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非《0-4岁儿童国家课程框架》的内容分析及启示研究

2018-02-27白洁琼刘建霞

长治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南非婴幼儿框架

白洁琼,刘建霞

(忻州师范学院 教育系,山西 忻州 034000)

南非是非洲最发达的国家,与中国都是“金砖国家”的重要成员,同属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两国间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交流日益频繁。对南非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必然影响到两国教育交流与合作。因此,南非教育包括学前教育研究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世界各国对于0-3岁婴幼儿发展与教育关注度的日益提升,制定和推行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的课程标准和指南成为一种趋势。南非政府于2015年颁布《0-4岁儿童国家课程框架》(The South African National Curriculum Framework for children from birth to four,以下简称《0-4岁课程框架》),通过文件的形式明确婴幼儿在发展早期应该学习什么、有能力学什么和教育者可以做什么,以帮助教育者和家长充分理解婴幼儿的发展进程,有目的地组织和实施教养活动,改善儿童的学习效果。是目前南非最新、最全面、最详细的一套婴幼儿保教课程指南。

本文结合南非儿童早期课程框架提出的背景,对其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解读,以期对我国正在筹划酝酿中的0-3岁婴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性文件的制定与推广,提供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0-4岁课程框架》的提出背景

《0-4岁课程框架》的出台无不受到南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自1994年南非民主共和国成立,种族隔离制度废除以来,新政府将提升未来竞争力的着眼点转向教育领域,而提供高质量的早期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1]特别是进入21世纪,南非政府开始积极关注婴幼儿的发展和教育,指出“0-4岁儿童有权力接受各种公共服务,包括早期儿童发展项目(ECD)”(《早期儿童发展政府整合计划》,2005)。[2]南非国家计划委员会在2011年出台的《2030年国家发展规划》中更是强调“儿童出生的头1000天(胎儿期和婴幼儿时期)是对于环境影响极为敏感的时期。”[4]但是南非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面临种种挑战。2015年南非人口普查显示,南非0-4岁的婴幼儿有近600万,约占全国人口数量的11%。其中超过半数的婴幼儿在家庭里接受父母或其他养育者给予的早期经验,而这些成人都未接受过任何专业的指导和培训,缺乏育儿方面的科学知识和经验。约有48.1%的婴幼儿有机会接受家庭以外的保育,能够进入到日托中心、托儿所、保育学校、游戏小组这类正规注册的ECD保教机构的儿童仅占33%,相较于其他基础教育阶段的入学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且各省入学率差异十分明显,存在严重的不平等、不公平现象。[5]此外,各种保教机构的课程内容都是自行设置,存在不规范、不科学的问题,办学水平参差不齐,致使婴幼儿早期教育的质量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

基于此,南非基础教育部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助下,于2015年出台了《0-4岁儿童国家课程框架(完整版)》,旨在为早期教育课程的内容制定与实施提供一套标准化、科学化的参考工具,从而实质性地提升早期儿童教育质量,确保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婴幼儿都有机会接触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为儿童将来升入学前R年级①南非的学前教育主要分为两阶段,主要包括0-4岁教育阶段(Pre-Grade R)和预备班R年级(Reception year/Grade R)。R年级是指5-6岁儿童在进入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前接受的预备教育。和小学做好充足准备,为国家基础教育的发展夯实基础。

二、《0-4岁课程框架》的内容分析

《0-4岁课程框架》主要由“导论”“早期儿童愿景”“核心理念”“三大主题和十二原则”“早期学习与发展领域”“儿童发展需求和兴趣评估”这六个部分构成。具体来看,《0-4岁课程框架》在框架结构、教育理念、内容选择、课程实施方面呈现如下特点。

(一)框架结构具有系统性和贯通性

强调框架结构的系统性和贯通性是《0-4岁课程框架》的主要特点之一,首先体现在其由六大部分构成的系统、完整、连贯的整体结构。例如,“导论”部分对课程框架的目标对象和使用对象做了明确界定,同时对框架研制的背景和家长在早期儿童教养方面应该承担的责任予以说明;“早期儿童愿景”部分阐述了课程框架的目标和作用,以及课程框架与南非政府颁布的其它教育法案或课程文件之间的关联和衔接;“核心理念”部分从“南非法规与政策”“南非环境”“公平、差异和本土资源”“终身学习”“反思性教育实践者”“家庭参与”“过渡衔接”六个方面解释了支撑课程框架的基本理念。“三大主题和十二原则”部分在“核心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婴幼儿教育三大主题,每个主题下面分别列出4条教养原则,并以第一人称表述,使养育者更好地了解儿童的特点、兴趣和需求;“早期学习与发展领域”是课程框架的主体部分,将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的内容划分为身心健康、身份认同和归属感、交流、数学探究、创造力、对世界的理解和智慧六大领域,并且明确地界定了儿童在每一领域应该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儿童发展需求和学习兴趣评估”部分对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估的内涵,评估的目的,评估的操作程序和步骤进行了详细解释。

