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读写训练点 随文练就“生花笔”
——浅谈小学随文练笔序列教学体系构建

2018-02-26山东威海市文登区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264400

小学教学参考 2018年15期
关键词:随文写作方法语言表达

山东威海市文登区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264400)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写作与表达;写作是阅读知识的巩固和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而随文练笔就能把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教材中的课文篇篇都是经典,不论是在文章结构、写作顺序、表达方法上,还是在选材、主题、语言风格上都有典范性,在编排上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次序,是不可多得的写作表达的范文。但教学中,教师往往在引导学生理解内容、体会情感后就对原文弃之不用,没有充分挖掘其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强调随文练笔,就是每篇课文的教学,都能找到一个训练点,设计出片断练笔,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学习写作方法、表达技巧,进行写作训练,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如何确定课文的训练点呢?这需要教师深思熟虑,潜心会文。

一、仿写课文精彩处,循序渐进学习语言表达方法

小学生在书面语言学习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因为识字少、词汇量不够,习作(写话)时捉襟见肘,表达也不够规范、准确。所以,随文练笔首先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阅读教学中,准确把握课文语言表达的精彩处,有意识地让正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的学生“依样画葫芦”地进行仿写练习,可以降低写作的难度。为防止这些随文练笔之间缺乏铺垫和关联,甚至机械性重复,我们需要构建随文练笔序列化教学体系,使每次练笔内容更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从而提高随文练笔的实效性。我们可依据课标中对写话、习作的具体要求,遵循着词句、片断、篇章的次序,梳理出语言表达方法的序列。

1.由词到句,建立句子的概念

一是照样子写词语,丰富学生的词语积累;二是用生词写句子,提高词语运用能力;三是积累成语、谚语、诗句,丰富表达内容;四是仿写基本句“谁在干什么”“哪里有什么”“什么东西怎么样”“什么是什么”;五是发挥想象和联想,把句子补充更完整;六是不同句式的转换:“把字句”和“被字句”转换,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转换;七是看图写一句话,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四要素;八是仿写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九是仿写连续、递进、因果、转折、并列式的句群。

2.由句到段,围绕主题写片断

学生能熟练写出一句完整的话之后,就可以引导他们围绕一个意思从写好几句话开始,到写好一段话。一是仿照课文中的句群或段落,创设情境,利用提示语搭建框架写几句话。如提供一幅下课的情景图,让学生利用“下课了……有的……有的……有的……”来写几句话。二是仿写不同结构的段落:先分后总、先总后分、先点后面、先记叙后抒情等。

3.由段到篇,关注谋篇布局

每一篇课文,作者都是精心选材、组材,并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去谋篇布局的,课文就是学生阅读和习作的最好范文。随文练笔也要把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作为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其写作方法,进而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应用文,对于写景、状物、写人、记事类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谋篇布局,进行练笔。一是分别按方位顺序、游览顺序、时间顺序、移步换景、情景交融等构篇方法来描写景物的特点;二是从样子、习性、本领(作用)等方面描写动物、植物;三是从外貌、语言、行动、心理的综合描写,用一事、几事或几方面品质来表现人物,进行写人的练习;四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时间顺序、地点变换分别进行写事的练习;五是结合课文,分别进行审题、立意、选材、修改的构篇训练。例如,学习《威尼斯小艇》一文,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按小艇样子、坐在上面的感受及小艇与人们的关系三方面谋篇布局的方法,学习状物、叙事、抒情紧密结合的写作方法,而后让学生仿照课文写写家乡的某一处景或某个物体。

随文练笔序列化教学体系主要是根据课文所提供的训练点,从“内容与认知”“写作方法”“语言表达”三个维度进行训练,简称“三维训练”。教师可将从课文中找出训练点并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作为练笔教学的第一维,也就是首先让学生在读中悟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通过语言描述、图片、视频、现场体验等手段来创设情境,让学生仿照课文阅读中学到的写作方法来写一个片段,即第二维训练;最后在片断的修改环节进行语言表达等的提升训练,即第三维训练。其基本成程序是“怎么写(知识与技法)——写什么(内容与认识)——怎么写好(语言表达)”。如三年级《小摄影师》一课的对话描写,随文练笔的第一维是让学生在读对话中,发现提示语有的放在前面(牵羊式),有的放在后面(推车式),有的放在中间(挑担式),有的没有提示语(省略式),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不同格式表达效果的不同。第二维,教师播放视频,提供一段人物对话的场景,让学生仿照课文中对话的写法,用不同的表达格式来描写这个对话片断。第三维,指导学生读自己所写的片断,并与课文相比,找找哪些地方好,然后修改不通顺的地方。

