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在医院科研项目中标数量提升中的运用与成效

2018-02-24张迪王新娅姜晓颖谌蒙蒙张宗德弭凤玲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35期
关键词:学科发展科学研究

张迪 王新娅 姜晓颖 谌蒙蒙 张宗德 弭凤玲

[摘要] 科学研究是医学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科研项目作为支撑科学研究的关键一环,是反映医院医学科技水平的关键指标,在科技影响力评估和科研绩效考核中都占有重要位置。本文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为例,面对科研项目资助数量不高的情况,科技处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分析影响科研项目申报的因素并提出解决方向,联合多部门从科研辅导与培育、职称晋升、激励与绩效管理等多个方面采取针对性举措,提高科研项目申报的数量与质量,从而提升科研项目中标数量。本文认为PDCA循环理论在科研项目中标数提升中切实可行,科研项目资助数量获得了稳步提升,并且在具体解决过程中采取的多部门联动新举措收效明显。未来可将PDCA管理办法运用到科研管理中,并联合多部门合作,共同提升医院医学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科学研究;PDCA;科研项目申报;多部门联动;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 R197.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8)12(b)-0169-04

[Abstract] Scientific research provides an inexhaustible driving force for medic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discipline development. As a key link to support 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are key indicators for reflecting the level of medical technology in hospitals. It occupies a key position in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fluence and apprais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formance. This paper takes Beijing Chest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Given the low numb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the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application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by means of the PDCA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poses a direction for solution. In concert with multiple departments, it adopts targeted measures in term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utoring and nurturing, promotion of titles, incentives an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to improve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thereby enhancing the number of successful bid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The paper has the opinion that the PDCA theory is feasib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number of successful bids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The numb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s has steadily improved, and the new multi-sector linkage measures adopted in the specific problem-solving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PDCA management can be applied to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in cooperation with multiple departments, enhance the medical research level in hospitals and facilita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s.

[Key words] Scientific research; PDCA; Applicant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project; Multi-department linkage; Discipline development

科研項目申报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医院科研发展的基础,是科研产出的依托以及人才培养的可靠支撑。重视科研项目申报的数量与质量,从而提升科研项目资助数量,对推动医院医学科技的发展意义重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是一所集医、教、研、防四位一体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以结核病和胸部肿瘤诊疗为主。医院坚持临床与科研相结合,通过转变管理方式,整合优势资源,自“十二五”以来,在科研项目申报和获批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项目数量和经费金额不断攀升,直接带动了科研产出的增加,其中SCI论文发表数量大幅提升,促进了医院整体科研水平的迅速发展,结核病学科在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蝉联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榜首。但与北京市其他同类医院相比,我院学科发展并不均衡,科研人员项目申报积极性不足,科研方案设计水平欠缺,从而直接导致科研项目中标数不高。科研管理部门面对这种现状,需要分析问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PDCA循环理论包括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4个阶段,也被称为戴明循环理论。这个理论是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程序,虽然根据不同行业或企业,方法有所不同,但基本原理适用于医院科研管理[1-2]。本文基于目前科研项目中标数不足的问题,通过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实施后再进行验证与总结,认为这种动态循环管理方法是科研管理的手段,有助于解决科研管理问题,获得了有效提升项目中标数量的措施—多部门联动新举措。未来需要将PDCA更多地运用到科研管理中,帮助解决科研管理问题,促进医院科研水平的提高[3]。

1 P阶段,分析影响科研项目申报积极性和中标数的因素,制订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分析医院科研项目申报现状,寻找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因素。针对问题指明解决方向或计划[4]。

1.1 科研意识薄弱,规划性有待提高

1.1.1 科研主动性不强 前期,我院依靠部分有经验和能力的科研人员,获得科研项目的快速增长;但当这些人员项目达到饱和以及时间精力不够时,继续增长的势头也就越发迟缓,主要表现在医院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数量逐年递减,省部级有名额限制的竞争性项目常常申报不足,与其他医院多名科研人员竞争一个名额的形势大相径庭,且医务人员本身就有繁重的临床任务,面对竞争越来越多的科研任务也是分身乏术[5-6]。

