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续九年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秘诀何在
——一等奖作品《巡视组长——追记李泉新》出台记

2018-02-28江仲俞宋海峰

中国记者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闻奖巡视组一等奖

□ 文/江仲俞 宋海峰 游 静

《江西日报》刊发的长篇报告文学《巡视组长——追记李泉新》在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报纸副刊类一等奖,这也是江西日报社所属媒体连续9年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16年5月,江西省委第三巡视组组长李泉新同志倒在工作岗位上,因公殉职。中央和江西各大媒体均以多种形式对他的事迹作了连续和深入报道。在众多新闻报道中,为何这篇报告文学能够脱颖而出,并问鼎中国新闻奖?作为主创人员,我们回顾并梳理采编过程,认为关键在于作品紧扣住时代脉搏,以扎实的采访作风,充分挖掘新闻素材,并将其作为精品工程进行打造。

一、选题:紧扣时代脉搏,突出新闻价值

党报副刊作品,尤其是报告文学作品,必须兼具时代性、新闻性和文学性,而时代性,是对新闻纸副刊的内在要求。

作为一篇报告文学,《巡视组长——追记李泉新》的选题意识格外突出,打破了人们一般认为“副刊作品就是风花雪月”的误区。作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突出新闻价值,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在巡视一线、在反腐倡廉主战场的正面典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巡视工作方针,紧跟中央巡视工作新部署新要求,坚决扛起主体责任,聚焦全面从严治党,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政治巡视。特别是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了新部署,提出要“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巡视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开创了从严治党新局面。

李泉新生前是江西省委第三巡视组组长,在2016年省委首轮巡视期间查出癌症,医治无效,于5月31日不幸逝世,享年58岁。当年10月,江西省委作出追授李泉新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11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王岐山在中央纪委常委会第129次会议上指出:“现在巡视工作很辛苦,巡视干部不仅要敢于担当,还要有奉献精神。最近树立的一个优秀典型,江西省委巡视组原组长李泉新的先进事迹很感人。”对于中央巡视办呈报的《关于学习宣传李泉新同志先进事迹有关工作情况的报告》,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赵乐际作出批示:“李泉新同志是‘两学一做’的先进典型,是优秀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他对党绝对忠诚、对人民无线热爱、对腐败分子坚决斗争。广大党员干部要争做李泉新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组长赵洪祝作出批示:“广大纪检干部和巡视干部要以李泉新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碰硬、执纪如铁的担当精神,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优良作风,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全面从严治党做出新的贡献。”

面对这样一个紧扣时代脉搏的选题,我们秉持正确的新闻志向,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瞄准了进一步挖掘李泉新感人事迹这一方向。

二、采访:挖掘第一手资料,做到有“面”有“度”

采访,对于新闻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已经被中央和江西各大媒体都宣传过的典型人物,如何出新?我们不满足于现有材料,采取调查研究的方法,经历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采访了近50人次,挖掘出大量第一手资料。

正是因为“面”与“度”相结合,《巡视组长——追记李泉新》中的11个小故事,基本上是首次披露。我们也在采访中被深深感动,更加坚信李泉新形象可信、可敬、可佩,进一步驱动着我们以更加严肃的态度、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求真的精神,对采访素材进行反复咀嚼,认真思考,并对照中央和江西省有关巡视工作制度,对素材进行筛选,力求做到素材经得起推敲,事实经得起拷问。

(一)“面”广。从2016年10月开始,我们以扎实的作风深入李泉新工作过的单位、巡视过的地方和他生活的家里、老家,采用“地毯式”搜索的方式,对与他产生工作交集、可能有“故事”的人进行接触,再通过筛选,进一步完成深入采访。

□ 本文作者到李泉新老家江西丰城市采访李泉新家人(左一)。

□ 本文作者到南昌县采访,县里的干部(右一)说,当时举报箱挂在这个地方,但李泉新说,这地方比较偏,群众找不到,所以就把举报箱取下来,挂在群众容易找的地方了。

为还原李泉新带领巡视组忘我工作时的状态,记者深入南昌市西湖区、南昌县、进贤县、江西省建材集团等他所巡视过的单位,与当地纪委同志座谈,了解巡视过程中的故事,以及巡视对象眼中的李泉新形象;为了解李泉新作为巡视组长对待同事、下属的情况,我们来到省纪委,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座谈,并请当时已经回到原单位工作的多名原第三巡视组成员,讲述他们眼中的李泉新;为了解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子的李泉新形象,我们多次到达他南昌的家中,采访他的妻子、儿子、儿媳,为了深度挖掘他的故事,我们还深入李泉新在丰城的老家,了解父老乡亲们对李泉新的评价。

