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公开课》如何做到“接天线”“引人气”?

2018-03-05虞文军朱丽芳

出版人 2017年11期
关键词:公号公开课图书

虞文军 朱丽芳

做好主题出版工作,既是出版单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体现,也是出版单位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当前主题出版工作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遇,但也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对出版社而言需要从被动响应主题出版号召,到自觉顺应时代、贴近人心、引领读者的转变。

近日,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简称《人民公开课》)靓丽的市场表现,打破了主题出版上的困局,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人民公开课》自8月正式面市以来,一个月内重印3次,发行量高达3万册,在当当、京东等网站的日销量达数百册,牢牢占据时政类图书畅销榜。新华社、光明网、中青网等十多家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学习小组”、嘹望智库、浙江发布等时政类公号连续推介和书摘连载,被列入上海书展100本推荐图书、2017“书香天府·全民阅读”推荐书目。新华社发表评论员文章《名师、公开课、治理之道:中国探索思政课新教法》,点评“这是一本系统了解中国国情、准确把握中国道路选择的入门必修书,是一部生动鲜活的思政课创新读物”。

作者权威,内容精良是基础

图书是否畅销,首先取决于作者的理论水平和学术能力。选题立项之初要做的就是遴选相关领域的一流学者,以保证书稿的权威性、可读性和独特性。《人民公开课》作者团队由北京大学李零、邓小南、潘维、李玲、杜晓勤、韩毓海,清华大学胡鞍钢、李稻葵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张宇,国防大学金一南、卢周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文木等13位教授名师组成,他们都是政经、社会、军事、文化等领域的专家,其中多位还是畅销书作家,或社交媒体上的学术“网红”。13位名师大家,汇聚一堂,以习总书记的“两创”精神为指导,以总结经验、面向未來、为中国探索长治久安之道为主题,结合各自的学术研究领域,以古论今,古今结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回答了“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我们几千年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对中国传统文明中包含的丰富的治国理政的经验教训作了深入研究,具有强烈的说服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读者奉上了一场思想的盛宴。其次,深刻的时代背景、宽广的历史视野、生动的叙述形式、明确的问题导向、深厚的思想深度,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与中国文化做出了权威解读,使得《人民公开课》拥有了成为精品力作的基本品质。

需特别指出的是,作为主题图书,能否深入读者的内心,给予正向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而要让主题图书被普通读者接受,最好是以谈细节、讲故事的方式,在润物细无声中增加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这样读者才会自发地从内心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图书的出版才真正回到初心。在本书中,各位专家以与读者谈谈心、讲讲故事的姿态来写作,运用丰富的故事细节来描述事件,不仅拉近了读者与历史之间的距离,还对历史多了一份独特的思考角度。

像金一南将军在《从“东亚病夫”到民族复兴》中提到基辛格访华时,他曾因交通管制堵在北京街头,和大家一起数过基辛格车队的数量,而且因交通管制,上班迟到。基辛格在与金一南将军的会谈中知道这一趣事后,为40多年前造成的拥堵向他郑重道歉。金一南将军感慨道:如果不是身后有强大的祖国站着,又如何会有迟到40多年的道歉。潘维教授则在《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的“四个三十年”》中提到20世纪80年代他在美国留学时,好不容易才买到中国制造的吹风机,虽然便宜,却常常用个几分钟就烧坏了,这和如今遍布世界的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形成了鲜明对比。正因为书中有这些作者的亲身经历,一个个与现在的生活颇有距离感的历史事件才能讲得如此引人人胜,让人过目难忘。

全程策划、精雕细琢是助推器

正如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裁童健所言:“《人民公开课》的编辑出版,是浙江出版人继续服务大局,发挥团队作用的一个具体的行动落实。”

由于“名家领读经典”课程内容是专家以公开课讲座形式口述实录,为了将公开课成果结晶呈现成正式的文字稿出版,必须进行再加工整理,但又不能失去每位专家的讲课风采。因此,整理出版的难度非常大,对浙江人民出版社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对此,从集团主要负责人到人民社上下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社领导亲自指挥协调,抽调骨干编辑组成项目组,采用以社领导挂帅的编辑团队形式实施全程策划参与,精编精校、精心设计,从书名、文章分篇、内容体例、章名篇名确定到版式设计、字体大小、开本选定、封面装帧、宣传营销等,与总策划人北京大学韩毓海教授反复研讨,开了无数的碰头会,从冬日飘雪的北京到夏日炎炎的杭州,历经半年的选题探讨、内容整理、书稿编写、编辑加工、精琢打磨,可谓“挖空心思、费尽心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编辑团队以浙江人务实、肯干、高效的工作作风,顺利完成了《人民公开课》的出版,赢得了专家领导的认可。

