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小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2018-02-24刘启胜

新课程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投篮篮球课文

□刘启胜

一、理想描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学会阅读,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在第三学段中提到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例如, 《我爱篮球》是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全文结构清晰。作者选取了几个印象深刻的典型场景,写了自己学生时代的篮球运动史,突出了她与篮球之间难以割舍的情结,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挚爱与狂热的追求。在开展构建高效课堂的研讨活动中,黄老师上了 《我爱篮球》的第一课时,扎实地开展了语言训练,引导学生品悟课文情感,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二、实践呈现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我爱篮球》的教学片段:

师:作者不光是通过写这三件事表达了对篮球的爱,其实作者在文中还用充满激情的句子,直接抒发了对篮球的爱,阐述了对爱的思考与理解,直接点题。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这个句子。

生:爱是什么?是……是……是……

师: (PPT出示句子)谁来评价一下读得怎样?

教师评价后学生再读。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生:这个句子运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那么,作者使用这两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呢?

生:表达了对篮球的热爱,点明了文章中心。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读出作者的感情。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

教师用PPT出示学习要求:自读课文第二、二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①用波浪线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描写动作的句子;②找出 “我”爱篮球的句子。学生默读、思考、找画、批注。

师:谁来说一说环境描写的句子?

生:周日的校园……有篮球就行。

师:(PPT出示句子)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到作者爱打篮球。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作者爱打篮球的呢?

生:从 “酷暑”这个词体会到的。

师:大家想一想酷暑的感受?你会怎样?

生:直汗流,我会在家里不出门,打开空调躺着。

师:这时的操场会怎样?

生:操场上像火烤,很热……

师:请同学们小声读读第一、二句,想一想这两句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读、思考。

师:作者怎样写在操场上打篮球的呢?

生:天上一只火球,地上一只篮球。说明作者不顾天气炎热,打篮球意志坚定,那么执著。

师:还能感受到什么吗?

生:作者眼中只有心爱的篮球。

生:还有一处动作描写,“我跃起……满头大汗。”

师:(PPT出示句子)你从中发现什么特点吗?这说明什么?

生:这里运用了反复的手法,跃起、投篮、跃起、投篮。

师:作者运用反复的手法是想强调什么?

生:说明作者不停地投篮,不知疲倦。

师:把 “跃起、投篮”这句话中的哪个标点改一下,就能表明她不停投篮吗?

生:将 “跃起、投篮”末尾的逗号改为省略号,就能表现出不停地投篮。

师:改得好!请同学们齐读 “天上一只火球……满头大汗。”

学生齐声朗读。

师:在作者的心里是什么支持她追求梦想呢?请再次齐读 “爱是什么?”

学生接读。

师:通过这个感人的场景赏析,我们才真正懂得了作者 “爱”的内涵。那么,在对这个场景的品读中,大家还学到什么呢?

生:学到了通过环境描写、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师:(PPT出示表达方法)这节课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篮球的无比热爱。

三、个人反思

黄老师的这节课突出了训练重点,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尤为突出的是,抓住重点语句品读、感悟,对重点语句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透过语言表达形式体验作者热爱篮球的情感,有效地开展了语言训练,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是一节真实、有效的阅读教学课。同时,还落实了新课标 “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的要求,体现了语言文字训练的教学本色。

1.有效地开展语言训练。黄老师围绕课文重点——“爱”来开展语言训练,引导学生阅读、思考,找出表现作者爱篮球的词句,训练学生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方法,并揣摩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领悟课文的表达方法。黄老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进到办公室里那句话,先让学生找出 “桌子” “用品” “篮球”在作者眼里是怎样的,后让学生体会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描写方法,再感受这样写的用意,学生感悟了作者眼中只有篮球,对篮球情有独钟的感情,再来练习感情朗读。这一过程做到了由语言形式的学习,深入到语言情感的领悟,语言训练到位,学生既体验了课文情感,又领悟了表达方法,学习效果明显。

2.突出阅读教学重点。紧扣中心句 “爱是什么”来培养学生品读、感悟的能力。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是重点,也是难点。它集中体现了 “爱”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 “爱”的人生感悟。课文表达的不仅仅是“我”对篮球的喜爱之情,更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挚爱和狂热的追求,学生对此难以理解。为了让学生体会文章深层次的立意,黄老师设计了多种方式的朗读训练。黄老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整体感知课文后直奔第八自然段的中心句 “爱是什么”,以此为教学切入点,带动课文学习,紧紧地抓住这个中心句培养学生品读、感悟的能力。

首先,直奔中心句,让学生找出 “爱是什么”,先让学生读两次,然后了解其表达效果和表达特点,接着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师生轮读,读出作者热爱篮球的情感;其次,分别感悟作者独自在酷暑的操场打篮球,翻窗入室抱出篮球,在操场上不停地忘我投篮后,又以自由读、指名读、评议、齐读、师生轮读的形式继续读,使学生读中感悟。黄老师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读出了作者爱篮球、爱生活的感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感情的感悟。学生品读全文后,黄老师引导、启发学生:要为自己狂热的 “爱”付诸实际行动,要有执着不懈的追求,才能取得成功。学生很自然地说出了文章的中心,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忘我地投入,全心追求。

3.深入感受语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感受语言的魅力,让学生用心领悟作者的表达手法,从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这样学生的习作才有 “规”可依,才能提高写作能力。黄老师在教学中紧紧抓住第一、第二自然段中两处反复的句子,一处对比描写的句子,让学生体会了作者酷爱篮球的情感,又领悟了课文表达的方法,渗透读中学写的思想。黄老师还设计了一道片断练笔作业,让学生学习运用环境描写、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心情的方法,落实了读写结合的目标。

猜你喜欢

投篮篮球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比投篮
背课文的小偷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今天你投篮了吗
背课文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投篮王和盖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