通过工作对象、同事、家人等角度的采访,我们力图还原真实,展现一个有血有肉、生动全面的李泉新形象。

(二)“度”深。正因采访的面达到一定的广度,捕获了许多尚未披露的感人故事。

例如,在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引用了李泉新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部分厅局级领导干部讲课的原文摘要,原汁原味地再现了李泉新的形象,生动展示了他的风貌,这份材料的获得就是我们在采访中注重“度”的一个很好体现。

当时,我们在李泉新家中采访,听他儿媳提及“公公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课讲得非常好,还获得过奖状。”我们敏锐地捕捉住“课”这个关键词,感觉此处有料,立即与省纪委同志联系,希望他们回忆与讲课相关的故事,进一步得知他不久前被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授予“优秀讲师”的称号,并在被查出肝癌前一星期,还在那里上过一堂课。我们立刻跟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取得联系,顺利拿到了当时讲课的视频资料,这份资料,连省纪委领导同志都如获至宝。我们通过对录像资料反复观看,“近距离”感受到了李泉新同志的人格魅力,为增添这篇报告文学的新闻性、文学性起到了关键作用,更加深了我们对李泉新精神的崇敬之情,对逼真地描绘这位省委巡视组长的担当和奉献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编辑:秉持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

新闻精品是具有一定思想内涵,融新闻价值、实践价值和欣赏价值于一体的高质量、高水准的优秀新闻作品,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要打造新闻精品,必然要秉持工匠精神,坚守精品意识。特别是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部分媒体过度追求新闻“短平快”,造成采编人员疏于精益求精,甚至粗制滥造之时,这样的一份坚守更加难能可贵。

(一)作者负责。在采访的近百份录音资料中,三名作者认真校对,对新闻事实反复核实;在写稿过程中,对用词反复推敲,逐字逐句打磨,力求做到零差错。

(二)编辑把关。本文由江西日报社总编辑和副刊部高级编辑共同担任编辑,他们发挥专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对文章反复修改,并与作者多次座谈,力求精益求精。

(三)当事人检查。作为包涵11个故事的报告文学作品,涉及的人物较多,为了力求新闻事实准确,三位作者将稿件呈送江西省纪委和省委巡视办。省纪委和省委巡视办领导在稿件上批示,请相关部门和当事人对稿件提出修改意见,确保了作品的真实性。

(四)“专家”问诊。巡视工作有其专业性,为了确保不说外行话、不犯政治错误和专业错误,我们在遣词造句上反复征求省纪委相关同志的意见,并请省纪委研究室和宣传部的负责人为本人“体检”,杜绝了稿件中的许多硬伤。例如,“一场较量”一则故事中,提到“出征前夕,李泉新重申:‘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当时,原文用的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纪委的同志指出,八项规定是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对我们而言,是如何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所以我们在原文上加上了“精神”二字。

有了以上四 道“守护神”的保护,作为精品工程进行打造的《巡视组长——追记李泉新》经受住了层层核检,最终以优秀的品质和过硬的素质,获得了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四、连续九年“一等奖”靠什么

江西日报社自2009年以来,连续 九年获十个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报社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办报理念,社领导带头“走转改”,深入一线采写新闻。社委员成员参与采写及编辑的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种以上率下的作风,在报社形成了抓业务的氛围和内容至上的共识。

二是不断提升精品意识,报社重视业务研讨,注重采编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每年派出采编人员学习中央媒体先进经验。对重大题材,报社组织采编人员事先进行研判;选派记者时,打破处室划分界限,用最精干的力量投入采写全过程,稿子刊发前,组织最强的编审力量,对稿子进行反复打磨,力保不出任何差错和失误。《巡视组长——追记李泉新》一稿刊发前,不仅经过报社内部层层把关,在政策法规层面,还将稿子送江西省纪委,请纪委宣传部、省委巡视办、李泉新同志工作过的省委第三巡视组的同志审阅。

三是突出问题导向,发挥党报舆论监督作用,彰显党报的公信力、影响力。2011年江西日报社选送的通讯《中纪委文件刚下发,景德镇邮政局仍顶风违纪——副科级以上干部公款赴日旅游第二批出游者计划明日出发》、2015年报送的文字消息《项目审批“长征”698天——泰豪动漫变“动慢”》,就是聚集问题、针砭时弊的佳作,均获得了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猜你喜欢

新闻奖巡视组一等奖
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部分)(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及一等奖)
“可怕”的一等奖
水利部党组第一巡视组向淮委党组反馈巡视情况
河南10件作品获第27届中国人大新闻奖
对『 巡视组组长被查』的反思
河北省第二十五届人大新闻奖获奖篇目
图解浙江省委巡视组
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评选增设审核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