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冀东地区拱棚生姜高产栽培技术

2018-02-28付丽军王向东王永存周禹

长江蔬菜 2018年1期
关键词:姜块冀东分枝

付丽军 王向东 王永存 周禹

导读:冀东地区是河北省生姜主产区,主要集中在唐山丰润区和秦皇岛抚宁县,近年来种植面积达333.3余hm2。冀东地区生姜播种的适宜时期为4月下旬5月上旬,如果利用拱棚覆盖,可将播期提前20~30天,从而延长了生姜的生育期,增产可达20%左右,经济效益可观。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高产、抗病生姜新品种选育及配套关键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16226344)

冀东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北倚燕山,南临渤海,包括唐山、秦皇岛,天津东部、北部,廊坊、北京东部等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年日照时数2 600~2 900 h,年平均气温13.5℃,无霜期180~190天,气候温和,土质肥沃,非常适合种植生姜,为河北省生姜主产区。

生姜营养丰富,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还含有姜辣素(C17H24O4)、姜油酮(C11H14O3)、姜烯酚(C17H24O13)、姜醇(C15H26O)等,因而具有特殊的芳香和辛辣味,有“菜中之祖”的美誉。生姜用途广泛,种植效益较高,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冀东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提高生姜的栽培技术水平,充分利用拱棚设施提高生姜产量,实现设施栽培的最大效益,笔者结合本地生姜生产实际,开展了大量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集成了一套冀东地区拱棚生姜高产栽培技术方法,供生姜生产者参考。

1 姜种的选择与处理

1.1 姜种选择

根据市场要求选产量高、抗性强、无病害、耐贮存、商品性状良好品种,如莱芜大姜、绵姜等。在播前约35天,从窖内取出姜种,用清水冲洗干净,挑选姜块肥大饱满、皮色光亮、大小均匀、不干裂、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姜块作种,严格剔除干瘪发软、肉质变褐及带病姜种。

1.2 姜种处理

①浸种为防止姜种带菌,可使用1%高锰酸钾溶液或1∶1∶100波尔多液浸种10 min。

②晒姜和困姜浸种后的姜种,选晴天放于平地上晾晒1~2天。中午若阳光强烈,应适当遮荫防暴晒。傍晚收进室内或就地覆盖保温,以防夜间受冻。

③催芽晒好的姜种采用火炕变温催芽。在火炕上铺一层厚10 cm的草帘,炕墙两侧放保温泡沫板。将姜种均匀叠放在炕上,叠放高度不超过100 cm,上面覆盖保温被。加热火炕并在室内放明炉子增加室温,前期使姜堆内的温度保持在28~32℃,持续7~10天;当姜芽萌动后,停止明炉子加温,使姜堆内温度降到22~25℃,持续10天;待姜芽长出,快要定植前,使姜堆内的温度降到18~20℃。整个催芽期内相对湿度需保持在75%,白天经常揭开棉被,防止姜内湿度过高而霉变。一般25~30天后完成催芽。姜种幼芽长达1.0~1.5 cm,芽基部饱满肥大,花生米大小,圆球形,无白根长出为壮芽标准。

④掰姜种将姜种掰成80~120 g的姜块,每块姜种上保留1个壮芽,少数姜块也可保留2个壮芽,其余幼芽全部掰除。

2 姜田的选择与整理

2.1 姜田的选择

生姜喜湿但不耐渍,种植田应选在地势较高、排灌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的砂质壤土,前茬作物为玉米、小麦等为宜,若前茬作物是茄子、番茄、辣椒等,不宜种植生姜。对种植过生姜的地块应实行3年以上轮作。

2.2 整地施基肥

冬前深耕土壤,深度30 cm以上。土壤解冻后,细碎土壤,整平地面。每667 m2均匀施入腐熟农家肥5 000~6 000 kg,三元复合肥30 kg,以及富含放线菌、芽孢杆菌的复合生物有机肥200~300 kg,再耕翻1~2遍。