1.1.2 申报规划性不强 通过与科研人员沟通,我们了解到科研人员对每年各级各类项目的申报时间并不完全掌握,且对申请指南和项目特点理解有所欠缺,经常导致因时间短无法及时提交申请书或因时间仓促导致其申请书质量不高,不能更好地满足项目申办方的评审要求,直接导致中标率偏低[7]。

1.2 科研相关综合能力待提升

1.2.1 申请书撰写能力欠缺 科研管理部门在对申请书进行形式审查过程中发现,标书撰写思路亟待提高,普遍存在研究任务、目的、内容区分不清,或者语言表达过于口语化。申请书的撰写至关重要,让评审专家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申请者的研究目的与内容,并愿意将经费资助于申请人,与申请书表达是否得当密切相关[8-10]。

1.2.2 研究方案设计科学性较差 近几年,研究方案的方法学设计逐渐受到重视,项目立项评审中都要求有方法学专家参与,这关系到项目的实施以及数据分析,进而决定是否能够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但通过近几年的标书审查,发现我院的申请书开发与设计水平亟待提高[11-12]。

1.2.3 经费预算能力不足 合理的经费预算也是评审的重要因素。国家与北京市一直提倡解放科研人员在经费管理方面的束缚,不让科研人员过多涉及经费的核算、预算与报销。虽已下放部分权利并且简化经费预算与执行的程序,但科研人员仍然在编制过程中困难重重,这就需要我们在科研财务管理过程中给予科学家适当的帮助[13]。

1.3 职称晋升未发挥应有作用

1.3.1 科研动力来自于职称晋升 通过以往科研项目数据可以看出,当有职称晋升需求的情况下,部分人员才会申请科研项目或发表科研论文,待职称获得晋升后就不再有意愿继续完成科研任务。

1.3.2 职称晋升体系未发挥督促科研作用 职称晋升体系应包括临床业务、科学研究等各方面的指标,医院现有体系不能有效区分或督促科研人员。在同类医院中,部分医院在晋升副高或高级职称需承担的科研项目要求有明显提升;部分医院要求有资格申报相关基金项目的人员必须按要求完成申报程序,否则将无法按要求申报职称晋升;首都医科大学更是规定无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教授无法招收博士研究生。严格的职称晋升体系与规则能有效督促科研人员积极性,直接影响科研项目申报数量与质量的提高,从而提升中标数量。

1.4 绩效考核和科研激励是影响科研活力的因素之一

1.4.1 科研绩效考核引导作用不够突出 医院既往科研绩效考核主要根据各科室在研项目(课题)数量、项目(课题)经费支出进度、出版专著数量、发表核心期刊和SCI论文数量按年度进行评估,科研绩效考核不设年度任务指标。虽然上述科研绩效考核对医院的科研产出有所促进,但存在着一些制约科研工作发展的问题,没有发挥出绩效考评体系对科研工作的调动和导向作用[3]。

1.4.2 合理科研激励是项目申报中标的助推剂 医院以往文章数量和质量较少,但通过对中文核心和SCI论文奖励,促进了文章数量及质量的整体提升。在科研项目申报方面,还未采取针对性奖励政策。

2 D阶段,多部门联合实施的科研管理新举措

根据因素的多元与复杂性,需要联合多部门,共同根据解决方向,制订并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

2.1 多种形式提高科研意识

2.1.1 合理布局课题申报并加强宣讲 面对科研项目申请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应根据各级各类项目每年的的规律制订申报时间表并标注项目要求与特点,让科研人员提前掌握并做好申请规划。利用单位内部网络宣传以及科研管理微信群发布通知与申请解读,帮助科研人员更及时准确地了解项目申报的要求。针对性地举行动员会,对申请指南和要求进行解读、答疑。

