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服务建设的探索与研究

2018-02-26林俊

中国市场 2018年4期
关键词:探索与研究高校毕业生

林俊

[摘 要]我国产业化结构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调整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的大众化与企业用人制度的改革,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竞争愈加激烈,对就业信息更讲究时效性。另外,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化管理也日趋成熟,就业工作管理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将直接影响日常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因此,院系二级就业管理建立网络信息化服务是必然趋势。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信息化服务;探索与研究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4.148

1 引 言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在市场用人细分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高校为毕业生提供优质用人企业资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满意的双向选择,高校及时掌握毕业生求职动态的关键是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而就目前传统组织形式来看,学校与学生、学生与企业、学校与企业三方之前的沟通交流时效低、经济成本高、影响范围小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依托互联网技术搭建就业信息服务不仅有利于学校与企业,更是为拓宽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有效之举。高校毕业生面临新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形势,在就业压力持续增大的背景下研究就业大数据,有助于毕业生实现精准就业,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大学生创业实质上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智力成果转化为经济价值的有效途径。发挥大数据预测优势有利于高校创业服务体系实现创业孵化的远景。

2 从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到信息化服务建设的发展研究

目前,西方国家还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能力开发模式等方面不断地探索高等院校的就业问题,努力实现学生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在国内将会持续推进,特别是伴随着国家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力支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服务体系将成为关注热点。大学生就业也是我国当前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国内外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研究成果颇多。最早对高校就业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初期的就业指导主要是进行职业分析,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介绍职业。“二战”后,突破了这种单纯安置就业的思维,把它同生活指导、人生指导、教育过程相结合。除美国外,日本和德国也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日本通过明确的法律法规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德国从政府、学校和企业等方面制定了更为详尽的高职就业服务体系。

国内对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研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渐加深的。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统一招生、统一分配,不存在毕业生失业的问题,因此也没有专门的文章对此进行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的转轨,这期间研究大学生就业的文章主要关注的是毕业生的配置方式及分配制度;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后,提出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就业体制改革,实行多数学生“自主择业”的政策,伴随着纲要的颁布,出现了研究“就业制度改革”等方面的论文,同时在微观层面,还出现了毕业生心理分析的文章,研究进一步精细化;1997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暂行规定》以及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政策,这些政策都引发了全社会关于“扩招”和“就业难”的大讨论;进入21世纪,研究就业服务体系的文章逐渐增多,人们关注的仅是扩招对就业的影响、就业率、就业岗位、毕业生就业后的生涯发展、服务体系内部各因素如何协调发展,这些都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领域。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网络建设研究中,研究者所涉猎的范围很广,研究的内容也很广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①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探讨。代表性文章有:李志成、李伟《建成一流高效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李想《浅议我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张文强《关于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探讨》。②基于市场在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的研究。主要文章有:耿绍宁《基于市场机制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研究与构建》,郑守华、洪三国《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服务体系》等。③目前专门研究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就业服务体系相对较少。主要文章有:张克营、张娜等的《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途径的思考》,王东星《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新探讨》,赵小荣、贾杰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何仕、陈哲《应用型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就业工作体系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完善的就业体系,整合各种资源,能很好地保证择业就业的高效性。[1]

3 就业信息化服务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在技术环境的驱动下,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各行业渗透,开放式的网络协同共享信息平台能够有力地推动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及效益效率的极大提升。包括毕业生信息管理、招聘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模型、分析模型、设计与实现模型,以及此类建模在PC平台、手机android系统平台及Apple iOS系统平台实现同步运行。同时论证运用SQL_Server数据库、Web服务器和J2EE技术,基于B/S模式实现三层结构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搭建开放式的网络协同共享信息平台,包括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用户信息管理、招聘信息管理、畢业生就业动态跟踪管理。实现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和职业倾向、职业规划信息资源的不断积累和深度开发,实现人才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和无缝对接,通过运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能为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学生及用人单位三方,提供精准个性的信息分析及推荐服务。

3.1 理论依据可行性研究

3.1.1 职业规划理论

金斯伯格和修普尔提出的职业规划理论认为职业在个人的生活中是一个持续和长期发展的过程,大学是学生由学校学习走向社会工作的衔接点,因而整个大学期间的职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将以职业规划理论为指导构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四年的就业服务体系。

3.1.2 系统理论endprint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统一的,只有在系统论的指导下才能将这些因素有机统一,发挥该体系的最大作用。

3.2 政策及环境可行性研究

当前大学生就业大环境形势所迫,必须更新传统就业工作模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及相关技术手段提升就业服务工作质量,已经成为信息及网络时代的必修课。

3.3 项目工程技术可行性研究

技术环境的驱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的广泛渗透及应用,有力地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及效益效率的极大提升。通过搭建开放式的网络协同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学生个人基本信息和职业倾向、职业规划信息资源的不断积累和深度开发,实现人才供需双方的精准匹配和无缝对接,通过运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能为学生就业管理部门、学生及用人单位三方,提供精准个性的信息分析及推荐服务。

