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安徽省双核心经济增长引擎探讨*

2018-02-28,

关键词:芜湖空间结构合肥

,

(1.安徽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金融学院,北京 100029)

安徽省经济区域面临着分解的态势,省会合肥的经济腹地也备受挤压,未来发展空间有限,相邻的工业重市芜湖受长三角经济圈辐射,已逐渐融入长三角。两市从空间距离上接近,从城市性质看各有特色,从产业功能上看各有所长,随着长三角经济圈的逐步成长和我省跨江大桥的建设,江南江北之间联系加强,合肥和芜湖两市间空间发展关系对未来我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深远。

一、双核心型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

根据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同级中心地总是相距较远,区域中的次一级中心地位于中心市场区域的边缘[1]。这也说明如果两个级别相当的城市要发展,最好有足够的腹地,然而实际上,有些城市由于区位条件不同、功能错位发展,两个级别相当的城市虽然相邻却可以相辅相成地发展。双核心型城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双核心型城市是城市体系发育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是指以区域中心城市和主要港口城市或对外交通枢纽城市为核心组成的城市体系[2],典型的如日本的京滨工业带、阪神工业带,美国的洛杉矶—长滩,国内的北京—天津、长沙—株洲也可以看成这种类型的城市体系。双核型空间结构中的端点城市,即区域中心城市与港口城市的组合,构成了一种空间范围更大、区域效应更强的港城空间结构关系。双核心型空间结构也是区域发展中的一种比较有效的空间结构形式[3]。中心城市吸引周围地区各种资源要素向区域中心城市集中,但受制于自然条件(江河湖海和山地的阻隔)辐射范围有限,如果在区域边界处存在一个具有优越水运交通条件的城市,将大大扩大中心城市交往和辐射范围。因此,双核型空间结构实现了区域中心城市的趋中性与港口城市的边缘性的有机结合。基于这样的区位差异,双核心型的城市体系中的两个核心在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上大都表现为较强的互补性和分工合作,一般来说区域核心城市居于主要地位,掌握高附加值制造业,而港口或交通枢纽居于次要地位,主要负责原材料的运输、仓储、初加工以及制成品的仓储、运输等[4]。其工业门类呈现明显的互补性,这种互补性也是双核心型城市结构形成的基本条件。

二、安徽省双核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作用

安徽省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地级市主要有合肥、芜湖、阜阳、安庆、马鞍山等。随着沿江城市开发以及皖江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示范区等经济发展机遇的落实,合肥芜湖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合肥GDP占全省总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12.4%上升到2015年的25.7%,芜湖GDP占全省总量比重由2000年的7.9%上升到2015年的11.2%,在省域经济圈中成为重要的两大增长极。合肥是双核心型城市结构中典型的中心城市,芜湖是港口城市[5]。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省域经济布局规划历来围绕合肥展开,而芜湖优越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地位也为安徽所重视,一直以来,安徽省包括合肥都十分重视合肥和芜湖的发展关系,从2000年制定的“一线两点”大合肥都市圈、2002年制定的“合肥—芜湖—安庆城市带”,以及2004年提出“9+1”城市圈发展战略等规划,始终把合肥和芜湖作为安徽区域经济的两大增长极。然而多次构想都没有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省域经济增长引擎。尤其在当前资源市场稀缺的条件下,相邻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竞争日益激烈,合肥芜湖也不例外。如何正确认识合肥芜湖双核心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和区位关系,借助竞合理论为省域经济发展提供更明确的发展思路至关重要。

三、合肥、芜湖的竞合关系分析

(一)两市已经形成省域梯度发展态势

合肥市2011年区划调整后,市域面积达11 430平方公里,当年GDP达到3 636.62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23.8%;2012年GDP同比增长14%,增速为安徽省首位,在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居于前列;2014年GDP已经突破5 000亿元。调整后的芜湖市域面积达到5 988平方公里,当年GDP为1 658.24亿元,占全省经济总量10.8%,总量为安徽第二位;2012年GDP同比增长实现12.9%,增速跃居安徽省前列;2013年已突破2 000亿元[6-7]。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中,合肥、芜湖的GDP占全省GDP总量之比分居第一、第二。2015年合肥、芜湖两市GDP合计占全省GDP的36.9%(见图1)。

