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意象视角下的历史街区解析
——以福建三坊七巷为例

2018-03-05韩洁杰王域慧刘钰

福建建筑 2018年2期
关键词:三坊七巷肌理福州

韩洁杰 王域慧 刘钰,2

(1.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3; 2.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 河南开封 475003)

0 引言

福建三坊七巷是福州历史演变的文化艺术作品,记录和承载了福州的历史,是历史文化名城福州自古演变的缩影,作为福州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亦作为福州古城发源地,在现代具有重要的保留价值,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复兴的动力所在,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的传承和保护尤为重要。如何协调现代文明与历史文脉的碰撞,发展文化体验旅游,成为三坊七巷新时期面临的重要命题。

本文以三坊七巷街区空间为研究对象,立足文化意象视角,从空间意象、物态意象和行为意象三方面解析,并基此提出三坊七巷文化传承的方向,为带动福州古城复兴提供新思路。

1 历史街区的文化意象及其构成

1.1 历史街区的文化意象

历史街区可以作为城市传统文化的见证,集中着众多文化古迹,传统街区记录着地域民族特色及历史文化,象征地域场所精神,是大众共同价值观的体现。文化意象不仅仅包括人们心口相传的历史及文脉,凯文·林奇总结了认知城市意象的5要素(路径、节点、标识、边界、区域)[1],认为这5要素是人们对一个城市认知的基础。对于福州三坊七巷的分析,具体是从文化意象中归纳的空间意象、物态意象和行为意象3个要素展开。

1.1.1空间意象

空间意象是一切事物与之相关联的网格构架。它受地域环境的制约而形成独特的意象,容易被人感知的一种意象表现。相对于现代街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感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历史街区所凝聚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给人以安全感和归属感。这种安全感源于历史街区空间的可识别性,从而对地域有着共同的记忆和精神诉求。人们的社会交往与历史空间交织在一起,产生对场所共同的创造和继承活动,而这种场所精神正是生根于传统文化的适宜土壤,基于历史空间特有的尺度。

1.1.2物态意象

物态意象是将历史已具有的形式符号凝定下来,并赋予其一定的语言特征,使之具有感性的物质外观。历史街区的物态意象,主要指由于历史积淀而客观存在的物质基础,是场所精神的物质体现,主要包括建筑风貌、建筑色彩、建筑材质、建筑形制等。建筑风貌体现着当地本土文化风俗,为了适应自然条件,结合人们不断创新的审美而形成一定时期的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基调使得建筑易于识别,展现着历史文脉的烙印,同时也反映着地域材质的使用情况。建筑形制体现着建筑的礼仪尊卑,等级制度,是历经历史演变后积淀下来的建筑语言。

1.1.3行为意象

行为意象是由当地居民的行为活动方式创造出的非物质景观与观察者精神情感共鸣、生活体验、行为方式而产生的意象。围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展开各种行为和活动,如按照活动必要类型可分为必要性行为、非必要行为和社会行为。必要性行为主要指生活中必不可少且不受其他因素限制的行为,例如上下班;非必要行为多是人为自发组织的自由行为;社会行为则是由于社会关系需要而群体发生的行为,例如祭拜寺庙、举办庙会等。

2 福建三坊七巷文化意象研究综述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被称为中国城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亦有“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誉。三坊七巷是福建省福州市至今保存最完整、最著名的坊巷,是福州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最重要标志之一。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6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加一条街[2]。

福州古城的发展,在建造民居建筑的过程中保留了里坊制的肌理,并在百年的发展中统一了基本的建筑色彩和形制,坐北朝南与南街垂直共延伸了7条巷子,这便是“七巷”的由来。而后又在南后街西侧建立坊巷,逐渐演变为今天的三坊,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三坊七巷平面示意图

三坊分别为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衣锦坊是“三坊”中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以前称之为通潮巷,因此处曾经水网密布,据说福州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流入巷子的沟渠。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文儒坊是“三坊”中的第二坊,此坊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4字于石上。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3]。

七巷最北面的一巷是杨桥巷,现如今已被开辟为城市道路。杨桥巷旧称登俊坊,因通往杨桥而命名。由北向南第二巷为郎官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郎官巷。第三巷塔巷由于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而命名。黄巷在塔巷之南,与衣锦坊东西而连。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与文儒坊相对,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宫巷在安民巷之南,东西两端分别与八一七北路和南后街相接。吉庇巷俗称“吉避巷”,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3]。

