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2018-02-26杨娇华李枫

职业技术教育 2017年32期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活动设计思想政治教育

杨娇华?李枫

摘 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容要围绕应用型高校的社会实践、专业技能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校企合作实践等开展,同时也应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评估反馈机制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32-0068-03

应用型本科院校与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高职高专院校等共同构成我国的大学教育体系[1]。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生源类型和层次有其特殊性,决定了应用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必然受到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和继承的主要载体,不仅要达到育人的要求,还要立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设计活动内容,健全活动实施及评价机制,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和科学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涵要素与顶层设计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顶层设计缺失及其表现

实践育人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设计的根本遵循,尽管当前很多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会考虑到要突显育人功能,但活动效果通常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顶层设计缺失对关键要素的考量。顶层设计是引领应用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改革和创新的灵魂[2],是关系到转型期间培养“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培养什么样的应用型人才”的理性思考。顶层设计不是口号和理念的堆砌,而是以精神为纲,以系统性、可操作性为原则,以实践活动为基本要素,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做出全盘的规划与设计。首先是定位策略目标,确定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构建活动整体思路。其次是设计活动流程,规划活动主题模块和执行流程,进行流程解析。再次是执行保障,做好前期准备、明确管理细节和执行策略。最后进行活动评估和反馈,做好评估预案、执行反馈以及制定突发应急预案。但目前多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随机的、偶发的,活动设计缺少思想引领,活动实施缺少系统安排,活动效果缺少评估与反馈。

(二)基于活动要素全面考量的顶层设计

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的总和。活动由目的、动机、对象和动作构成,具有完整的结构系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总要指向一定的对象,对象有两种:一是制约着活动的客观事物,如学生、活动场所、活动载体、活动内容、活动组织者等;二是参与活动的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映象,即活动总是由需要来推动的,人通过活动改变客体使其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活动促使学生主观认识发生改变,没有活动过程中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就没有学生认知的改变和心理的获得感。因此,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设计,必须从活动的整体要素出发,做好顶层规划与设计。具体包括:一是设计活动目标,做好思想引领,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培育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及对社会、服务、专业、奉献的正确认知。二是制定活动内容,做好系统安排,根据活动实施要素全面规划活动各个环节的人力与物力资源配置及实施细节。三是制定活动效果评估方案,明确评估主体、评估对象、评估客体、评估方法,要向活动要效果,向师生要反馈,以此反推活动的设计与落实全面到位,提升活动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容设计与分类推进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吸引力不足及其原因

参与性、获得性是活动设计的基本属性和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核心。活动能否吸引现在“95”后大学生,思想引领如何贴近学生实际,如何提升参与者的热情、认同感、获得感,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活动设计中要思考的问题,这也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新的动力[3]。目前,很多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无论内容还是形式,对学生均很难产生吸引力,参与其中的学生的认同感、获得感也明显不足。一般学校的做法是,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一些歌咏比赛、演讲比赛等,这种活动的学生参与面是有限的,而且缺少体验感和做中学、做中思的过程。活动育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活动的有效性取决于内容的鲜活性、现实性和载体的多样性、生活性。学校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教育性、学术性的同时,更应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载体创新及其功能创新,即突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性,把丰富多彩的育人平台和育人载体融入到活动中,并且发挥作为组织者的辅导员在活动策划和执行中的引领作用,以此提高工作实际效果。

(二)做好基于学生成长成才诉求的活动内容体系设计与实施

一是依托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等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通过开展专题教育、主题讨论、学习汇报等方式消除大学生存在的逆反与抵触心理,培养应用型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认同感。校、院团委应充分发挥各级学生会和社团组织的作用,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源层次入手设计学生感兴趣的实地参观考察。由指导教师带队参观实践基地,并撰写参观实践报告。选拔优秀党团员及学生干部组成假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考察,对学生进行党史国情教育,坚定其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并撰写教育实践报告。广泛开展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调研,指导教师对学生的题目选择、计划制定、组织实施、成绩评定等环节给予指导,以班级为单位并自愿组成3~5人的实践调研小组,组长统一安排组员的社会调研分工,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社会实践并撰写调研报告。

二是依托校企合作和专业学习等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将企业文化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切实体会企业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要侧重专业竞赛、企业实践、科技创新等,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爱岗敬业、服务企业、奉献社会等职业素养。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实际情况,以专业技能服务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社会服务实践中正确构建生活价值观、学习价值观和社会服务价值观[4]。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互联网+”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发明等活动,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到专业技能的转化。endprint

三是依托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发挥辅导员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推动者的作用,鼓励大学生了解创新创业政策和创新创业背景,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大赛、学校创新创业讲座,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社会服务意识,提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自觉性。

四是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新形势下,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相结合,能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内涵。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渗透到文艺活动、社会实践和学术交流中,通过举办诗歌美文写作、经典诵读、书法大赛以及组织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活动,让学生深切体会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瑰宝。

五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多载体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普及及其技术的深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优先占领网络阵地成为创新载体的当务之急[5]。开展e支部建设和易班建设,建立信息化学生工作平台,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成长状况,有利于拉近引领者和参与者之间的距离,保证学生接受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实现有效沟通。

三、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效果提升与评估反馈

(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评估反馈缺失及其表现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除了要在内容与形式上进行创新,增强活动吸引力,还要建立活动评估与反馈机制,以评估与反馈强化活动效果。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普遍缺乏评估与反馈过程,在活动组织上学校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在组织管理方面也缺少对活动公众参与度、活动衔接度、组织协调度等方面的考量与评估。活动安排取决于组织者的主观意志,缺少反思带动,在后续的活动开展中原有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影响了活动的深入及效果。

(二)建立基于效果提升和反思成长的评估反馈机制

建立活动评估反馈机制是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效性的重要措施。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贯穿大学四年,周期较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评估机制更应该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一是建立科学的活动评估指标,从活动衔接度、学生参与度、组织协调度等方面对活动开展进行评估。活动衔接度考量的是活动衔接的顺畅程度以及按本方案设置实施的程度。组织协调度考量的是活动组织者对活动的掌控程度及其协调度。学生参与度考量的是活动参与者的人数及其对活动的认同度。通过对活动衔接度、学生参与度、组织协调度的评估与反馈,及时获得活动价值性、操作性、组织性方面的信息,供下次组织活动时参考。辅导员要发挥学生干部、党团员的信息员、安全员、联络员的作用,多角度、多載体、多渠道获取反馈信息,确定评估指标。二是增强激励机制的实效性。建立学生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档案,对学生日常行为进行跟踪管理,辅导员要配合思想政治教育任课教师建立协同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教育合力。建立及时有效的奖惩制度,对奖励制度进行精细化执行和管理,激励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提升。三是增强反馈机制的实时性。完善德育测评制度并计入测评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本人和辅导员,辅导员对于德育成绩进行实时跟踪记录并及时调整学生的态度,提高学生自省和自律的能力。四是增强反思机制的实践性。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开展活动总结反思会,反馈执行当中的困难和问题,制定解决对策以便下期统筹调整。尤其对活动中的突发状况要启动应急响应预案,并在实践探讨中不断完善教案。

参 考 文 献

[1][2]孙立军,宋佳东,王洪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2):81-85.

[3]郑运旺,唐若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7(2):5-8,13.

[4]李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7(15):1-2.

[5]肖菲菲.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异地办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海峡科学,2017(4):76-77,80.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型大学活动设计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应用型大学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