二、补白课文意犹未尽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随文练笔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在仿写中学习写作方法,还可以从课文内容的角度引导学生去练笔,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的不少课文都留有“空白”,这些“空白”为学生的思维留下了更广阔的想象、延伸空间。教师可以抓住课文的留白处,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生活经验,入境体验、合理想象,进行“续写补白”或“扩写补白”。

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留白式的结尾给了大家无限想象的空间。教学中,教师要挖掘课文的留白处,引导学生进行有创意的补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穷人》一文的结尾,帐子拉开了之后会发生什么,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由于课文内容比较容易懂,桑娜和渔夫的善良、乐于助人感动了学生,而西蒙和两个孩子的遭遇又比较容易引发大家的同情,对于续写这篇课文的结尾,学生们的兴趣比较浓厚。因此,学生的补白不仅有人物语言、神情,有心理活动,还对人物的命运寄予了同情和美好的期望。

除了“续写补白”,还可以对课文内容中关键的故事情节进行“扩写补白”,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走进文本、了解文本,还可以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语言训练。如《穷人》一课,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来以后的心理活动用了一系列的省略号:“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恩,揍我一顿也好!’”托尔斯泰不愧是一位文学巨匠,描人写物细致入微。在这篇文章中,人物微妙的心理变化就凝聚在五个省略号中。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反复读这一段,并联系全文体会人物此时的心理,让学生把省略的内容填写出来。

学生的“扩写补白”充实了文本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他们用自己的阅读积累促进了新知识的生成。这样的补白,让学生在表述自己“思”的言说实践中完成了语言的建构,也正是这样的补白,让学生“悟”从中来,使阅读有了个性与灵性。

三、悟于情有所动处,提升学生的情感认知水平

教材中精选了许多感人的文章,都是作者“情动而辞发”的作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找到这类课文的情感点,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自然会被文中的人、事、物、景所感染,就会提笔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五年级下学期的课文《鲁滨孙漂流记》节选了一个精彩片段,描写了鲁滨孙初到岛上时的生活状态和对现实的思考。这一部分的描写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许多学生读后纷纷觉得不可思议。可正是这种不可思议让他们感受到了鲁滨孙在海岛上生活的忧郁、寂寞和艰苦。一遍、两遍、三遍的品读,从鲁滨孙最开始的海岛生活的严酷、不易到后面生活的得心应手,学生的每一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和收获。在一次次阅读感受和体验的交流、碰撞与汇总中,课文字里行间所表达的鲁滨孙身处绝境、知足安命、勇敢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就跃出了水面。从品读文字到品读文字背后所表达的情感,这就是阅读的魅力所在,而把感悟与收获记录下来,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提升自己的情感认知水平,则不仅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文本,还把文本和生活连在了一起,让文本为生活服务。许多学生为了写得精彩,不知不觉把文中的精彩片段读了很多遍,最后的练笔成效也确实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收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和书写是学生的两种最必要的学习工具,同时也是通往周围世界的两个窗口。”阅读中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练笔,引导学生从不同程度开掘出文本的潜在资源,乃至创生出新资源,这正是从读学写、以写促读所绽放的活力、所彰显的魅力。

站在整个小学阶段习作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的高度,围绕着语言表达方法、内容理解及情感体验,确定每个学期的读写训练点,再按“一个训练点、一篇课文、一个情景、一次练笔”的思路进行研讨,将这些训练点落实到教材的一篇篇课文中去,使得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一个训练点,就会生成环环相扣的随文练笔序列。但教师们还要注意,随文练笔要服务于每个单元的习作,要把随文练笔作为单元主题习作的重要前奏和序曲。通过这一单元的系列随文练笔,让学生对单元习作提前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在写作方法和写作内容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就能为写好单元习作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随文写作方法语言表达
把握课文特点,习得写作方法
研究性论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书面表达中从内因角度分析的写作方法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网络新闻写作方法与技巧刍议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