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18-02-28殷玮倩杨宗学刘梦颖刘纯姣

求知导刊 2018年31期
关键词:培训模式考核方式

殷玮倩 杨宗学 刘梦颖 刘纯姣

摘 要:近几年来,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频发,高校迫切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的建设。心理委员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如何更妥当地使之经过培训发挥作用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课题试图构建出一套更合理、更完善的关于高校心理委员培训的模式。文章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为例,通过对现行心理委员培训方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期探索出一种全新且优化的心理委员培训模式,为创新心理委员培训方式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委员;培训模式;考核方式

一、心理委员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筛选标准缺乏系统性

心理委员作为班级学生的一分子,他们更加能够深入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也更容易发现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隐患。心理委员是心理健康的传播者、心理辅导理念的正确树立者以及心理治疗的有力执行者。但事实上经过自荐、面试、培训、考核等一系列严格标准下产生的心理委员占队伍的总体比例非常小,各个班级的心理委员产生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是学生自荐,有的是辅导员推荐,还有的是专职教师挑选,甚至出现了有些学生为了追求班委加分而成为心理委员的现象。正是因为这种差异,心理委员的素质很难保证,进而影响到对他们的培训。

(二)专业培训缺乏长效性

由于高校对学生心理方面的了解并不全面,配置的教学资源相对缺乏,使得心理委员的培训周期时长欠缺,也就造成心理委员培训的效果与作用由于缺乏持续性和系统性而不能达到显著的效果。而有时教师没有从心理委员的班级所在的情况出发,而只是一味地灌输心理治疗的理论和特点,导致只是对汤不对药,不能很好地解决实际的问题。

(三)培训方式缺乏多样性

高校心理委员的培训多数只有线下面授的单一方式。而且,在培训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缺乏互动,心理委员在培训的过程中很难投入其中,记住所学知识并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

(四)考核方式缺乏规范性

心理委员培训的效果需要考核的约束和检验。然而,最初选出的心理委员往往只经过初期的岗位辅导和专业培训,缺乏后期指导和考核。

(五)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缺乏动态性

(1)普通培训方式是通过灌输收集的案例来达到培训效果。但是实际情况下讲述案例的效率低,心理委员学习的知识是零散、浮于表面的,所以会出现部分心理委员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非案例讲述的心理问题而束手无策的现象。

(2)培训过程中理论大于实践,而不是理论与实践协同并济。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过于强调层面上的问题,对于心理委员只是讲述理论化知识,但是并没有教给他们遇到问题如何解决的思维模式。在讲解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时,只是单纯地去讲一些概念等,而不能提供给心理委员一种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思路,这会让心理委员这个职位虚有其表。

高质量发展的心理委员培训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与实际要相结合,需要根据实践的深入、认识的升华而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完善。

二、心理委员培训的方案设计

(一)多重选拔机制相结合,科学选择培训对象

合适的培训对象是整个计划成功的基础。因此,培训对象的选择应符合如下选拔机制:

(1)选拔对象为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全体心理委员和热爱心理知识的学生。

(2)参加的所有学生需要进行一场心理小测验。心理教师根据专业心理知识和测试结果对报名学生进行筛选,通过者进入复试环节。

(3)面试环节中,邀请学校心理教师作为面试评委。设置各种心理问题,根据学生现场问答表现筛选出最终参与学生。

(4)参与学生可以采取自荐或者学院教师推荐的方式为自己加分。

除此之外,因为参与培训学生不仅要自己习得心理知识,还要肩负宣传的责任,因此我们对参与培训的学生有着如下要求:生活中积极乐观,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态度;最好具备一定的心理知识基础,可以为他人提供简单的心理咨询;有责任心、耐心,做事有始有终,能将心理宣传坚持到底。

以上就是我们选择心理培训对象的机制和原则,只有愿意积极参与、甘于奉献的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本次高校心理委员培训的意义。

(二)结合学校特色,拓宽培训维度

在之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曾举办过多种形式的心理培训,但是结果都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成员参与度不高、效果不显著。尽管培训可以依托不同形式,心理委员可以选择更多的课程,但是心理委员对心理知识内容的兴趣不高,对知识的遗忘速度较快,导致整体效果不佳。

基于这种情况,学校应该拓宽培训的广度,不仅将传播的心理知识局限于基础知识,而是加入更加具有学校特色、更加实用的课程培训。基于以上两点,我们开展了以学校金融特色为主体,更加实用、更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心理知识为内容的培训。就培训深度而言,以职场心理学、消费心理学、情绪管理学等三个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心理知识为主题,开展了为期一学期的心理委员培训,希望通过心理委员的传播,为日后大学生的就业以及职场心理素质的调整奠定一定的基础。此外,我们沿用了往届部分课程形式,并作出拓展,以“情景剧教学法”“心理剧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等教学形式,开展充实又精彩的活动。