3 播种

3.1 播种时间及密度

冀东地区于3月底至4月中旬播种。种植密度为每667 m24 000~5 000株,株距25~30 cm,姜种667 m2用量400~500 kg。

3.2 开沟施种肥

按70~75 cm垄距开沟,沟深20~25 cm,沟宽20~25 cm。播种前每667 m2沟施磷酸二铵10~15 kg、硫酸钾10 kg、锌肥2 kg。

3.3 播种方法

播种方式有2种:一是平播法,即将姜块水平放在沟内,使姜芽与土面相平。若沟为东西向,则姜芽一律向南;若沟为南北向,则姜芽一律向西。二是竖播法,将姜块竖直插入土中,芽一律向上。播种后覆土前朝姜种喷施25 g/L适乐时(咯菌腈)悬浮剂或62.5 g/L亮盾(精甲·咯菌腈)悬浮剂500倍液杀菌,然后覆土5~6 cm,浇透水。

3.4 扣膜

播种后,每2垄用2 m竹片支成拱棚,棚高50~60 cm,其上覆盖0.05 mm厚的棚膜,四周压严保温。

4 田间管理

4.1 温度管理

生姜属喜暖耐阴植物,不耐高温和炎热。因此播种后的前期以提温保温为主,出苗前不放风,出苗后适时遮荫和放风。当生姜出苗率达50%时,在拱棚架上扣遮光率为30%的遮阳网,及时姜田遮荫。到5月中旬,当拱棚内温度达到30℃以上时开始放风。初放风时在拱棚顶部打孔放小风,随气温升高,逐步加大通风量。到6月下旬,撤掉拱棚。

4.2 水肥管理

生姜幼苗期需水量较少,一般出苗70%前不浇水,苗出齐后浇1次水,待5~7天后再浇1次水。以后视土壤墒情,若土壤干旱,应早晚小水勤浇。8月上旬始,生姜进入旺盛生长期,需水量增加,应每隔7~10天浇1次水,土壤湿度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进入夏季遇大雨应及时排水防涝,以免发生姜瘟病。收获前3~4天需浇1次水,利于下窖贮藏。

生姜整个生育期需追肥4次。第一次追肥在幼苗高30 cm,具1~2个分枝时进行,每667 m2随水冲施尿素7.5~10 kg。第二次追肥在生姜进入三杈期时进行,此时植株生长迅速,吸肥量陡增,可每667 m2随水冲施三元复合肥25~30 kg。第三次在植株长到5个分枝时,667 m2随水冲施三元复合肥50 kg,硫酸钾25 kg;第四次在植株长到7~8个分枝时,此时正值姜块迅速膨大期,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30~40 kg或多元冲施肥20~30 kg。

4.3 培土

生姜生育期内共需培土3次,培土一般和追肥相结合。6月下旬结合追肥进行第一次小培土,将垄台上的少量土培入垄沟,小培土以新生分枝上的嫩姜不裸露为宜。7月上旬进行第二次小培土。到了8月上旬,姜苗具有5~6个分枝时,结合追肥,进行1次大培土,将垄面加宽。

5 病虫害防治

5.1 姜瘟病和茎基腐病的防治

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并在病株周围用57.6%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或5%漂白粉3 000~4 000倍液等灌根,每穴灌0.5~1.0 L。发病初期,可选用可杀得叁千(氢氧化铜)300倍液或20%噻菌铜悬浮剂500~600倍液喷施。

5.2 姜螟和小地老虎的防治

在姜螟或小地老虎卵、幼龄期,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 000倍液。

6 采收

一般在霜降(10月23日左右)前采收。收获前,先浇小水使土壤充分湿润,将姜株拔出或刨出,轻抖泥土,然后从地上茎基部以上2 cm处削去茎秆,摘除根须后,即可入窖或出售。

[1]张型武,李牧,贺凤华,等.拱棚生姜无公害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08(8):12-13.

[2]周袭虎,孔繁成,庞广庆,等.大肉姜生产技术规程[J].广东农业科学,2009(3):173-174.

[3]佟秀丽.小拱棚生姜高产栽培技术[J].西北园艺,2008(11):26-27.

猜你喜欢

姜块冀东分枝
生姜贮藏主要影响因素及技术要点
冀东地区野生大豆幼苗期耐盐碱特性鉴定
一株吊兰
短截和摘心对矮砧苹果幼树分枝特性的影响
冀东1:25000高精度航磁及研究成果
冀东地区草塘坨航磁异常的查证效果
红花群体自交结实及分枝性状探究
怎样窖藏生姜
濒危物种灰叶胡杨不同发育阶段枝系构型特征研究
生姜贮藏保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