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世界》微课程设计

2018-02-26薛锋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彩色图形信息技术

分析

《彩色世界》这节课是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第七课。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学习SETPC命令,第二部分学习SETBG命令,第三部分学习FILL命令。设置笔颜色命令和背景命令相对来说较容易掌握,FILL命令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今后学习用LOGO语言绘制彩色的图形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前面六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图形的画法,会使用REPEAT命令简化程序。同时,在三年级画图软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在画图软件中设置画笔颜色、背景颜色的方法,也熟练地掌握了用填充工具给图形填充颜色,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但LOGO语言不同于画图软件,不能通过鼠标直接操作进行填充颜色,而且只能给封闭图形进行涂色,所以学生在学习初期很难顺利地给图形填充颜色。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学情的了解,笔者将《彩色世界》一课的内容制作成微课程,设计了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并制作了配套的微视频供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使用。

设计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①掌握使用SETPC、SETBG命令设置画笔和背景的颜色;②掌握使用FILL命令对封闭图形进行涂色;③通过个性化的美化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根据微课程教学法的要求,达成目标不能等同于教师的教学目标,而是指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应该达到的认知程度,所以笔者结合学情设定了以下的达成目标:①学会使用SETPC、SETBG设置画笔和背景的颜色;②学会使用FILL命令进行涂色。

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顺利达成目标,它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学习指南的作用是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主题、要达成的目的,明确自己在课堂上要参与的活动等。学习任务是任务单的主体部分,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否达成目标的重要保证,根据本节微课程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笔者制订了两项学习任务。任务一:用浅紫色(颜色代码13)来绘制一个正五边形;任务二:在浅黄色背景上绘制一个红色的正三角形并填充。两个学习任务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设计,任务一学习SETPC、SETBG两个命令,解决重点,任务二复习之前所学绘制图形的命令并学习用FILL命令进行涂色,解决难点。困惑与建议旨在让学生记录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微课程的一些建议,以便课堂学习时与教师和同学交流。

设计课堂学习任务单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进行了自主学习后能内化知识,拓展能力,最主要的环节仍然是学习任务。按照微课程教学法的要求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预测,笔者将其分为了四个环节:①课始检测:说一说设置画笔和背景颜色的命令,设置背景颜色,绘制一个正方形并填充。②进阶作业:画一串彩色的泡泡。③协作探究:画彩色的组合图形。④展示评价:展示绘制的彩色图形,并说一说自己的构思。这四个环节由简到繁,解决本课的重点、难点内容,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拓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制作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中设置的学习任务,笔者制作了相关微视频。微视频中用到的图片素材取自网络,笔者先将部分素材制作成PPT,然后使用软件Camtasia 8.6进行PPT录制和对视频及其他素材进行后期加工处理,最后以MP4的格式发布,时长5分17秒。

笔者从画图软件中给图形涂色出发,引导学生回忆画图软件中用颜料填充封闭图形的知识,激发学生想要在LOGO语言中绘制彩色图形的需求。游戏情境的创设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引出本节课主要的探究内容——彩色世界。

微视频上传到了苏州工业园区“易加”互动学习平台,供学生在家观看,平台后台可以记录学生的观看情况,有疑问的学生可以在“讨论区”进行交流互动。

教学应用过程

第一环节:课始检测

上课伊始,笔者通过“易加”互动学习平台快速查看了学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情况,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检测和评价。对学生来说,这样的检测不但毫无负担,而且对他们的自主学习具有激励作用,学生经过努力掌握了知识,有很大的成就感,也树立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完成课始检测后针对学生“困惑与建议”栏目中提出的疑问与建议,师生共同进行了讨论。

第二环节:进阶练习

翻转学习模式中,课堂是内化知识的地方,有梯度的练习才能促进学生内化知识、应用知识。所以笔者在此环节中设计了画一串彩色泡泡的练习。这道练习要求综合应用多种命令(画圆、提笔、落笔、填充颜色),既是对之前学习的检测也是对本课难点内容的深化。

第三环节:协作探究

进阶练习结束后,笔者组织学生分小组利用所学知识自主绘制组合图形,并对绘制的图形填充颜色。这部分内容是拓展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给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学生对于利用LOGO语言绘制彩色的组合图形有了更直接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

第四环节:展示评价

展示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碰撞的过程,在台上汇报、台下质疑的过程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和解决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对学习也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不同的小组汇报结束后,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对各个小组各环节的能力作出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和改进的地方,以便在后续的课堂中不断提升。

