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现状及发展路径分析

2018-02-26刘志元

老区建设 2018年18期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一体化管理体育社团

[提 要]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存在管理松散、场地器材不足、师资素养有待提高和经费不足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实现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管理。根据教育部指导文件对高校体育课程的要求,提出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路径,课内体育俱乐部应注重分层次专项教学,并加强心肺功能锻炼。推进普通高校的体育社团和课外体育俱乐部的一体化管理,实现体育课内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融合体目标。

[关键词]体育俱乐部;课外活动;体育社团;一体化管理

[作者简介]刘志元(1977—),男,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江西南昌 330022)

为了增强大学生体质健康,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深化改革显得尤为必要,教育部2002年8月颁布实施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以下简称《课程纲要》),要求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建设,要求大学生熟练掌握两项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课程纲要》明确指出体育课程结构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针对此要求,分析现有体育俱乐部模式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其发展路径。

一、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产生及现状

(一)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产生背景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产生的根本原因,体育俱乐部的功能和作用符合党和国家关于学校体育的方针政策,对高校体育的要求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体育俱乐部从学校教育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要求上符合分层次教学的客观规律,根据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呈现出的多元化和样化趋势,俱乐部式教学在选课方式上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的体育意识进一步增强,高校体育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各种各样的体育俱乐部,这些俱乐部基本的共同特点就是大学生的体育锻炼和人际交往(包括比赛等)。

(二)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现状

尽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高校实施了十几年,但是俱乐部式体育教学没有一个统一、清晰的概念[2]。高校体育俱乐部可分为3种类型,即课外体育俱乐部、课内体育俱乐部和课内外结合的体育俱乐部[3]。

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学生通过教务处提供的教师名单,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设置项目以单个项目为主,各高校結合自身情况开设了体能、球类、武术、形体类、健美操等项目,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健身需求自主选择。其教学特点是教师组织实施的课堂体育教学,学生获得必修学分[4],目前多数学校的教学模式都为此种方式。课外体育俱乐部,这种俱乐部是出现最早的类型,是在体育课之外以项目为导向组建的体育俱乐部,是体育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一般有教师指导,其特点是形式灵活多样,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师资和场地资源调动学生参与俱乐部的积极性和培养进行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学校体育文化。多数院校的课外体育俱乐部活动都是安排在课外时间或者周末。若为课外活动时间教师指导一般是免费的,但可能有场地使用的费用,而在周末则可能会有教师指导费用和场地费用。

除上述两种体育俱乐部,在少数高校还存在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俱乐部,这种俱乐部的核心是将课内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融合,将体育课堂教学任务与课外余暇体育锻炼紧密结合,即将课内外融会贯通,紧密结合,相互统一,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对“终生体育、健康第一”的目标指向清晰,这是我国高校体育俱乐部一段时期内的发展方向[5]。

二、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存在问题

欧美发达国家的俱乐部教学模式和课外俱乐部制的应用,证明体育俱乐部是一种较好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模式,由于我国国情、高等教育体制和基础教育中的体育存在问题,使得目前普通高校的体育俱乐部的发展面临一些新问题。

(一)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设施存在不足

首先,我国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和设施的规划是根据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围绕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等传统项目修建的场地,体育场馆看上去大而多,但是生均面积不足。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体育器材配备目录》的标准测算,半数以上的学校体育场馆设置室外、室内体育场馆面积不达标。其次,体育场馆器材配置中,新兴类配备不足。如室外的户外攀岩、棒球、垒球等项目场地和器材有配置的学校较少,室内的专用体质检测中心、室内游泳馆、专项专用室内场地配置不足。总之,普通高校体育场地器材主要不足之处是生均体育场地面积(尤其是室内场馆面积)不达标和新兴体育项目场地、器材缺乏配置,制约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开展。

(二)普通高校的体育俱乐部管理尚不完善

课内的俱乐部式教学,大部分缺乏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而是按照“三自主”的选课来管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共体育教学部门没有在课程管理制度上积极主动与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沟通,及时将最新的课程方案和教学文件上报。课外体育俱乐部管理上也存在一些偏差,不计体育教师课外工作量,学校缺乏监督、任由俱乐部创办主体自主运营,体育教师的指导欠缺,培养质量低下,无法达到增强学生健身运动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俱乐部发展目标。

普通高校的体育俱乐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必须由公共体育教学的基层管理者和教师根据文件要求,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管理制度的方案,由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审议后施行。

(三)学生的主体参与素养有待提升

学生选择不同俱乐部需要加以正确引导。课内俱乐部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参与项目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上课时无法进行教学,一对一的个人辅导更是难以用课堂时间来完成。所以大学生在选择俱乐部的时候,要加强正确引导,使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项目水平进行理性的判断,并据此合理选择俱乐部。

课外俱乐部相对课内俱乐部来说选择上更为自由,对体育健身有正确认识的大学生会有效利用体育俱乐部进行锻炼、发展自己专项水平,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而对体育认识不充分或者不正确的大学生较少参加课外体育俱乐部,甚至有少数大学生认为课外体育俱乐部像娱乐场所,有兴趣就去玩一下,没兴趣就不来。

