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2018-03-01魏小莉

新一代 2017年24期
关键词:对分课堂讲授高中历史

魏小莉

摘 要:随着课改和高考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课堂已然要求学生能够学会主动地学习,并且充分调动和发挥其学习主动性,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提出对分课堂,其主张通过讲授、内化吸收、讨论三个环节,增强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笔者认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践是有优势的。

关键词:对分课堂;高中历史教学

对分课堂是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不同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本土化的有中国教育特色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课堂新模式,力求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点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之中,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学吸引力,更好满足当下素质教育体现的一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要求。

一、對分课堂模式的内涵

“对分课堂”是复旦大学心理学教授张学新针对当前高校教师授课以讲授为主,大学生在课堂玩手机、发呆,对教学内容不闻不问,学生自主性无法充分发挥等主要问题而提出来的一个课堂改革策略,其核心理念是分配课堂的一半时间供教师讲授,另一半时间给学生讨论,将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的时间错开,让学生在课后自主安排学习,进行个性化的内化吸收,并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目前许多大学都在实施对分课堂,实践案例表明,“对分课堂”适合高校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高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西北农村高中的历史教学,相较于十年前已然有了质的提升,譬如教师对教学的过程设计都尽善尽美、驾轻就熟,课堂上任课教师对知识的讲解、习题试题的讲解细致透彻、游刃有余。但是究其本质透视俯察,目下的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却仍然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诸如教学主体犹以讲授法为主,给学生灌输过多知识,课堂预设性和生成性严重失衡;又如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消极应付的学习状态。而多种教学弊端的影响之下,以致在教育均衡发展尚未全面衔接义务制教育和高考应试体制的教育薄弱地域,出现了学生戏玩手机、课堂发呆、对教学内容不闻不问、不研学问和不思进取的现象。

三、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优势

笔者从2015年学习了对分课堂后,就为它独特的“亮闪闪”“考考你”“帮帮我”环节所吸引。开始在教学中实践对分课堂,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诸多优势,如果细密梳理的话,应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在对分课堂中,“讲授”这个环节老师帮助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构建知识框架,形成时空观念。“吸收内化”这个环节,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使学生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培养解析史料能力。“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用“说”“议”等参与形式分析,评判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人物,解说历史现象,培养历史解释能力。通过老师讲授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发个人的聪明才智,明白做人处事的道理。通过内化吸收,形成个性化的看法、价值观念,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形成多元的历史价值观。

(二)弥补教材教材不足

高中历史教材编写简单是按照专题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只有基本线索和事件梗概缺乏详细资料、内容深奥缺乏趣味性,抽象理论多,现成的结论多。容量大,隐形知识多,教材内容跳跃性大,历史发展的线索被弱化,造成知识的孤立和零散。这样的教材使得历史课难度大,趣味性低,学生主观上很难参与。对分课堂强调讲授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刚好弥补教材的不足。

(三)转变教师角色,减轻老师负担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对分课堂中,老师的角色由主导者变成了引导者,老师只用一半的时间讲授历史线索,构建历史知识框架,在讲课时间上就减少了,减轻教师工作量,提升教师能力。另一半的时间老师主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师生及生生互动,让学生积极自主参与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前半节课老师讲授,是课堂的主体,后半节课老师引导学生,成为引导者。所以对分课堂真正实现了老师角色的转换。

(四)提高了学生参与度

在对分课堂中,老师讲授只用一半的时间,这符合中学生注意力维持在20分钟的规律,当学生知道老师只讲授重难点,知识框架时,他们会自觉倾听,及时记好笔记,这就是学生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和态度,小组讨论中,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思考,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给了每个学生同样的表现机会,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全员参与,体现课堂参与的广度,学生发言中,有些展示亮闪闪,有些出题考考你,有些提出帮帮我,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特别是学生敢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体现了学生课堂参与的深度。

对分课堂保留了传统历史课老师教授的这一精华,保证了历史传授的准确性,有效性,系统性。老师的角色由主导者变成了引导者,转变教师角色,减轻老师负担。学生完成“亮考帮”,弥补教材教材不足。学生展示“亮考帮”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也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了历史核心素养。这就是对分课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2]朱品文,对分课堂实施的五部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4):117-118.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分课堂讲授高中历史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浅谈信息化平台背景下“对分课堂”的教学意义及思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影史课程中的应用
外国文学史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