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某铜钼矿选矿试验研究

2018-03-05王忠锋

中国钼业 2018年1期
关键词:乙酸钠钼矿巯基

王忠锋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洛阳 471500)

0 引 言

钼属于一种稀有金属,由于其良好的润滑性能、高强度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特性和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常被广泛地应用于冶金、电气、化工、农业、环保和国防等重要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种重要的储备原料和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1-3]。目前,我国钼矿资源的利用将逐渐转向综合开发利用低品位钼矿和多金属复杂型钼矿石,选别难度增大。如何提高金属综合利用率和精矿产品质量,是今后选矿研究和发展的方向[4-6]。

河南某铜钼矿是一个10 000 t/d处理量的选厂,是一个以钼、铜为主的大型选厂,该矿矿石储量大,可选性较好,生产中先生产出铜钼混合精矿,然后进行铜钼分离,得到钼精矿[7]。由于氰化钠毒性大,现在选厂很少采用,目前生产中进行铜钼分离的抑制剂是硫化钠,但生产中用量偏大,抑制效果不稳定,钼精矿中含铜在0.4%左右,为二类钼精矿。为此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提高铜钼分离的效果,降低钼精矿中的含铜量[8-9]。

采用常规选矿工艺流程对磨矿细度、捕收剂类型及用量的优化及采用新型巯基乙酸钠作为抑制剂的应用,可获得很好的选矿指标[10-12]。

1 矿石性质

该矿矿石性质比较简单,金属矿物有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磁黄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蛇纹石、橄榄石、方解石等,黄铜矿一般与黄铁矿、辉钼矿等呈浸染状态存在,辉钼矿常被黄铁矿等包裹,与其他硫化矿共生紧密[13-14],其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见表1。

表1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 %

2 实验研究

2.1 磨矿细度试验

目的矿物充分单体解离是矿石进行有效分选的先决条件,为此先进行磨矿细度条件试验。试验流程及条件如图1,试验结果见图2。

图1 磨矿细度试验流程图

图2 磨矿细度对钼回收率的影响1-Cu品位;2-Cu回收率;3-Mo品位;4-Mo回收率

从磨矿细度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磨矿细度的提高,浮选回收率先提高后降低,当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时达最大值,此时再提高磨矿细度,出现了过磨,导致选矿指标降低,所以实验室确定采用磨矿细度为-200目含量占70%。

2.2 捕收剂黄药用量试验

为了提高铜钼混合精矿的回收率,在粗选时添加黄药作为铜的捕收剂[15],对该矿石进行了捕收剂黄药用量试验,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丁黄药用量的增加,浮选的回收率是先提高后降低,当丁黄药用量达到17g/t时,选矿指标最高,确定实验室浮选药剂的用量为丁黄药17 g/t。

2.3 捕收剂煤油用量试验

辉钼矿的常见捕收剂为烃油类捕收剂[16],实验室采用煤油作为该矿的捕收剂,对该矿石进行了捕收剂煤油用量试验,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4。

图3 丁黄药用量对钼回收率的影响1-Cu品位;2-Cu回收率;3-Mo品位;4-Mo回收率

图4 煤油用量对钼回收率的影响1-Cu品位;2-Cu回收率;3-Mo品位;4-Mo回收率

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煤油用量的增加,浮选的回收率是先提高后降低,确定实验室浮选药剂的用量为煤油70 g/t。

2.4 精选抑制剂用量试验

对于粗选得到的铜钼混合精矿,添加巯基乙酸钠作为铜抑制剂进行分离试验,试验流程见图5,试验结果见表2。

巯基乙酸钠,抑制效果好、用量少、污染小、选择性高。巯基乙酸钠,在德兴铜矿进行了工业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抑制剂效果。

图5 精选抑制剂用量试验流程图

改性巯基乙酸钠用量/(g·t-1)产物名称产率/%品位/%回收率/%CuMoCuMo400(300+50+50)钼精矿0.160.8934.28962.7472.22精尾12.570.350.123717.314.18精尾20.891.460.426325.015.78精尾30.523.341.624833.4311.12中矿1.240.420.015010.030.41尾矿94.620.00630.005111.476.29原矿100.000.05200.0760100.00100.00600(400+100+100)钼精矿0.110.2154.26540.4374.20精尾12.030.120.10234.582.58精尾20.821.220.385418.813.93精尾30.973.571.085865.1013.09中矿1.520.00840.01100.240.21尾矿94.550.00610.005110.845.99原矿100.000.05320.0805100.00100.00800(500+200+100)钼精矿0.100.1653.21530.3771.41精尾11.820.200.11636.082.84精尾20.761.460.546218.535.57精尾31.033.780.965365.0313.34中矿0.950.00710.00410.110.05尾矿95.340.00620.00539.876.78原矿100.000.06000.0775100.00100.00

