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信息和风险态度对蔬菜种植户生产决策的影响

2018-03-03宋雨河

中国蔬菜 2018年2期
关键词:态度规模决策

宋雨河

(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北京 100125)

随着我国市场开放度不断提高,农户经济行为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户面对的不确定性也越来越多,其生产决策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农户作出生产决策越来越受到市场价格波动、市场信息的影响。理论上,农户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影响着农产品的供给,进而影响农产品的价格,再加上我国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特点,大量小规模农户的生产决策容易造成生产的“一窝蜂上”、“一窝蜂下”的局面,引起市场上农产品总量的大幅变动,造成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农户在生产经营中日趋面临多样、复杂的生产经营风险,在风险环境下农户对风险的认知、风险态度等都在发生变化,农户风险偏好对其生产行为的影响也越来越强烈(陈新建,2017)。探讨农户对市场信息的反应程度、对风险的态度对于更好地了解农户生产决策行为过程,进而引导农户生产调整决策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我国已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现有农户行为分析的前提假设主要是“市场价格影响着农户的生产决策”。但事实上,我国的小农是不是真正的独立决策者有待验证。农户独立决策是有条件的,现有的农户生产决策不是农户独立决策,而是妥协的、被迫的相同决策(杨志武和钟甫宁,2011)。胡豹(2004)认为农户在面对市场进行生产决策时,其行为是理性的,他们的行为表现为有条件的利润最大化。李岳云等(1999)研究了不同农户的生产经营行为,不同规模农户在种植业决策上存在着决策行为的差异,其中小规模农户从众行为明显;中规模农户的经营行为受政府影响较大;大规模农户决策依据市场预测。大量研究表明,农户的风险偏好会对其农业生产和投入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发展中国家的农户通常都是风险厌恶者(侯麟科 等,2014)。农户在生产和生活消费中力图回避各种风险,这主要是由于贫困地区农户的抗风险成本高昂(丁士军和陈传波,2001)。文长存等(2017)的研究表明,西瓜种植户的决策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户的风险态度,农户风险偏好水平越高,扩大种植的可能性越高。侯麟科等(2014)研究了农户风险偏好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户的风险厌恶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和新技术的应用,风险规避型农户倾向于采用低风险农作物品种。

本文运用蔬菜种植户调研数据,对农户在蔬菜种植过程的风险决策行为、农户对市场价格信息的反应等行为进行详细分析,并实证分析市场信息、风险态度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进而深入、全面了解农户的生产决策行为。本文数据来自于我国蔬菜种植大省山东、河北果菜类蔬菜种植户入户调研数据。调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在山东省的3个县级市9个村获取了237份样本,在河北省的3个县8个村获取了190份样本,共计427份蔬菜种植户样本。经数据检查、筛选,有效样本为418份,样本有效率达到97.89%。

1 农户对市场价格信息的反应

从表1可以看出,67.89%的农户经常关注蔬菜市场价格、行情等信息,说明农户对蔬菜价格信息的关注程度比较高。关于农户对价格信息的运用,调研重点关注了农户依据哪个价格做出生产决策。36.84%的农户表示他们在生产决策中并不参考价格信息,而是随意种植。在参考价格信息作决策的农户当中,33.68%的农户依据上茬蔬菜的价格作为参考,21.05%的农户重点关注种菜时的价格,仅有8.42%的农户根据预测价格作出决策。直接使用上茬价格作为本茬蔬菜种植的依据可能会不准确,只参考种菜时的价格容易造成决策调整滞后,因此从农户对价格信息的关注程度和运用情况来看,农户并不是不关注市场价格信息,但能否运用好价格信息、用对价格信息并作出判断值得进一步思考。

表1 农户对蔬菜价格信息的关注程度及运用情况

除了调查农户对价格信息的关注情况以外,还重点访问了被调查农户在最近一次蔬菜价格较大幅度上涨(或下降)的时候,是否预料到涨价(或跌价);若预计到,对种植规模做出怎样的调整。从表2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户对蔬菜价格的走势没有预判的能力,即便有农户预测了价格走势,但由于耕地、大棚等的限制,没能及时做出决策调整;少数农户在预测到价格行情时,会在品种之间做出调整,多种行情好、价格高的品种。