(四)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师资素养滞后

教学方式上,課内俱乐部尽管项目选择上有一定的自主权, 但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模式等一系列问题上仍以教师为主, 与传统体育教学基本相同。而课外俱乐部的教学方式选修课也是以少数热门的运动项目为基础,学生选择面比较窄。如果教师课外时间不列入工作量,则会出现教师指导偏少,甚至没有教师指导的现象,导致学生练习的量和强度得不到保证。从项目与师资的匹配上看,如定向越野、攀岩、高尔夫球和棒球、垒球等流行的体育项目对学生的吸引力较大。但由于体育教师项目学习和更新的速度跟不上新兴项目的普及和传播速度,因而会影响到体育俱乐部教学的实施。

三、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路径分析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6](以下简称《基本标准》)是根据高校的客观实际,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形成的指导性文件。普通高校的体育俱乐部是体育课程的一部分,在组织各种俱乐部式教学活动时,必须从高校体育课程的实际出发,遵循高校体育课程发展规律。因此,本文结合两个重要文件对不同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路径进行阐述。

(一)课内体育俱乐部应突出体质锻炼,进行分层次专项教学

《基本标准》明确规定:严格执行《课程纲要》,同时要求“开设不少于15门的体育项目。每节体育课须保证一定的运动强度,其中提高学生心肺功能的锻炼内容不得少于30%……”。目前普通高校在校生的体质现状不容乐观,并且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对脱节的客观现实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必修性质。运动项目是为终身体育服务的手段,这就决定了课内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大学生水平层次不齐、个体体质差异的情况下,在不同专项俱乐部内实行分层次教学,注重心肺功能锻炼。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要求,需要巧妙地将心肺功能锻炼的练习结合于运动项目教学。

(二)课外体育俱乐部与普通高校社团并轨管理的基础及发展路径

高校体育社团需要在管理上突破瓶颈。一是管理方面:高校体育社团同其他社团一样,必须有名称和社团章程方可通过审批和注册。学校团委统一管理,下设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直接管理体育社团。二是体育社团特点:数量看,一般高校能达到20个以上;运动项目看,能达到15个项目以上,且新兴项目体育社团参与人数较多;学生年级结构看,大一、大二学生为主,大四和研究生最少。体育社团活动多以专项活动为主,活动场所校内为主、校外为辅,每周活动1-3次左右。三是体育社团的不足之处:尽管高校体育社团规章和制度较为健全,但缺乏学校层面的有效监管;体育社团的活动经费缺乏制约社团的有效发展;体育社团指导教师较为匮乏,学生活动场地器材缺乏,向体育教学部门借用存在诸多障碍,不利于体育社团活动的指导与开展[7]。

基于高校体育社团现状和《基本标准》对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是高校体育的高级形式,只能在少数条件好的学校实现,其条件包括:学校管理层重视体育课程,场地器材设施完善,数量充足,师资素质较高,实行精英教育。然而,这些条件在大部分普通高校难以实现,所以结合高校实际,本文提出课外体育俱乐部社团化管理理念,将普通高校的体育社团与课外体育俱乐部融合,实行学校团委与公共体育教学部门对学生体育社团双重管理。首先,将课外活动注入社团化的课外体育俱乐部,从学校政策层面保证大学生体育锻炼完成《基本标准》规定要求,学校社团管理一贯受到学校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重视,学校对社团的管理和社团自身的章程对其成员的约束力要强于单纯的课外体育俱乐部,社团的组织机构直接能够在体育俱乐部的内容运作和目标实现过程中直接发挥作用。社团化的高校体育俱乐部保证了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学生来源和可持续发展,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其主要活动内容——体育锻炼、专项的比赛、代表队的组建和训练都会受益于社团管理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解决体育社团的短板——师资和经费问题。社团活动经费由学校的专项拨款、社团成员的会费、赞助等方式解决,能够满足社团各项活动的开展;将社团与学校体育俱乐部结合,能够使两者优势互补,对于社团来说不再为教学和训练的师资费心,学校体育俱乐部也可以更多地组织学生活动。最后,课外活动注入体育社团化课外俱乐部管理模式,打通了学生在体育社团活动中场地器材的借用通道,体育教学部门可以协调安排不同项目的俱乐部或体育社团,实现体育场地器材的最大化利用,困扰普通高校体育社团的场地、设施和器材问题也迎刃而解。

四、小结

一是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式的教学方式和课外体育活动组织形式的理论和概念仍不够清晰,需要强化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二是普通高校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在大学生水平层次不齐、个体体质差异的情况下,必须在不同专项俱乐部内施行分层次教学,并注重心肺功能锻炼,同时对教师要提出要求。三是普通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存在管理的问题,需要学校体育管理方进行管理创新,高校体育社团与体育课外体育俱乐部相融合是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8/201001/80824.html.

[2]张旗.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改进与课程开发[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5).

[3]邹师,冯火红.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的类型与特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

[4]秦纪强.高校体育课程“选项+俱乐部”模式构建与实施[J].体育文化导刊,2015,(11).

[5]唐月琴,金永.课内外一体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搏击,2009,(5).

[6]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 273/201407/171180.html.

[7]刘玮,王志敏,赵国成等.关于高校体育社团的构建与创新策略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5,(5).

[责任编辑:朱晨光]

猜你喜欢

体育俱乐部一体化管理体育社团
基于“大检修”体系下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探究
高校体育俱乐部建设研究——以山西工商学院为例
浅析“大检修”体系下的变电运行维护一体化管理新模式
试论科技资料与科技档案一体化管理的探究与实践
主网规划与配网规划协调一体化管理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的影响和作用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高职院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分析
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学生体育社团成因及其对体育课程作用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