(三)确定培训目的,安排培训课程

1.培训目的

(1)提高心理委员的个人能力与团体素质。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心理委员能够通过不同的培训方式,对涉及金融方面的心理学有系統性、全面性的了解,是进行学校心理委员培训的基本目的。进一步深化对金融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不仅拓宽了心理委员的知识面,增加了对心理学知识多角度的了解,同时也提高心理委员辅导学生心理时的专业性。此外,此次的培训课程旨在培养心理委员的观察能力、情绪调节以及对咨询者隐私保护意识这三个方面的专业素养,希望充分利用心理委员这一渠道,搭建起心理协会与在校每位学生的坚固桥梁,切身帮助高校内每个学生解决心理相关问题,帮助他们拥有更美好的大学生活。心理委员经历过培训课程后,相信今后可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心理问题,并且能准确判断心理问题严重者的大致情况,予以上报。

(2)拓展大学生对心理学的认知程度。在以金融学与心理学交互学科为方向的众多培训课程中,大学生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心理学,而不仅仅囿于大众所认为的基础的心理知识。因此,我们为心理委员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发挥所学、提高工作能力的场所,也配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来解答疑惑,进而让大学生明白,心理学不单单包括简单、片面的心理知识,相反,心理学的涉猎范围其实非常广泛。

2.培训课程

(1)制度学习。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大学新生来说,很多人是第一次接触到心理委员这个职务,对心理委员的职责并不熟悉。只有当选人了解、喜爱心理学,才能够保证心理委员具体工作的开展能够取得实效。因此,各学院各班级要在心理委员竞选之前为大家阐述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设立心理委员职位的意义、心理委员的职责以及选择心理委员的要求,让更多学生有意识、自觉地参与到竞选之中,保证心理委员团体的质量。

(2)技巧学习。为加强心理委员在培训过程所获知识的实用性,即理论实践更加完美地契合,此次拟采用“案例法”“剧目法”等方式,结合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财经专业特色,从投资者心理、消费者心理、情绪管理、金融人才人际关系、金融人才职场胜任力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技巧强化。

a.通过第一阶段制度学习,心理委员对心理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认知。我们心理协会与专业教师和学生沟通讨论以及查询相关资料,并借鉴世界范围内高校心理委员培训优秀模式,将整个培训分为五大板块共九个课时。

b.以“案例教学法”“情景剧教学法”“心理剧教学法”为重要依托,逐步展开课程实践。在心理委员的培训前期可以教授大量的理论知识,在学生大概了解理论知识后,再与现实逐步联系起来,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实际情况往往伴随着很多突发情况,对于一些经常发生的经典案例可以设立现实场景,引导心理委员进入情景,尽可能让其身临其境去解决实际问题;对于突发性的问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心理理论知识的基础下琢磨出新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案。培训过程中可以选择比较轻快的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中。

c.通过宣传的方式使学生可以自发地组织、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可以相互之间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当学生对心理学有了理论化、系统化的认知后,就需要寻找并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校内心理委员和组织成员采取行动进行实际操作,以便于达到后期心理委员及其组织成员可以自发地组织活动,将学校的各类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联系起来。也可在校园大型庆典中,将心理健康的宣传推广纳入其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大战”,从而让校内的学生更加重视心理健康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实现心理教育的广泛传播。

(3)结业考核。为考察心理委员是否达到标准化培训成果,培训期满可针对培训相关内容采取开放式提问以及笔试稽核。根据心理委员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的出席情况、考核成绩、心理测试报告等多维度考虑,对成绩优异的“心理委员”颁发证书,并聘任为学校推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参与者。考核本质上是一种过程管理,而不是仅仅对结果的考核。它是将中长期的目标分解成年度、季度、月度形式。建立完善的考核不仅能够促使心理委员不断学习新事物、新案例,也能够调动其积极性,激励其高效且负责任地向校内学生传播相关心理健康知识,更及时地发现、更好地帮助校内出现心理状况的学生。在每学年结束前,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与心理协会联合展开行动,对心理委员的工作进行评估。并且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

三、实践过程问题剖析

(一)存在问题

1.时间安排不合理

因为心理委员培训范围涉及全校每个班的心理委员,所以在心理委员培训的时间安排上会是一件困难的事,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心理委员有不同的课程安排,在课余时间也会有私人安排,所以在时间上会发生冲突,这就造成了培训课程会有人缺席,也会影响到心理委员的心情和积极性,不利于培训的开展。