数据来源:根据2009—2016年合肥、芜湖统计年鉴整理。图1 2008—2015年合肥、芜湖GDP占全省GDP的比重

(二)区位条件存在互补性差异

合肥现运行多条高铁线动车线,可以在3个小时左右到达上海、福州、天津、武汉、郑州等周边主要省会城市。公路有合宁、合芜、合铜、合淮、合蚌、合徐等高等级公路,新桥国际机场为全国干线机场,水路经巢湖可通航千吨级货轮至长江。高铁南站的开通标志着合肥从区域性交通枢纽向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的迈进。芜湖有芜合、芜宁、沪渝、溧芜、铜南宣高速还有3条在建高速及4条高铁、5条国道穿境而过。芜湖距离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约100公里,规划芜湖民用机场已经获批。芜湖水运条件极其优越,芜湖港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煤炭能源输出第一大港,裕溪口港是安徽最大内河煤港。

两市虽然交通便捷,但相距不过150公里,各自区位优势存在差异。首先合肥陆路交通优势突出,芜湖则水运条件优越。其次合肥虽然是省会城市,但位于江淮之间,北有淮河,南有长江,制约了合肥经济腹地的成长;而芜湖依赖优越的水运条件易于向东发展。因此芜湖、合肥在区位条件上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具备构建双核型空间结构的基本条件。

(三)两市经济发展资源条件存在差异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基础科研实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位列全国第三[8]。合肥现有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代表的各类科研机构200多个;拥有以中国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各类高等院校近100所。除首都北京以外,合肥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最密集的城市。合肥还是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市。拥有良好的创新传统和独特的创新能力。芜湖农业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盛产稻米、油料、棉花等。水产品种类繁多,其中鲥鱼、刀鱼、螃蟹是著名的“三鲜”。地处长江下游的芜湖,江面开阔,水流量充沛,尤其适合发展大耗水量、大运输量的工业项目。

(四)两市产业结构同构性明显

对两市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第一产业比重均比较低,2014年只有5%左右,合肥只有4.8%;芜湖第二产业比重较高,2014高达63.9%,2016年下降至55.8%,而合肥2015年下降至52%左右;相应地合肥第三产业比重高出芜湖第三产业比重11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根据2013—2017年合肥、芜湖统计年鉴整理。图2 2012—2016年合肥、芜湖三次产业占比

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分析发现,芜湖重工业远多于轻工业,而且创造的工业产值更高,重工业和轻工业产值之比约为3.7,而合肥重工业和轻工业产值之比约为1.6,而且两市均有增加之势。说明两个城市均同步进入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但工业结构存在差异。

进一步对两市工业结构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市的工业结构相似系数均比较高,2012年高达0.89,2014年、2015年略有下降后2016年又出现反弹。

表1 合肥、芜湖工业结构相似系数

数据来源:根据2012—2017年合肥、芜湖统计年鉴整理。

根据合肥、芜湖统计年鉴显示,在37种工业门类中,对两市各工业门类产值占总工业产值之比进行排名,其中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均是两市最大行业,汽车制造业位居芜湖第二,合肥第三,通用设备制造业芜湖第三,合肥第四,而这三个制造业总产值各占芜湖、合肥工业总产值的39.567%和38.06%(见表2)。说明这三大产业在合肥和芜湖之间存在较多竞争。两市也存在各自优势产业,芜湖因为矿产资源丰富,非金属和黑色金属采选、冶炼也具有明显优势,合肥在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电子设备制造业方面独具优势,相比较芜湖的矿产资源开采和冶炼优势,合肥在金属制品业优势明显。由此可见,合肥芜湖虽然资源条件优势差异较大,也存在产业结构差异,但产业区分度不高,产业存在较大的竞争和一定的互补性。

四、合芜区域经济竞合发展对策

合肥、芜湖作为安徽省两个经济增长引擎,经济总量领跑全省,虽然在区位、资源条件上都存在较大差异,但经济结构同构现象突出,反映两市之间存在较大的竞争,这必将进一步影响安徽省域经济发展。但同时合肥和芜湖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层次性,而这种层次性有利于城市之间产业、信息的传递和资源的整合,也有利于城市体系的形成,为两市之间的合作奠定一定的基础[9]。

表2 2015年合肥、芜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百分比

资料来源:根据2016年合肥、芜湖统计年鉴整理。

为更好地利用两市各自优势实现共同发展,必须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双核型空间结构,同时按照“互惠互利,共同繁荣;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多边协作,互相联动”的原则实现两地区域资源的整合和区域合作[10],通过双赢的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安徽省经济崛起。