表2 农户对最近一次价格波动的判断及反应

2 农户蔬菜种植风险决策行为

2.1 农户的风险态度

风险态度对农户的生产经营决策尤其是农户风险认知与应对有重要的影响。经济学中,一般将风险态度分为3类:风险规避(不喜欢不确定性)、风险中立(没有强烈的反应)和风险偏好(喜爱不确定性)。风险态度不同,对同样大小的风险损失,其认知可能有很大差异(胡宜挺和蒲佐毅,2011)。

笔者访问了农户“假设种植规模可以任意改变,当农资价格和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已知蔬菜价格明年可能会翻一番,也可能会跌一半,那么您的选择是什么”,用选项“缩小种植规模”、“维持种植规模”和“扩大种植规模”分别代表风险规避、风险中立和风险偏好3种不同的风险态度。

总体来看,被调查农户比较保守,73.68%的农户选择了维持种植规模,既不扩大也不缩小。当问及原因时,很多农户抱着“认命”、“看运气”的态度,觉得“蔬菜价格总是有涨有跌,也就不管了”。对比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的风险态度,种植规模在1 334 m2以下的农户是典型的保守主义,风险态度以中立、规避为主,其中选择维持种植规模的农户占到88.10%,7.14%的农户选择缩小种植规模来规避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仅4.76%的农户会扩大种植规模来赌一把价格上涨带来的收益。种植规模在1 334~2 668 m2的农户依然以风险中立为主,但比例下降了不少。随着农户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的风险态度也呈现出不同的情况,种植规模在2 668 m2以上的农户相对更偏好风险,其中75.00%的农户会选择扩大种植规模来享受风险带来的收益(表 3)。

从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的风险态度可以看出,农户的风险态度与其种菜的规模有一定的关系。规模较大的农户,在资金、能力等方面也更充足,相对小规模农户既有冒险的资本又能够承受风险带来的损失。但从样本总体来看,农户还是以风险中立的态度为主,比较保守,这也是我国小农户的重要特点。

表3 不同种植规模农户的风险态度

2.2 农户对风险的认知

农户对风险的认知行为包括农户对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来源的认知以及农户对风险的规避意识、行为等等。农户生产过程中面临最主要的是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具体分析如下。

2.2.1 农户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面临的生产风险 农户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面临的生产风险主要有气象灾害、病虫害、灌溉条件、种植技术、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以及政策变动等。从调查结果来看,气象灾害是农户生产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说明自然风险导致的产量波动是农户农业生产面临最普遍的风险。被调查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是大风,大风容易造成棚膜破损进而影响到大棚内蔬菜的生长。其次,病虫害给农户带来的风险也较大,尤其是蔬菜生长过程中虫害较严重,20.26%的农户认为病虫害是最主要的生产风险。15.43%的农户认为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农户种菜过程中生产资料的投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生产效益,是他们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风险。还有7.72%的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认为好的品种是提高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而缺乏优质的品种和种植技术是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较大约束和风险。

2.2.2 农户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面临的市场风险 随着农产品市场化的推进和深入,农产品市场波动对农户生产经营影响越来越大。调研发现,61.67%的农户认为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是经营风险的主要来源,市场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农户投资决策的难度以及收益的不稳定。14.58%的农户认为市场供求变化对他们作出生产决策有很大影响。市场供求不稳定很大程度是由于农户缺乏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导致农产品供给出现“忽上忽下”,进而影响蔬菜价格和农户的收益。目前,运输问题不是被调查地区农户面临的主要风险,政策变动等因素归类于其他风险来源,对农户的生产经营风险影响不大。