具体到“早期学习与发展领域”这个核心部分的组织结构,也凸显了系统性和贯通性的特点。该部分中每个学习领域都是由“领域目标”“发展指标”“活动实例”“评估指导”四个模块构成的,条理清晰,层层推进,全面而系统地涵盖了儿童发展和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而构建起可操作性很强的指导框架(参见表1)。“领域目标”是将关键领域里婴幼儿的发展目标细分为3-5个子目标,以使照料者更好地理解该关键领域的发展内涵和要求。“发展指标”模块在每个子目标之下,分出若干条层次分明的标准,具体描述了0-4岁婴幼儿应该获得的知识和发展的能力,并按照年龄和能力水平划分为四个阶段,即起始阶段(婴儿期0-18个月)、前进阶段(学步儿期18-36个月)、进阶阶段(幼儿期3-4岁)和衔接R年级阶段(幼儿在进入R年级之前的4岁向5岁过渡时期),为照料者依据发展指标来观察和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婴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了详细的参照。“活动实例”部分提供了一系列匹配幼儿发展阶段的教育活动实例,鼓励教育者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包括发展稍微滞后的幼儿,发展超前的幼儿,学习存在障碍的残疾儿童和有特殊需求的幼儿)进行灵活、弹性地运用。“评估指导”模块根据婴幼儿“发展指标”,形成具体的“观察点”以便成人更好地评估儿童的发展,并作为教育计划和调整的起点,以及家校沟通的真实依据。

(二)教育理念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

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0-4岁课程框架》的内核,贯穿于课程框架制定的全过程。其主要体现在教育目标和愿景的设定是从“儿童本位”出发的,聚焦于婴幼儿的照料、发展和学习需求,最终指向“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总目标,希望能够为所有的婴幼儿提供适宜的早期经验和发展机会,以激发他们的全部潜能,使之成为具备足够知识技能和积极态度,有能力的、面向未来的,享受健康、高效、快乐生活的公民。[6]还体现在尊重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充分照顾到发展超前和发展迟缓儿童的需求,尤其是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呼吁所有儿童都能获得发展潜能的权利。此外,在教育方法上强调对儿童的积极关注,提供基于儿童观察的指导。正如《0-4岁课程框架》中所说:“观察儿童并记录他们的需求和兴趣,观察他们的行为和反应。从儿童出生起便要开始倾听他们的声音。儿童会通过发出各种声音(比如哭声、尖叫声、咕咕声、笑声),通过肢体语言(比如手势、微笑、挥手、拥抱),还会通过语言(比如伴随着文字和绘画、假扮游戏)等多种方式与人交流。成人要注意观察和倾听孩子。”[6]在学习方式方面尊重儿童游戏的价值,指出“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的,要保证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6]也是以儿童为本的重要体现。

表1 《0-4岁儿童国家课程框架》早期学习与发展领域的格式

(三)内容选择重视儿童发展的生活性、全面性和整体性

《0-4岁课程框架》指出婴幼儿发展所需的经验应该源于生活、融入生活,具有生活性的特点,且主要有三种类型:成人有计划地主动发起的活动经验;非计划的、生成性的、具有教育性的经验;幼儿自发的探索活动。[6]并且为婴幼儿提供的早期课程应该是全方面的,《0-4岁课程框架》将课程定义为“婴幼儿发展所需的全部经验”,并划分为六大关键领域,几乎涵盖了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性等儿童早期发展的各个方面,力求儿童在各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均衡。具体到每一领域的内容选择上也充分考虑到该阶段儿童的发展目标和需求,以“领域——领域目标——发展指标”的形式加以细化。以数学探究领域为例,分为“对数字和数数的意识和意愿”“分类、比较和问题解决”“探索形状、空间和测量”三个领域目标,而每个领域目标又在四个年龄阶段细化为若干发展指标。课程框架中还列举出很多在传统上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领域目标。例如身心健康领域中的营养、卫生保健常识、安全意识、情感健康和心理弹性;身份认同和归属感领域中自我照顾意识的建立、人际关系的建立、团体意识、接纳个体差异等。与此同时,幼儿对这六大领域内容的学习不是彼此割裂和分离的,而是自然地融合在婴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活动中,以整合式的经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0-4岁课程框架》在内容选择上体现了生活性、全面性和整体性原则。