图书的封面也是精细制作的重要环节,因为良好的品相是精彩内容的延续。《人民公开课》采用浅黄底色的精装书,时尚、雅致。封面中间镂空透出红色五角星,上书烫金毛体“人民公开课”几个大字。整个封面最独特的地方是,13位作者的名字以过UV的形式镌刻其上,摸上去有立体感,看上去有光泽度。其若隐若现的效果既不会喧宾夺主,又凸显了13位名家大师的份量。封底上用了毛主席《忆秦娥·娄山关》的诗词,呼应主题。这个封面设计方案,经过了十几轮的修改,才最后选定。从图书市场的反馈来看,因设计风格独树一帜,得到读者和专家的一致认可,不负我们反复打磨付出的心血。

在图书内容的篇章设计上,最初设想过以书信的形式来引入每一篇文章,编辑团队把信都写好了,最后再三比较,感觉还是以最简朴的形式来呈现,才不会喧宾夺主。全书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示精神为指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视角出发,以中国传统治理的历史经验、中国革命的遗产、新中国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全面深化改革四个篇章作为总体框架来统领13篇文章,每个篇章都设计了简洁的辑封,而每个篇章之下的文章篇首则另起一页,放上作者的照片、姓名、所在院校以及本篇内容概要。这样的设计既庄重简洁,又能突出重点。

宣传创新,营销精准是催化剂

一部主题图书的成功不应仅仅停留在出版后的评奖、获得资助上。除了展现出精彩的内容、独具一格的表现形式和深厚的思想外,它的成功还取决于图书传播的广度与深度。由于主题图书聚焦的焦点往往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这就意味着主题图书实际上拥有着潜在的读者和购买需求。

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没有相应的营销和宣传手段,好图书也不一定有好市场。要想不让自己的图书沉人大海,能在众多时政类图书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事前做好预热,事后做好宣传推广,不打无准备之仗。此外,还要力争利用大数据掌握营销情况,紧贴热点,瞄准特定的目标主体進行营销,如此方能“沧海横流,尽显英雄本色”。为此,我们对《人民公开课》宣传推广实施了多媒融合、线上线下、立体营销。

为了加大推广力度,我们不仅制作了广告海报,用于渠道商铺货宣传用,还专门制作了五分多钟左右的宣讲视频,围绕此书内容和出版背景及价值意义,在沉浑厚重的背景音乐中,书中内容纷呈,篇章缓缓打开,每个作者一一亮相。通过出版社的微信公号推送传播,也可放在书店、机场循环播放,为此书的推广起到了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十分吸引眼球,让读者在短时间内了解到这本书的内容产生购买欲望。

除了在传统媒体上做书讯、书评宣传外,当下是微信公众号、微博大号、豆瓣小组等新媒体影响力越来越强的时代,类似学习小组、长安街读书会、嘹望智库等时政类公号都拥有百万数量级的粉丝,这与《人民公开课》的潜在读者群是相当吻合的,其宣传推广会对主题图书的发行起到量子级的催化作用。所以,我们除了自己出版社公号推送宣传外,还积极联系这些时政公号。由于作者本身的高知名度以及图书内容的精彩,很多时政类公号纷纷为《人民公开课》鼓与呼。《人民日报》“学习小组”非常罕见地直接向读者推荐此书;嘹望智库连载书中数篇文章,篇篇都有十万加的阅读量,而这些流量很多都直接转化为图书的销量。

《人民公开课》热销充分说明了,读者不是不喜欢主题图书,而是要看高水平的、易读易懂的好书。真正好的主题图书永远会受到读者的喜爱,也一定会得到市场的认可。读者的认可是对我们努力的最大嘉奖,这也让我们更加增强了实现主题出版双效统一的信心。

(本文作者虞文军为浙江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朱丽芳为浙江人民出版社财经中心主管)

猜你喜欢

公号公开课图书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拒绝“标题党”,时政类公号还能怎么拟标题?——北青报政知系列公号操作经验谈
公号界的“世纪难题”,如何破解?——以“政已阅”公号标题制作为例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