3 历史街区福建三坊七巷文化意象解析

3.1 三坊七巷空间意象范畴

3.1.1肌理

肌理是一个城市在形成过程中展现出的自然形态,主要是由城市街道和房屋围合而成的空间肌理,如同辨别人的指纹一般,不同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信仰而形成不同肌理,这些或收或放的弹性空间,便有着自己独特的空间。历史文化街区的肌理则更加富有美感,小体量建筑与人性化尺度的街道组合,形成别致而浑然天成的空间肌理,这些肌理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与文化活动,在人为肌理十分规则的大城市中显得越发突出与珍贵。

三坊七巷的肌理是里坊制度的延续,里坊制(坊市分离制度)是中国传统的城市空间规划理念,最早发端于春秋时期,至汉朝确立成型。里坊制把全城分割为若干封闭的“里”(“里”在北魏以后称为“坊”)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中。“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坊市分离,以便于城市管理[3]。

三坊七巷的保护与修复延续了里坊制的传统。在三坊七巷中,“市”即为中轴南后街和南部的安泰河沿线,是主要的商业区域,其余商业则布局于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3条大坊内,而7条巷则基本没有,保持了幽巷深宅的风貌。严复、沈葆桢、林聪彝、冰心、陈衍等名人曾居住于坊巷中(图2),即“里”或“坊”的空间,南后街沿街两侧则不存在民居[3]。 规划者尊重并延续了城市传统空间脉络,对文物保护建筑有机地进行更新,合理开发,营造出地方独有的特色,在满足游客的基础上,也极大开发出地方潜力。

图2 陈衍故居

3.1.2边界与区域布局

边界作为空间界定,可分为内部边界和外部边界。街区外部边界与外部地块进行衔接,以道路景观及建筑立面共同构成边界,而内部边界可起到区分地块功能的作用。三坊七巷中三坊对七巷的格局由南后街连接而成,形成了西疏东密的肌理,三坊片区相对于七巷片区而言更加整体,多为名流聚居的私宅、祠堂或是园林,更加有空间隐秘性。而七巷则以其灵活布置的街道,一排排院落民居建筑吸引人流连忘返。外部边界主要界定了空间秩序的主次,作为现代城市中遗存的保留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三坊七巷的外部边界是面对现代街道的门面和文化界面,因此具有“外呼内应”的作用,对于历史与现代界面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外部界面既应该展现街区内部文化魅力,也可尝试以现代元素的方式呈现。三坊七巷占地38.35 hm2,整体布局呈“丰”型,如图3所示。三坊七巷整个区域内部保持协调,同时控制周边地块开发强度,从风貌、高度、色彩方面与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相协调。

图3 整体鸟瞰

3.1.3节点与标识

节点和标识往往是人流集散的广场或景观节点。三坊七巷中的3坊均有各自牌坊作为连接南后街的节点标示,这些标示对于街区中的人们有指明方向的作用。三坊七巷不同于有明确景观节点的其他景区,街区内以体验当地居民的街巷生活为主,街巷就作为串联大小景点的介质,景点就分散在各个大大小小的宅院内,任何民居内部都可能成为人们欣赏的一部分,任何人们的日常行为也是外来游客体验的一部分。因此,三坊七巷的保护,不仅仅是对建筑形式等物质层面的保护,更难得的是传承当地居民的文化行为,有选择地保护历史街区,如图4所示。

图4 南后街街景

3.2 福建三坊七巷物态意象范畴

三坊七巷的建筑以众多颇具特色的古民居为主体,还有从属于住宅的亭台楼榭等园林建筑、宗教殿堂庙宇、宗族乡党活动的祠堂馆舍和公共娱乐活动场所及商店等。其传统民居建筑单元的主入口主要朝向坊巷,总体呈南北向平面布局。每个居住建筑单元相邻接的墙体共用一道封火墙。它们与青灰色的小青瓦屋顶、白粉墙、青石板铺就的巷道共同构成了 “三坊七巷”传统街区建筑格局。总体布局上看似凌乱,其实其中的空间组合、巷道布局、天井空间等的虚实、明暗、咬合衔接如同生长的参天大树,是一种有机的、生态的结构, 是“三坊七巷”独有的空间特色。

三坊七巷古建筑的主要风貌体现于多进式院落、青瓦白墙、石板深巷和各种雕刻精美的建筑饰物。传统民居空间组织对称布局,从室外空间进入狭窄的门头房室内空间,到由四周以开放式敞廊围合成的天井空间,经过屏风门的转折进入到以同样的空间处理手法的后厅、中天井、敞廊空间,至此形成第一 “进”的空间组织序列,以此类推,“进”空间序列得以展开[4]。富家豪宅由门、院落、庭园及其他附属建筑组成,一般是门、院落安排在一条轴线上,庭园及其他附属建筑安排在轴线一侧。正座厅堂是院落的主建筑,面阔通常为三开间或五开间甚至七开间,进深通常用五柱、七柱,双坡顶,两侧山墙依屋顶高低砌成弧形或马鞍形。房屋结构主要考虑适合福州地区炎热、多雨。前廊后堂,即建筑物前部留出一间廊位,用于通风、纳凉和遮雨,将明间用屏门隔为前后厅,前厅作为接待和公共活动场所,后厅则是祭祀祖先的所在。