2.1.2 沟通交流激发申报积极性 科研管理部门定期与多学科中心举办学术沙龙。通过案例的分享和自由沟通,让科研人员有专门的平台进行交流,以期碰撞出新的研究思路。在科研会议上,定期邀请或介绍有经验、典型的科研项目申请人或事例,为大家进行经验分享,激励大家的科研热情[14-16]。

2.2 提高相关人员综合素养,提升项目质量

2.2.1 辅导与培训并重 科研管理部门建立专门的专家信息库,包括领域专家和方法学专家。根据每次申报项目的不同,抽取合适的专家为科研人员提供辅导。考虑到科研方案设计方面的欠缺,科技处邀请在临床研究方案开发与设计领域有经验的北大临床研究所,专门为我院遴选出的科研人员开展小班科研培训,全程封闭式的集中教学,对提升科研设计大有益处。面对经费预算管理的疑问,联合财务处和审计师事务所,对科研人员进行经费管理培训,让科研人员对于经费的管理熟悉掌握[17]。

2.2.2 培育孵化项目 医院利用院内自有资金设立科研培育库。其目的是孵化有潜力的科研项目,为科研人员提供启动资金支持,打好基础为未来申请外部竞争性课题添砖加瓦。

2.3 修訂职称晋升标准,体现科研能力

修订职称晋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医院未来将在体系中发挥好督促科研能力的作用。目前,先在晋升申请过程加入合理条件,有资格申报相关课题的人员必须在完成申报后才能申请相关职称的晋升。在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前,人力资源部门梳理符合条件人员名单,主管院级领导召开任务布置会议,为各科室主任布置科室任务。科研项目的申请不是一蹴而就,不是每次申请都能获得资助,但是不申请永远都不会成功。因此,必须先将申请数量提升,让符合条件的人员都撰写申请书,未来可以通过修改最终获得资助。而且这次任务的下达,要求青年科研人员必须申报,青年科学家作为医院未来的希望,在现阶段时间和精力都能满足的条件下,更要积极申报,在职业初期打下良好的科研基础。

2.4 通过绩效评价和激励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激发科研人员创造性。

科技处每年度会根据各科室的人员体系情况与绩效管理部门分配各科室的科研项目任务指标,督促项目申报与资助,发挥绩效管理对科研人员的调动与引导作用。相匹配的会对获批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给予奖金激励,让科研人员在完成科研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双重激励[18-19]。

3 C阶段,合理助推后的阶段性效果反馈

检查实施计划后产生的效果,评估与总结实施过程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以及产生的新问题。

3.1 科研项目申报数量增加

在多部门联合实行有效的科研管理新举措后,最直观的成效是科研项目申报数量的大幅提升。2013~2016年,我院各级各类项目申报数量一直维持在70项左右;2017年提高到102项。医院部分科室在新举措的积极引导与推动下,重视参与科研工作,科研人员的意识和积极性都有了明显提升。

3.2 科研项目数量的积累也会带来质量的提升

多数专家表示,我院院内辅导过程中的高质量标书较前两年成倍增加,特别是科研培训班人员的申请书,无论从语言撰写和方法学设计上都有了明显提高。科研项目水平的提升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通过辅导与培育,获资助项目数量一定可以稳步提升。

3.3 科研项目获资助数量的稳步提升

数量和质量的积累使我院科研项目中标数量的稳步提升。2013~2014年,我院各级各类项目获批数量分别为21、25项,在市属医院中处于较低水平。2015~2017年,课题立项数量突破30项,分别为33、36和37项。特别是关键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年之前,一直维持在1~2项;2017年和2018年获得突破进展,分别获批5项和3项。

4 A阶段,分析总结

对循环管理方法运用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有效的部分制度化推而广之,对有问题的部分及时调整,对未解决或发现的新问题转入下一循环继续解决。