(一)加强交通建设,完善双核型空间结构

双核心空间结构起作用的空间条件是港城结构,一般两座城市都是位于江河湖海的同一侧,核心城市具有广阔的腹地。而合芜双核结构中,中心城市合肥位于长江之北,而港城芜湖则位于长江以南,不完全符合传统双核心型结构的条件,需要加强跨江交通建设,包括跨江大桥和过江隧道,建立合肥与芜湖之间便捷、快速的交通联系,这样芜湖的沿江优势才能助合肥一臂之力,合芜共同构成的双核心型空间结构只有在便捷密集的交通网基础上才具备发展区域经济的基本空间条件。

作为中心城市的合肥,其内陆腹地范围被长江淮河积压在江淮之间,也需要加强北部跨淮河交通线建设,将经济腹地扩展到淮河以北的阜阳和亳州地区。

(二)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形成一体化区域格局

合肥、芜湖经济同构性突出,一方面反映竞争的激烈,另一方面也反映两市区域协作欠缺。一直以来,不论合肥还是芜湖都把融入长三角、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协作作为自己的目标,或者是更多地关注芜湖经济圈和合肥经济圈的协作发展。但作为安徽省经济总量最大的两个城市,相互之间却没有建立相应的区域合作机制。针对合肥、芜湖经济发展条件、区位条件以及两市的三次产业、轻重工业、产业相似系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等问题的比较分析,未来两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区域分工与协作。

1.产业错位互补发展

合肥作为双核心型结构的中心城市,仍居于主要地位,充分发挥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的优势,重点发展高附加值制造业,而芜湖作为港口城市居于次要地位,主要负责原材料的运输、仓储、初加工以及制成品的仓储、运输等。当前合肥重工业比重在逐步上升,这是大合肥、滨湖城水运优势进一步体现的结果,但如果要更好地和芜湖协作发展,需要适度控制重工业,而芜湖优越的港口条件是其当前重工业持续增长的基本条件。

2.加强两市企业之间的合作

两市在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

汽车制造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的高占比又一次反映了芜湖合肥经济发展中激烈的竞争关系,也需要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竞争与协作关系。这一方面源于两市相近的产业必然存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关联,从而形成互补关系和相互依赖,需要通过相互合作才能满足各自的多方面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实现优势互补或扩大同种优势,形成竞争合力。如果能建立企业自主参与下的区域合作机制,则区域间合作效率是最高的。因为企业是市场中最活跃的主体,企业的跨区流动必然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的流动,两市之间交往密切之后,就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经济格局。

3.建立同级政府之间长效合作机制

可以借鉴长三角联席会议制度。为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联合与协作,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可持续发展,1992年建立了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协作部门主任联席会议制度,1997年升级为长三角经济协调会,以旅游、商贸专题入手探索区域经济的实质性合作。合肥芜湖也可以从联席会议入手,加强区域间联系和合作,建立商贸、旅游、金融、交通、科技、人才、港口等各个行业的联络制度,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1] 李小建.经济地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2-99.

[2] 陆玉麒.区域发展中的空间结构研究[M] .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4-105.

[3] 陆玉麒.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的探讨[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17 (4):44-48.

[4] 陆玉麒.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的应用前景[J] .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3): 10-13.

[5] 陆玉麒.双核型空间结构模式及其在世界地理研究中的应用[J] .2000,9(1):62-67.

[6] 合肥市统计局.合肥市统计年鉴(2012—2017)[EB/OL].http://tjj.hefei.gov.cn/8688/8689/tjnj/.

[7] 芜湖市统计局.芜湖市统计年鉴(2012—2017)[EB/OL].http://tjj.wuhu.gov.cn/tjnj/tjnj.htm.

[8] 刘淑.合肥基础科研实力再进全国前三甲[EB/OL].[2013-08-13]. http://ah.anhuinews.com/system/2013/08/13/005985806.shtml.

[9]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 .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347-351.

[10] 吴殿延.区域经济学 [M] .2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81-211.

猜你喜欢

芜湖空间结构合肥
合肥杜威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进击的芜湖
进击的芜湖
基于角尺度模型的林业样地空间结构分析
安徽芜湖:镜湖区首家楼宇联合工会成立
格绒追美小说叙事的空间结构
合肥蜂巢城市会客厅
从芜湖是否海港看信用证审单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