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体验方法

2018-02-27杨莉

江西教育C 2018年12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

杨莉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初中化学教学出现了重大变革,强调教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不能脱离学生生活。笔者结合化学教学实践,重点分析了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内涵,阐述了化学教学生活化体验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    课堂教学    生活化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点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实际动态,关注化学与人类发展之间的联系,如卫生健康、保护环境、能源资源等。因此,化学教师制订教学内容时,应当引入一些学生有兴趣的实际生活事例,加强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尽可能让化学内容变得生活化和社会化,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实际生活经验的角度出发,深切体会到化学的真实性,消除学生对化学的恐惧心理,使他们进一步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巩固化学知识的能力。

一、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教学生活化,简单来说,是指学校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进行有机结合,主要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生活化。

(一)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

初中生许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衣食无忧,被家人宠爱,自我生活能力相对较差,即便遇到生活中常见和简单的问题,也会表现得手足无措。同时,传统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教学,由教师在讲台上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并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中考压力下,大多数教师都将精力放在向学生灌输知识上,学生只是死记硬背教师所讲的内容。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容易形成枯燥乏味的感觉。教学生活化体验,就是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生活,让他们意识到生活比教材更重要。作为初中化学教师,我们应当将日常生活与教学知识结合,联系社会实际,使学生将生活事件与学习融合在一起,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二)注重学生的生活化体验

学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活动,学生只有充分调动自己的大脑和心理,才能提高学习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是客体,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教师通过板书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尽管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但是不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因此,想要彻底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就要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教学中引用生活事件,以实际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件作为例子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从而达到显著的学习效果。

(三)培养学生自主生活能力

从实质上看,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生活能力的过程。在学校,学生不只是学习各门学科的文化知识,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答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要学习基本的自主生活能力。想要提高自主生活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务必要做到全身心放松、积极参与。换句话说,教师要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帮助他们从看教材到看社会、看日常生活转变。

二、化学教学生活化体验的有效方法

(一)结合日常生活实例,提高學生学习兴趣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见到化学知识。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应该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在教学中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例,这样能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添加新鲜感。比如,初一化学教师在第一节课为了帮助学生正确了解人类社会与化学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与班级学生共同讨论日常生活中与化学知识相关的事例,如:“为什么铁锅会生锈?”“为什么在高温情况下的油锅未点燃就起火?”“为什么灭火器可以灭火?”等。讲解“保护水资源”的时候,教师可以选用实际生活中的化学事例进行导入:“为什么学校附近的湖泊出现大量的藻类植物?”“如何正确处理污水?”等。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导入教学中,不仅具有真实性,而且简单,有助于让学生产生熟悉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灵活运用化学知识,有效解决生活难题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解决与化学有关的问题,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结合实际生活的问题,又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出适合的化学问题,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教师传授的化学知识与思维方法,看待和分析生活的化学问题。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让他们可以感受到学习化学的价值,更加体会到化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加强学生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比如教学“金属的锈蚀和腐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做这样的观察和思考:“小妹晚上回家帮助妈妈洗炒菜的锅,第二天早上便发现锅底出现红色的物质。这些红色的物质是什么?为什么出现这些物质?”如果学生尚未学习有关金属的锈蚀和腐蚀知识,他们就不能正确辨别红色物质是腐蚀还是锈蚀。教师给学生传递有关金属的化学形式和有机合成材料后,他们就可以准确鉴别。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课堂上讲解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主动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发挥所学知识的价值。

(三)积极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加强学生研究能力

生活是个大课堂,化学教师要正确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探讨身边的化学问题,使课堂教学能够延伸到课外,这样不仅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而且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比如教学“水资源和空气的污染和保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调查学校或者家庭附近的水资源和空气的污染情况,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防护措施。此外,教学“化学肥料”时,教师可以带学生一起去农资店认真调查钾肥、氮肥的类型,向农民学习肥料用量的计算方法。

(四)联系实际生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抽象概念知识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事例,深层次分析生活素材,准确提取化学元素,使抽象、复杂的知识概念变得具体化、简单化,则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比如教学“分子间的间隔”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一个有趣的故事:“有半袋米和半袋盐,只使用相同大小的袋子是否可以装下?”这时,学生可以及时联想到盐会落进米间的缝隙里面。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件来理解抽象的概念,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将实际生活与化学理论知识进行融合,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的化学知识,同时可以保证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化学是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许多知识只从字面上来看,学生难以完全掌握,但是如果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有趣事例运用到教学中,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1]熊有太.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教育职能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01).

[2]伍素琼.初中化学学习满意度提升策略[J].数理化学习,2011,(05).

[3]丁冬前.浅谈初中化学课教学的问题及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2011,(06).

[4]韩学锋.谈谈怎样教好初中化学[J].天津教育,2011,(30).

[5]鲍青海.初中化学愉快教学的策略[J].广西教育,2011,(03).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生活化课堂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