系统将基于B/S架构,通过桌面浏览器和手机微信公众号多终端访问,以最成熟稳定流行的LAMP(Linux+Apache+Mysql+PHP)开源组合实现平台运行,通过阿里云服务器实现系统部署。系统将包括以下六大功能:

A.学生及企业基本信息库管理;B.学生职业测评及规划指导信息推送;C.三方信息审核、发布管理;D.在线问卷调查及就业协议书填报模拟;E.就业统计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F.桌面端及移动端多用户接口设计。

3.4 组织管理可行性研究

二级学院可在院领导关心下成立人才库研发小组,有较为成熟的学生就业管理队伍、工作制度及工作规范流程,形成具有较好的学生服务工作氛围。

小组成员以院长挂帅、办公室主任总协调、专业应用研发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要保证这一系统的有效发展,领导的支持程度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只有有坚实的后盾,才可以建设出更好的平台。[2]研发小组在技术方面应具有较为丰富的互联网产品研发及设计经验,并且有多年大学生职业规划、职业测评项目实施经验,设计一套针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心理测评及职业规划指导产品。应用系统实现学生就业信息高效有序管理、学生就业状况跟踪,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标准;简化企业招聘流程,实现双向在线选择与意愿学生在线对接,降低招聘成本;根据学生意愿学院邀请企业进校宣讲,满足学生就业需求。

4 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的功能性研究

高校就业信息化就是围绕大学生就业和培养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各个领域,利用现代技术信息深入开发并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在就业信息的产生、传递、利用和管理諸环节实现全方位地为大学生、用人单位、社会各界和高校提供科学化、规范化、个性化的管理和服务的过程。[3]网络信息化研发应立足点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大学毕业生就业是一项民生工程。帮助实现良好的就业局面有利于加快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各项事业有序发展。其二,优化武汉商学院就业工作服务机制。在学校暂未建成统一就业服务管理系统的情况下,以二级学院研发就业人才库网络平台有助于积累就业数据供学校有关部门科学决策,有助于就业工作向精细化高效化转变。其三,检验二级学院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人才库网络平台反映毕业生就业人数、状况,所属行业等信息,可为客观评价我院人才质量提供参考,可为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可为学科专业建设及发展提供科学预测及决策。高校人才的就业关乎国家经济有序发展、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研究大数据下的就业服务有助于指导毕业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到有的放矢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才精准就业提供服务是大数据下当前高校毕业生服务工作的立足点,探索有效的服务指导有助于高校人才更好地为经济的发展服务。不断完善就业工作是高校工作的民生工程的进步,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有助于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增加高校办学质量的社会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因此,应具备以下功能:

(1)基础信息数据存储功能:毕业生信息(含身份信息、通信信息、就业信息)。

(2)信息审核、发布、查询功能:可提供历届毕业生发布实习就业信息功能;学院或教师、在校生及企业发布就业信息功能。

(3)企业可在线提供资质后注册账号,发布企业简介及招聘信息,学生在线查阅。设想是:学生操作后,建立学生企业间的直接联系;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程度,为学院安排企业进校宣讲提供参考依据;学生可对相关企业的文化、薪酬、环境、制度等进行评价评分。

(4)教师、学生(毕业生、在校生)、企业三方沟通交流功能。

(5)在线完成问卷调查功能。

(6)《就业协议书》模拟填写、提交、审核、修改功能。

(7)毕业生就业情况反馈功能:以全国地图为载体,在图中以某个标记代表学生个体,一是直观清晰呈现各省市毕业生就业总人数、企业数量、行业分布总体概况;二是显示毕业生个人的年级、专业、就业等基本情况;三是毕业生在换岗、离职并自行更新后,能持续反馈、记录后期成长轨迹。设想是形成商贸物流学院毕业生就业大数据。

(8)同步登录功能:实现电脑和其他移动端能够同步登录功能。

(9)形成毕业生就业数据信息及分析报告。

5 结 论

高校人才的就业关乎国家经济有序发展、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研究网络信息化的就业服务有助于指导毕业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到有的放矢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才精准就业创业提供服务是大数据下当前高校毕业生服务工作的立足点,探索有效的服务指导有助于高校人才更好地为经济的发展服务。不断完善就业工作是高校工作的民生工程的进步,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有助于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增加高校办学质量的社会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晓: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现代交际,2017(7).

[2]蔡杰,王学戏:CRP系统下职业院校就业信息化构建[J].无线互联科技,2016(5).

[3]范重庆: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平台系统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4).endprint

猜你喜欢

探索与研究高校毕业生
马铃薯全程生产机械化技术机具配套方案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语文“生本教育”理念下“前置性作业”的探索与研究
做好高校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的几点体会
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抓好学生就业
浅谈高校毕业班管理工作中的细节之处
亚伟中文速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
高校毕业生如何应对求职过程中的笔试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