(四)课程实施兼顾标准化和灵活性

《0-4岁课程框架》的本质价值在于让家庭养育者和机构教育工作者都能更好地把握0-4岁婴幼儿在各个领域的普遍发展水平和应该获得的经验,依据课程框架中给予的教育建议,实施高质量的教育以满足处于不同教育环境中婴幼儿的发展需求。虽然课程框架给出了一套科学的参照标准,并根据0-4岁婴幼儿发展的共性特征精确地划分出四个年龄组,但考虑到南非婴幼儿教育的现状,即多样的教育环境,极具差异性的资源,儿童不同的发展需求和进度,该课程体系只是起到借鉴和参考的作用,并非是要强制性地要求所有机构和养育者统一婴幼儿的早教内容。它鼓励家长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度调整,以框架为指南生成真正具有环境适宜性、发展适宜性和教育适宜性特点的婴幼儿早期课程,使课程的实施真正做到兼顾标准化和灵活性。

三、南非婴幼儿课程框架对我国的启示

(一)建立早期学习与发展课程框架,实现早期教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0-3岁是儿童智力发展、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儿童一生的发展具有独特而深远的影响。一个国家的儿童早期发展状况会影响到未来劳动者的群体素质和劳动效率、国民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公平、稳定与发展。目前我国也同样面临着早期教育体系不完善,机构多样但不规范,课程设置混乱,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教育部门、妇联和各级分管部门应联合起来,制定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指南等标准化课程框架,为专业教育工作者、父母和看护人提供专业的参照指标体系和标准,为有效地组织教育活动提供科学指导,规范早教机构的运转与行为,保障早期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实现儿童、家长、教育工作者、早教机构的共同发展。

(二)把握核心领域、细化课程内容,保证课程标准的完整性和实用性

早期儿童学习与发展课程框架的制定应该体现完整性、实用性的原则。首先,课程标准体系应该尽量完整,一方面是结构的完整性,应该呈现出教育理念、核心领域、课程标准使用原则和指导、早期发展评估等方面,另一方面是内容的全面性,要涵盖婴幼儿发展早期的各个方面,不仅涉及有利于学业成功的知识和技能,还应该包括学习能力、生活技能、环境适应等内容,才能实现儿童的全面发展。其次,课程标准要凸显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应该明确地列出儿童核心发展领域的具体目标和行为表现,列举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和活动实例等,避免学习标准过于原则化、抽象化,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婴幼儿在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的发展特征和需求,并在范例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拓展,制定出与儿童年龄特点、个体特点与文化背景相适宜的活动方案,充分发挥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三)满足不同婴幼儿的发展需求,促进早期教育的公平与效率

一方面,我国在制定婴幼儿早期学习与发展课程标准时,要关注到不同教育环境下的幼儿,兼顾到弱势群体的特殊性、差异性,给予适宜的教育支持。尤其是为身体残疾、智力神经系统发育损伤、身患疾病的儿童和贫困儿童等处境不利儿童提供相应的支持性策略,消除歧视,努力为所有婴幼儿创设平等的环境,以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另一方面,家长和教师在具体参考和使用婴幼儿课程标准时,要考虑到不同幼儿的兴趣点和发展潜能。对于发展超前的幼儿,成人可以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提供课程框架里下一阶段的更具挑战性和复杂性的教育活动,而对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幼儿,或幼儿对某些领域的活动兴趣不高,则可以借用整合式的活动,既涉及幼儿的兴趣领域,也涵盖不擅长的领域,利用优势领域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优势领域的学习品质迁移到弱势领域,也可以为幼儿提供上一阶段相对简单的教育活动,便于幼儿适应和过渡,从而提高教育效率。

(四)实施基于课程框架的儿童发展评价,提升早期教育质量

采用真实性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以了解、支持和鼓励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当今儿童发展评价领域中的一种新趋势。强调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运用能够反映现实生活要求的任务来观察、了解儿童,是一种发展性评价取向。[7]而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课程框架能够为教育者提供一系列婴幼儿在核心领域发展情况的评价指标,教育者可以此为依据在儿童的日常生活、游戏中开展有计划性的、连续的观察,记录儿童发展中关键的兴趣点和需求点,以把握儿童现阶段学习与发展中的成就与挑战,评估早教计划和早教项目是否满足了儿童的发展需求,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调整活动计划或做出合适的个体学习计划来适应每一位儿童。这种持续的、动态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儿童的发展情况,设计和组织活动有效落实课程框架,也能够将通过评价了解到的儿童发展情况和基于此设计的教育计划,转化为与家长沟通讨论的重要内容,从而实现学校与家庭的良性深度合作。

猜你喜欢

南非婴幼儿框架
框架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南非的多彩暑假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完美再赴南非
关于原点对称的不规则Gabor框架的构造
南非居大不易必备经历:被抢劫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