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瑜伽课程教学现状研究

2018-02-28邵安伟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瑜伽考核教材

邵安伟

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的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指引作用,高校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号召,在传播教授科技文化知识的同时,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体育教育与实践锻炼,让学生在高校学习期间掌握一种或几种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来提高健康水平,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瑜伽作为一种新兴体育运动项目被各大高校引入以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增加课程灵活性以及吸引力,进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以及生活质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国高校瑜伽课程教学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需要,查阅瑜伽教学相关的中英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经过文献资料的整理,了解前人研究的情况,为本文的写作提供构思素材,并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内容和目的,设计问卷调查,请相关专家进行效度检验。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省份各随机抽取5所开设瑜伽课的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学生问卷每所高校发放20份,共400份,收回392份,有效问卷383份,有效率97.7%;教师问卷每所学校发放5份,共100份,收回92份,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97.8%。

1.2.3 数据统计法

运用SPSS23.0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瑜伽课程教学教材选用情况

教材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以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和蓝本,也是学生的基本学习工具。根据调查结果可知,目前我国高校还没有正式的高师统编教材,采用体院统编的教材的高校占15%,有30%的高校采用授课教师自编教材,还有55%的高校没有教材。没有教材的高校教师大都根据影像资料等自行研究与学习,在课堂上结合视频等多媒体以及亲自示范的形式实施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瑜伽练习。但瑜伽练习的动作多样很难记忆,不便于学生课后巩固练习。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瑜伽知识与技能,部分教师会整理相关的图文资料并印发给学生,但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无教材无资料,课后只能凭借记忆进行练习,学习效果不佳。调查表明,目前只有少数高校教师和学生认为瑜伽教材完全能够满足教学以及学习需求,瑜伽教学教材不统一或者没有可参照的教材,长期如此会造成大学生瑜伽教育质量严重差异化。因此,为了使高校瑜伽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大学生能够高质量高效率的进行瑜伽课程的学习,全国高校瑜伽课程使用的教材应完善统一。

2.2 瑜伽课程的课时设置情况

表1结果表明,大部分高校设置的瑜伽教学课时在16-32课时之间,有1所高校课时数小于16学时,3所学校学时大于32课时。通过问卷调查课时设置对解瑜伽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52.9%的学生认为瑜伽学习的课时不能满足学习需求,这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态度端正,学校应该适当调整学时设置以满足学生深入学习瑜伽的需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瑜伽教师会根据课时数安排教学内容以及进度,且多数教师认为瑜伽课堂主要是为学生讲解瑜伽的动作要领以及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以正确健康的方式进行瑜伽练习,培养兴趣爱好,让学生在课时之外的学习也能更加高效的进行,如果学生能够抓住课堂学习机会,全身心投入学习,那么32个课时能够让学生学习瑜伽基础入门知识,逐渐有节奏的掌握瑜伽练习技能,并且通过坚持课后配合练习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进而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

表1 瑜伽教学课时设置情况表(学校,N=20所)

2.3 瑜伽课程教学内容情况

2.3.1 理论教学内容

瑜伽理论课程主要包括瑜伽的历史渊源、理念、体系、特点、功能价值、练习原则以及注意事项等,对瑜伽理论知识掌握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瑜伽的思想,提高对瑜伽的认知度,了解每个体位动作的内涵,对实践教学过程有重要辅助指导作用。

表2 学生瑜伽理论学习情况统计(学生,N=383人)

表2结果显示,71.8%的学生表示教师只讲解过少量瑜伽理论知识,只有20.6%的学生表示教师认真讲解过理论知识,还有7.6%的学生表示教师根本就没有进行理论知识介绍。另外,统计结果表明只有10.7%的学生十分了解自己练习瑜伽的所属体系,有83.3%的学生不太清楚自己所练习的瑜伽所述的体系。这说明大多高校在瑜伽教学中只注重体位练习等实践环节,而忽略了瑜伽理论知识对教学效果的重要奠基作用。瑜伽课并不是单纯的对一系列瑜伽动作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从深层上挖掘学生的认知能力,逻辑思考能力,真正理解并享受瑜伽等体育锻炼对生活的重要意义。

2.3.2 实践教学内容

我国高校瑜伽教学大都以实践教学为主要形式,因此教师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直接影响瑜伽教学的效果。在所调查高校中,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主要以形体和呼吸形式为主,分别占比100%、88.3%,体位和形体教学是学生最满意的实践内容,主要是因为这种教学内容实施可行性较高,都可以从相对简单的动作入门。呼吸法也是贯穿于整个瑜伽练习过程中,学习一段时间后,学生身体柔韧度和协调程度会有明显改善,后续训练会更加顺利精准。相对来说,冥想法难度较高,它是建立在对瑜伽具有高度认知和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基本身心素质和对瑜伽的理解程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对于初学者来说,短期内很难达到冥想境界,因此不太选用。

