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

2018-02-24张夕春

新课程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三角形交流探究

□张夕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依据

教学互动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积极主动的双向信息交流而达成教学目标。主体教学理论认为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培养人的价值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因此,教学过程必须体现受教者的主体性,要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教育成为受教者的内在需要,成为他们自主建构的实践活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由外向内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基于上述理论,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当今课堂教育模式的主流,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自学能力。在小组学习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全方位、多层次的交流模式,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现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利弊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变化,学习成了学生自己的事,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学习兴趣浓了、胆子大了、热情高了、心气畅了,他们上台展示见解,解题方法奇妙创新。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能力、合作精神以及竞争意识,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责任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 “学”,如何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实施课堂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构建高效课堂呢?笔者结合实践经验提出策略和建议。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课堂教学环节及操作要点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常由“确立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点拨提升——当堂反馈”六个环节组成。

1.确立目标。确立目标后,教师要设计一系列有效的教学问题来贯穿教学过程,使目标问题化,问题探究化,让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在初中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的新知教学时,可设计好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边边边)”时,在定理的学习中,笔者设计了一串问题。要画一个三角形与已知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与边或角的大小有关的条件呢?

(1)只给一个条件行吗?请举出反例。

(2)给定两个条件行吗?请举出反例。

(3)给定三个条件时有几种情况?

(4)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请举出反例。

(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3cm,4cm,5cm,你能做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吗?它们一定全等吗?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构建了新知: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至少需要三个、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巩固新知的应用过程中,可设计好分层问题、变式问题来提高数学课堂效果,在重点、难点、疑点问题上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例如,在应用平方差公式 (x+y) (x-y)=x2-y2进行多项式乘法时,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变式问题:

(1)变换符号: (-x+y) (-x-y)

(2)变换位置:(-x+y) (x+y)

(3)变换系数:(3x+2y) (3x-2y)

(4)变换指数: (x2+y2) (x2-y2)

(5)变换项数:(x+y+z) (x+y-z)

(6)变换公式使用次数:(x+1) (x-1) (x2-1)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让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了方法,再通过点评释疑,使学生掌握了公式的灵活应用。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环节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小组合作学习要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的基础上进行,要在学生苦思不得求解时进行,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因此,充分的自主学习是合作交流的前提,要对教师设计的问题自主探究,如果没有自主学习就进行合作,必定助长学生的依赖情绪和造成思维惰性,对良好习惯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害无益。

3.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环节要加强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合作机制,组内要做到分工明确,配合默契,要对组长进行培训,发挥他们在组织和管理方面的作用,不能让学生做与讨论无关的事;二是要教给学生合作和交流的方法,不能让他们由着性子来;三是不能为合作而合作,个人能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合作学习,形式主义的合作不但无效,而且还会产生副作用;四是要加强调控和激励,确保有效性。

4.交流展示。交流展示时要注意让成绩落后、羞于表达、没有自信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展示得到别人的认同、认可,变成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引导展示小组,通过一定形式和其他小组进行互动,形成质疑、答疑、你问我答的局面,真正体现课堂的互动性。

5.点拨提升。教师要及时进行精当睿智的点评提升,点评提升没有固定的时间段,带有很强的随机性,但却最能体现教师的聪明智慧,因为学生的展示有时候是很难预料的,面对生成,既要能点石成金,又要能甄别判断。

6.当堂反馈。课堂上要及时进行学习反馈, “检测反馈”必须真正落到实处。每个小组要精心挑选好检测员,要挑选能力比较强又有威望的学生来担任。教师要精心设置好检测内容,当堂完成。不能有 “检测”没 “反馈”,更不能把 “检测反馈”视为课外作业,让学生下课后再做。

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构建高效课堂要注意的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下的高效课堂要实现知识、技能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统一,要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课上 “满堂灌”,课后 “一言堂”,无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高效课堂一定要强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自主才能高效,民主才能科学,没有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就不可能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可能实现师生的共同成长。小组合作学习下的高效课堂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分享学习成果,让学生得到锻炼的同时,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下的高效课堂,教师要合理做好点燃、点拨和点评,要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要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合理有度的点拨,要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客观点评。小组合作学习下的高效课堂,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质疑、对抗,通过质疑提出问题,通过对抗解决矛盾,以此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猜你喜欢

三角形交流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