2.2.3 农户对风险的规避 农户对风险来源有一定的认知,但从和农户的谈话中了解到,农户对于风险的规避并没有很好的措施。当问及他们所认为的理想的规避农业风险的方式时,农户的观点较为分散(表4)。16.89%的农户认为如果可以收集到更多可靠有用的市场信息,有助于他们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16.44%的农户认为通过合同方式生产、销售,参与订单农业可以有效地保证其销路以及销售价格,不至于面临滞销或蔬菜价格大跌的风险,是比较稳妥的保证收益的方法。14.16%的农户认为增加种植品种,实行多元化的经营,可以有效地分散单一品种价格波动或产量波动带来收益上的损失。此外,提高种植技术、采用新品种、购买农业保险、参加合作社或专业协会等也是农户认为理想的规避风险方式。但在被调查的农户中,只有4户参加了蔬菜保险,很多农户对农业保险没有认知,可见农业保险在帮助农户规避农业风险方面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表4 农户理想的规避农业风险方式

3 实证分析

基于以上对农户风险决策行为和对市场信息反应的描述性分析,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对影响农户蔬菜种植决策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关注农户的风险态度和农户对市场信息的运用对于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

3.1 变量选取

本部分模型中的决策变量(因变量)为“规模调整”。调查问卷中问到“请回忆一下过去几年中的蔬菜种植面积”,用现在与初始种菜那年蔬菜种植规模的变化代表农户蔬菜种植规模调整行为。将现在与初始种菜那年蔬菜种植面积相减,若差为正,决策变量取值为3,即扩大规模;若差为0,取值为2,即规模不变;若差为负,则取值为1,即缩小规模。模型自变量的选择主要包括决策者个人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风险变量、市场信息变量以及是否参加合作社变量等,具体变量的选取和说明见表5。

表5 模型变量选取及说明

3.2 模型结果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风险态度”变量对农户种植规模调整有正向的5%水平上的显著影响,意味着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对其做出种植规模调整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系数为0.372,说明越偏好风险的农户越倾向于扩大种植规模,这和文长存等(2017)的研究结论一致。风险爱好者敢于冒险,愿意冒险以获取价格风险带来的额外收益;而风险中立者和风险规避者比较保守,担心风险会给其带来损失,往往选择维持已有的种植规模甚至缩小种植规模来规避蔬菜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风险认知”变量没有通过模型检验。结合对农户风险认知的描述性统计来看,农户对于规避农业风险的方式并没有一个合理、统一的认知,即便农户对价格风险有一定认知,也不一定能够影响其决策,其作出的决策还和决策者风险态度等有关。

“价格信息关注度”变量未达到显著水平,从样本统计结果来看,农户对价格信息的关注程度较高,但结合农户对最近一次价格大幅波动的判断及反应来看,大部分农户没能预料到价格波动,即便是预料到价格波动的农户,也很少有做出规模调整的。因此,变量“价格信息关注度”不显著也较为合理。

“决策调整的价格信息依据”在5%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系数为0.594,说明该变量对农户种植规模调整有正向的影响。能够使用预期价格信息做出生产规模决策调整的农户倾向于扩大种植规模,而不使用预期价格信息作为决策调整依据的农户往往倾向于维持或者缩小种植规模。这可能是由于决策者在进行生产决策时,形成了预期价格并使用,说明决策者有理性判断蔬菜价格行情、走势的意识和态度。而近年来,蔬菜价格行情总体走势良好,因此利用预期价格作为判断依据的农户对蔬菜产业行情做出更为合理的判断,扩大了种植规模。

“合作社”变量对农户蔬菜种植规模调整产生了积极显著的影响,在5%显著水平下通过了检验,意味着参加合作社的农户更容易扩大蔬菜种植规模,而没有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往往比较倾向于维持规模不变或缩小规模。虽然被调查样本中参加蔬菜合作社的比例不是很高,但仍有10.92%的农户受到合作社给予的市场信息方面的帮助,合作社给农户提供市场信息方面的指导,供农户种植规模调整做参考,有利于农户进行种植规模调整。

此外,决策者家庭特征也对生产决策在1%水平上有显著影响,尤其对于需要精耕细作的蔬菜产业来说,劳动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家庭从事蔬菜种植的劳动力越多,越容易扩大种植规模;外出务工的劳动力越少,越倾向于扩大生产。

