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与绩效水平的关系研究

2018-03-03姚晋兰

商业经济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跨国公司

姚晋兰

内容摘要:由于中国属于后发展型国家,本土企业国际化进程起步晚,跨国经营经验和管理手段都很薄弱,现在又处在一个信息社会、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如果不能较快适应市场需求,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将会很快被淘汰。因此,从在华跨国公司供应链延伸的路径中摸清规律,加以借鉴,帮助本土企业更好的制定国际化战略,并对延伸供应链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供应链延伸 跨国公司 绩效水平

引言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分工的深化,跨国公司加快了进入中国的步伐。为了降低成本和更快的响应市场需求,跨国公司必然要进行在华本地供应链的构建、组织和运作。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在实施全球化战略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将经营活动延伸到了世界各地。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根据各国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供应链各环节的“片段化”和重新布局,对整个价值创造体系进行优化重构,将供应链上部分或全部的价值活动逐渐从其本土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跨国经营中的供应链延伸。然而目前涉及将供应链延伸与企业绩效水平进行研究的文献非常少,国内外理论界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于供应链的片段化活动对某个绩效水平指标的影响等。因此,本文立足于在华跨国公司构建供应链的宏观背景,试图来探究跨国公司在華供应链延伸的路径和环节,找到它们延伸供应链的共同特点或者相异之处,并对延伸供应链与企业绩效关系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探索本土企业国际化的道路。

延伸供应链与企业绩效概述

(一)延伸供应链与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

通过对国外学者们对延伸供应链的研究进行梳理,延伸供应链与企业绩效水平的作用机理可以很清楚的呈现出来。Kevin(2002)从延伸供应链的结构要素出发,将组成延伸供应链的两大要素划分为信息技术与一体化战略活动,并对这两大要素指标进行衡量,得出延伸供应链上信息技术的使用与一体化活动能有效的帮助企业在预测、计划、执行与信息方面进行扩散,进而对供应链的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后来的学者们包括Lori S. Cook(2011)、Mark Johnson(2011)、Jacques H. Trienekens(2013)等则均是通过对延伸供应链上的不同延伸活动的衡量与研究得出延伸供应链上的某项活动对企业的某种或几种财务指标产生的影响。

具有代表性的是学者Lori S. Cook、Daniel R. Heiser和Kaushik Sengupta(2011)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究六大供应链延伸的活动(信息系统建设、采购系统、分销系统、研发系统、本地供应商长期合作)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学者们构建了自变量(供应链不同活动)、因变量(企业绩效)与调节变量(企业扮演的不同角色)之间的理论模型并提出假设。文中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形式对六大指标进行了测量,研究结果表明,并非所有的供应链活动对供应链上不同位置的企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例如,信息系统的建立对生产商和服务提供商的绩效影响作用是大不相同的。因此,企业在布局各自的供应链之前应该结合自己在整条供应链的角色和定位有选择性的实施,这样才会对企业绩效产生积极的作用。

依照本文的定义,供应链延伸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供应链核心企业从供应链某个具备比较优势的环节开始,沿着上下游延续拓展出其他相关环节,最终形成一条覆盖更长更多价值创造环节的供应链的过程。从供应链延伸的两种方式来看,横向延伸主要是依靠收购兼并等手段,不会对供应链的既有长度与环节带来变化,而纵向延伸才会对供应链产生不同环节的改变与完善,因此,本文只对供应链的纵向延伸程度进行测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强生、安利、丰田、宝马等众多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后,并不满足单纯出口销售的模式,而是逐渐布局于完善本地供应链,实施本地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建立本地生产基地降低生产成本与劳动成本,研发基地的转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研发成本,更提高了整条供应链的创新能力,物流的拓展更是在企业的库存水平、周转率、顾客满意度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无论是从文献的研究角度、理论基础,还是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现状来看,供应链的延伸与企业的绩效水平必然存在某种联系,两者之间的作用机理是不容忽视的。

