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教材特色 提升阅读素养

2018-02-26浙江义乌市宾王小学教育集团银苑校区3220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5期
关键词:生字识字阳光

浙江义乌市宾王小学教育集团银苑校区(322000)

义务教育一年级语文教科书具有许多编排方面的特色,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把握好教材特色,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呢?

特色一:依据识字技巧、构字规律,提高识字能力

对于初学汉字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每篇课文都有生字。虽然课文的字数不会太多,但是如果大篇幅的都是难字,就会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阻碍。教材一般会把生字单独在课后列举出来,同时也会有注音。

例如,《画》这篇课文中“远、近、春、惊”这几个字就属于生字。学生已经认识了“元”字,“元”是“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字就可以引发学生们的猜读,给课堂学习增添乐趣。学生通过自己的记忆成功地认识了生字,这对他们是精神上的鼓舞,当他们惊奇地发现两个字还有这么微妙的联系后,他们就会有动力去接受更多的生字。在读“近”字时,学生会把它和“斤”字联系起来,变换一下读音,“斤”是第一声,“近”是第四声,当学生多次尝试不同的读音后,教师再给出正确答案。

又如,在《比尾巴》一课中出现了多个动物: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学生在认读这些字时难免有些困难,需要结合图片来认识。一般在进入一年级之前,家长们都会买一些彩图识字的册子,上面会有部分这里出现的生字,学生经过长期的念读,会在大脑里形成印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动物的图片与文字结合起来教学,达到图文对照。而对于“长、短、弯、扁”这些形容词,则可以用PPT放映动图。形象的长短变化、弯直的动作变化、扁圆的过程变化,都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情景中去识字比面对课本要来得直接。

特色二:依据学生心理、情感体验,实施多元阅读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需要改变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活动。

例如,在阅读《四季》这篇课文时,不要采取教师一味地讲教案,学生只是听的方法,这种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小学生处在知识萌芽的初期,对自然存在的东西有不少接触,也能感受到春夏秋冬季节变化的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力对不同季节事物的变化特点做些简单描述,可以从色彩、生命力、天气等多方面考虑,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相对容易的。抓住课文中每个季节的不同对象和关键词,多读多背,再代入原文中进行连贯阅读,就能降低阅读的难度。

又如,在以小动物为原型,以对话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课文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对话,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故事发展线索、人物情感变化。例如,《小松鼠找花生》这篇课文就涉及小松鼠和鼹鼠的对话,《自己去吧》课文中涉及小鸭与鸭妈妈的对话,《动物王国》涉及了多个角色的对话。教师要引领学生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脉络,知道是谁和谁的对话,人物身份是否有变化,从而融入角色中,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特色三:依据长句短教、带问题读,学会阅读方法

读好一篇课文要求每一个段落相结合,每段又要求句句通顺,所以读好字数多的句子是关键。而长句一般包括标点的断句,句意的转变。

在《阳光》这篇课文中,“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这句话就比较长,有两处标点断句,也有意义的转变。“拉开窗帘”是现实中主人公的动作,“阳光跳进来”则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阳光”是一个宏观概念,它没有实际的存在形式,不会“跳”这个动作,但是这里为了增加写作的艺术性,表达作者对于阳光滋润万物的感激与喜爱,将阳光具体化,赋予了它活泼的躯体。那么,在阅读时就要传达出一些惊奇、欢快的语气去贴合语境。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先听教师有感情地读,再通过停顿标记来区分这些转变。

当然,带着问题读课文也是很有必要的,这种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归纳信息的能力,为学习篇幅长、内容多的课文打下基础。《小熊住山洞》一文中,小熊本来准备和爸爸去砍树建房子,但是过了一年,他们仍然住在山洞里,这是为什么呢?文中用排比句写了很多这一年来发生的事。这些事是不是都和这个问题有关?在预读课文时让学生互相讨论,做出判断,给出自己的体会,这种阅读方法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总之,朗读并背诵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能够流利顺畅、声情并茂地朗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伴随着阅读素养的提高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的能力。部编教材的编排特色值得深入钻研,其中课文要素的提炼、结合主题思想的概括是阅读素养升华不可或缺的两部分。

猜你喜欢

生字识字阳光
读儿歌识生字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生字辨识大闯关
走,出发!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走在阳光路上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