2.4 瑜伽课程的教学方法情况

瑜伽教学方法和手段贯穿于整个课程中,通过调查发现,高校瑜伽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和身体示范练习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体位动作并配合正确呼吸方式。讨论法主要是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各抒己见并与教师共同探讨,教师们普遍认为这种学习方法灵活度和独立自主性较高,但由于学生初学时对瑜伽了解不够深入,相互探讨时内容单一,不能够深入浅出,因此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反而会降低教学质量,因此采用较少。

表3 瑜伽教学实践部分主要内容(教师/学生,N=90人/383人)

表4 瑜伽教学方法学生满意度(学生,N=383人)

分析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讲解示范这种传统教学方法,14.2%的学生不满意主要是由于他们认为瑜伽动作复杂多变,难度较大,自身柔韧性不足,教师示范瑜伽动作不够清晰。由此可见,教师讲解示范的清晰度极为重要,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及学习能力给予相应指导,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5 瑜伽课程的考核内容与方法情况

课程考核是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以及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目前高校瑜伽课程考核时教师特别注重学生的瑜伽技能,即瑜伽动作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协调性。学生平时出勤率可以说明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考核内容。另外,只有26.7%的教师将瑜伽理论知识作为考核内容,这主要与教师一般都重点进行实践教学只教授少量瑜伽理论知识有关系。

表5 瑜伽课程技术考核方式统计表(教师,N=90人)

从表5中可以看出,高校教师瑜伽课程技术考核时以教师评价为主,94.5%的教师都是结合学生技术测评成绩和平时成绩进行评定,但这两项内容占总成绩的比例核定有所差异。调查结果还显示有42.3%学生认为这样的考核方式并不恰当,原因是一部分学生身体基本素质较差,即便积极投入到瑜伽课程的学习中,对瑜伽的认知以及对技能的掌握也有所难度,考核时仍旧落后于基本素质优秀的同学,自信心和自尊心也因此受挫。由此看来,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有失公平,教师在进行瑜伽教学考核时,应结合定量与定性考核,综合考虑学生身心素质等各方面条件,注重学生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关注学生在学习瑜伽课程前后瑜伽技能掌握的进步程度等,还可以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环节并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内容。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我国高校瑜伽课程教学教材使用情况差异较大,有的高校甚至没有瑜伽教材,不便于学生课后巩固练习。

3.1.2 我国高校瑜伽课程教学课时数偏少,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践教学以体位、形体和呼吸为主,基本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但忽略了瑜伽理论知识的传播渗透。

3.1.3 我国高校瑜伽课程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示范为主的传统教学手段,教学考核内容以平时表现和技能为主,考核方式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认为这样的考核内容和方式有待于改进。

3.2 建议

3.2.1 编选统一高质量的瑜伽教材,选择适合学校的教学大纲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合理设置瑜伽课程学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等及时扩充教学资料。

3.2.2 在瑜伽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平台,通过直观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优化瑜伽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教师综合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师生间的及时反馈系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3.2.3 瑜伽教师应加大对理论知识的传播,拓宽学生瑜伽理论知识的结构。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应选择大多数学生都能接受的瑜伽体位练习,结合学生自身素质编排相应的瑜伽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3.2.4 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在考核学生对瑜伽动作掌握程度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进步幅度,还可以结合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自评等方法对学生瑜伽学习成绩进行综合考评。

3.2.5 多渠道创造课外瑜伽学习机会,可设立校园瑜伽俱乐部等,通过成立瑜伽协会,举办相关晚会等形式增加校际交流,丰富学生课外活动,以促进高校瑜伽课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1] 张鑫.山东省普通高校瑜伽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分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

[2] 梁丽郁.重庆市普通高校瑜伽课程开展的现状及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3] 郁晶晶.高校瑜伽教学若干问题探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2011(3):85-87.

[4] 张航.高校瑜伽选项课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3):91-92.

[5] 仲崇霞.高校瑜伽课程开展探究[J].运动,2016(11):110-111.

[6] 蔡秋.对高校公选瑜伽课程教学体系的探索[J].当代体育科技,2017(15):127-128.

猜你喜欢

瑜伽考核教材
原始感瑜伽工作室
教材精读
Hello White瑜伽馆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迎接瑜伽日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