2.培训前期准备不充分

由于项目组成员人数的限制,在进行活动前期准备时,对培训内容的准备应该更精彩,这样才能更吸引心理委员的注意力;并且在培训前期准备工作中,设备没有提前调试,没有把所有的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小组中没有明确的分工,容易导致培训时手忙脚乱、出现差错。前期准备工作的匮乏、制度的不完善、心理委员签到不严格都会使培训成果达不到预期效果。

3.课程效果不明显

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巨大的连锁反应。整个培训系统的预期效果是达到让心理委员以身作则,在广泛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培养每位心理委员的职责荣誉感和忠诚度,让其深感自己身担重任,从而更好地为班级心理健康的推进做出贡献。但是在课程进程中,发现有些心理委员不能很好地参与进来,不能有效地融合进来,甚至有的学生忽略了心理委员在校园中的重要性,使课程的推进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应对方法

1.协调时间,加强签到签退机制

培训课程安排在学校自由活动的周三下午,尽可能地照顾到绝大部分同学的时间安排,避开上课时间。但是由于周三下午课外活动比较多,使得某些班级的心理委员不容易协调时间,鉴于此,应该加强签到签退机制,做到严格的管理,不疏漏,不放水,严格要求,尽可能激勵心理委员们参与到课程培训中来。

2.丰富培训形式内容、扩大团队规模

在进行心理委员培训时,除了常见的直接传授知识的形式,此次增加试点的实践活动形式应该得到推广与丰富,特别是开展让心理委员亲自动手模拟场景的教学形式。培训的内容也可以多涉及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甚至交互学科等,还可以多使用通俗、幽默的语言来增加心理委员对课程的兴趣和理解程度。由于项目组的成员人数限制,应该依托大学生心理协会等平台,扩大团队规模,这样可以在人员召集和活动调度上增加效率。

3.建立激励机制

为了提高出勤率和参与度,我们将建立奖励机制,在展开课程的同时,加入适当的游戏环节调节气氛,提高课程的趣味性,让心理委员更乐于参与进来,更好地理解他们这个职位的责任。同时,对课堂表现活跃以及在最后的结业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委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促使心理委员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课程培训中来。

四、项目不足和反思

设立“心理委员”是基于“朋辈辅导”理论开展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心理委员培训模式从筛选、考核、激励等多方面进行关卡设置,环环相扣,会对最终培训效果产生重大的影响。

本项目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并权衡利弊后做出的培训模式相较于以前的方法进行了创新,主要表现在将心理健康领域与学校的特色发展领域相结合,并且针对整个培训体制进行了完善。但是后续整体方向发展尤其是考核效果因多方条件限制不能准确并且有效的统计跟进,导致信息数据断层与难以匹配。同时由于培训学习主要面向大一年级的心理委员,高年级心理委员并未纳入整个培训过程,心理委员培训群体出现断层,没有有效地实现系统性。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此次实践活动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开展此次培训项目,学校心理委员在一定程度上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有所提升,我们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与此同时,项目也存在缺点和不足。这些经验将为高校心理委员的培训模式提供一种思路,同时也将成为未来大学生心理委员培训工作的展开提供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张雯谦,马晓云,李瑜琴.班级心理委员制度的实践与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9(S2).

[2]张丽娟.高校班级心理委员现状调查与建设对策[J].考试周刊,2012(85):156-157.

[3]章玉祉.应用朋辈团体辅导技术创新心理委员培训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刊),2014(7):15-17.

[4]韋志兆.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委员培训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0(8):71-73.

[5]冯桂梅,王晓英.心理剧教学法在高校心理委员培训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2):105-106.

[6]徐 亮.讨论式教学法在心理委员培训中的实践反思[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版),2015(11):65-66.

[7]来 燕,刘曼曼.高校心理委员胜任特征模型的建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12):924-929.

[8]庄正风,高艳玲.大学生心理委员的角色分析[J].药学教育,2013(1):30-32.

[9]姚小燕.高校设置班级心理委员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11).

[10]李佳佳.高校心理委员培训的方案设计与效果评估——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11]董秀娜,刘  洁.高校心理委员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4):79-80.

[12]李笑燃.关于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建设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汉文版),2009(2):32-35.

[13]沈园花,吴薇薇,谢晓丹.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培训模式的思考与建议[J].科技创新导报,2009(32):117.

[14]杜芬娥.高校心理委员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9(4):36-38.

猜你喜欢

培训模式考核方式
浅谈医学院校生物信息学专业青年教师规范培训模式的建立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推动我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退役士兵职业培训模式与就业途径探讨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探讨与实践
基于“微课”模式《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创新的研究
师徒帮带退役士兵“333”培训模式探索与创新实践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究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桥梁工程》课程的试卷分析及教学改进措施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