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工作中家校互动的思与行

2018-02-24陈泽强

新课程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家校育人家庭

□陈泽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校教育的功效,一部分要靠着学校和家庭的联络。把学校与家庭构成一体,彼此可以来往,教师不再孤立,学校也不再和家庭隔膜,才能真正地点燃教育的火花,发出教育的力量。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打破学校与家庭的界限,不断开拓教育思路,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能力,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打造学校、家庭 “两位一体”的德育新格局,增强学校德育效果,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在育人方面做了诸多的思考和尝试。

一、家校互动的意义和作用

1.时代发展的需要。当代教育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整体育人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学校、家庭都担负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2.学校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试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需求,只有互相配合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不仅要充分重视学校道德教育,更需要建立高水平的家庭教育,才能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3.家校互动的主要作用。家长是学校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是优化学校教育的一种源动力,充分利用家长这一优质的教育资源,将会促进学校内外的教育环境改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校的密切配合最需要的是及时传递交流信息,通过家校互动,反馈信息,老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家长也能更快地知道子女在校情况,家校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二、德育中家校互动策略多样化

1.家访是拉近学校与家长距离的有效方式。家访是家校的零距离沟通,班主任和家长相互认识、加强了解、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从而默契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这种形式的 “家校沟通”形式最直接。在对学生进行家访时,老师要精心设计好与家长沟通的话题,首先肯定孩子在校表现优秀的一面,尽量找出“闪光点”,而这个 “闪光点”的找出也同样会被其家长所 “认可”,使家长认为老师还是十分了解他们的孩子的,这样的家访,收到的效果会很佳。当然,老师上门家访的形式还很多,只要我们不拘形式能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沟筑起家庭与学校畅通的桥梁,都可以创造。

2.每学期定期举行家长会。随着家校沟通的日益巩固,学校原则上每个学期都会组织一次 “家长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一种是由学校先进行总体情况介绍或主题报告等,然后再以各班为单位组织活动、交流。还有一种本身就以各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主持下,各课任老师共同合作,老师与家长相互间进行沟通。家长在自己孩子学习的教室里,一面翻看着孩子平时的作业本,边参观教室内孩子平时表现的成绩栏,收听老师们对自己孩子反馈信息,这一种形式的家校互动,所收到的效果最直接,最明显,也往往最受家长欢迎。

3.组织班级开放日和家长示范日。当家长基本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后,更多希望知道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这就要求我们举行班级开放日活动。当开学工作基本稳定后,学校或老师为了尽快与家长沟通、联合,就设计班级教学开放活动。由老师准备课堂教学的一至二节课程,邀请家长来校来班听老师的课,与自己的孩子一同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了解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从而为有的放矢地教育孩子提供有力凭据。在开展完教学活动后,我们还可以展示学生在学校取得的一些成果,把学生一段时间来在学习上的相关成绩、作品展览在学校某显眼的地方,让家长们来校后参观、比较,从而进一步了解学校、教师、孩子。

有了班级开放日后,也可以组织家庭专题讲座,顾名思义就是明确一个主题,对于这个主题,可以请专家作报告,专家们的专题讲座对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也进一步提升,也最为广大家长所欢迎;也可以由家长进行育儿课题探讨,根据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困惑,互相交流,家长之间更容易接受相互之间的观点。

4.亲子互动。学校可组织和鼓励家长参与亲子活动,挖掘家庭教育潜能。可由学校家委会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结合亲子互动的育人理念与学校 “家、校”育人共同体培植和打造上的不谋而合,更能加强教师、家长、学生间的理解,共同成长。

5.保持书面联系。书面联系是由学生负责传递,促进班主任和家长相互联系的一种简易方式,可以大面积联系家长,延展了家校互动的时空。通常是以“致家长一封信”“温馨提示”“安全告知书”等形式进行,互通情况,交换意见,从而掌握学生情况,共同教育好学生。

6.运用现代化的沟通工具,构建互动交流新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为家校联系提供众多新的沟通平台,利用电话、手机短信、QQ班级群、班级微信、学校APP、学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给家长发信息、通知、成绩等。家长若有任何反馈意见,只需直接回复,班主任再利用闲暇时间用此平台与家长进行一一沟通。巧借这些现代化工具,家长会摆脱平时的拘束,和班主任畅谈,少了身份的鸿沟,进行平等交流,使得家校互动更加顺利开展。

三、德育中家校互动组织化

德育不是校长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辅导员、班主任的事情,更不是家长一个人的事情,是全体教师和家长共同的责任。因此家校互动中的各组织是非常关键的。

1.设立家长委员会。学校可设立学校、年级、班级的三级家长委员会,实行层级管理模式,鼓励家长参与班级、年级、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成为学校的支持者、献策者,使家校共育工作机制化、常态化。班级的家委由各班家长选举产生,年级家委在班级家委中选举产生,学校家委可由年级向学校推荐、组织竞聘产生。

2.设立家长办公室。家委常驻在学校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活动,并可以随时跟主任、校长等对接,协助参与事务管理,家长办公室是家校沟通的桥梁。

3.设立家长义工团。例如:学校的清洁、维修;上学放学的交通疏导;体育运动活动、六一节活动等,都可以与教职工共同参与。

4.设立家长资源团。家长来自各行业 (律师、教授、会计师、指挥家、主播、科学家、集团主席等),本就是丰富的资源,学校可鼓励资源团利用特长优势参与到学校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开展书法、乐器、球类、法律讲堂等课程教学和活动,甚至可以由家长团策划活动、设计方案,提供专业服务。一方面,家长发挥了学校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孩子的共同游戏,有效促进了家长与孩子的交流。

学生教育不是依靠某一方面的努力来完成,如果学校和家庭之间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构建教育共同体,汇集学校与家庭,教师与家长的力量,将其融合,以取得育人成果最大化。

猜你喜欢

家校育人家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庭“煮”夫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