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不断提升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2018-02-28蔡名照

中国记者 2018年1期
关键词:舆论思想工作

□ 文/蔡名照

编者按 由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2017年12月中旬由新华出版社出版。12月25日,新华社就《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出版召开专题研讨会。新华社社长、课题组组长蔡名照在研讨会上表示,课题组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领会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精神实质,深入领会这一思想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结合十八大以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实践,进行了深入研究解读,形成了《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这一成果。本文为蔡名照同志为该书所作序言。

蔡名照新华通讯社社长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具有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科学指导和战略引领作用,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

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对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科学回答了事关党的新闻舆论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闻舆论思想,为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新闻舆论工作。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思想精髓,总结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运用新闻舆论武器传播真理、动员群众、夺取胜利的宝贵经验,立足时代发展大势,顺应世界前进潮流,把握媒体变革趋势,作出新的判断、新的概括、新的阐述、新的升华。

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蕴含着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赤诚真挚的为民情怀、务实担当的实践要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和战斗精神,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战略家的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彰显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政治本色和历史担当。

党性原则是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鲜明主线。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要义,是贯穿不同历史时期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最鲜明的主线。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事关”的高度深刻阐述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指出新闻舆论工作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宣传一旦出了问题,舆论工具一旦不掌握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不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利益进行舆论导向,就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和巨大的损失。他强调,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党的新闻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做到爱党、护党、为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党性原则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全党特别是党的新闻舆论战线起到了举旗定向的重要作用,是做好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指导原则。作为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自觉地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必须坚持党管媒体原则,严格落实政治家办报要求,确保党的新闻媒体始终姓党、始终抓在党的手里、始终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坚持党性原则不是空洞的口号,要贯穿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全过程,忠实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特别要把深入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正确导向是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基本要求。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要凝聚民心、汇聚力量,形成推动事业发展的广泛共识和共同行动,就一刻也离不开正确舆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讲导向,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导向。他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是,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这48个字深刻蕴含着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的要求。我们必须把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作为神圣职责和根本方针,切实贯穿到新闻采、写、编、发各个环节,全面落实到每一篇新闻报道、每一个版面页面、每一帧画面镜头,更好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凝聚精气神。必须遵循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这一基本方针,深入宣传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反映健康向上的社会主流,充分展示发展进步的中国风貌,激发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为民情怀是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深沉底色。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必须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和服务对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舆论工作者要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新华社考察时同正在基层采访的记者视频连线,语重心长地说:“基层干部要接地气,记者调研也要接地气。”只有扎根人民生活、扎根实践沃土、扎根基层实际,锤炼过硬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新闻舆论工作者才能不断获得丰厚的养分,才能采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精品力作。我们必须把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作为自觉追求和行动指针,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报道党领导人民的伟大实践为主线,以反映广大群众的愿望呼声为己任,切实发挥好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新华社党组决定在全社实施“扎根工程”,就是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动全体采编人员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到生产生活中去,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摸爬滚打,真正扎下新闻业务之根、人生价值之根、为民情怀之根。这一工程将作为基础性、长远性工程,坚持不懈抓下去。

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发展。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达到了新的高度。

遵循规律是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内在逻辑。规律是客观世界的运行法则,决定着事物的发展方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正确认识规律、深刻把握规律、认真遵循规律、自觉运用规律,才能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统一,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门科学,同样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做好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新闻传播规律。他提出要把握好时度效,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他指出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他强调要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等等。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对新闻传播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对媒体发展趋势的深刻洞见,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提高新形势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舟循川则游速,人顺路则不迷”。我们开展新闻舆论工作,要始终秉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不断破解面临的时代新课题,不断提高传播艺术和引导水平。

开拓创新是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理论品格。当前,世界传媒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都在发生深刻变化,信息内容、传播载体、平台渠道的更新越来越快,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新闻舆论工作立于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新闻舆论工作创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从“内容创新是根本”到“推进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全方位创新”,从“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到“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从“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这些重要论述,从信息传播的新变化中审视新闻舆论工作,从传媒变革的新趋势中分析新闻舆论工作,从舆论引导的新挑战中思考新闻舆论工作,彰显了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面对日新月异的舆论传播格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始终保持开拓创新的锐气、敢为人先的勇气、蓬勃向上的朝气,敢于打破不适应发展的条条框框,不断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加快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牢牢掌握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动权。

面向世界是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时代特质。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中,国际经济政治格局深度调整,全球治理体系亟需完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严峻挑战,国际社会期待新的理念、新的思路、新的方案。与此同时,中国正处于由大向强跃升的关键阶段,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的发展理念、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受到国际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敏锐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审时度势、高瞻远瞩,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出新的重大部署。他指出,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强调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思想,更加响亮地提出中国主张。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指明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目标任务、价值追求、责任使命、实践途径和突破方向,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坚持国家站位,树立全球视野,把握国际传播规律,创新对外话语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人民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展示好我国作为文明大国、东方大国、负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的良好形象,不断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

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运筹帷幄,革故鼎新、励精图治,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使命和要求,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形成,可谓顺时而成、应运而生。新华社自2015年起组织骨干力量,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进行系统深入研究,陆续推出了《习近平论新闻舆论工作》《习近平新闻舆论工作论述研究解读》等研究成果。这次组织专门力量编撰的《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是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重大课题,标志着对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对真理最大的尊重是遵循真理、践行真理。当前,我们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伟大的事业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时代催生伟大的作品。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不断提升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新业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立新的功勋、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是新华通讯社社长;本文为《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一书序言,标题为编者所加)

猜你喜欢

舆论思想工作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不工作,爽飞了?
选工作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