(二)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的延伸程度测量

目前国内外学者还没有对供应链的延伸程度进行测量,全部都是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供应链延伸进行案例分析,毕竟要从采购、生产、销售、研发、物流、信息这六个环节去搜集各个环节的数据可操作性不强,如果使用问卷调查就要分别设计出这六个环节的量表,也没有可以参照的量表,信度和效度更是不得而知,因此问卷设计的难度也非常大。所以,既然跨国性指数与供应链的纵向延伸本质一致,可以借鉴跨国性指数的衡量方法,跨国性指数=(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员数/总雇员数)/3×100%,借助这一指标,本文将数据全部换成中国地区的数据,得到跨国公司在中国地区的国际化程度,也就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各项活动的经营强度,以此来表征跨国公司在中国供应链的纵向延伸程度,即:

供应链的纵向延伸程度=(中国区资产/总资产+中国区销售额/总销售额+中国区雇员数/总雇员数)/3× 100% (1)

需要注意的是,供应链延伸是一个渐近性、不断变化的指标,它的延伸程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由较低程度到较高程度的改变,因此,本文将搜集2008年、2011年与2014年每隔三年的数据,以此更加准确的测量出跨国公司在中国供应链延伸的阶段性程度的不同变化。

本文将定量研究跨国公司供应链延伸的程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机理,因此有必要对企业绩效做一个清晰的界定,为此对有关企业绩效评估方法的文献进行了整理。

对于企业绩效的衡量,一般可以分为客观绩效和主观绩效两个方面,客观绩效以企业的财务指标为基础,例如销售利润率、资产回报率、毛利率等;主观绩效则包括顾客满意度、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等主观性指标。而在财务指标中,绝大多数文献均采用销售利润率(ROS)作为最终衡量标准。通过上文中延伸供应链与企业绩效水平的作用机理来看,供应链在延伸过程中不同环节的活动会对企业的某项财务指标产生作用,进而影响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对跨国公司而言,最直观且直接的影响就是销售额与利润水平的变动,所以,本文在选取衡量企业绩效水平的指标时,又鉴于各个跨国公司财务报表数据的可得性,将选择绝大多数文献中使用的财务指标销售利润率(ROS)来衡量企业的绩效水平,并以之作为后续统计分析的因变量。endprint

跨国公司供应链延伸程度与企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一)计算结果分析

数据来源。由于供应链的延伸程度的测量方法借鉴于跨国性指数TNI的计算方法,涉及到跨国公司在中国地区的资产、雇员、销售额等数据,因此本文将选用各个公司公布的年度报告与年度财务报表作为数据来源。根据笔者目前可获得的数据来源,本文将选取30个典型样本企业对其2008年、2011年、2014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相应的,企业绩效水平的指标则选取各公司财务报表中的税后净利与销售额进行计算。

2008年、2011年、2014年供应链延伸程度与绩效水平的比较。2008、2011、2014年截取30个样本跨国公司的供应链延伸程度与绩效水平的数值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供应链延伸程度方面,从表1可以看出,2014年相较于2008、2011年,30个跨国公司整体上绝大部分都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约为1~3倍。之所以选取2008、2011、2014年每隔三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是因为前文笔者对30个跨国公司发展历程的案例中归纳发现,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后,2008年前后完成了供应链上游从采购-生产-销售的延伸,而下游研发-物流-信息环节的延伸则在三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2011年左右也相继布局实现,从2011年到2014年是整条供应链延伸达到供应链的一体化的成果阶段。所以笔者从时间节点将供应链延伸分为三大阶段,如表2所示。

(二)计量结果分析

以供应链延伸与企业绩效水平的作用机理为理论基础,在对2008年、2011年、2014年30个跨国公司供应链延伸程度和其绩效水平分别进行测度的基础上,本小节将对两者的关系展开定量分析。定量分析将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是30个跨国公司2008年、2011年供应链延伸与绩效水平的相关性分析;二是30个典型跨国公司2008年、2011年和2014年供应链延伸程度与绩效水平均值的相关性分析。

2008年、2011年供应链延伸程度与绩效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运用统计软件对30个典型跨国公司2008年、2011年的两个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计量结果显示,2008年、2011年30个跨国公司供应链延伸程度与绩效水平的相关性较高,P值0.000远小于显著性水平0.01,且相关系数高达0.894、0.809,如表3,表4所示。