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在提升医院科研项目中标数量方面确实发挥积极作用,能够帮助科研管理部门分析问题并采取有效计划解决问题。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多部门联动助推医院科研项目申报的新举措,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协同管理是下一步应该思考的具体方向。同时通过总结数据,发现各学科及各科室在科研项目申报和中标数量方面存在差异,科室领导的重视程度也直接影响着部门科研的发展,这需要及时总结,并解决问题。

5 讨论

实践证明,PDCA循环管理方法是一种先进的科学管理模式,对提升医院科研项目申报数量,科学、合理、行之有效。以面临的问题为出发点,提出针对性的具体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并调整,建立一套动态管理的循环。未来可以将此方法运用到科研管理的其他具体问题中,进而提升医院科研管理。在提高科研项目申报资助数量过程中,发现多部门联动这个新举措,这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启示与帮助。医院科研管理的提升离不开院领导和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科研水平的进步,离不开医院组织内部甚至外部多部门的协同支持。医院应该突破传统的部门职能边界,消除沟通障碍和部门固化,实现自由沟通协作,围绕医院医学科技发展的共同组织目标,建立长效机制,合理推动医院科研项目申报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医院科研水平的平稳进步,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20]。

[参考文献]

[1] 张权,刘宁,张有德,等. PDCA循环在医院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50):7-8.

[2] 屈芫,陈冉.PDCA循环法在某肿瘤医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申报管理中的运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8(1):106-108.

[3] 涂嘉玲,刘琴.PDCA循环在医院科研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创新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3):459-461.

[4] 倪新兴,李玲,陶钊,等.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管理[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8, 31(1):36-40.

[5] 苗卫军,刘燕清,赵虹,等.组建科研管理品管圈提高科研项目申报率及中标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例[J].现代医院,2014,14(9):98-99.

[6] 蔡蔚.重视科研项目申报提升医院科研水平[J].中外健康文摘,2012(46):83-84.

[7] 禹雪梅,李扬,王军,等.加强科研项目中期管理是提高项目完成质量的关键环节[J].基础医学教育,2009,11(6):65-65.

[8] 孔双蕾,张焕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0-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撰写中的问题分析[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6,29(1):49-52.

[9] 徐文怡,任建琳,江力波.发挥科研管理人员在申报课题中的作用[J].医学信息旬刊,2010,23(4):271-272.

[10] 闫雪冬,陈瑛,张焕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未获资助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0, 23(4):235-237.

[11] 祁吉.科研课题立项中的若干问题[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3):329-331.

[12] 徐文怡.科研课题申请书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C]//中华医学会第十七次全国医学信息学术会议,2011.

[13] 刘岩,王丹蕾,王兵,等.临床科研项目申报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评价[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5, 28(4):315-318.

[14] 杭国荣,杭慧.论高校科研管理中如何提高青年教师课题申报的积极性[J].科技信息,2011(22):94-94.

[15] 赵峰,刘平,沈兆红,等.适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要求改革做好标书审查工作[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7,30(4):282-284.

[16] 韓秀欣,邢汝东,周静.营造良好科研氛围提高我院科研项目申报水平[C]//全国口腔医院管理研讨会,2008.

[17] 张文玲.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提高医院科研管理整体水平[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07-108.

[18] 弭凤玲,蔡超,王新娅,等.基于分层法科研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6,29(5):345-347.

[19] 冯鑫,王君丽,蔡超.如何保证绩效考核在医院科研管理中的有效实施[C]//中华医学会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2012.

[20] 毛慧玲.企业医院科研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收稿日期:2018-06-11 本文编辑:苏 畅)

猜你喜欢

学科发展科学研究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欢迎订阅《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
我国新闻学的学科地位及学科发展研究
提高学科发展质量下高校项目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中外公共政策学科发展情况对比研究
工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科发展的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