评价与反思

1.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允许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属于综合学科,没有语数英学科的升学压力,也没有音体美学科的入门门槛,学生在正式学习信息技术学科之前都有操作计算机的经验,他们对于信息技术学科有很大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些特点都决定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可以尝试翻转课堂模式。教师可以选取教材中的一個内容或者一个体系设计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并制作配套的微视频,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尝试分享学习心得,进行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探讨各种问题。endprint

2.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便于实施翻转课堂

首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从三年级开始教学,内容涵盖了Windows基本操作、画图、WPS文字、WPS演示、LOGO语言和Scratch程序设计,这些内容分在八个学期完成,在教学安排上相对轻松;其次,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层次差别较大,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吃不好”和“吃不饱”现象;再次,信息技术学科培养的是学生灵活操作计算机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操作性比较强,同时操作的方法并不唯一。这些特点决定了实施翻转课堂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学生可以通过尝试在多种操作方法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也便于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吃好”、接受能力不强的学生“吃饱”,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3.翻转课堂整个教学过程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从教师课件的制作、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设计、微视频的录制,到学生观看微视频、学生学习环境的构建,整个过程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其中,微视频的制作更为专业,其制作的质量大大影响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这些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都是比较容易的事情,所以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教师,信息技术教师能制作出更高质量的微视频。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课上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同时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设计自主任务学习单、制作微视频。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微课程教学法把课堂教学活动规划为课堂检测、进阶作业、协作探究、展示质疑等四个环环相扣的环节,教学结构安排合理,资源得到优化整合,学生的潜力被激发出来。

评委印象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探索实践有较强的适切性。一方面是学科的适切性,信息技术学习需要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时空;另一方面是条件的适切性,信息技术课堂有机房环境,学生的自主探究有了条件。但如何实施并做到有效却要看信息技术教师本人的“造化”,显然,薛锋老师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探索者。薛老师的小学信息技术LOGO程序《彩色世界》微课程设计体现了三大亮点。

1.设计思路清晰

微课程设计重点包括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微视频制作和课堂学习任务单三大设计,而“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引导前置学习,“微视频”支持前置学习,“课堂学习任务单设计”引导课堂内化拓展。每一项设计都至关重要。从《彩色世界》这节课的设计可以看出,薛老师能够很好地理解三者的意义及其关联,并能够简洁、清晰地设计相关内容。特别值得肯定的是,薛老师对教学目标与达成目标的分析理解准确到位,他认为“根据微课程教学法的要求,达成目标不能等同于教师的教学目标,而是指向学生自主学习的,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后应该达到的认知程度”,并由此准确地定位了两个“达成目标”。当然,如果薛老师在《彩色世界》微课程任务单的设计中,强化一下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思维会更好一些。

2.翻转实施有效

翻转课堂是否有效,或者说翻转课堂能否有效实施,关键要看两个方面:是否“前置学而会”?是否“课堂会学习”?“前置学而会”是指学生借助微视频能够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的任务。从设计与反思的情况来看,学生观看薛老师制作的视频,可以较好地完成两个操作性的任务。在微视频的制作上,薛老师并不是简单地演示两个任务的操作,而是抓住重点与难点进行了讲解,学生认识了SETPC、SETBG两个命令的作用,也掌握了FILL命令的具体用法与注意事项。这样结合前面的知识,学生就能很简单地完成两个任务了。“课堂会学习”则是指学生能够合作学、探究学,进一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内化与提升。薛老师设计的“进阶作业”——画一串彩色的泡泡、“协作探究”——画彩色的组合图形等,较好地支持了学生的合作学、探究学。教学中要引导与组织好学生的合作学,有分工,有协作,有交流。另外,还要注意“一串彩色的泡泡”也是“彩色的组合图形”,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合作进阶。

3.平台支撑到位

翻转教学的实施若有合适的平台做支撑,会更为方便。本设计中的“易加”互动学习平台,是一个区域性共享平台,可以在线发布学习任务单和学习视频。学生可以开展线上学习,在线提交学习成果,平台自动评价客观题,生成报表,主观题可由教师在线批阅,并及时获取学生的“疑难与困惑”;学生也可以下载任务单,进行线下学习。这样大大减轻了教师的重复劳动,并准确定位问题,同时,这样一个平台,还可以结构化、体系化地积累翻转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真正形成“微課程”体系。

(肖年志 NOC活动评委/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彩色图形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彩色的风
彩色游戏
彩色手表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