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马铃薯市场形势分析及2018年前景展望

2018-03-03周向阳韩书庆吴建寨

中国蔬菜 2018年2期
关键词:主食淀粉马铃薯

周向阳 张 晶 彭 华 韩书庆 吴建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服务技术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发展,先后提出“马铃薯主食化战略”,出台《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发布《马铃薯加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文件。在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马铃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那么2017年马铃薯市场运行有什么新的特点?未来发展趋势如何?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哪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的论述既有助于准确把握马铃薯市场供需形势,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又可以有效引导市场预期,为相关市场主体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1 2017年马铃薯市场形势回顾

2017 年,对马铃薯市场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马铃薯市场波动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特征,可概括为春薯价格同比下跌幅度大、总体价格水平低、波动异常等3个显著特点。

1.1 薯价波动异于往年

图1 2017年1~12月马铃薯月度批发价格走势

2017 年马铃薯市场价格延续了常年先涨后跌再涨的走势(图1)。据农业部监测,月度批发均价从1月的2.48元·kg-1上涨至2月的2.54元·kg-1,随后持续下跌至7月的1.74元·kg-1,经历了5个月下跌之后又连续上涨至12月的1.96元·kg-1。总的来看,2017年薯价具有春薯价格同比下跌幅度大、总体价格水平低、波动异常三大特点。

1.1.1 春薯价格同比下跌幅度大 2017年马铃薯市场形势最显著的特点就是4~6月的春薯价格大跌(图2)。据农业部监测,2017年4、5、6月马铃薯市场批发均价同比分别下跌28.1%、32.0%、24.7%,跌幅之大实属历史罕见。其中,6月马铃薯批发均价仅为1.88元·kg-1,为2010年之后8年以来的同期最低值。据实地调研,马铃薯地头价格跌幅更大。例如山东枣庄、泰安、济宁、潍坊等地6月上旬的马铃薯地头批发价为1.0~1.2元·kg-1,同比跌幅超过50%;贵州毕节、六盘水、遵义等地6月中旬马铃薯地头批发价为0.8~1.0元·kg-1,同比跌幅超过40%。马铃薯种植户普遍反映,春薯价格已经临近甚至跌破了成本价。

图2 2016年和2017年马铃薯月度批发价格走势

1.1.2 总体价格水平低 2017年马铃薯批发均价2.12元·kg-1,为近5年来最低,明显低于2013年的2.43元·kg-1和2016年的2.39元·kg-1(表1)。

表1 2013~2017年马铃薯批发均价

1.1.3 波动异常 按照往年马铃薯价格波动规律:1~5月表现为上涨趋势,6月之后开始下跌,持续下跌至10月,然后11月开始上涨。但是2017年却一反常态,从3月开始马铃薯价格就进入了下行区间,而在8月开始上涨,下跌和上涨的拐点均比往年提前了3个月(图3)。

1.2 2017年马铃薯市场形势分析

图3 2011~2016年马铃薯月度均价和2017年月度价格

1.2.1 供给增加和需求低迷导致上半年薯价同比偏低 2017年春薯价格同比大幅下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2016年薯价高企导致2017年种植面积增加。2016年上半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蔬菜阶段性供应短缺,马铃薯市场需求猛增,春薯价格达到8年来最高,刺激薯农2017年纷纷扩大种植面积。据估计,2017年上半年山东、云南、贵州等春薯主产区马铃薯种植面积同比增加5%~10%;河南、安徽、湖北、江苏等非主产区同比增加30%左右;二是菜价低迷导致2017年马铃薯消费需求减少。马铃薯主要为鲜食菜用,2017年上半年菜价低位运行,对马铃薯的消费替代效应明显,导致马铃薯消费需求减少。尤其是2017年3月,蔬菜价格大幅下跌,部分地区(云南昆明、河南杞县、陕西咸阳、广东清远等)甚至发生蔬菜滞销卖难,明显拉低了马铃薯市场需求,造成2017年上半年薯价下跌拐点从往年的6月提前至3月。