2008、2011、2014年供应链延伸程度与绩效水平均值的相关性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在30个典型跨国公司中,虽然有些跨国公司供应链延伸的均值与绩效水平(销售回报率ROS)的对应排名出现了小幅偏差,但总体来看基本趋于一致,其中,供应链延伸程度均值排在前五位的阿斯利康、百威英博、安赛乐米塔尔、雀巢与ABB有限公司,其ROS的整体排名也在前五名。从数值上分析,当供应链延伸程度均值处于初级阶段即40%以上时,反映绩效水平的ROS数值在10%左右;而当供应链延伸程度均值处于中高级阶段60%以上时,ROS均值数值上升至20%左右,上升幅度达到近两倍,两者变化趋势遥相呼应。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跨国公司在中国供应链延伸程度和其绩效水平呈现较强的相关性,下面将用计量软件进一步验证两者的关系。

运用SPSS软件对30个跨国公司两个指标的均值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p值0.000﹤显著性水平0.01,这说明跨国公司供应链延伸的程度与绩效水平存在显著的线性相關性,相关系数高达0.875。

本章节首先分别对59个在华跨国公司2014年供应链延伸程度、30个跨国公司2008年、2011年、2014年供应链延伸程度和其绩效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接着,结合已测度的数据,对两者的相关性展开了实证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是2014年59个在华跨国公司2014年供应链延伸程度和绩效水平的相关性分析;二是30个跨国公司2008年、2011年、2014年供应链延伸程度和其绩效水平均值的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跨国公司在我国的供应链延伸程度与其绩效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关系。这个结论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对于想要走出国门,发展国际化战略的本土企业而言,可以通过供应链的延伸与完善进一步促进企业绩效水平的提高。

结论与对策

(一)研究结论

本文使用修正的国际化指数计算方法对供应链延伸程度进行了测度,结合进入中国59个典型跨国公司财务报表中的税后净利与销售额进行计算并最终展开了实证测度。在基于对上述两个指标的实证测度之上,分别对59个在华跨国公司2014年供应链延伸程度、30个跨国公司2008年、2011年、2014年供应链延伸程度和其绩效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并对两者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计量结果表明供应链延伸的程度与企业绩效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最后从供应链延伸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促进我国本土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一是国际化战略与本土化战略并进,向上向下全面延伸供应链;二是上游产、供、销的本地化先行,供应链的其他环节逐步延伸;三是物流、信息系统的本地化不可忽视,成为延伸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四是通过收购兼并国外企业纵向延伸供应链,扩大品牌效应;五是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努力向供应链中高端延伸。

(二)对策启示

国际化战略与本土化战略并进。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历程中,无论是向上延伸供应链至采购、制造的本土化,还是向下延伸供应链至分销售后的本土化,其实质都是一个全方位融入东道国市场的过程。当前,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国际化战略成为不少优秀企业的战略首选,大家摩拳擦掌,纷纷寻找进入国际市场的渠道。“进入”固然重要,但企业更要关注进入之后如何立足,如何融合?这当然离不开本土化战略。本土化的实质是进入公司将采购、生产、研发、营销和管理等各经营活动全方位融入到东道国的过程,也是一个将母国企业文化根植融合于东道国市场的过程。本土化战略有利于降低海外驻派员工和跨国经营的巨额成本,又可以增加当地市场的就业机会,减少本土市场对外来资本的抵触。因此,我国企业要成功走出去,国际化战略和本地化战略必须并进并重。endprint

猜你喜欢

跨国公司
以跨国公司为载体提升城市国际交往功能
我国跨国公司现状及发展研究
跨国公司人力资源本土化策略研究
跨国公司回任人员知识转移过程研究
外派人员、沟通满意度与知识转移能力——基于在华跨国公司的实证研究
谈跨国公司知识资本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股权分散情况下跨国公司参与者的行为策略分析
跨国公司缘何败走美页岩气市场
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
Transnational com panies encouraged to set up R&D centers in Shang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