图6 改性巯基乙酸钠用量对钼精矿指标的影响

通过试验,改性巯基乙酸钠用量在600 g/t的条件下,分离效果基本达到目标要求。继续加大抑制剂的用量,钼精矿的回收率有所下降,选择改性巯基乙酸钠的用量为600 g/t。

2.5 闭路流程试验

为了验证药剂在现场使用的效果,在实验室进行了浮选的闭路试验,试验流程见图7,试验结果见表3。

图7 铜钼分离闭路流程图

产物名称产率/%品位/%回收率/%MoCuMoCu精矿0.1054.18240.2794.740.50尾矿99.900.00430.065.2699.50原矿100.000.08160.06100.00100.00

表4 2017年1~7月份车间精矿产品指标统计表

由表6实验数据可知,通过铜钼分离闭路试验得到的钼精矿品位为54.182 4%,回收率为94.74%,含铜品位0.27%。与表4的生产统计数据相比,钼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有所上升,精矿杂质铜品位显著下降。

3 结 论

(1)巯基乙酸钠是一种优良的铜钼分离的抑制剂,对黄铜矿、黄铁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2)精选添加600 g/t巯基乙酸钠,钼精矿中含铜量为0.27%,达到了一类钼精矿的标准。

(3)巯基乙酸钠是一种无毒药剂,成分稳定,可以长期储存使用,可以在矿山大量推广。

[1] 马 晶,张文钲,李枢本.钼矿选矿[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8:63-64.

[2] 林春元,程秀俭.钼矿选矿与深加工(第1版)[M]. 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1-3.

[3] 戴新宇,周少珍.我国钼矿石资源特点及其选矿技术进展[J].矿产综合利用,2010(6):28-32.

[4] 李 琳,吕宪俊,栗 鹏.钼矿选矿工艺发展现状[J].中国矿业,2012(2): 99-107.

[4] 芮宗瑶.中国斑岩铜(钼)矿床[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4:151-159.

[6] 李军年.提高难选铜钼矿石选矿回收率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1999(3):9-12.

[7] 刘子龙,杨洪英,佟琳琳.内蒙古大型铜钼矿铜钼分离试验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13(1):30-33.

[8] 甄春红.内蒙古某低品位斑岩型铜钼矿石浮选试验[J].金属矿山,2013(11):81-87.

[9] 李玉敏,岳 辉.内蒙古某铜钼矿石选矿试验研究[J].有色矿冶,2010(3): 25-27,52.

[10] 王志平,王金玲,吴桂叶,等.新型铜抑制剂 BK511 用于某矿铜钼分离浮选的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工程,2015(1):46-57.

[11] 郑锡联.新型抑制剂在铜钼分离中的试验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2.

[12] 杨江海.巯基乙酸钠代替氰化钠选钼生产实践[J].中国钼业,1998,22(1):30-33.

[13] 俞 娟,杨洪英,周长志,等.某难选铜钼混合矿分离浮选试验研究[J].有色金属(选矿部分),2008(6):6-54.

[14] 吴双桥.某低品位难选斑岩型铜钼矿铜钼分离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1.

[15] 周 峰,孙春宝,刘洪均,等.某低品位铜钼矿低碱度浮选工艺研究[J].金属矿山, 2011(3): 80-83.

[16] 见百熙.浮选药剂[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1:401.

猜你喜欢

乙酸钠钼矿巯基
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处理用乙酸钠含量的研究
专利名称:一种钼矿和钨矿的联合冶炼工艺
巯基功能化二氧化硅吸附Hg(Ⅱ)的研究进展
浅析涞源县大黄峪钼矿成矿远景
硫氨酯法合成巯基乙酸钠在铜钼分离中的运用
巯基-烯点击反应介导的生物传感研究进展
四种防霉剂及其复配对黄曲霉菌抑制效果的研究
全球十大钼矿
GC-MS法与HPLC法测定化妆品中巯基乙酸的方法比对
基于波形特征的露天钼矿微震事件的识别分析——以卓资山钼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