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探索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

2018-02-24潘锋

中国医药导报 2018年35期
关键词:华佗医学人工智能

潘锋

以“步入大众健康新时代”为主题的“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学术年会暨华夏医学科技奖颁奖大会”,2018年11月9日至10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简称“中国医促会”)多个专科分会联合主办的8个专题论坛同期举行,多位院士专家围绕医学热点研究领域展开深入交流,探索智能医学、智慧医疗发展方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原院长韩德民教授在题为《大众健康新时代》的主题演讲中指出:“我们已经步入大众健康新时代,医学人工智能是推动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有力保障。”

医学人工智能是发展方向韩德民教授说,在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国正从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转变,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方式也正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是全面提升人民健康素质的一个重要举措。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瓶颈、难点和“医改”痛点,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优质医疗资源不充足、分布不均衡所造成的城乡居民就医的窘境,医疗服务资源呈现“倒三角”分布,基层基本医疗服务“网底破碎”;二是中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龄化人口将达到2.48亿人,成为超老型国家,老龄化、超老龄化将给社会带来巨大挑战;三是小康社会人民群众对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提高医疗健康服务供给量将成为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回顾历史,人类历经多次工业革命后,正迎来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互联网、物联网等智能互联新技术将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带来的巨大突破,必将催生和支撑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韩德民教授介绍,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和支持发展医学人工智能技术。2017年7月20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其中明确了三个方面举措,一是推广应用人工智能治疗新模式新手段;二是建立快速精准的智能医疗体系,探索智慧医疗建设;三是研发柔性可穿戴、生物兼容的医学人工智能监测辅助治疗系统。医学人工智能也是科技部重大专项部署的重点研究领域,2017年5月科技部发布的《“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为医学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强调开展医学大数据深度学习,开展集中和分布式智能等技术研究;重点支持个性化智能辅助诊断、精准治疗、辅助康复等相关研究;支持发展智慧医疗决策体系、大众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

韩德民教授认为,传统医疗健康服务注重疾病治疗,以疾病诊疗服务为目的,现在医疗健康网实现了对患者的服务监控,更加注重健康管理,把健康服务放在了第一位,未来依托医学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医疗健康服务将步入更美好的预防服务新时代。

探索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来自《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医疗卫生总费用4.1万亿,GDP占比5.92%。在人口结构方面,我国现有人口13.7亿人,基层县级行政区2857个,县级医疗机构6500个至7500个,基层医疗机构覆盖约9.6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0%,其中农村人口约6亿。韩德民教授认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践行健康中國发展战略一定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实现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管理为中心的转变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实现这一转变的有效手段就是互联网、大数据和医学人工智能。

韩德民教授指出,健康是目标,医疗是保障,在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过程中,必须要对自然规律有一个准确判定,生老病死将成为一个均衡的发展态势,而且还应更多地关注健康生命的诞生,要通过加强健康管理和探索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让城乡居民少得病、不得病、得了病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从而控制和降低慢性病和重大疾病发病率。探索医疗健康服务新模式首先要抓住健康中国这一契机,建立国家战略层面上的组织管理体系,真正形成国家健康管理体系;二要统筹规划、全面协调、统一标准化管理,使健康管理体系与健康中国战略紧密结合;三是要坚持市场主导,完善法规,调动社会积极性,大力引进社会资本,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为落实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推进中国医疗健康服务业发展,韩德民院士于2015年领衔申报了中国工程院《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课题组由21位院士、53个机构和150余位专家组成,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提出了“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模式”等多个全新理念,有关建议为国家制定医疗卫生政策和未来发展规划提供了有力支撑。

“华佗工程”初见成效在中国工程院《中国健康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中,课题组提出了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医疗资源分布重点发展方向。为将这一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中国医促会2016年11月26日发起了“华佗工程”。中国医促会目前下设多个二级分会,分布7大医学领域,覆盖会员10万余人。“华佗工程”坚持政府主导,学术引领,社会参与,依托中国医促会大批二级分会的集团性医疗资源优势,调动整合全国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有针对性地对基层和农村进行医疗技术帮扶。“1、2、3、4”构成了“华佗工程”的完整体系,1个理念是践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2大目标是下沉优质医疗资源,提升基层服务能力;3个平台是搭建专家学术平台、金融支持平台、信息技术平台;4个模块是公益活动、学科建设、医学人工智能体系研究和健康小镇。围绕面向基层、面向农村这一发展方向,“华佗工程”以整合国家优质医疗资源,帮扶提高基层医疗健康服务水平为目标,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和医学人工智能等多种方法,积极探索医疗健康服务创新模式。目前“华佗工程”已在全国建立了1个省级中心、10个市级培训中心和92个学科基地,覆盖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眼科、生殖医学、血液科、神经外科和妇儿保健等多个学科。

猜你喜欢

华佗医学人工智能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华佗学医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华佗学医
数读人工智能
小华佗拜师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