1.2.2 窖存增加和秋薯减产导致下半年薯价提前回涨 2017年下半年马铃薯价格回涨拐点从往年的11月提前至8月,主要是由于窖存增加和秋薯减产导致市场供给减少:一是窖存增加导致市场供应减少。2017年马铃薯总体价格水平处于近5年来低位,部分产区薯价甚至低于生产成本价,薯农销售积极性大大降低,进而选择屯薯入库,待价高再售。同时,由于薯价低迷,存储投资成本明显减少,投资风险大大降低,也激发了存储商的投资热情。随着窖存数量的增加,市场供给量明显减少。据了解,2017年马铃薯窖存数量显著高于2016年。例如山东的窖存数量同比增加30.9%,入库量达到近4年的最高值。二是秋薯产量同比降低。2017年上半年,我国马铃薯市场价格出现了从3月至7月连续5个月的下跌,春薯价格大幅度低于2016年同期水平,内蒙古、甘肃、宁夏、黑龙江等秋薯产区薯农的生产积极性明显降低,秋薯种植面积下降。调度数据显示,2017年内蒙古马铃薯种植面积同比减少了3.4万hm2(51万亩),甘肃马铃薯种植面积同比减少了0.73万hm2(11万亩)。虽然2017年马铃薯单产水平比2016年高,但是种植面积减少的幅度更大,导致秋薯产量同比降低。

1.2.3 出口同比增加、进口同比减少 2017年我国马铃薯总体价格水平较低,使得国际竞争力提高,出口优势进一步增强,进口数量同比减少。2017年1~11月我国马铃薯累计出口量、出口额分别为48.52万t、2.8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加22.7%、20.1%;鲜薯或冷藏的马铃薯(种用除外)是我国主要出口种类,出口量、出口额分别占总出口量、总出口额的90%和80%;我国马铃薯出口市场相对集中,主要出口越南、马来西亚、日本、俄罗斯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其中越南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出口市场,占总出口额的30%。

2017年1 ~11 月我国马铃薯累计进口量、进口额分别为11.60万t、1.41亿美元,同比分别减少14.8%、14.2%;制作或保藏的冷冻马铃薯是我国主要进口种类,进口量、额均占总进口量、总进口额的90%;马铃薯进口来源地也比较集中,主要为美国、加拿大、比利时等国家,其中美国是我国最大的马铃薯进口来源国,约占总进口额的70%。

2 2018年马铃薯市场走势预测

在价格走势上,目前甘肃、内蒙古、宁夏、黑龙江等北方一作区秋薯采收完毕,2017年度马铃薯产新基本结束,生产数量不再大幅增加。2017年12月至2018年前期,库存薯将成为市场供应主体,马铃薯价格将继续上涨;2018年春季至秋季,随着马铃薯产新季节来临,市场供应大量增加,薯价将季节性回落;2018年产新季节结束之后,马铃薯市场价格将再次上涨。预计2018年马铃薯市场价格仍然延续“涨-跌-涨”的“N”形走势。“春节”前后马铃薯价格将继续上涨,但由于本年度春薯和秋薯库存数量同比偏大,市场供应仍然充足,因此在不发生大面积持续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薯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2018 年马铃薯市场形势总体情况:根据以往规律,在经过2016年大涨和2017年大跌之后,马铃薯生产将进一步优化调整,预计2018年薯价出现平年的可能性较大,出现大起大落情况可能性不大。

3 值得关注的问题

目前,我国马铃薯产业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生产和加工环节脱节、主食化进程滞后、加工废弃物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

3.1 基础设施薄弱,“靠天收”情况仍然普遍

自然灾害天气造成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不稳定,一直是制约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2016年产季,我国马铃薯主产区自然灾害频发,宁夏、甘肃等西北产区持续干旱,影响马铃薯出苗;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产区秋季遭遇高于常年同期1~4倍的强降雨天气,引起很多马铃薯块茎腐烂。2017年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内蒙古马铃薯中部主产区普遍出现高温干旱天气,旱地马铃薯受灾较重,产量损失达到30%以上。究其根源,在于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薄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很多马铃薯主产区位于西南和西北山区,耕地坡度大且分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更大,绝大部分地区缺乏灌溉条件,农业生产基本“靠天收”。

3.2 生产和加工脱节,“薯农卖难”“企业买难”同时存在

在山东、宁夏、黑龙江等地调研发现,我国马铃薯生产和加工环节脱节问题突出,作为供给方的薯农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不好卖”,而作为需求方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反映最多的问题是“不好买”。究其根源,在于薯农的生产与企业的需求不匹配。薯农种植的品种往往是“大路货”,种植专用加工型品种的少,远未满足企业需求。例如,北大荒马铃薯集团原本设计5万t的淀粉生产能力,但实际仅有2万t的淀粉产量,主要原因就是原料不足。集团所在地黑龙江省克山县缺乏淀粉含量高的专用加工型品种,常规种植的品种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实际上,类似的“产加脱节”问题在全国普遍存在。