4 结论及建议

以山东、河北果菜类蔬菜种植户为例,对农户在蔬菜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决策行为、农户对市场价格信息的反应及种植规模调整等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① 在农户生产经营面向市场的今天,农户需要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引导来了解市场,以减少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增强决策可行性,降低生产经营盲目性。农户对蔬菜价格信息的关注程度比较高,但是对价格信息的运用不到位,大部分农户不知道如何运用信息指导生产实践,反映了农户目前获取信息、运用信息以及利用信息做出决策的能力有限。

② 蔬菜种植户对风险有一定的认知,气象灾害、病虫害和生产资料投入问题是农户种菜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的生产风险,蔬菜价格波动是农户面临的最大的市场风险。农户总体上比较保守,风险态度总体上是风险中立或风险规避,在调整种植规模的行为上也比较保守。农户在规避农业经营风险的认知上比较欠缺,规避农业风险的方式也有限。

③ 农户蔬菜种植规模的调整受决策者价格风险态度、决策者使用预期价格的情况、农户参与合作社、家庭从事蔬菜种植劳动力、外出务工劳动力以及决策者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影响因素中,影响农户蔬菜种植规模调整的最关键、最稳定的变量是决策者的风险态度以及预期价格在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农户风险态度对生存决策有显著影响,风险偏好水平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扩大种植规模,能够使用预期价格信息做出生产规模决策调整的农户越倾向于扩大规模。合作社对农户蔬菜种植规模调整有重要影响,劳动力因素是农户蔬菜种植规模调整的客观限制因素,对农户能否调整规模起到重要作用。

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建议:

① 强化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加强对农户合理利用价格信息的引导。一方面,加强对农产品市场价格的监测和预警,通过电视、网络、短信、微信等多渠道加大为农户提供真实、准确市场信息和行情走势预测分析,为农户做出生产决策提供尽可能的信息服务;另一方面,发挥合作社、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在信息人才培训、信息传播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农户运用信息,提升运用市场信息指导生产实践的能力。

② 积极发展农业保险,规避农业经营风险。农户对风险的认知和态度呼吁我国农业保险的创新和发展,建立合理的农业保险制度、创新农业保险产品,有助于帮助农户合理规避农业经营风险。另外,提高农民对保险的认知度和投保意识,正确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保险,让农民切实享受到农业保险带给他们的保障。

③ 提高农户自身素质,增强农户决策能力。针对目前农户自身最欠缺、影响农户生产经营最直接的素质进行精准培训。比如通过宣传媒介、农业学校等培训,提高农户对信息的认知、分析和使用能力,增加农户经营管理能力、市场经营意识、市场信息分析能力以及市场需求预测与应变能力等,进而增强农户决策能力,从而减少农户的盲目生产决策行为。

陈新建.2017.感知风险、风险规避与农户风险偏好异质性——基于对广东适度规模果农风险偏好的测度检验.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9(3):85-97.

丁士军,陈传波.2001.农户风险处理策略分析.农业现代化研究,22(6):346-349.

侯麟科,仇焕广,白军飞,徐志刚.2014.农户风险偏好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农业技术经济,(5):21-29.

胡豹.2004.农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决策行为研究——基于浙江、江苏两省的实证〔博士论文〕.杭州:浙江大学.

胡宜挺,蒲佐毅.2011.新疆种植业农户风险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3):1-6.

李岳云,蓝海涛,方晓军.1999.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经营行为的研究.中国农村观察,(4):43-44.

文长存,孙玉竹,吴敬学.2017.农户禀赋、风险偏好对农户西瓜生产决策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北方园艺,(2):196-201.

杨志武,钟甫宁.2011.农户生产决策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9):209-211.

猜你喜欢

态度规模决策
科学创新人才的适度规模培养
为可持续决策提供依据
决策为什么失误了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规模之殇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Mentor Grpahics宣布推出规模可达15BG的Veloce Strato平台
态度决定一切
严控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