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情绪管理之“自我赋能”

2018-02-26兰赠连

新教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刘老师情绪比赛

兰赠连

“赋能”是近年在商界比较火的一个词。阿里说要赋能商家;京东到家发布了“零售赋能”新战略;联想表示,AI驱动着第四次工业革命,联想要做推动者和赋能者;等等。“赋能”,顾名思义,就是为谁或某个主体赋予某种能力和能量。它最早是积极心理学中的一个名词,旨在通过言行、态度、环境的改变给予他人正能量。就个体而言,可以进行“自我赋能”,赋予自己某种能力和能量,即通过自己言行、态度,以及周围环境的改变,给予自己正能量。近年来,一些教师面对社会和家庭给予的越来越高的压力和要求,难以疏解诸如焦虑、失望、急躁、无所适从等不良情绪,严重的甚至发展成失眠、抑郁等身心健康问题。因而,教师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让自己一直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不管是对学生、对学校、对家庭,还是对自己,都是十分重要且紧迫的事情。那么,教师该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呢?笔者认为,可以在“自我赋能”方面来做一些努力和尝试。

一、专业赋能:塑造自己的品牌

去年秋季,笔者一个亲戚的孩子入读某校一年级,她问我:“孩子班上教语文的刘某某老师,你认得吗,她怎么样?”我说:“你的孩子能被编在刘老师班里,真是太幸运了!她是个非常负责任的老师,阳光、上进心非常强。”一年过后,亲戚的孩子学得非常好,亲戚对刘老师的评价也很高:“刘老师的字非常漂亮,教育学生很有方法。孩子很喜欢她,每次回家都把‘刘老师说的挂在嘴上。”刘老师能获得来自家长这样好的评价,是她一直在致力于自己的专业发展,为自己进行专业赋能的结果。她坚持每天读一页字典、背一首古诗、写一页钢笔字,并撰写教育教学随笔和反思;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完成的阅读书目,她全部认真读过;要求学生会背的古诗文,她全部都背熟了。一次,她参加县里组织的某文献搜索网络的培训。培训教师指导大家学习编书,其他教师都是应付式地在网上搜索相关材料后,完成编辑任务交差,唯独她正儿八经地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编辑了一、二年级的国学教材。她的勤奋和用心,在影响学生的同时,也影响着家长。通过学生、家长口耳相传,一传十、十传百,无形中在塑造着她的品牌,使她得到了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的认可。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同样有关教育孩子的话,在她嘴里说出来就更能得到学生、家长的认同,发挥出更大的教育效果。因而,她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阻力就会相对减少,产生烦恼的根源也会比较少。而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对她一次又一次的肯定,则叠加出罗森塔尔效应,使她坚信自己进行专业赋能的正确性,并持续坚持下去,进而获得职业成功感和幸福感。

所以,教师的情绪管理,首先要在正本清源上下功夫,通过专业赋能,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进而树立品牌并产生品牌影响力。教师有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品牌,一方面,同事佩服、学生信服、家长诚服,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碰到烦恼、面对压力、产生不良情绪的概率自然而然就会比较低;另一方面,就算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危机,也能比较淡定从容地应对。因而,可以说,“专业赋能是减少负面情绪产生土壤的抑制剂!”

二、心理赋能:打造强大的内心

今年上半年,笔者所在的县举行了数学教师素养比赛,其中一名参加城区组比赛的年轻选手谢老师在片段教学中的表现,令在座的评委及听课教师都耳目一新。她的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语言简洁流畅,特别是她的粉笔字刚劲有力、潇洒大气,最终她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谢老师刚到城区小学还不到一年。她一从学校毕业,就分配到一所偏远且规模很小的小学。那所小学的教师不多,年轻教师更少,因而,不管县里举行什么教学比赛都让她参加。举行思品学科教学比赛,让她参加;举行科学学科教学比赛,也让她参加;举行数学学科教学比赛,还是让她参加……由于她的教学经验不足,学校给予她的指导力量又欠缺,所以每次比赛,她的名次几乎都是垫底的。但是,对于每次看似不咋样的比赛成绩,她都能一笑了之:“我年轻,我不垫底谁垫底。”一次,笔者到她所任教的农村小学教学视导,听完她的课后和她进行面对面交流,无意中谈起她每次都参加比赛的事。她说:“学校每次都叫我参加比赛,每次成绩都不好,我都不好意思了。好在校长每次都说,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比赛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过程,在过程中展示出最好的自己。所以,每次比赛,我的心态都很好。不过,自从参加第一次比赛,校长提醒我要把字练好后,我就开始练字了。”正是由于这几年屡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种学科的教学比赛,她把压力变成了动力,在积累比赛经验的同时,教学基本功也得到了增强。

谢老师一次一次经历教学比赛成绩不如意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一次给自己心理赋能的过程,由此打造了自己强大的内心,使自己不畏挫折,不气馁,甚至是愈挫愈勇。从谢老师的成长经历可以看出:面对压力,不应该逃避,而应该勇往直前,前进的过程也是给自己心理赋能的过程,这样可以强大我们自己的内心。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大师、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戴尔·卡耐基说:“做人最重要的第一素质不是手段,而是一颗强大的心脏。”如果有一颗强大的内心,在面对压力、焦虑、失望、疾病、腐败、憎恨、挫折、失败、懊悔、混乱、黑暗等负面情绪或现象的时候,能够用正向思维,从中看到光明、健康、成功、顺利、安宁、幸运、期待、充实、积极、美满、希望等正能量,并将其汇聚成一股强大的能量波,荡漾在自己的心湖上,波光潋滟。如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心理赋能是阻挡负面情绪干扰的盾牌!”

三、身体赋能:锻炼强健的体魄

王老师年龄50有余,是城区某大型小学的教导主任,担任语文教学。教导主任的工作繁琐:排课、学生成绩统计、教师量化考核……每一项工作都涉及学校是否能正常运转及教师的切身利益,既琐碎又重要,容易直接遭受其他教师的抱怨、责怪、发火。语文教学千头万绪,字、词、句、篇、课外阅读、作文教学,哪个方面都能牵扯教师的许多心力。她是名师,省里、市里、县里,经常是临时通知开会,她就要马上放下手头的工作立即外出,学校有关教育教学管理的会议也要她策划、亲力亲为……诸如此类的种种工作,一般教师都难以应对,容易郁闷、生气,甚至情绪崩溃。有一部分教师,到她这个年纪,都以年龄大为由,要求退居教学二线,担任除语文、数学、英语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而她则疾步如风般穿行在校园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教室、教导处、会议室,她的屁股几乎没有粘凳的机会。由此,她获得教师们赠送的“速女”雅号。从她脸上,别人看不出她的焦灼、紧张,看见的是一脸平和、云淡风轻。在如此繁忙的情况下,她的语文教学成绩也常常领先于他人,讓其他教师佩服得五体投地,只有徒生羡慕嫉妒恨的份。

如此安然自若、如此措置裕如,王老师是怎么做到的呢?秘诀之一在于她饮食有节,作息有规律,且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爬山、散步、打羽毛球……每天出一身臭汗,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每天锻炼身体的过程,也是为身体赋能的过程,既锻炼了强健的体魄,又增强了正向情绪的韧劲。所以,“身体赋能是宣泄负面情绪的有效方法!”

总之,教师要想活得优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保持身心健康。而教师在专业、心理、身体等方面进行“自我赋能”,将有助于获得身心健康,从而战胜各种负面情绪的困扰,做到“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刘老师情绪比赛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幽默的刘老师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最疯狂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