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加重期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变化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研究

2018-02-25李莉红白璐王鹏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12期
关键词:蛋白聚糖配体急性

李莉红,白璐,王鹏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是一种肺部弥漫性间质性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最常见也是病情严重程度最重的IIP类型[1]。IIP患者出现无症状左心衰竭、肺栓塞、肺部感染时定义为急性加重期[2-4],IIP患者1、2、3年急性加重发生率分别为8.6%、12.6%、23.9%[5],而急性加重期IIP患者病死率约为50.0%,预后极差[6-8]。近年研究表明,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Syndecan-4)水平明显升高并可通过与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0(CXCMCL10)结合而介导抗纤维化过程[9-10],但目前关于IIP患者尤其是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变化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等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变化及其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2017年西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IIP患者159例,均符合2011年美国胸科学会制定的IIP诊断标准[11]:(1)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肺疾病(ILD),如家庭或职业环境暴露、结缔组织疾病、药物毒性等;(2)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发现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影像学特征(不再需要活检);(3)HRCT检查发现IIP相关影像学特征且活检发现IIP相应病理学改变。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器质性疾病者;(2)存在呼吸症状或近3个月经影像学检查证实为恶性病变者。根据2013年美国胸科学会制定的IIP分期标准[12]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临床稳定期,n=77)和B组(急性加重期,n=82),并根据随访3个月预后将B组患者分为B1组(生存,n=46)和B2组(死亡,n=36)。本研究经西安市第一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观察指标 比较A组与B组、B1组与B2组患者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其中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WBC)、乳酸脱氢酶(LDH)、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表面活性蛋白A(SP-A)、表面活性蛋白D(SP-D)、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的检测需采集静脉血 5 ml,5 000 r/min 离心 10 min(离心半径4 cm)后置于4 ℃环境下保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 s)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R)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与急性加重期IIP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与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组与B组患者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比较 A组与B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年龄大于 A 组,WBC、LDH、KL-6、SP-A、SP-D、CRP高于A组,ESR快于A组,SaO2及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2 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与急性加重期IIP患者SP-A、SP-D呈正相关,与ESR、SaO2呈负相关(P<0.05,见表2)。

2.3 B1组与B2组患者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比较 B1组与B2组患者性别、WBC、LDH、KL-6、SP-A、SP-D、CRP、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2组患者年龄大于B1组,ESR快于B1组,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低于B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A组与B组患者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der,age,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serum Syndecan-4 level between groups A and group B

2.4 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 以表3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随访3个月预后为因变量(变量赋值见表4)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是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5)。

3 讨论

目前,IPF出现急性加重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趋化因子CXCL1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可能与IPF急性加重有关[13-14]。多配体蛋白聚糖4是一种存在于多种细胞表面的跨膜蛋白,可能参与肺部发育、损伤修复及炎性反应[15],并可在MMP等作用下从细胞膜表面释放,继而通过与多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结合而调控多种生理病理过程[16-19]。有研究表明,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与急性加重期IIP患者病死率有关,其对急性加重期IIP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对病死率的预测价值优于LDH、KL-6[20-22]。

表2 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与急性加重期IIP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的相关性分析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Syndecan-4 level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IIP

表3 B1组与B2组患者性别、年龄、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gender,age,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 and serum Syndecan-4 level between subgroups B1 and B2

表4 变量赋值Table 4 Variable assignment

表5 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近期预后影响因素的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Table 5 Cox proportional hazard regression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hort-term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IIP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低于A组,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与急性加重期IIP患者SP-A、SP-D呈正相关,与ESR、SaO2呈负相关;B2组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低于B1组,进一步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发现,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是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之一,表明与临床稳定期IIP患者相比,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降低,且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与急性加重期IIP患者SP-A、SP-D、ESR、SaO2有关,是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可作为判断急性加重期IIP患者近期预后的参考指标;但本研究仅收集到了IIP患者入院时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未能分析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4水平变化与病程等的关系,而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观察时间较短、IIP的诊断标准仍存在一定争议,因此结果结论仍需在今后的研究中扩大样本量以进一步证实。

作者贡献:李莉红进行文章构思与设计、研究实施与可行性分析、数据收集与整理,负责统计学处理、结果分析与解释并撰写论文;白璐进行论文修订,负责文章质量控制及审校;王鹏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蛋白聚糖配体急性
L-苏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含季铵盐的芳酰腙配体的铜 (Ⅱ)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体外DNA键合和核酸酶活性
基于4-(1-咪唑基)苯甲酸配体构筑的一个单一配体和两个混和配体配位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机械应力联合维拉帕米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琼脂糖三维模型蛋白聚糖代谢的作用
竞争性ELISA法测定软骨细胞蛋白聚糖代谢片段的可行性分析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辨证论治30例
氨基葡萄糖对IL-1β诱导人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蛋白聚糖分解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