从建筑空间的处理来看,三坊七巷的建筑普遍具有“高大、宽敞、开阔、开放”的特点,尤其是在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比北方的厅堂明显高、大、宽,与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极富变化的空间格局。

院落与院落之间均设院墙,以利于防火和防盗。院落中亦有双层楼房,上下正间均用作厅堂,楼上堂前布置栏杆或美人靠。楼房一般位于院落最后面,正座的后天井是楼房的前天井。豪宅民居大院中一般都会设置庭园,即“花厅”。三坊七巷民居豪宅中的花厅一般设置在住宅轴线另一侧。花厅中建置一座厅堂或双层楼房,四周种植花草,挖水造山,在池塘和假山间配置亭台楼阁或水榭。花厅、鱼池、假山、亭台楼阁、小桥和水榭设计典雅,玲珑有致。

步入三坊七巷古建筑的院内,随处可见墙壁上的精美壁画,壁画的内容多反映主人的生活情趣与理想抱负。灰雕与壁画使三坊七巷的白墙青瓦更加突出其淡雅、稳重的特色,体现了闽都文化的内涵[4],如图5所示。

图5 塔巷

3.3 福建三坊七巷行为意象范畴

3.3.1街区商铺

三坊七巷保留有许多百年老字号,这些传统老店继承了历史文化街区百年来的商业文化行为艺术,并且原汁原味地记载了当时的人文风俗和业态范畴,比如米家船裱褙店、聚成堂书坊、春伦轩茶馆、顺鑫当铺、盈盛号等百年老字号,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前的油纸伞小摊等。这些行为意象作为历史街区文化传承的精髓,也是当代创新产业的立足点,基于传统建筑风格,传统商业氛围与历史建筑相得益彰,所烘托的“闽都风韵”也就多了些民俗和文化的味道,坊巷的休闲、游憩、寻访、观光等功能得以更好地体现[5]。

3.3.2文化记忆延续

漫步三坊七巷,体验文化意象。街区内有三坊七巷邮局、二梅书屋、聚成堂书坊、中瑞南华影城等,

文化保护建筑大多为博物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三坊七巷保护修复成果展、周哲文艺术馆、南后街展览馆、福州雕刻艺术馆、福州漆艺博物馆和福州华侨文化展示中心等文化场馆遍布坊巷间,共同组成了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标志聚落。这些场馆所代表的历史印迹,亦是建筑之外的坊巷精华与文脉所在。百年街肆的里坊遗址、历史风貌的建筑部落、闽都风韵的名人故居融合其中,实现了古城中心的文化再生和业态发展,助力该片区演化为福州新的城市文化与商业核心[5]。

4 文化意象传承总结

4.1 空间意象传承

延续保留原有肌理的同时,应与周边现代城市肌理有机结合起来,使得过渡适宜。区域布局中,应把三坊七巷街区作为首要保护区域,在周围边界临近处应设置明显的边界标志,明确历史街区保护界面。街区节点应做到内外开放,功能均衡。

4.2 物态意象传承

建筑是固态的空间语言,人们在古建筑中徜徉时,便能感受到地方文化的凝固,与历史进行对话。对建筑的传承,要遵循有机更新,修旧如旧的原则,切勿一昧拆除。同时,需控制周边建筑高度,遵循D/H最佳尺度感。

4.3 行为意象传承

人与人的交往是街区空间的重要活动,特别对于非必要性休闲活动场所的给予,是街区活跃的前提,尊重街区文化的发展,才能给街区带来活力。

福建三坊七巷历史街区对于整个福州古城的复兴有非常积极的带动作用,在保护的过程中注重空间意象、物态意象和行为意象3方面的保护,发扬文化创新精神,有温度地传承历史文化街区文脉。

[1]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城市建筑文化系列[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4):37-60.

[2] 闫晨.福州三坊七巷外部空间的地域性文化特征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

[3] 沈漩.福州“三坊七巷”的前世今生[J].民主,2011(03):38-41.

[4] 吴之闽.三坊七巷古民居的建筑特色[N].福州晚报, 2015-04-02.

[5] 闫祥青,从福州三坊七巷看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规划,中国旅游报[N].2017-01-24.

图片来源:

图1-图5:国家地理中文网

图3:搜狐拍摄

猜你喜欢

三坊七巷肌理福州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寻味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