3.3 主食化进程滞后,制约产业稳步发展

自从实施主食化战略以来,我国马铃薯主食化产业开发稳步推进,取得显著成效,然而由于各方面客观条件的限制,主食化开发进程仍显滞后。生产方面,主食化加工专用品种缺乏,目前种植的仅有青薯9号、庄薯3号、大西洋等少数几个品种,且种植面积小,主食化产品开发原料不足,无法满足加工需求;加工方面,主食化产品加工需要添加马铃薯全粉,然而目前我国马铃薯全粉加工企业较少,无法满足加工企业的需要;销售方面,马铃薯营养丰富,富含优质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和木质素等。然而由于马铃薯营养知识的公众普及尚需时日,人们食用马铃薯的意识不强,马铃薯主食化产品销售数量仍然偏小,消费需求有待进一步激发。

3.4 加工废弃物污染严重,绿色发展任重道远

淀粉加工是推动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然而,马铃薯加工废弃物污染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马铃薯淀粉加工排水含有丰富的小粒淀粉、蛋白质、纤维、低聚糖、氨基酸、有机酸和无机盐,其COD值高达30~60 g·L-1,直接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和水域富营养化,如果用于农田直接灌溉,则因微生物发酵造成烧苗等引起作物减产或绝收。马铃薯淀粉加工污染问题严重,环保处理成本非常高昂。2015年以来我国实施了号称史上最严厉的环保政策,2017年宁夏、吉林、黑龙江、甘肃、内蒙古等马铃薯主产区很多淀粉加工企业被迫关停,不仅削弱了马铃薯加工能力,也加大了当地薯农的售薯压力。

4 有关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建议政府强化宏观政策引导、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马铃薯主食产品和产业开发、鼓励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马铃薯产业稳定发展。

4.1 强化宏观政策引导

2017 年春薯价格大幅下跌,全国多地出现不同程度的马铃薯滞销卖难,表明我国马铃薯阶段性供过于求的局面日趋明显。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引导马铃薯产业有序发展。一是各地政府要做好马铃薯发展总体规划,依靠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马铃薯产业,避免盲目跟风。二是农业部要抓紧建立马铃薯全产业链监测体系,做好供需形势会商分析,分春秋两季发布马铃薯供需平衡表,在关键农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薯农理性开展生产。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是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稳定的重要保障。各地政府一是要加快实施丘陵地区土地平整项目和“坡改梯”工程,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成一批旱涝保收的马铃薯生产基地。二是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鼓励采取地膜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栽培措施,继续实施“窖水蓄流节灌工程”,开展雨水集蓄建设项目,积极开发雨水资源,缓解缺水瓶颈。三是研制推广马铃薯种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机械,尤其是适合山台地操作的机械设备,提高马铃薯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4.3 开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线,马铃薯产业也亟须改善供给体系,调减一般化品种,调增专用型品种,调优中高档品种,打造品牌产品,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一是要引导农户种植优质品种,实现优质优价。二是鼓励农户种植适合主食化加工、淀粉加工、休闲食品加工的专用品种,满足加工需要;同时引导农户种植彩色、迷你型等特色品种,满足特色化市场需求。三是各地政府应加强马铃薯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制定评价体系,规范生产标准,设立准入门槛,打造一批特色明显、辨识度高、美誉度高的马铃薯区域公用品牌。

4.4 加快马铃薯主食产品和产业开发

一是加快主食化专用品种选育推广。积极引进、选育和推广适宜主食加工的马铃薯品种,建设主食化专用品种标准化种植基地。二是提高主食化产品加工能力。扶持企业开展马铃薯全粉生产,满足主食化产品加工需要;加大对企业生产马铃薯主食产品的补贴力度。三是加强主食化产品宣传推广。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图书等大力宣传马铃薯营养价值,引导人们养成食用马铃薯的习惯。

4.5 鼓励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一是鼓励企业应用马铃薯淀粉废水回收提取技术,对从马铃薯淀粉分离汁水中提取蛋白、小颗粒淀粉和细纤维的加工企业提供财政补贴。二是继续开展加工废水、汁水还田利用试点工作。实践证明,这项工作既可解决淀粉加工废水排放难题,又能提高农产品品质,是协调产业发展和环保压力的重要突破口。三是加大薯渣饲料化利用。鼓励企业开展薯渣饲料化利用,提升马铃薯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猜你喜欢

主食淀粉马铃薯
从人工合成淀粉说开去
聪明吃主食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晚餐该不该吃主食?
一顿没有“主食”的晚餐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作用及其产品开发
定边马铃薯
宝贝爱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