策略上,要明确症结之所在,进行科学训练,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学情分析;备考要点;写作备考

一、关于《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乃是考试的准绳,应是教师必备的手头资料,绝不可束之高阁。另外《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也要走近学生,让学生明白其内容,一方面学生是高考主要参与者,他们理应明确之;另一方面有了《考试大纲》等,学生就在复习中有章可循,好比置身茫茫题海而有一座引航的灯塔。

二、学情分析

农村中学的高三要上好一节课,实在不容易,教师要深钻教材,遍查资料,可以说是诲人不倦地讲,孜孜以求地改,再加上小练大考,忙了个不亦乐乎,总以为有一份付出就会有一份收获,可谁知换来的却是草盛豆稀。可谓问题多多,究其原因,以下几点最为关键:

1.高三学生的“阅读危机”

这一点已引起我们的重视,农村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资料少,阅读面狭窄,且长期以来被动阅读,阅读效率低,即便少得可怜的阅读也停留在了解情节和一般内容上,缺乏深层次理解与归纳。

从阅读方法上讲,看书前没有计划,随意性极强,没有目的性。看书时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看书后不作读书笔记,不进行有意识的搜集和整理。

2.学生写作水平偏低

由于农村中学生相对于城区学生而言,生活中接触面比较狭窄,社交能力也无法与城市学生比。眼界的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的匮乏,使学生的知识容量也相应变小。于是他们的作文就出现了内容空洞化,意义拔高化。比如为了考试,许多学生就不得不进行生硬的编造。

3.书写零乱

书写在以前可能是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学生也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但现在却愈来愈显得重要,可学生的书写的确不敢恭维,潦草、零乱,字迹不清,线条密布。我们试想,高考作文好比第一次去相亲,“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再提上几个尼龙袋子,还有什么戏?这时候你说上三十遍“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也是徒劳。因为写作文的是人,但写成的作文就是“鸟”。

三、备考的几个关键

1.了解考纲,有的放矢

前几年《考试大纲》曾对考查内容进行了几处修正,关于错别字扣分的,即提醒学生要彻底消灭错别字,尤其是在作文的标题、开篇、段首和结尾等显眼处。后又增加了“准确、鲜明、生动”的表述,这说明在今后的高考中,强调了审题的准确性,强化了理解能力的考查。这不光体现在仿写题中,还体现在写作、阅读题中。

2.写作的备考

60分的作文,是语文试卷的半壁江山,举足轻重,不可等闲视之。因此,学生需要着力从题目、主旨、表达、结构和卷面这几个方面认真备考。

譬如作文的主旨就要明确,不能“千等万等不出来”,因为评卷者不是江州司马,他们可能会失去耐心。而行文结构则要求简洁,开头讲究“未成曲调先有情”,结尾讲究“回眸一笑百媚生”。一旦繁琐则头绪太多,剪不断,理还乱,评卷者只能是一头雾水。

3.模拟试卷的选用

精做题,做精题,这应当成为第三轮复习的一个重要策略。所谓精做,指不求速度,而重质量;所谓精题,是指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今年各省市的优秀模拟试卷等。通过这一环节,旨在训练学生的实战经验。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正是这个道理。

4.找规律,提高复习的效果

规律与技巧从第一轮复习开始就要抓起,有规律的找规律,一些特殊的字音、字形、字义毕竟是少量的,所以就记在错题本上,这样就避免了劳而无功。再者像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大散文阅读和写作等专题,老师应把自己讲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以及自己的做题经验加以总结,最好写成文字。在评讲习题、试卷时,尽量选择典型题目,分析命题意图,了解命题规律,预测命题趋势,指导答题步骤,提示答题技巧,这样毕竟直观一些,学生也容易接受,能够更好地掌握规律和方法,故而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培养“非智力因素”

考试过程中有很多非智力因素影响了最后的结果,而非智力因素对农村高三学生的备考、考試影响更大,如家庭经济的拮据、高考考场的陌生、个人人生观的消沉等都会带给他们消极影响。所以要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对他们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在备考复习中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挫折,学习上遇到困难不低头,受到挫折不灰心,让他们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困难,并迎难而上。

参考文献:

[1]张永成.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探讨[J].学周刊,2013(15).

[2]张山姗.浅析高考文学作品阅读命题规律及解题方法[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1).

[3]袁社玲.新课标下高考探究性试题的解答技巧[J].高中生之友,2012(23).

猜你喜欢

学情分析
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
浅谈高职数学素质教育
学情分析不准对教学质量影响的例析
学情分析: 有效教学的核心和关键
试论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设计
中职《单片机技术》课程改革浅析
《用向量讨论垂直与平行》说课稿
语文教学设计的催化剂
阅读教学目标确定的“三步走”策略
高三下学期词汇复习有效策略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